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先于学校诵读社团活动计划
《弟子规》, 教学生孝敬父母、 关爱弟兄、 尊敬长辈、 修身养性、 为人处世、 读书求学等基础生活规范。
前12周, 为了培养孩子读书爱好, 提升语文素养。在指认式诵读中使低年级学生扩大识字量, 在吟诵演出中让中高年级学生愈加感受到祖国语言博大精深。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 地理、 天文、 常识、 艺术知识丰富, 激发学习、 读书爱好, 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 引经据典, 全方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孩子注意力、 记忆力。利用13岁以前记忆力黄金时期, 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部分经典, 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时候加以训练, 使学生记忆力达成较高顶峰, 注意力愈加集中, 使学生终生受益。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 接收人文精神熏陶。
后八周, 诵读《弟子规》, 教学生孝敬父母、 关爱弟兄、 尊敬长辈、 修身养性、 为人处世、 读书求学等基础生活规范。《三字经》, 教学生知道孝和悌, 知道向善路上应该怎么做, 让学生知道感恩, 学会感恩, 能流利地朗诵和背诵三字经, 了解同学之间相互谦让能够促进团结, 并知道勤奋学习道理。
每七天一节诵读, 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异, 最精华, 最有价值典范性著作。经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 接收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经过经典诵读教给学生做人道理, 提升学生本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停地产生潜移默化作用, 逐步地陶冶其性情, 开启其智慧, 让经典诵读为孩子一生提供营养。
.2
先于学校诵读社团活动安排
活动时间: 周三第三节课
周次
内 容
活 动 目
1
春之歌
经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 接收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经过经典诵读教给学生做人道理, 提升学生本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停地产生潜移默化作用, 逐步地陶冶其性情, 开启其智慧, 让经典诵读为孩子一生提供营养。
2
神奇书
3
用目光倾听
4
种子梦
5
囚歌
6
活见鬼
7
弟子规
8
弟子规
9
三字经
教学生知道孝和悌, 知道向善路上应该怎么做, 让学生知道感恩, 学会感恩, 能流利地朗诵和背诵《弟子规》《三字经》, 了解同学之间相互谦让能够促进团结, 并知道勤奋学习道理。
10
三字经
11
夏之韵
12
叶公好龙
13
绕口令练习
14
朗诵比赛指导
15
朗诵比赛
16
期 末 考 试
先于小学诵读活动统计表
时 间
.2.22
地 点
六年级教室
主持人
石玉金
参与人员
社团全体师生
活动专题
春之歌
活
动
过
程
及
内
容
一、 激趣导入
诵读古代经典诗句不仅能丰富我们知识, 还能开阔我们视野, 陶冶我们情操。从小学到现在, 我们已经背诵了不少与四季相关古诗。今天我们先往返顾描写春天古诗。
二、 指名说描写春天诗句
白居易说是“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杜牧说是“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是早春“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是“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春草 ; 是“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 ; 是“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春雨 ; 是“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春鸟 ; 是“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
三、 出示此次诵读内容
《钱塘湖春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1、 师范读, 指导学生划出节奏, 并自读。
2、 指名读, 分男女生读。
3、 介绍全诗背景, 了解诗大意。
4、 有感情地诵读全诗。
效 果
先于小学诵读活动统计表
时 间
.3.1
地 点
六年级教室
主持人
石玉金
参与人员
社团全体学生
活动专题
“经典诵读”神奇书
活
动
过
程
及
内
容
1、 老师出示诵读内容
《神奇书》
没有一艘非凡战舰能像一册书籍, 把我们带到浩瀚天地; 也没有一匹神奇坐骑能像一页诗扉, 带我们领会人世真谛; 即令你一贫如洗, , 也没有任何栅栏能阻挡你在书王国遨游步履。多么质朴无华车骑! 可是它却装载了人类灵魂中全部漂亮!
2、 指导学生诵读。
3、 学生练习。
4、 生生诵读, 师生诵读。
5、 集体诵读。
先于小学诵读活动统计表
时 间
.3.8
地 点
六年级教室
主持人
石玉金
参与人员
社团全体学生
活动专题
经典诵读“用目光倾听”
活
动
过
程
及
内
容
一、 创设情境。
二、 初读感知。
三、 读中感悟。
学生范读课文, 老师引导学生掌握本课体裁为儿童诗。
读中思索“怎样用目光倾听?”是提升写作一个方法, 从而了解课文。
学生配乐朗诵第三小节, 感受“目光”传送是真诚, 友谊等。让学生体会到与人交往要拥有真诚、 善意、 信任等这些像春天一样温暖人心宝贵东西, 深入说明“用目光倾听”关键性。
配乐整体朗诵诗歌感受诗歌韵味体会诗歌中蕴藏感情基因。
9.同桌之间交流在课中阅读收获。
效 果
先于小学诵读活动统计表
时 间
.3.15
地 点
六年级教室
主持人
石玉金
参与人员
社团全体学生
活动专题
经典诵读“种子梦”
活
动
过
程
及
内
容
1.《种子梦》诗歌截选
在一个冰凉冰凉世纪,
我藏身进褐色褐色土地,
像一条小小缄默鱼,
潜身在潜身在碧绿海底。
鱼儿在大海里自由来去,
我却憩睡在母亲怀里:
让水分滋润着我躯壳,
让梦儿孕育在我心底。
梦儿伴着我甜蜜叹息,
根须帮助我轻轻吮吸,
为了冲破那土层压力,
我一点一滴地积攒着力气。
我思念那明媚阳光,
我思念那广阔大地,
我想她们也一样思念着我,
于是: 降下了相思雨滴......
2、 指导学生诵读。
3、 学生练习。
4、 生生诵读, 师生诵读。
5、 集体诵读。
效 果
先于小学诵读活动统计表
时 间
.3.22
地 点
六年级教室
主持人
石玉金
参与人员
社团全体学生
活动专题
“经典诵读”囚歌
活
动
过
程
及
内
容
1、 老师出示诵读内容
囚歌
为人进出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 给你自由!
我渴望着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期望有一天,
地下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起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2、 指导学生诵读。
3、 学生练习。
4、 生生诵读, 师生诵读。
5、 集体诵读。
先于小学诵读活动统计表
时 间
.3.29
地 点
六年级教室
主持人
石玉金
参与人员
社团全体学生
活动专题
“经典诵读”活见鬼
活
动
过
程
及
内
容
1、 老师出示诵读内容
有赴饮夜归者, 值大雨, 持盖自蔽。见一人立檐下, 即投伞下同行。久之, 不语, 疑为鬼也; 以足撩之, 偶不相值, 愈益恐, 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值炊糕者晨起, 亟奔入其门, 告以遇鬼。俄顷, 复见一人, 遍体沾湿, 踉跄而至, 号呼有鬼, 亦投其家。二人相视愕然, 不觉大笑。
2、 指导学生诵读。
3、 学生练习。
4、 生生诵读, 师生诵读。
5、 集体诵读。
效 果
先于小学诵读活动统计表
时 间
.4.5
地 点
六年级教室
主持人
石玉金
参与人员
社团全体学生
活动专题
“经典诵读”三字经1
活
动
过
程
及
内
容
1、 老师出示诵读内容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为人子 方少时
2、 指导学生诵读。
3、 学生练习。
4、 生生诵读, 师生诵读。
5、 集体诵读。
效 果
先于小学诵读活动统计表
时 间
.4.12
地 点
六年级教室
主持人
石玉金
参与人员
社团全体学生
活动专题
“经典诵读”三字经2
活
动
过
程
及
内
容
1、 老师出示诵读内容
亲师友 习礼仪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首孝弟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2、 指导学生诵读。
3、 学生练习。
4、 生生诵读, 师生诵读。
5、 集体诵读。
先于小学诵读活动统计表
时 间
.4.19
地 点
六年级教室
主持人
石玉金
参与人员
社团全体学生
活动专题
“经典诵读”弟子规1
活
动
过
程
及
内
容
1、 老师出示诵读内容〈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2、 指导学生诵读。
3、 学生练习。
4、 生生诵读, 师生诵读。
5、 集体诵读。
先于小学诵读活动统计表
时 间
.4.26
地 点
六年级教室
主持人
石玉金
参 加 人 员
社 团 全 体 学 生
活动专题
“经典诵读”弟子规2
活
动
过
程
及
内
容
1、 老师出示诵读内容
〈出则弟〉
兄道友 弟道恭 弟兄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近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2、 指导学生诵读。
3、 学生练习。
4、 生生诵读, 师生诵读。
5、 集体诵读。
先于小学诵读活动统计表
时 间
.5.31
地 点
六年级教室
主持人
石玉金
参与人员
社团全体学生
活动专题
夏之韵
活
动
过
程
及
内
容
一、 导入新课
师: 春光明媚, 夏景优美, 让我们来听听大诗人是怎么说夏吧!
二、 揭示今天诵读三首经典篇目
师述: 今天两首古诗都与莲花相关
《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三、 诵读感悟
1、 学生自读, 读准字音和节奏。
2、 指名读。说说三首诗中莲花有何不一样?
3、 体会三首诗意境美。
4、 分组诵读。
女生诵《采莲曲》
男生诵《小池》
齐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效 果
先于小学诵读活动统计表
时 间
.6.7
地 点
六年级教室
主持人
石玉金
参与人员
社团全体学生
活动专题
“经典诵读” 叶公好龙
活
动
过
程
及
内
容
1、 老师致辞, 宣告活动开始。
2、 集体“唱感恩心”。
3、 “经典诵读”专题活动正式开始。
4、 活动内容:
叶公子高/好龙, 钩/认为龙, 凿/认为龙, 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 窥头/于牖, 迆尾/于堂。叶公见之, 弃而还走, 失其魂魄, 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 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5、 诵读要求:
(1)、 读准字音, 注意节奏。
(2)、 读出感情, 注意神态。
6、 诵读方法:
(1)、 老师范读; (2)、 小组诵读;
(3)、 团体诵读; (4)、 个人诵读比赛。
7、 集体诵读, 班主任宣告活动结束。
效 果
先于小学诵读活动统计表
时 间
.6.14
地 点
六年级教室
主持人
石玉金
参与人员
社团全体学生
活动专题
绕口令练习
活
动
过
程
及
内
容
一、 导入新课
诵读好一篇美文, 首先要练习把字音读准, 但要真正做到这点还挺不轻易。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练习这一基础功。
二、 出示此次练习绕口令
1、 黑化肥发灰, 灰化肥发黑。黑化肥发灰会挥发, 灰化肥挥发会发黑。黑化肥挥发发灰会花飞, 灰化肥挥发发黑会飞花。
2、 白庙外蹲着一只白猫, 白庙里有一顶白帽, 白庙外白猫看见了白帽, 叼着白庙白帽跑出了白庙。
3、 哥挎瓜筐过宽沟, 赶快过沟看怪狗。光看怪狗瓜筐扣, 瓜滚筐空哥怪狗。
4、 桃子李子梨子栗子橘子柿子槟子榛子, 栽满了院子村子和寨子。
刀子斧子锯子凿子锤子刨子尺子做出桌子椅子和箱子。
名词动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助词连词造成语词诗词和唱词。
四、 练读绕口令
1、 自读, 相互练读。
2、 指名读, 比比谁读速度最快, 遍数最多。
效 果
先于小学诵读活动统计表
时 间
.6.21
地 点
六年级教室
主持人
石玉金
参与人员
社团全体学生
活动专题
朗诵比赛指导
活
动
过
程
及
内
容
一、 朗诵时姿势
决窍之一是张开双脚与肩同宽, 挺稳整个身躯。另一个决窍是想措施扩散并减轻施加在身体上担心情绪。比如将一只手稍微插入口袋中, 或者手触桌边、 或者手握麦克风等等。
二、 上台时视线
三、 朗诵时脸部表情
四、 练习
1、 老师出示诵读内容
2、 指导学生诵读。
3、 学生练习。
4、 生生诵读, 师生诵读。
5、 集体诵读。
效 果
先于小学诵读活动统计表
时 间
.6.28
地 点
六年级教室
主持人
石玉金
参与人员
社团全体学生
活动专题
朗诵比赛
活
动
过
程
及
内
容
一、 赛前准备
比赛前一个星期, 让孩子们准备自己所朗诵内容。
二、 朗诵比赛
1、 孩子们依据自己准备, 各自展示自己朗诵。
2、 活动过程
三、 老师总结
效 果
先于小学诵读社团活动总结
朗诵社团, 意在培养学生朗诵爱好, 激发学生在多种活动中朗诵欲望, 有勇气在公众面前表示自己, 展示自己。本学期关键经过形体训练、 礼仪训练, 吐字发音训练等, 学习朗诵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自信心、 朗诵能力和语言表示能力。
爱好是最好老师, 同学们学习态度端正, 每个人都给自己设定了计划和目标, 带着任务参与社团。每次社团活动之前, 老师能做到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时常切磋”、 “实战演练”, 从而有所获、 有所得, 老师能对孩子每次上台演出作出评价和肯定, 学生也在自我评价、 相互评价中有所收获。
本学期朗诵社团, 一直围绕新课标指出, 朗诵是阅读教学中最常常、 最关键训练。学生朗诵能力提升也能激发其对语文和中国文化热爱。
本学期所选朗诵内容, 都是经典诗文。经典诗文不仅语言精炼优美, 而且意蕴深刻, 境界感人, 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人生观和道德情操, 陶冶高尚情趣关键教材。经过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漂亮风光, 使学生充足感受到我们祖国江山如画, 从而激发她们作为中华儿女自豪感, 培养她们高远志向和博大胸怀。抒发了亲情、 友谊和乡情, 诵读这些诗文, 能够培养学生爱家乡、 爱长辈、 爱亲朋健康情感。
--.7
先于小学诵读社团活动方案
一、 活动目
1、 培养学生读书爱好, 提升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扩大学生识字量, 感受到祖国语言博大精深。丰富各科知识, 激发阅读爱好, 逐步提升学生语言表示能力。
2、 提升学生诵读、 识记能力。充足利用记忆力黄金时期, 让孩子多读多背传统经典美文, 并逐步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使学生终生受益。
3、 了解民族文化经典, 接收人文精神熏陶。源远流长国学经典, 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瑰宝。经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 接收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
4、 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经过“诵读活动”教给学生做人道理, 提升学生本身修养; 让学生在诵读中陶冶其性情, 开启其智慧; 让经典诵读成为学生健康成长营养之源。
二、 爱好小组组员:
46人, 从(1—6)年级报名学生中选拔
三、 活动时间安排:
每七天星期三下午第三节课
四、 活动地点:
六年级教室
五、 活动内容:
《弟子规》、 《三字经》、 《论语》等, 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优异古诗文、 经典神话小说和寓言小说等。
六、 指导老师: 石玉金 沈五香 田伟娜
七、 教学要求
1.老师认真准备好每一次活动, 要求知识通俗易懂并有一定爱好性。增强学生阅读爱好及对国学经典爱好。
2.学生不得旷课, 学生认真完成老师部署任务。
3.学生主动和教导老师进行配合, 方便使经典诵读爱好活动小组开展含有生动性、 活泼性。
八、 具体工作方法:
1.上好诵读社团活动课, 做到“四定”。即定内容、 定人员、 定时间、 定地点, 发展学生个性特色, 以此推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2.在完成诵读课堂教学同时, 不停扩大学生阅读视野, 丰富学生精神生活, 深入培养、 发展学生爱好, 使她们学有所长, 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对经典了解与热爱。
3.常常督促学生完成部分学习诵读好习惯, 并使之不停巩固加强。并在此尽可能降低对老师依靠心理等, 平时将定时不定时向学生推荐部分好经典诵读内容, 以此推进学生对于经典热爱与爱好。
4.对小组课程做出规范, 以提升学生学习爱好, 培养阅读能力为关键内容, 不让学生放任自由。
5.培养学生专长, 并在一定时间让她们发挥自己专长, 锻炼和发展学生能力。
九、 活动延伸:
1、 学生可天天利用早读课进行10分种国学经典诵读。可与语文老师配合, 采取老师带读、 学生齐读、 优生领读、 学生自由诵背等多个形式, 可演出, 可吟诵, 可配经典音乐读, 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 依据实际情况制订合适背诵量目标。
2、 语文课前两分钟诵读或背诵古诗词;
3、 每个月黑板报和图书角要有一定国学教育内容;
4、 学校和班级文化建设要努力表现国学经典诵读教育特色。
5、 充足发挥语文、 音乐、 美术、 品德, 以及其她学科课堂渗透作用。
6、 开展学习型家庭建设。引导、 激励学生家长主动参与, 开设“家庭经典时刻”, 要求孩子父母或其她监护人天天抽出一定时间, 与孩子一起学习, 家校合作, 共同引导孩子进入国学殿堂。
先于小学
2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