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全技术交底书 NO.02工程名称XX市XX路下穿沪宁 铁路立交桥工程建设单位XXX开发有限企业分 部 分项 名 称基坑工程施工班组或工程分承包单位综合作业工班、 基坑开挖施工队交底内容: 一、 工程概况本工程穿越XX铁路三股道: 正线2股、 停车线1股, 从左至右线间距分别为6.71m、 5.05m。铁路线与道路正交。前现有框架(4+9+4)m三孔, 长27.93m。此次施工范围: XX方向增设净宽9.8m框架一座、 现有(4+9+4)m框架接长13.1m, 接长框架就地现浇。新建9.8m框架在线路外侧预制27.9m, 顶进后现浇接长13.1m, 框架底板中上海侧3.6m处设一根D250*1
2、0mm钢管连通框架两端排水系统。本工程基坑为顶进工作坑、 XX侧4m接长箱体基坑+9m接长箱体基坑、 XX侧4m接长箱体基坑共四个,工作坑平面尺寸为: 14m32m, 挖土深度约4.6m。二、 基坑开挖施工方案2.1 基坑降排水2.1.1 地表截水1、 工作坑截水: 依据现场情况, 顶进工作坑西侧有河塘一处, 铁路沿线排水均经过沟槽聚集此处。常年有水流向工作坑位置。在基坑开挖前基坑冠梁外侧设置(铁路侧、 工作坑西侧、 后靠侧)截水沟, 截水沟截面为0.5m(深)0.8m(宽), 截水沟底部设5cm混凝土垫层、 外侧设砖墙。截水由后靠位置流向快车道聚集至城市排水系统。2、 接长箱体截水: 基坑开
3、挖对戚月路立交现有排水系统造成破坏, 开挖前在施工范围两端现有道路设置0.6m0.6m截流水沟, 沟顶盖混凝土雨水篦子, 在现有快车道路边设置1.5m1.5m集水井。采取污水泵排除施工范围两端地表汇水, 至现有城市排水系统。(详见基坑施工步骤图)2.1.2 基坑排水各基坑开挖过程中在基坑内外侧四面设排水沟及集水井, 采取浆砌片石砌筑, 流水面采取水泥砂浆抹面。在工作坑后靠侧两个拐角设置集水井, 集水井内设置污水泵, 对派专员对工作坑进行抽水, 确保工作坑内干燥。并设专员对工作坑内水沟及集水井进行清淤。集水井中积水经过水泵向周围水系排水。(详见基坑施工步骤图)2.1.3 地下降水各阶段基坑开挖前
4、均在基坑四面设置井点降水设施, 确保地下水降至基底以下0.5m。顶进工作坑开挖分层进行, 井点降水设施依据开挖后地下水位情况设置, 初步计划根据工作坑开挖深度分两次设置, 第一次设在开挖深度1/2处, 第二次在工作坑开挖到位后重新设置。顶进施工前在铁路北侧设置深井降水。井点降水工艺以下: 1、 井点管成孔方法: 先在地面立一钢管制三木搭架, 在井管位置挖一深0.30.4m坑, 借三木搭架将冲枪对准井位, 开动高压水泵(压力保持在0.60.8N/mm2), 上下升降, 左右摆动冲枪, 使不停下沉直至要求深度, 然后减压继续送水1min后, 将底部泥浆翻到上面, 冲孔溢出泥浆经过上部排浆沟排走。2
5、 全部井点管在地面以下23m深度内, 用粘土填实, 预防漏气。3、 井点埋设完成, 应接通总管与抽水设备, 接头要严密, 并进行抽水, 检验有没有漏气、 淤塞等情况, 出水是否正常, 如有异常情况, 应检修后方可使用。4、 井点使用过程中, 安排专员维护, 保持连续不停抽水, 并备用双电源, 以防断电。5、 井点降水时, 对水位降低区域内建筑物、 铁路路基进行沉降及水平位移观察, 发觉沉陷或水平位移过大时, 应立刻采取防护技术方法。2.2 基坑开挖依据工程施工总体安排部署, 分三个阶段进行四座箱体基坑施工, 依次是顶进工作坑、 南京侧4m接长箱体基坑+9m接长箱体基坑、 上海侧4m接长箱体基
6、坑。基坑开挖前对施工范围内全部地上、 地下管、 杆、 线进行调查, 亲密配合业主、 相关管线产权单位进行交底, 明确管线迁移或保护方案。对需要迁移或保护多种管线请产权单位给予书面明确, 对需要保护管线设置显著标志, 施工过程中设专员对保护杆管线进行监控。施工过程中如发觉不明管线, 立刻停止施工, 由项目部安全员初步确定, 与相关产权单位联络确定后采取相关方法。2.2.1 顶进工作坑开挖顶进工作坑铁路侧边坡、 顶进工作坑后靠、 XX方向边坡采取1.0m钻孔桩悬臂支护, 桩顶高程与现有地面相同, 单根桩长20m钢筋混凝土冠梁; 顶进工作坑上海侧边坡采取拉森钢板桩支护, 桩长9m。基坑开挖线路侧边坡
7、1:1.5, 其它侧为垂直开挖, 不放坡。顶进工作坑在支护桩施工完成养护一阶段后即进行土方开挖。施工通道由南京侧4m箱体接长位置进入工作坑, 土方开挖分台阶依次进行, 由后靠向线路侧依次分阶段进行, 确保施工中土方能够顺利, 完全开挖到位并清运完成。2.2.2 南京侧4m+9m箱体接长位置基坑开挖XX侧4m+9m接长框架基坑开挖在接长9m框架基坑开挖时现有快车道与XX侧慢车道间采取拉森钢板桩支护, 范围15m, 桩长9m。其土方开挖分两次进行, 第一次首先破除现有道路路面结构层, 再进行加固地基高压旋喷桩施工, 桩基施工完成后进行第二次开挖, 开挖深度为箱体设计底板以下0.15m(垫层); 开
8、挖宽度预留1m工作空间及基坑内排水沟位置。2.2.3 上海侧4m接长框架基坑开挖该阶段开挖前线路边坡采取密打槽钢桩支护, 桩长9m, 打设范围6m, 槽钢桩不拔除。支护桩打设完成后进行基坑开挖, 开挖时基坑XX侧及南侧设置1: 1施工边坡, 基坑开挖深度及范围同9+南京侧4m箱体基坑。2.2.4 进行框架两端挡墙基础开挖XX侧挡墙基坑开挖在便梁架设期间进行; XX方向南侧挡墙基坑开挖在框架接长后进行, 北侧挡墙基坑开挖前线路边坡采取槽钢桩支护(桩长9m, 打设范围6m, 槽钢桩不拔除)。基坑开挖关键采取挖掘机进行人工配合; 基坑开挖采取机械开挖, 至设计基底高程20cm, 采取人工清底。确保箱
9、体底部地基不受扰动。开挖过程中严禁超挖, 超挖严禁回填, 必需采取碎石换填。基坑内上下通道要确保合适坡度, 作业人员应有安全立足点, 严禁垂直交叉作业。基坑四面设置防护栏杆, 严禁堆放土石方、 料具等荷载较重物料。三、 施工防护及技术安全方法施工根据铁路技术管理规程、 铁路工务安全规则、 XX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措施(上铁运发316号)、 上铁工发111号、 工施安函29号、 96号文设置防护。3.1 线路观察依据XX铁路局工路桥函93号文要求, 基坑开挖、 桩基期间委托含有相关资质独立第三方检测单位, 对线路路基边坡进行观察。基坑开挖前在基坑影响范围内(2倍基坑深度)线路路肩、 坡脚
10、 按一定间距设置观察桩(埋深2m以上), 读取原始数据。基坑开挖后, 按2小时/次进行沉降、 水平位移观察。观察点地面沉降速率2mm/d; 观察点水平位移速率2mm/d; 累计最改变量10mm。如超出上述数值, 立刻停止施工分析原因, 采取处理方法, 等到路基稳定后方可继续施工。施工结束后继续加强观察, 时间不少于3天, 频率不少于2次/天。3.2 大型机械施工1、 铁路保护区范围基坑开挖, 按要求设置驻站联络员、 现场防护员。铁路防护人员是责任心强、 含有安全生产知识、 熟知业务知识、 身体健康、 经过培训考试合格正式职员。2、 防护员必需持证上岗, 不得私自离岗及做与防护工作无关事。值岗
11、时必需身穿黄色反光防护服, 左上臂佩带防护员臂章。在防护日志上应填写值岗防护员姓名、 值岗防护安全情况、 上级检验意见和交接班时间。在值岗期间应注意观察施工地点线路沉降等改变情况和其它影响行车安全情况, 发觉异常, 必需立刻汇报邻近车站。如确定对行车安全组成威胁, 必需果断采取方法, 确保行车安全。3、 驻站联络员每隔35分钟就要与现场防护员通一次话, 立刻掌握工程进展和安全情况。4、 防护人员备品配置: 昼间使用黄、 红色信号旗1套; 夜间使用黄、 红色信号灯2个(备用1个); 2口笛、 小喇叭1个; 响墩12个、 火炬2支; 可向邻近车站值班员直接汇报情况无线对讲机1台; 列车时刻表1本;
12、 防护日志1本。5、 在施工期间防护人员寸步不能离开岗位。防护设施在未施工完, 没有拆除命令前不能私自拆除或撤掉。施工完后进行一次全方面检验, 对线路、 通信、 信号设备、 施工现场一切结构物或堆积材料机具检验确定无安全隐患后, 方可解除一切防护方法。6、 线路出现紧急故障, 如路基坍塌等危机行车安全情况。现场防护人员遵照“先防护, 后处理”标准, 拦停一切驶向施工现场列车。7、 严格根据安全操作规程作业, 高空作业要做好个人安全防护, 施工人员必需系安全带, 人员走动要小心, 不准施工人员从吊车或膺架等处上下箱涵, 要配专供上下人设备。机械提吊物品, 要由专员指挥, 不得盲目作业, 严禁非施
13、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进入施工现场人员, 必需佩戴安全帽并扣好帽带。安全帽必需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并有安检标志。3.3 技术安全方法1、 合理安排施工工序, 尽可能降低立体交叉作业。2、 基础开挖后, 基坑四面立刻设置防护栏杆和警示标志, 预防人员、 材料落入坑内。3、 施工现场实施机械安全管理及安装验收制度。施工机械、 机具和电气设备。在安装前根据安全技术标准进行检测, 经检测合格后方可安装, 经验收确定情况良好后方可运行。机械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定时维护、 保养机械, 确保完好率和使用率。4、 大型机械设备实施“一机一人”防护, 防护人员未到场严禁施工, 机械钥匙由防护人员保管; 5、 挖掘机
14、必需状态良好, 并含有出厂合格证, 操作人员必需含有有效操作证。施工前对挖机司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并进行营业线施工安全教育, 考试合格后上岗。6、 按应急预案备足草袋, 钢轨桩, 挡土板等物资, 以防基坑边坡塌方, 下雨时采取彩条布对线路边坡进行覆盖, 预防雨水冲刷造成基坑坍塌。7、 雨天应派专员在线路上巡视, 亲密注意基坑四面围坡情况, 尤其是靠近线路一侧边坡, 发觉塌方、 裂缝等异常情况, 立刻组织抢险, 确保雨季行车安全。8、 桥址处地下水十分丰富, 故施工期排水、 降水等项方法, 应给予重视。降水过程中应天天24h不间断观察路基改变, 确保线路养护正常。从基坑开挖至完工验收, 降排水连续进行, 确保基坑无积水。9、 与当地气象部门取得联络, 随时掌握气象预报, 掌握汛情, 方便更为合理地安排和指导施工, 同时做好灾情预报。交底人/日期: 接收人/日期: 说明: 此表可作为施工过程培训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