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评价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4分)
乘法(chénɡ shènɡ) 情绪(xù xú) 馋嘴(chán tù)
希望(xī qī) 醋酸(cù chù) 相遇(ǒu yù)
流淌(shànɡ tǎnɡ) 发痒(yáng yǎng)
二、读拼音,写词语。(6分)
三、比一比,再组词。(8分)
越( )起( ) 克( )兄( ) 肠( )杨( ) 状( )壮( )
四、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6分)
木 氵
犭 纟
五、选词填空。(6分)
失望 绝望 希望
1.我真( )变成一棵树,这样就没人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
2.王大爷得了重病,在他几乎( )的时候,医生治好了他的病。
3.爸爸本来答应这个星期天带我去划船的,但他出差去了,我觉得很( )。
如果……就…… 只要……就…… 一……就……
4.风( )吹,它们( )在枝头跳起了舞。
5.你( )轻轻一跳或轻轻一爬,( )能住进鸟窝,像平时上你的床那么容易。
6.( )你喜欢这房子,( )可以住进来。
六、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9分)
( )的声音 ( )的鸟窝 ( )的饭菜
( )地望 ( )地啃 ( )地吃
一( )排骨 一( )虫子 一( )乌云
七、读句子想象画面,并试着仿写句子。(5分)
铅笔躲进菜园里,想在青叶间,长成长长的豆角,或伪装成嫩嫩的丝瓜。
仿写:小皮球躲进菜园里,想在青叶间,长成 ,或 。
小皮球闯进果园里,
八、课内阅读我最棒。(10分)
“是你的牛奶打翻了吗?”小鳄鱼问小松鼠。
“你看,这不好好的嘛。”
“那么,可能是一只虫子撒的尿。”
“不对,是大树在哭。”小白兔发现了树干上不断往下滴的水珠。
唉,变成了树真麻烦。他们连水珠是从我的嘴巴里流出来的都不知道。
“小馋猫,肚子饿了,对吧?英英!”妈妈说话了,还对我眨了一下眼睛。
噢,最了解我的人到底还是妈妈。
哎呀,她是怎么知道我的秘密的?
1.为什么说变成大树真麻烦?(3分)
2.小鳄鱼认为水珠是 、 ,小白兔发现水珠是 。(3分)
3.为什么说“最了解我的人到底还是妈妈”?结合课文说一说。(4分)
九、课外阅读我能行。(16分)
搬运大赛
一天夜里,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蚂蚁。
早上,我出门去找食物,看见一棵桃树,正准备爬上去品尝一番,却被几只毛毛虫给抬走了。
我被抬到它们的王国。忽然,我的脚被踢了一下,我跪在了毛毛虫国王的面前。我奇怪地问:“你们干吗绑架我啊?”
毛毛虫国王生气地对我说:“哼,小蚂蚁,上次比赛抬食物,你们胜了我们,这次我们还要比一场。上次我们失手输了,这次我们一定要赢(yínɡ)回来!”
我想也没想,就说:“好啊,我们蚂蚁搬运是最在行的了,谁会怕你们啊!比就比,就在今天,我去叫我的兄弟来跟你们比一场。”
毛毛虫们放我回去后,我就叫上我的蚂蚁兄弟们赶往比赛现场。到了现场后,裁判员蝴蝶一声令下,我们和毛毛虫就分别干了起来。我们分工明确,搬运得井井有条。可是毛毛虫们呢,还没开始搬运,正在吵架,好像在吵谁来搬前面,谁来搬后面,乱糟糟的一团。
不到半个小时,我们就把东西搬到终点了,而毛毛虫因为没有合作精神,路程还没走一半呢!哈哈,还是我们蚂蚁赢了!
“丁零零!”闹钟响了!我这才知道那场搬运大赛是一场梦。不过,这场梦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合作精神,明白了团结一心力量大的道理。
1.从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写在下面。(2分)
( )—( ) ( )—( )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4分)
(1)品尝:
(2)井井有条:
3.梦中,“我”变成了什么?然后发生了一件什么事?(5分)
4.通过这场梦,“我”明白了什么?(5分)
十、习作天地。(30分)
题目:我变成了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展开合理想象,编写一个小故事。不少于300字。
答案:
一、chénɡ xù chán xī cù yù tǎnɡ yǎng
二、1.思绪 宇宙
2.狐狸 继续 抬头 秘密
三、示例:飞越 起点 克服 兄弟 香肠 杨树 状况 壮大
四、示例:栋 梯 树 淌 江 河 狐 狸 狗 继 续 红
五、1.希望 2.绝望 3.失望
4.一……就……
5.只要……就……
6.如果……就……
六、示例:怪怪 各种形状 香喷喷 奇怪 大口 津津有味 块 只 片
七、略
八、1.因为小动物们连水珠是从树的嘴巴里流出来的都不知道。
2.小松鼠的牛奶打翻了 一只虫子撒的尿 大树的眼泪
3.看到动物们吃东西,“我”馋得嘴里流口水了,这一点只有妈妈能看出来。
九、1.示例:输 赢 前面 后面
2.(1)仔细地辨别;尝试(滋味)。
(2)形容条理分明,整齐有序。
3.“我”变成了蚂蚁。“我”参加了一场搬运大赛。
4.明白了什么是合作精神,明白了团结一心力量大的道理。
十、略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