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北京房山初一(下)期中生物(教师版).docx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9580790 上传时间:2025-03-3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北京房山初一(下)期中生物(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22北京房山初一(下)期中生物(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北京房山初一(下)期中 生 物 一、选择题 1. 康乃馨等草本植物的茎不能逐年加粗的原因是不具有( ) A. 树皮 B. 韧皮部 C. 木质部 D. 形成层 2. 树木长势衰弱缺乏水和无机盐时,可采用“输液法”,“输液”时注射针头应插到主干( ) A. 分生组织 B. 机械组织 C. 木质部 D. 韧皮部 3. 血液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通过对血液成分分析,可以了解身体许多生理状况。以下是小明检查时的化验单和血涂片,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医院检验科报告单(部分) 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 WBC(白细胞) 6.8×109/L (4.0~10.0)×109/L RBC(红细胞) 3.8×1012/L (4.0~5.5)×1012/L HGB(血红蛋白) 85g/L 120~160g/L PLT(血小板) 210×109/L (100~300)×109/L A. 血涂片视野中数量最多的细胞是①红细胞 B. 血液由血浆和图中的①②③组成 C. 此人可能患贫血,应补充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D. 根据血常规,判断此人凝血出现障碍 4. DNA鉴定是亲子鉴定常用的方法之一,常以血液、毛发、口腔细胞等作为样本,检测细胞核中DNA的相似程度,确定亲子关系。若以血液为样本,应选用其中的(  ) A. 血红蛋白 B. 成熟红细胞 C. 白细胞 D. 血小板 5. 下列有关输血和献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献血时应选择正规的献血点 B. O型血的人能接受任何血型的血 C. 一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健康 D. 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6. 在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以下表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 A. 用湿棉花包住鱼的鳃部保持湿润,利于其呼吸 B. 将视野中偏左的小血管移至中央,需向左移动小鱼尾鳍 C. 视野中观察到的发生分支的血管是静脉 D. 视野中观察到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7. 如图为人体两种血管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静脉,B表示动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血管A中的血液从全身各处流回心脏 B. 血管A的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C. 血管B内的动脉瓣可防止血液流回动脉 D. 血管B中流动的血液叫做动脉血 8. 下图是心脏、血管的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流出的血液一定是动脉血 B. 图乙、图丙和图丁所示的血管都能进行物质交换 C. 图丙所示血管中血流速度最快 D. 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 9. 心脏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且决定了血液流动方向。实现上述功能的结构是 ( ) ①心脏有四个腔   ②心房位于心室的上方   ③心脏主要由肌肉构成   ④心室内是动脉血 ⑤肺静脉与左心房相连   ⑥动脉瓣朝动脉方向开 ⑦ 房室瓣朝心室方向开 A. ③⑥⑦ B. ②③⑦ C. ①②③ D. ①④⑤ 10. 下列关于心率、血压和脉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叫做血压 B. 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叫做脉搏 C. 血压高低和心率的快慢都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D. 正常情况下,每分钟脉搏的次数与心跳次数是一致的 11. 肺炎常由病毒、细菌等感染或物理、化学等因素刺激引起,患者的肺泡结构受损。雾化给药是利用设备将药液雾化成小液滴,让患者吸入,是治疗肺炎的一种给药方式。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治愈后,血液为组织细胞供氧量恢复正常 B. 雾化治疗的药物可经口、鼻吸入 C. 药物需经血液循环方可到达肺泡 D. 药物经过循环最先到达心脏四腔中的左心房 12. 小敏去吃麦当劳一边吃一边说话大笑,吞咽食物时______没有及时关闭导致食物进入______最终进了医院。( ) A. 会厌软骨 肺 B. 声带 气管 C. 环状软骨 气管 D. 会厌软骨 气管 13. 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清洁处理的结构有( ) ①鼻毛 ②鼻腔黏膜 ③气管和支气管黏膜 ④环状软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4. 关于发生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正确的是(  )。 A. 氧气和二氧化碳均从血液进入肺泡 B. 氧气从血液进入肺泡,二氧化碳从肺泡进入血液 C. 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二氧化碳从血液进入肺泡 D. 氧气和二氧化碳均从肺泡进入血液 15. 小明测量肺活量3次得到的数据分别是3550毫升、3250毫升和3450毫升。则他的肺活量是( ) A. 3550毫升 B. 3350毫升 C. 3300毫升 D. 3400毫升 16. 为保障人民群众呼吸清洁空气,全国各地纷纷发出了蓝天倡议,下列与呼吸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肺泡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 B. 肺最主要的功能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 C. 呼吸道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湿润和温暖的作用 D. 用人工呼吸的方法急救时,一般每分钟吹气15~20次 17. 人体呼吸时,下图中能正确模拟呼气时肺和膈肌活动情况的是 A. B. C. D. 18. 甲瓶中装入萌发的大豆种子,乙瓶中装入等量的煮熟的大豆种子。一段时间后,分别放入燃烧的蜡烛。观察到甲瓶中的蜡烛熄灭,乙瓶蜡烛继续燃烧,证明种子的呼吸( ) A. 消耗了有机物 B. 消耗了氧气 C. 放出了二氧化碳 D. 放出了能量 1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菟丝子属于寄生植物,所以不可以进行呼吸作用 B. 白天在光下绿色植物不进行呼吸作用 C. 呼吸作用在植物体的各个器官都要进行 D. 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20. 小明同学特别喜欢鱼,在家里的鱼缸内养了好几种鱼,同时还在此鱼缸中种植了大量的水草(藻类),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便于鱼进行隐藏,增加鱼的活力 B. 增加水中的含氧量,使鱼通过肺获得足够的氧气 C. 使鱼彼此之间有间隔,充分利用水体 D. 增加水中的含氧量,使鱼通过鳃进行呼吸 21. 两栖动物青蛙成体呼吸器官是( ) A. 肠、肺 B. 鳃、肺 C. 肺、皮肤 D. 鳃、皮肤 22. 我国发射的嫦娥四号搭载的棉花种子在月球上长出嫩芽,实现人类首次的月面生物实验。棉花种子萌发所需的能量来自(  ) 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吸收作用 D. 蒸腾作用 23. 冬奥会赛场上,运动员努力拼搏。剧烈运动中,运动员体温升高的根本原因是( ) A. 肌肉收缩、舒张的次数过多 B. 呼吸作用加快,能量释放多 C. 血液流动加快,产生能量多 D. 运动员体温本身比普通人高 24. 人体内二氧化碳产生的部位是( ) A. 肺泡 B. 血液 C. 组织液 D. 细胞 25. 下列现象中,没有体现呼吸作用原理的是( ) A. 植物移栽时根上带部分土 B. 栽花或种庄稼时需要松土 C. 新鲜蔬菜堆放一段时间会发热 D. 低温冷藏利于水果保鲜 二、非选择题 26. 小明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来验证叶的蒸腾作用。取三支试管,各注入相同体积的清水,分别插入一棵大小相似的枝条,甲、乙装置枝条保留全部,丙装置枝条去掉全部叶,在三支试管液面各滴入相同量的植物油,然后将甲、丙装置放到35℃环境中,乙装置放到15℃环境中,两小时后观察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问题: (1)小明想探究温度对叶的蒸腾作用的影响,应选择______和______装置,实验结果是______液面下降较大,可得出结论是______;如果选择甲和丙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实验变量是______,实验结果是______液面下降较大,可得出结论是______。 (2)在三支试管液面滴入植物油的原因是______。 (3)右图是叶片横切结构图,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是通过图中【】______散失到大气中去的。 (4)乙和丙能否构成一组对照实验?为什么? 27. 医生常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技术来确诊冠心病。手术中,医生使用极细导管对患者手腕深处的血管进行穿刺,使导管逆着血流方向前行至主动脉根部,探寻到冠状动脉开口处,然后注入造影剂,将冠状动脉内部的形态显示在连接的影像设备上,结果见右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医生使用极细的导管在冠心病患者手腕深处的______(动脉/静脉)血管进行穿刺。 (2)由结果显示,患者心脏部位血管狭窄,造成血液无法送至心肌细胞,需要在______(填血管名称)放置支架,使心肌细胞获取足够的______和养料。 (3)患有冠心病的李大爷发病时,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药物被舌下______(选填“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吸收,经过血液循环,首先到达______再经过______(选填“肺循环”或“体循环”)回到心脏,从而使心脏恢复正常功能。 (4)冠心病是由于动脉内膜中沉积脂类等物质,形成粥样斑块,随着斑块的扩大和增多,动脉管径变窄,造成心肌缺血。若你是医生,对冠心病患者出院后生活上的建议是______。 28. 人体内的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不同组织器官内的毛细血管类型不同,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肺部毛细血管多为图中A所示的连续型毛细血管,其基膜完整,且______连接紧密,仅允许______等小分子物质通过,利于肺泡与血液间进行气体交换。 (2)图中B所示为有孔型毛细血管,胃肠粘膜处多为该类型的毛细血管,该管壁结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______作用。 (3)图中C类型的毛细血管又称为血窦,分布在骨髓等处,其结构特点是管壁的通透性______,以便于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成的______进入血液循环。 (4)人们发现一些药物可以在很多器官和尿液中检测到,但是脑组织中却没有,推测该处毛细血管的形态最有可能是______(填字母)。这可以最大限度阻止多种有害物质进入脑部,以维持脑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5)综上所述,不同类型的毛细血管具有不同的结构特点,但都与其______相适应。 29. 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PM2.5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起包括哮喘,支气管炎等方面的疾病。请分析回答问题: (1)PM2.5颗粒物能通过上呼吸道、气管、支气管,直接进入【】______,其携带的有害物质很难分解或消除,危害人体健康。 (2)在吸气时,图中【】______收缩,位置变化为______(填“上升”或“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3)F由大量的______构成,其有利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写出两条)。 (4)哮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时会使肺泡弹性减弱,这种情况将直接影响______ A.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 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 C. 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 D. 胸廓的扩张与回缩 30. 在2020年初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一种尖端医疗技术被媒体反复提起,那就是人工心肺机(ECMO)。它主要由“电动泵”、“氧合器”、“热交换器”三部分构成。如图为人工心肺机救治病人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为“电动泵”,推动血液循环,相当于人的_____。 (2)图中乙为“氧合器”,相当于人的_____。对血液供氧,完成血液与外界的_____。 (3)图中的血管A和血管B是患者连接人工心肺机的两条血管,则所流血液颜色鲜红、氧含量较高的是_____(选填“血管A”或“血管B”)。 (4)图中丙为“热交换器”用于提供热量,调节体温。人体维持体温的能量主要来自细胞中发生的_____。 31. 甲乙两地出产同一种甜瓜,甲地的甜瓜比乙地的甜瓜含糖量高。经调查,在甜瓜生长季节,甲乙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而温度条件差别较大,详见表格: 平均温度(℃) 甲地 乙地 白天 33 33 夜间 12 22 (1)孙悟同学认为含糖量高意味着有机物含量高,而有机物是植物通过______作用固定的,而固定的有机物相当一部分通过______作用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孙悟同学根据上述资料推理得出:温度越低,呼吸作用越弱。请你完善下面的推理过程。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3)如图为甜瓜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 因为呼吸作用有光无光均可进行,所以表示呼吸作用的曲线是______,曲线I在12点以后活动强度短暂降低,请解释原因:______。推断甜瓜体内有机物积累量最多的时间点是______点。 32.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试行第四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提到,对重型、危重型病人治疗措施,“可采用恢复期血浆治疗”,也被称为“血清疗法”。 血清和血浆有什么区别呢?血清就是血液凝固以后,在血凝块表面析出的无色透明的液体。血清与血浆的区别有:一、颜色不同。血浆是淡黄色的,血清是无色透明的。二、内部含有的成分不一样。血浆中含有白蛋白、球蛋白、各种凝血因子和无机离子;而血清中不含各种凝血因子,只含有白蛋白、球蛋白及各种无机离子。三、用途不同。由于血浆中含凝血因子,临床上常用于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血清中含有各种抗体,可用于免疫力低下的病人。 新冠肺炎“血清疗法”是指:痊愈者的血浆中含有针对病毒的抗体,取痊愈者血浆为原料,经过病毒灭活和凝血因子去除等手段,制备成含有抗体的血清。但这类方法也存在一些风险,比如不同痊愈患者血清抗体量不一致、经过灭活的血清仍含有其他潜在危险病源。而且“若需进行生产投料,一次起码需要1—1.5吨血浆,按每人400ml采集,至少需要2400—3600名康复患者,况且用抗体治疗疾病时,每个患者的用量都不少,如果工业生产没跟上的话,就没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新冠肺炎康复患者若有意捐献血浆,需满足“年龄在18-60周岁,确诊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出院后目前身体状况较好,没有其他不适,并愿意捐献出自己的血浆帮助他人”等条件。2020年2月14日下午,武汉金银潭医院迎来了首位血浆捐献者,截至目前已累计采集康复者恢复期血浆近200万升。在人类选择集群而居的时候,每个人的体内就已经开始流动着他人之血,或许,你所捐献的血浆,将成就真正意义上的“守望相助”。 当然,做好防护、保持冷静,也依然是抗疫过程中一剂不可或缺的“神药”。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要通过血液获得血浆,需要在血液中加入5%的柠檬酸钠静置,目的是______。如果不加入5%的柠檬酸钠,静置后得到的便是______。血细胞中的______具有加速血液凝固和促进止血的功能。 (2)下列不属于血浆成分的是______ A. 水、无机盐 B. 血浆蛋白 C. 葡萄糖、氨基酸 D. 血红蛋白 (3)下列关于“血清疗法”的说法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______ A. 感染病毒的人康复后,其血浆中含有针对病毒的抗体 B. 目前血清治疗仅试用于重症患者,并要对可能的风险密切监测 C. 我国对捐献血浆的志愿者有年龄和身体状况等严格要求 D. 抗疫过程中一剂不可或缺“神药”是指核酸检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康乃馨等草本植物的茎不能逐年加粗的原因是不具有( ) A. 树皮 B. 韧皮部 C. 木质部 D. 形成层 【答案】D 【解析】 【分析】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进行分裂,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逐年加粗。 【详解】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表皮起保护作用。韧皮部包括筛管(运输有机物)和韧皮纤维(有韧性)。木质部包括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和木纤维(坚硬)。形成层是位于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的一种分生组织,能不断的进行细胞分裂,可以不断向内产生新的木质部与向外产生新的韧皮部,使植物的茎不断长粗。由于康乃馨等草本植物的茎没有形成层,茎无法逐年加粗。 故选D。 2. 树木长势衰弱缺乏水和无机盐时,可采用“输液法”,“输液”时注射针头应插到主干的( ) A. 分生组织 B. 机械组织 C. 木质部 D. 韧皮部 【答案】C 【解析】 【分析】“输液”时注射针头应插到主干的木质部,可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为植物带来水和无机盐。 【详解】A.分生组织与细胞分裂有关,不符合题意。 B.机械组织对植物起主要支撑和保护作用的组织,不符合题意。 C.木质部中有导管,导管的作用是运输水和无机盐。给植物打针输液就是在枝干上用针由上向下刺45度的斜孔至木质部,可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给植物生长运输需要的水和无机盐,符合题意。 D.韧皮部中有筛管,运输的是有机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 血液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通过对血液成分分析,可以了解身体许多生理状况。以下是小明检查时的化验单和血涂片,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医院检验科报告单(部分) 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 WBC(白细胞) 6.8×109/L (4.0~10.0)×109/L RBC(红细胞) 3.8×1012/L (4.0~5.5)×1012/L HGB(血红蛋白) 85g/L 120~160g/L PLT(血小板) 210×109/L (100~300)×109/L A. 血涂片视野中数量最多的细胞是①红细胞 B. 血液由血浆和图中的①②③组成 C. 此人可能患贫血,应补充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D. 根据血常规,判断此人凝血出现障碍 【答案】D 【解析】 【分析】(1)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图中①红细胞,②白细胞,③血小板。 (2)据表可知:红细胞的测定值低于正常值,白细胞的测定值在正常范围内,血红蛋白的测定值低于正常值,血小板的测定值在正常范围内。 【详解】A.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细胞是①红细胞,A正确。 B.血液由血浆和图中的①红细胞,②白细胞,③血小板组成,B正确。 C.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气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气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因此,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当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是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时,就会出现贫血的症状。所以贫血的病人应多吃一些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根据小明的化验结果可知红细胞的测定值低于正常值,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小明患有贫血,应该多吃一些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C正确。 D.图中③血小板,没有细胞核,能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根据化验单上的血小板的测定值在正常范围内,所以此人没有凝血障碍,D错误。 故选D。 4. DNA鉴定是亲子鉴定常用的方法之一,常以血液、毛发、口腔细胞等作为样本,检测细胞核中DNA的相似程度,确定亲子关系。若以血液为样本,应选用其中的(  ) A. 血红蛋白 B. 成熟红细胞 C. 白细胞 D. 血小板 【答案】C 【解析】 【分析】血液分为两部分: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 【详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血液的结构中只有白细胞具有细胞核。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血细胞的功能。 5. 下列有关输血和献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献血时应选择正规的献血点 B. O型血的人能接受任何血型的血 C. 一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健康 D. 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答案】B 【解析】 【分析】输血时,如果受血者和献血者的血型不合,输血后受血者的红细胞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而给受血者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因此,安全输血非常重要,安全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详解】A.献血时应选择正规的献血点,防止不规范操作引起血液性疾病感染,A正确。 B.O型血的人,可以接受O型,可以输给O型、A型、B型、AB型,B错误。 C.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C正确。 D.安全输血原则是:以输同型血为原则,特殊情况下,AB血型可以接受少量A、B、O型血,O型血可以输给A、B、AB血型的人,D正确。 故选B。 6. 在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以下表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 A. 用湿棉花包住鱼的鳃部保持湿润,利于其呼吸 B. 将视野中偏左的小血管移至中央,需向左移动小鱼尾鳍 C. 视野中观察到的发生分支的血管是静脉 D. 视野中观察到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答案】C 【解析】 【分析】划分血管的依据是血流的方向,血液从主干到分支的血管是动脉,从分支到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成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据此解答。 【详解】A.鱼的呼吸是用鳃呼吸,吸收的是溶解在水中的氧,故要保持鳃部的湿润,在实验中用湿棉花包住鱼头部的目的是保持鱼鳃的湿润,维持鱼呼吸作用的进行,正确。 B. 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物像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物像在视野,偏左,向右移动,才能到达中央,需向左移动小鱼尾鳍,正确。 C. 视野中观察到的分支血管为动脉,动脉分支产生毛细血管,毛细血管聚合为静脉,错误。 D. 毛细血管管腔狭窄,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正确。 故选C。 【点睛】掌握血管的特点是本题解题关键。 7. 如图为人体两种血管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静脉,B表示动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血管A中的血液从全身各处流回心脏 B. 血管A的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C. 血管B内的动脉瓣可防止血液流回动脉 D. 血管B中流动的血液叫做动脉血 【答案】A 【解析】 【分析】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根据以上特点可判定图示中的血管分别为:A静脉、B动脉。 【详解】A.血管A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血管,A正确。 B.血管A静脉管壁较薄,而不是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毛细血管的管壁只有1层上皮细胞组成,B错误。 C.血管B动脉内没有瓣膜,C错误。 D.血管B动脉不一定是动脉血,如肺动脉内流静脉血,D错误。 故选A。 8. 下图是心脏、血管的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流出的血液一定是动脉血 B. 图乙、图丙和图丁所示的血管都能进行物质交换 C. 图丙所示血管中血流速度最快 D. 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 【答案】D 【解析】 【分析】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图中甲是流出心脏的血管是动脉,乙是动脉血管,丙是静脉,丁是毛细血管。 【详解】A.图甲是流出心脏血管是动脉,主动脉内流动脉血,肺动脉在流静脉血,A错误。 B.毛细血管是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图中只有图丁能进行物质交换,B错误。 C.图乙所示血管动脉血流速度最快,C错误。 D.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因此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D正确。 故选D。 【点睛】关于血管的特点是考查的重点,要熟记各血管的特点。 9. 心脏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且决定了血液流动方向。实现上述功能的结构是 ( ) ①心脏有四个腔   ②心房位于心室的上方   ③心脏主要由肌肉构成   ④心室内是动脉血 ⑤肺静脉与左心房相连   ⑥动脉瓣朝动脉方向开 ⑦ 房室瓣朝心室方向开 A. ③⑥⑦ B. ②③⑦ C. ①②③ D. ①④⑤ 【答案】A 【解析】 【分析】心脏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详解】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在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在心室和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由心室流向动脉,而不会出现倒流。综上分析可知,心脏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且决定了血液流动方向。实现上述功能的结构是 ③心脏主要由肌肉构成 ,⑥动脉瓣朝动脉方向开, ⑦ 房室瓣朝心室方向开。故选A。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心脏的结构特点。 10. 下列关于心率、血压和脉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叫做血压 B. 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叫做脉搏 C. 血压高低和心率的快慢都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D. 正常情况下,每分钟脉搏的次数与心跳次数是一致的 【答案】BC 【解析】 【分析】血压是血液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常说的血压是指用血压计在肱动脉处测得的,低血压和高血压都会影响身体健康。 心率是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详解】A .血压是血液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常说的血压是指用血压计在肱动脉处测得的,故A正确。 B .心率指的是心脏一分钟跳动的次数,脉搏指的是动脉的搏动,B错误。 C .心率是心脏跳动的频率,心率过快或过慢都会导致我们身体不适,心脏会感觉不舒服;低血压同高血压一样可以造成脑梗塞、痴呆等疾,C错误。 D .心率指的是心脏一分钟跳动的次数,正常成年人的心率指的是60~100次每分;脉搏指的是动脉的搏动,可以在桡动脉处测得,正常人的脉搏的次数与心跳的次数是一致的,D正确。 故选B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心率、血压、脉搏的概念。 11. 肺炎常由病毒、细菌等感染或物理、化学等因素刺激引起,患者的肺泡结构受损。雾化给药是利用设备将药液雾化成小液滴,让患者吸入,是治疗肺炎的一种给药方式。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治愈后,血液为组织细胞供氧量恢复正常 B. 雾化治疗的药物可经口、鼻吸入 C. 药物需经血液循环方可到达肺泡 D. 药物经过循环最先到达心脏四腔中的左心房 【答案】C 【解析】 【分析】人体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是气体进出通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能够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清洁、温暖、湿润;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由大量肺泡组成。 【详解】A.人体有两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泡内大量的氧气进入血液,通过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为组织细胞提供大量的氧气,因此治愈后,血液为组织细胞供氧量恢复正常,A正确。 B.雾化治疗的药物经过口、鼻吸入,通过呼吸道到达肺部,起到治疗的作用,B正确。 C.雾化给药是通过呼吸道直接进入肺泡,而不是经过血液循环,C错误。 D.肺循环的循环途径是由右心室开始到左心房,所以药物经过肺循环最先到达心脏四腔中的左心房,D正确。 故选C。 12. 小敏去吃麦当劳一边吃一边说话大笑,吞咽食物时______没有及时关闭导致食物进入______最终进了医院。( ) A. 会厌软骨 肺 B. 声带 气管 C. 环状软骨 气管 D. 会厌软骨 气管 【答案】D 【解析】 【分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有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可见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共同通道。 【详解】鼻吸入的空气和经咀嚼的食物都会经过咽,之后各走各路,空气会进入气管,食物则会进入食道(气管位于食道的前面),这是由咽喉下方的会厌软骨所决定的。当我们吸气时,会厌软骨静止不动,让空气进入气管;当我们吞咽时,一方面软颚会向后延伸,阻止食物进入气管;另一方面喉的上升,令会厌软骨像门一样,将气管喉覆盖,令食物进入食道。由此可知,在吞咽那一刻,我们呼吸是暂停的。吞咽完毕,软颚、喉会厌软骨迅速恢复原位,于是呼吸可照常进行。所以当吃饭时说笑,若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会使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 故选D。 13. 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清洁处理的结构有( ) ①鼻毛 ②鼻腔黏膜 ③气管和支气管黏膜 ④环状软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还能对进入人体的空气做初步的处理。 【详解】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清洁空气,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使空气顺畅通过,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上的黏液能湿润空气,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空气。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故①鼻毛、②鼻腔黏膜、③气管和支气管黏膜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清洁处理,A正确。 故选A。 14. 关于发生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正确的是(  )。 A. 氧气和二氧化碳均从血液进入肺泡 B. 氧气从血液进入肺泡,二氧化碳从肺泡进入血液 C. 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二氧化碳从血液进入肺泡 D. 氧气和二氧化碳均从肺泡进入血液 【答案】C 【解析】 【分析】肺的通气是肺与外界空气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 【详解】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泡中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时,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如图所示: 故选:C。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15. 小明测量肺活量3次得到的数据分别是3550毫升、3250毫升和3450毫升。则他的肺活量是( ) A. 3550毫升 B. 3350毫升 C. 3300毫升 D. 3400毫升 【答案】A 【解析】 【分析】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这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是衡量肺的功能的重要标志。牢记测肺活量时一般测三次,取最大值,因为肺活量是肺的最大通气量。 【详解】在测量肺活量的活动中为了减少误差,测肺活量时一般测三次,取最大值,因为肺活量是肺的最大通气量,因此小明测量肺活量3次得到的数据分别是3550毫升、3250毫升和3450毫升。则他的肺活量是取最大值3550毫升。 故选A。 16. 为保障人民群众呼吸清洁空气,全国各地纷纷发出了蓝天倡议,下列与呼吸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肺泡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 B. 肺最主要的功能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 C. 呼吸道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湿润和温暖的作用 D. 用人工呼吸的方法急救时,一般每分钟吹气15~20次 【答案】A 【解析】 【分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人每分钟大约呼吸16次。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而且还能对吸入肺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详解】A.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声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肺泡是肺的结构和功能单位,A错误。 B.肺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包括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即肺换气),B正确。 C.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面有黏膜,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而且还能对吸入肺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C正确。 D.用人工呼吸的方法进行急救时,每一次吹气停止后,救护者的嘴离开并立即松开捏鼻的手,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吹气15-20次,D正确。 故选A。 17. 人体呼吸时,下图中能正确模拟呼气时肺和膈肌活动情况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吸气时: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 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 【详解】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即图D。 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即图B。 故选B。 【点睛】吸气和呼气的实现,都是由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造成肺内与外界存在气压差。 18. 甲瓶中装入萌发的大豆种子,乙瓶中装入等量的煮熟的大豆种子。一段时间后,分别放入燃烧的蜡烛。观察到甲瓶中的蜡烛熄灭,乙瓶蜡烛继续燃烧,证明种子的呼吸( ) A. 消耗了有机物 B. 消耗了氧气 C. 放出了二氧化碳 D. 放出了能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只有活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只有活的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煮熟的种子没有生命了不能进行呼吸作用;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因为氧气可以助燃,因此甲瓶中的蜡烛立即熄灭,而乙瓶中煮熟的种子不能呼吸,里面的氧气比甲的多,因此蜡烛会燃烧;通过这个实验验证了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时消耗氧气。 故选B。 1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菟丝子属于寄生植物,所以不可以进行呼吸作用 B. 白天在光下绿色植物不进行呼吸作用 C. 呼吸作用在植物体的各个器官都要进行 D. 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呼吸作用: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呼吸作用的主要部位是所有活的细胞。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详解】A.菟丝子是一种生理构造特别的寄生植物,其组成的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可以进行的是光合作用。菟丝子的细胞需要进行呼吸作用为其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故A错误。 B.绿色植物的活细胞无时无刻都进行呼吸作用,有光没光都可以进行呼吸作用,故B错误。 C.呼吸作用的主要部位是所有活的细胞,可见,呼吸作用在植物体的各个器官都要进行,故C正确。 D.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故D错误。 故选C。 20. 小明同学特别喜欢鱼,在家里的鱼缸内养了好几种鱼,同时还在此鱼缸中种植了大量的水草(藻类),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便于鱼进行隐藏,增加鱼的活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