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章末检测(一) 区域与区域发展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读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区域间有着从属关系
B.各区域是按照特定指标划分的
C.各区域没有任何联系
D.各区域间有明确的界线
2.图示各个区域( )
A.从区域类型看属于功能区
B.空间尺度较小,描述内容较宏观
C.面积、范围经济变化
D.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湖南湘江新区是国家在中部地区设立的第一个国家级新区。湘江新区位于湘江西岸,包括长沙市岳麓区、望城区和宁乡县部分区域,面积490 km2。下图为湘江新区范围和产业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湘江新区( )
A.界线是模糊的
B.内部发展方向相同
C.具有一定的特色
D.与周边地区气候特征不同
4.设立并建设好湖南湘江新区( )
A.是实施沿海开放战略的重要举措
B.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
C.有利于促进内陆地区成为外向型为主的经济区
D.有利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如果每个气候资源类型以三个数字表示,从左至右分别表示水分资源、热量资源、光资源的质量等级。读我国气候资源类型分布表,回答5~6题。
地区
青藏地区
四川盆地
南方大部
华北地区
西北地区
东北大部
塔里木盆地
类型
214
441
442
333
124
323
X
5.X类型代号应为( )
A.134 B.421
C.143 D.222
6.我国西北和东北的大部分地区热量资源条件相似,主要原因是( )
A.海陆位置相似 B.纬度位置相似
C.海拔高度相似 D.下垫面性质相似
右图是某沙漠国家为了适应当地自然环境而发明的一种炊具,多为土陶制成,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锅盖高、重,呈三角锥形且完整无孔。据此完成7~8题。
7.该类炊具的锅盖核心作用是( )
A.削弱锅具热量流失 B.加强内部空气对流
C.促进水蒸气循环利用 D.减少沙漠风沙污染
8.据推测该国可能位于( )
A.非洲西北部沿海 B.南美洲中部内陆
C.亚洲东南部沿海 D.欧洲东部平原
下图所示沙漠位于准噶尔盆地腹地,盆地年平均降水量可达150 mm左右,冬季有稳定积雪覆盖,是中国唯一冬季存在稳定积雪覆盖的沙漠,植被覆盖率较我国其他沙漠高,但年内差异较大。据此完成9~10题。
9.推测该沙漠土壤含水量最高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0.该沙漠地区植被覆盖率高,植物生长所需水源直接来自于( )
A.地表径流 B.大气降水
C.地下水 D.高山冰雪融水
下图表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范围。读图,回答11~12题。
11.与省内其他地区相比,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更能吸引人口迁入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河流湖泊密布,渔业资源丰富
B.地势平坦开阔,耕地资源丰富
C.生态环境优越,适宜居住生活
D.经济相对发达,就业机会较多
12.与“长三角”相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主要优势是( )
A.土地、劳动力价格低 B.交通便利
C.技术和资金雄厚 D.对外开放程度高
下面为斯里兰卡岛和日本九州岛位置示意图,M市是著名的钢铁基地。读图回答13~14题。
13.两岛屿地理环境的相似之处有( )
①气候为海洋性季风气候 ②岛内低山、丘陵面积广
③岛屿南部都存在显著的季风洋流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M市发展成为钢铁工业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A.原料丰富 B.海运便捷
C.地势平坦开阔 D.环境优美
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学者提出我国宏观区域经济“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如下图)。据此完成15~17 题。
15.下列省级行政区中,属于中部及近西部地带的是( )
A.新疆 B.云南
C.内蒙古 D.黑龙江
16.远西部地带各省级行政区共同的地理位置特征是( )
A.均地处亚热带
B.均靠边疆
C.均处于内陆
D.均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17.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经济发展逐渐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B.自然资源及能源短缺
C.农业地位削弱
D.生态破坏严重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据此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个区域,回答18~20题。
18.下列各项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是( )
A.都位于入海口处 B.都位于我国季风区
C.土壤都比较肥沃 D.都是平原地区
19.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
B.当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时,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C.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D.在农业生产走向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今天,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超过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供应地
20.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他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
B.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依托于优越的地理位置
C.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D.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比较甲、乙两区域的地形特征。(3分)
(2)比较①、②两地气候成因的差异。(4分)
(3)推断甲、乙两区域人口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5分)
2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有“日光城”的美誉。独特的高原风光,日趋便捷的交通,使拉萨成为新兴避暑旅游城市。如图分别为拉萨位置图、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
(1)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4分)
(2)推测拉萨的气温日较差特征,并简述原因。(6分)
(3)说明拉萨成为避暑旅游城市的自然条件。(4分)
2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山西老醯儿爱吃醋,交枪不交醋葫芦”。山西有3 000多年的酿醋史,山西老陈醋更是以其“酸、香、甜、绵、鲜”的独特品质名列我国四大名醋之首。它不仅作为人们常用的调味品,而且还是一种保健养生食品,具有抗菌、美容护肤、降血脂、除煤气、降胆固醇和防癌等多种功效。山西老陈醋选用优质高粱、大麦、豌豆等原料经“蒸、酵、熏、淋、陈”五步法酿制而成,但只有经历“夏晒三伏积淀,冬捞三九终归”的陈酿过程的醋才能叫“老陈醋”,这项技术要把醋放在缸内,进行至少一年的“陈酿”酿造,其浓缩倍数达3倍以上。太原酿造厂研究成功的太阳能陈酿老陈醋新工艺,将之加以投入使用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简析“山西老醯儿爱吃醋”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2分)
(2)依据当地气候特点分析,“夏伏晒”“冬捞冰”隔年陈酿酿醋工艺的合理性。(2分)
(3)分析临汾发展老陈醋产业所拥有的优势条件。(3分)
(4)简述太阳能陈酿老陈醋新工艺的优势。(3分)
2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下图是R湖区略图。R湖是一个堰塞湖,发源于高山地区的L河被冰川沉积物所阻断,在幽深的峡谷中汇水成湖。湖面海拔300多米,面积近6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50米。注入湖泊的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其中L河是吐纳湖水的主要河流,L河流量丰富,水流湍急,R湖湖水随L河西流不止,湖面湖水却是平静如镜,水不扬波。R湖水温稳定,在世界众多湖泊中年温差和日温差明显偏小,终年不冻。夏季午后,湖泊周边地区云雨天气多见,令人称奇的是,周边云雨越盛,湖泊上空越是云雨少见。
(1)推测R湖在世界众多湖泊中,年温差偏小的原因。(4分)
(2)分析R湖日温差小于周边地区的原因。(2分)
(3)R湖夏季午后云雨少见,结合R湖水温稳定的特点归纳其原因。(4分)
(4)说明R湖湖面平静的原因。(4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