收藏 分销(赏)

初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时训练.doc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9580831 上传时间:2025-03-3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79.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时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时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时训练5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基础夯实 2015年6月17日是第二十一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主题是“通过可持续粮食系统实现所有人的粮食安全”。我国是世界荒漠化问题突出的国家之一。据此完成第1~2 题。 1.下列荒漠化问题与所对应的地区,正确的是(  )。  A.江南丘陵——次生盐渍化 B.西南喀斯特地貌区——红漠化 C.西北干旱地区——沙漠化 D.黄淮海地区——石漠化 2.关于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和潜在的自然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产物 B.是简单的荒漠扩张过程 C.气候因素,特别是降雨量的变化,决定荒漠化进程 D.荒漠化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形成的 答案1.C 2.A 解析第1题,江南丘陵地区红壤广布,水土流失导致红漠化;西南喀斯特地貌区水土流失导致山区岩石裸露,形成石漠化;西北干旱区沙漠化严重;黄淮海地区土壤次生盐渍化明显。第2题,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为因素加剧了这一过程,而且往往是决定性因素。 读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图,完成第3~4题。 3.该生态环境问题是(  )。                  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酸雨 D.生物多样性减少 4.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愈演愈烈,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 A.大面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B.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问题,严禁乱砍滥伐 C.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D.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答案3.A 4.B 解析第3题,我国西北各省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加上长期以来人类的过度放牧、过度垦殖、过度樵采等,土地荒漠化严重。第4题,防止土地荒漠化切实可行的措施是保护现有植被,严禁乱砍滥伐。 5.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图甲示意我国沙尘暴主要活动路径和强沙尘暴多发区;图乙、图丙依次表示1464—1913年华北地区沙尘暴按月份累计次数和逐年统计次数。分析图甲、图乙、图丙,完成下列各题。 图甲 图乙 图丙 (1)说明图甲中强沙尘暴多发区的地表环境特点。 (2)指出图乙所示的沙尘暴季节分布特点。并说明其自然原因。 答案(1)干旱、半干旱(缺水),沙漠(荒漠和黄土),植被稀疏。 (2)沙尘暴主要集中在冬末和春季(2、3、4、5月)。地表疏松(或植被稀疏),降水少,大风天气较多。 解析第(1)题,在叙述我国强沙尘暴多发区的地表环境特点时,要从“干旱、半干旱(气候)、沙漠(土壤:荒漠和黄土)分布、植被”等方面来分析。第(2)题,“指出图乙所示的沙尘暴季节分布特点”,要把“季节分布特点”和“空间分布特点”这两个概念区分清楚。 能力提升 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由于人口压力,超载放牧,导致草场以每年2%的速度退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1992—1996年,科研人员在科尔沁草场进行了放牧实验,主要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场的影响、草原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读图,完成第6~7题。 科尔沁草原的变化 不同放牧强度下植物密度的变化 6.有关图示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反映的土地利用问题是草地退化 B.土地利用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的变化 C.土地利用问题的后果是草原的产草量减少、草质变劣 D.草地退化会导致沙化面积扩大 7.针对上述土地利用问题,科尔沁地区恢复生态环境的正确措施有(  )。 ①控制人口 ②发展经济,消除贫困 ③发展单一放牧,规定只放一个畜种 ④实行轮牧、退牧 ⑤建设饲草料基地,改舍饲养畜为游牧 ⑥依法加强草原保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⑥ 答案6.B 7.D 解析第6题,草地退化、土地沙化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增加、过度放牧。第7题,要恢复草场生态,应控制人口、发展经济;改变单一放牧业,开展多种经营;实行轮牧、退牧;建设人工草场,发展舍饲畜牧业;依法加强草原保护。 下图为黄河源地区不同海拔的草地退化情况。读图,完成第8~9题。 8.黄河源地区草地退化的特点是(  )。 A.居民点密度越大,草地退化率越高 B.海拔4 500~4 600米的草地退化率最小 C.居民点密度越大,草地退化面积越大 D.海拔4 300~4 400米的草地退化面积最大 9.影响黄河源地区不同海拔草地面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壤水分、气温 B.土壤水分、坡度 C.气温、光照 D.光照、坡度 答案8.D 9.B 解析第8题,黄河源地区草地退化的特点,根据题图作出判断,居民点密度与草地退化率、草地退化面积不是正相关的关系;草地退化率最小是海拔5 200~5 300米处;海拔4 300~4 400米处的草地退化面积最大,因此D项正确。第9题,黄河源4 200~4 700米范围内,坡度较小,多湖泊、沼泽,土壤水分条件好,因此B项正确。 10.(研究性学习)通过统计记录,科学家们发现,我国沙尘暴的主要发生区域在青藏高原和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风沙滚滚天畔来,白天屋里点灯台,行人出门不见路,一半草场沙里埋”,这是流行于内蒙古一带的顺口溜。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顺口溜具体反映了哪种地理现象? (2)要缓解这种地理现象,当地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1)沙漠化现象。 (2)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合理利用水资源,工矿交通建设中注意环保。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地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