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环境管理课程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957221 上传时间:2024-04-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管理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环境管理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环境管理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环境管理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环境管理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环境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60417课程名称:环境管理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Management课程类别:专业课学 时:54学分:3适用对象:环境科学专业考核方式:考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先修课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资源化、噪声污染控制工程二、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是系统地介绍环境管理学基本理论、环境管理的思想、原则和方法,使学生树立大系统观念大环境管理思想;介绍环境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在不同领域环境管理实践中的应用,使学生真正体会环境管理在解决环境问题和协调环境与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掌握不同领域环境管理的具体内容、原则和方法;培养

2、学生综合运用环境管理的行政、法律、技术、经济和宣传教育等手段正确地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为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主要研究环境管理的原理、制度和实施。通过环境管理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环境管理的基本理论、思想、原则和方法,熟悉本专业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任务,对中国的环境保护战略思想、环境保护方针、政策以及环境管理对策与措施有较系统和深刻的认识。教学中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站在理论的高度来认识中国的环境管理实践以及在实践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从宏观和微观管理的两个层面上解决环境管理中“管什么”和“怎么管”的基本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

3、今后从事各领域的环境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绪论(一) 目的与要求1 明确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分清和掌握宏观与微观两种环境管理的区别;2 了解环境管理的内容和特点;3 明确环境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环境管理的涵义1 主要内容环境管理的含义;环境管理的发展过程;环境管理的内容和特点。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环境管理,环境管理的发展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理解环境管理的微观和宏观含义;了解环境管理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环境管理的手段和方法论1 主要内容环境管理的手段;环境管理的方法论。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环境管理的手段和方法论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

4、解各种管理手段的特点、有效性、局限性;把握管理手段与管理目的的关系;理解环境管理的方法论。(三) 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课后练习:什么叫环境管理,如何理解这一概念的,有什么特点和性质(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取课堂讲解、提问、讨论等形式进行启发式理论教学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战略(一) 目的与要求1 明确关于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的三种观点,学会对各种观点进行分析;2 掌握环境保护与市场经济的关系;3 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特点、思想实质和主要内容;4 明确中国在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的做法。(二) 教学内容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1 主要内容环境问题的产生;多种环境管理思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

5、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主要的环境问题,各种管理思想的比较,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历程。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理解各种环境管理学派的思想,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历程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1 主要内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概念与内涵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涵。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概念以及内涵。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测试1 主要内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含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测试;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基础,掌握和应用可持续发展指

6、标体系第四节 中国 21 世纪议程 1 主要内容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中国的地位;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中国的实施情况;21世纪议程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的国策,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中国的地位,掌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践应用(三) 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课后练习:1. 什么叫可持续发展?有传统的发展有何区别?2. 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环境保护有何关系?3.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什么?4. 什么是可持续的环境战略?可持续的环境战略思想有哪些?(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取课堂讲解、提问、讨论等形式进行启发式理论教学第三章 环境保护方针与政策(一

7、) 目的与要求1 了解环境保护“32字方针”的内容与历史地位;2 明确现阶段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及在防治污染、自然资源保护方面的方针;3 掌握基本国策的地位和作用;4 掌握我国环境保护三大基本政策。(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1 主要内容“32字”方针;“三同步、三统一”方针。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32字”方针,“三同步、三统一”方针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熟悉“三同步、三统一”方针的具体内容及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环境保护的政策1 主要内容 环境保护是基本国策;环境保护的三项政策。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环境保护是基本国策,环境保护的三项政策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

8、求)了解环境保护作为中国一项基本国策的原因和意义(三) 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课后练习:1. 中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是什么?2. 为什么把环境保护确定为中国的基本国策?作用是什么?3. 中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有哪些?如何贯彻这些政策?(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取课堂讲解、提问、讨论等形式进行启发式理论教学第四章 环境管理制度(一) 目的与要求1 了解老三项环境管理制度的作用和局限性,与新五项环境管理制度的必要性;2 掌握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实用范围、类型、评价的时间、评价的主体、从事评价工作的单位、审批程序、有关的法律责任。;3 了解“三同时”制度的形成及其作用,掌握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及验收投产阶段

9、在环境管理上的要求;4 掌握征收排污费的基本政策,学会废水排污费的计征方法和按总量收费的计征方法,掌握排污费的管理方法;5 了解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的作用与任务,明确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实施的程序、原则、指标体系;6 明确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的概念、环境综合整治与环境综合防治的区别以及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主要内容;7 明确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必要性,掌握排污申报登记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具体内容和做法;8 明确实行污染物集中控制的必要性,掌握污染物集中控制的原则和做法;9 了解限期治理制度的概念和形成,掌握限期治理的对象、决定权限。(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环境管理制度的形成1 主要内容

10、老三项制度的形成;新三项制度的形成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老三项制度的作用和局限性,新五项制度的特点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老三项环境管理制度的作用和局限性,与新五项环境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第二节 我国的环保制度1 主要内容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污染物集中控制和限期治理。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八项环保制度的概念、内容、实践应用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八项环保制度的概念、内容、实践应用 第三节 我国的环境管理制度体系及发展趋势1. 主要内容我国的环境管理制度体系;我国环境管理制度的发

11、展趋势。2. 基本观念和知识点 我国的环境管理制度体系3. 问题与应用了解我国的环境管理制度体系(三) 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课后练习:1. 我国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包括哪些?2. 什么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主要内容及涉及的管理制度是什么?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程序如何?3. 试述排污收费制度的执行程序;4. 试述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必要性及执行程序;5. 试述我国环境管理制度体系及发展趋势。(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取课堂讲解、提问、讨论等形式进行启发式理论教学第五章 环境管理的体制、机构与职能(一) 目的与要求1. 了解国外环境监督管理体制;2. 明确我国的环境监督管理体制(二) 教学内容

12、 第一节 环境管理体制1 主要内容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的形成与发展;我国环境管理体制。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我国环境管理的三种模式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明确我国的环境监督管理体制 第二节 环境管理机构1 主要内容中国环境管理机构体系;各级环境管理机构及其职责。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环境监理与环境监测机构的职能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环境监理与环境监测机构的职能(三) 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课后练习:1. 简述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的形成与发展;2. 简述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的三种类型。(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取课堂讲解、提问、讨论等形式进行启发式理论教学第六章 环境管理实践(一) 目的与要求1. 掌握城

13、市、农村、流域等区域环境管理和工业企业等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原则、基本途径和方法;2. 掌握土地、水、海洋、森林、草原等几类主要自然资源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保护与管理的原则和方法(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工业企业环境管理1 主要内容工业企业环境管理的概念、内容、体制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工业企业环境管理的概念、内容、体制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工业企业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原则、基本途径和方法(三) 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课后练习:1. 工业企业作为管理的主体,对本企业自身实施内部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 政府环境保护职能部门对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督管理包括哪些内容?(四) 教学方

14、法与手段采取课堂讲解、提问、讨论等形式进行启发式理论教学第七章 环境管理体系(一) 目的与要求1. 了解ISO14000的概念、产生背景、构成;2. 掌握ISO14001的主要内容、地位、特点;3. 运用ISO14001进行环境体系的审核。(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介绍1 主要内容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的产生背景;ISO14000系列标准的产生;ISO/TC207的成立与任务;ISO14000系列标准的构成;ISO14000系列标准的制定动态。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ISO14000系列标准的构成;ISO14000系列标准的制定动态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

15、求)掌握ISO14000系列标准的构成 第二节 环境管理体系基本内容1 主要内容管理标准的适用范围,标准要求的机构以及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环境管理体系术语与定义;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管理标准的适用范围;环境管理体系术语与定义;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环境管理的标准的适用范围第三节 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国家认可制度1 主要内容环境管理体系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合格评定,认证与认可;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国家认可制度;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的国家认可;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员的国家注册;认证过程。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合格评定,认证与认可;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员的国家

16、注册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认证过程(三) 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课后练习:1. 简述环境管理体系的三重监控机制;2. 环境审核有哪些类型?3.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认可有何区别?4.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对审核员的能力素质有何要求?(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取课堂讲解、提问、讨论等形式进行启发式理论教学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教学环节教学时数课程内容讲课实验其他教学环节小计第一章 绪论22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战略66第三章 环境保护方针与政策66第四章 环境管理制度1414第五章 环境管理的体制、机构与职能44第六章 环境管理实践1010第七章 环境管理体系1212合计5454六、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

17、源教材:张明顺,环境管理,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参考书:1. 沈洪艳和任洪强,环境管理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2. 张明顺,环境管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3. 朱庚申,环境管理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年4. 邓杰帆,如何实施ISO14001,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5. 叶文虎,环境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6. 张承中,环境管理的原理和方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年7. 陈焕章,实用环境管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8. 陈新庚,环境管理与环境规划,中山大学出版社,1992年9. 曲格平,中国的环境管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

18、992年10. 刘天齐,环境管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年七、其他说明 大纲修订人:邓金川 修订日期:200791大纲审定人: 谢勇 李勇胜 审定日期:2007.09 环境管理教书育人计划环境管理总论部分(第一章第三章)通过系统地介绍环境管理学的基本知识,环境管理的基本理论、环境管理的思想、原则和方法以及环境监督管理体制,使学生了解环境管理的发展历程和产生的必要性,树立大系统观念大环境管理思想,即从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来认识环境保护的地位和重要作用,掌握环境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环境管理的基本手段;环境管理决策部分(第四章第五章)在介绍环境管理制度和环境管理的体制、机构与职能的过程中,穿插每个管理制度在我国的实践应用,通过相应的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环境管理的行政、法律、技术、经济和宣传教育等手段正确地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环境监督管理部分(第六章)本部分主要从城市、农村、流域等区域环境管理和工业企业环境管理的角度,阐述环境管理监督的内容和方法,使学生真正体会环境管理在解决环境问题和协调环境与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掌握不同领域环境管理的具体内容、原则和方法;环境管理中的技术支持(第七章)本部分主要从ISO14000体系标准阐明ISO14000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从而完善学生的环境科学知识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