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方言研究开题报告.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9520147 上传时间:2025-03-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04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言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方言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方言研究开题汇报 《扬州方言研究》开题汇报 课题主持人: 朱荣晖 项目责任人: 李 建 一、 课题提出1、 课题提出背景⑴时代发展要求 伴随一般话逐步推进, 很多地方家乡话已逐步被汉语一般话同化, 但作为民族优异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方言, 不应随之消失。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这一代有责任文化人社会责任。⑵国家政策导向 多年来, 伴随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深入加大, 越来越多有识之士开始重视扬州独特文化遗产, 包含扬州方言在内很多文化遗产保护挖掘整理工作已受到方方面面高度重视。 (3)传统文化发展需要 文明要进步, 文化要发展, 这是文化本身发展需要。伴随党和政府对扬州古城文化保护方法深入到位, 越来越多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 和现今高度发达现代文明融会贯通, 相得益彰。2.所要处理关键问题⑴我们试图经过本课题研究, 在扬州方言研究方面, 处理三方面问题: 一是研究扬州方言语音历史演变轨迹, 正确描写扬州方言语音特点及内部差异; 二是研究不一样地域、 不一样文化程度、 不一样年纪层次扬州方言词语利用异同; 三是研究扬州方言语法特点, 初步建立扬州方言语法研究架构。⑵我们试图经过本课题研究, 在扬州文化研究方面, 处理三方面问题: 一是研究新形势下, 怎样深入挖掘扬州传统文化, 作到古为今用, 在传统文化保护方面作出贡献; 二是研究新形势下, 怎样深入整理扬州文化典籍, 为扬剧、 扬州评话、 扬州清曲、 扬州弹词整理出版提供语言学支撑; 三是研究在大力推广一般话新形势下, 怎样保护传统扬州方言特色。二、 本课题在中国外同一研究领域现实状况与趋势分析1.中国外同一研究领域现实状况与趋势分析为了了解“扬州方言研究”这一课题同一领域研究现实状况及其发展趋势, 我们首先借助网络系统, 在“搜狐”“网易”“新浪”“雅虎”等网页上搜索了部分资料; 其次, 我们查阅了近中国外近10种方言学研究方面关键报纸和期刊, 如《中国语文》、 《方言》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语言学类)、 省内外高校学报等; 再次, 我们课题组骨干组员, 还前后到维扬区、 广陵区、 开发区、 邗江区等老城区和乡镇进行实地调研考察, 收取了相关信息。从现在我们搜集到资料看, 相关扬州方言研究越来越受到大家关注, 已经有研究结果关键有: (1) 明清地方志中散见方言语料.(2) 王世华.扬州话音系.科学出版社, 1959.(3) 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调查和指导组编. 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概况.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60.(4) 王世华.《红楼梦》下江官话选释.扬州师院学报,1985, (1)42(5)王世华.扬州话里两种反复问句共存.中国语文,1985, (6)415-416(6)黄继林.扬州方言里“蛮”和“稀”.方言, 1987.(4).(7) 李建.谈谈《背影》中橘子.中学语文教学,1987,(11).15.(8) 李建.扬州方言"时间名词+"特殊使用方法.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8,(1).90.(9) 吴继光 李建.扬州方言连读变调.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9,(3).98-105. (10) 吴继光 李建.扬州方言连读变调(续).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9, (4).119-125.(11) 吴继光 李建.扬州方言词语选释.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0,(4).91- 99. (12) 吴继光 李建.扬州方言词语选释(二).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1, (1).102-106, 111.(13) 吴继光 李建.扬州方言单音词汇释.方言,1991,(3).211-222.(14) 吴继光 李建.扬州方言单音词汇释.方言,1991,(4).299-309.(15) 吴继光 李建.扬州地方文艺作品中方言词语选释.扬州师院学报,1991, (4).75-79(16) 王世华.扬州话声韵调.方言,1992,(2)115-119(17) 吴继光 李建.扬州方言本字考.汉语研究论集(第一辑),130-146.北京: 语文出版社,1992.(18) 吴继光 李建.扬州曲艺作品中方言词语选释.盐城师专学报,1993, (2).52-55(19) 王世华 黄继林.《扬州方言词典》引论.方言, 1993, (3).161-175(20) 王世华 黄继林.扬州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21)何自胜 李建.《扬州风月记》词语例释.滁州学院学报, , (6), 15-16这些研究都试图经过共时语言学研究方法, 描写了扬州方言语音、 词汇特点, 并在扬州方言语法规律方面作了有益尝试。这些研究及其结果无疑对本课题研究有直接借鉴意义。2.本课题与之联络与区分(1)联络 研究领域是一致, 都限定在“扬州方言特点研究”这个领域内, 研究对象是一致, 都要包含语音、 词汇、 语法等语言要素, 既研究几者各自情况, 又进行相互间关系和整合研究; 研究指向是一致, 都是经过理论研究与实际调查, 探究扬州方言本质特征。(2)区分 研究对象不一样: 以往研究通常从文化人层面上分别进行, 有时研究仅仅限定在“城里”“多个人”这个特定范围内; 研究关键不一样。以往研究比较多关注城里多个老文化人方言特点研究, 本课题则着重在不一样文化程度、 不一样年纪层次、 不一样区域人群语言特点, 对关键人群扬州方言语言特点进行精细化研究, 试图作出较为清楚和相对合理描述; 研究维度不一样: 以往研究或是偏重于纯粹语音、 词汇研究, 专门就语音、 词汇等问题进行探讨, 本课题则着力于整体系统研究; 研究切口不一样。以往研究关键从语音、 词汇入手, 本课题研究关键从市区老扬州人语言现实入手, 借鉴中国外教授研究学术结果, 对扬州方言本质特点进行全方位研究。3.课题研究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实践意义: ⑴有利于探索并构建扬州方言语音词汇语法体系。⑵有利于探索并扬州传统文化研究、 保护路径和模式。理论价值: ⑴本课题研究将有利于探索并从学术层面处理扬州方言本质特点问题。⑵本课题研究将有利于扬州传统文化挖掘、 研究、 开发何保护问题。4.完成课题可行性分析(1)外部环境: 中国外纯朴扎实语言学研究风气, 为本课题调查与研究提供了良好外部环境。(2)行业基础: 不一样地域方言研究教授进行方言调查成熟做法和她们积累经验。三、 课题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开题报告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