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3年中级经济师重点知识汇总新版.docx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9512600 上传时间:2025-03-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中级经济师重点知识汇总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3年中级经济师重点知识汇总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部分  财政 第十章  公共财政职能 1、 我国计划经济条件下财政显著地具备“生产建设性”特点       2、 公共财政基本特征:1)填补市场失灵;2)满足社会公共需要;3)为市场提供一视同仁服务;4)非市场盈利性性质;5)法治化财政;       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具备: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4、 收入分配职能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       5、 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机制和伎俩主要有:1)依照市场和政府职能分工,明确市场和财政对社会收入分配范围和界限;2)加强税收调整;3)发挥财政转移支付作用;4)发挥公共支出作用;  6、 财政经济稳定职能主要包含:实现充分就业、稳定物价水平和国际收支平衡  7、 资源配置职能含义:经过财政收支,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填补市场缺点,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最优状态。    第十一章  财政支出概述    1、 财政支出标准:公平分配标准、效益标准、稳定和发展标准       2、 财政支出坚持公平分配标准,就是经过再分配纠正市场机制造成财富分配不公平情况,实现社会分配公平,缩小贫富差距。       3、 在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两方面中,总需求是决定就业和价格水平关键原因。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是影响社会总需求规模和结构主要原因。       4、 在财政支出分类中,按政府职能分类是各国最惯用一个分类方法。       5、 财政社会管理支出包含国防支出、社会文教支出、行政支出和其余支出等,财政经济管理支出主要是经济建设支出。      6、 依照新政府收支分类体系,我国财政预算支出经济分类,包含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对企事业单位补助、赠予、债务利息支出、债务还本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其余资本性支出、贷款转贷及产权参股、其余支出等共12类,对应设置了12个“类”级科目。      7、 公众能够容忍税收负担是财政支出最高程度。  8、 财政支出“缺位”主要表现在:1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偏低,影响了人们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提升;2)是基础性科研和义务教育保障力度不够,影响了国家创新能力提升和国家久远发展;3)是对农村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严重短缺,制约了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升,拉大了城镇发展差距;4)是财政对城市公共设施和各种小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偏少,影响了城市整体功效发挥。       9、 满足公共需要、提供公共服务是公共财政主要特征。       10、 实施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目标,主要是经过对部门绩效目标综合考评,合理配置资源,优化支出结构,规范预算资金分配,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       11、 实施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标准:统一领导标准、分类管理标准、客观公共标准、科学规范标准。       12、 实施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主要内容包含:制订明确、合理财政支出绩效目标;建立科学、规范绩效考评指标体系;部门为完成绩效目标采取管理方法;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及效果实施考评与评价;利用考评结果提升预算编制、执行和管理水平。       13、 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方法:比较法、原因分析法、公众评价法、成本效益评价法  14、 依照西方一些国家绩效考评实践经验,绩效考评指标选择要遵照标准:相关性标准、可比性标准、主要性标准、经济性标准  15、 绩效考评通常分为准备、实施和撰写与提交绩效考评汇报三个阶段。  16、 财政支出是指政府为推行职能,取得所需商品和劳务而进行财政资金支付,是政府行为成本。  17、 我国政府支出经济分类包含: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  18、 财政支出规模不停增加四种理论观点基本内容:瓦格纳“政府活动扩张法则”、皮考克和魏斯曼“梯度渐进增加理论”、马斯格雷夫“经济发展阶段增加理论”、鲍莫尔“非均衡增加理论”  19、 我国财政支出“缺位”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偏低;二是基础性科研和义务教育保障力度不够;三是对农村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严重短缺;四是财政对城市公共设施和各项小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偏少。  20、 当前财政支出“缺位”带来消极影响:一是政府没有负担起填补市场失灵责任,降低了一些公共物品和服务数量和质量;二是影响了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深化;三是扰乱了国民收入分配秩序,产生了许多乱收费、乱摊派问题。  21、 按照公共财政要求优化支出结构主要方向是严格控制通常性开支、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大力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大力支持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大力支持生态环境建设。 26、 在证券交易所进行国债交易按国债成交订约和清算期限划分,可分为现货交易方式、回购交易方式、期货交易方式、期权交易方式       27、 现货交易方式是证券交易中最古老交易方式,也是国债交易方式中最普通、最惯用交易方式    第十三章  政府预算和财政管理体制       1、 政府预算职能:反应政府部门活动或工作情况、监督政府部门收支运作情况、控制政府部门支出      2、 政府预算标准:完整性标准、统一性标准、真实性标准、年度性标准、公开性标准       3、 按预算编制形式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按预算编制依据内容和方法分为:增量(基数)预算和零基预算;按预算运作时间长短分为:年度预算和多年预算;按预算收支平衡情况分为:平衡预算和差额预算;按预算项目是否直接反应经济效益分为:投入预算、绩效预算和规划项目预算;按预算管理层级分为: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      4、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我国财政改革目标是: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公共财政       5、 构建我国公共财政框架关键性和基础性步骤是进行:以建立部门预算制度、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实施政府采购制度为主要内容政府预算制度改革       6、 我国公共财政改革关键内容是:政府预算制度改革       7、 政府预算制度改革总体目标是:公开透明、科学规范、廉洁高效、完整统一       8、 我国政府预算制度改革主要内容是:建立科学规范部门预算制度、推行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实施政府采购制|度、建立先进完备预算技术保障体系。       9、 广义财政管理体制包含:预算管理体制、税收管理体制、公共部门财务管理体制等      10、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中心步骤      11、 政府间财政收支划分是财政管理体制关键内容       12、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指导思想有: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分配关系,调动两个主动性,促进财政收入合理增加;合理调整地域间财力分配;坚持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标准;坚持整体设计与逐步推进相结合标准  13、 中央固定收入主要包含:关税、海关代征消费税和增值税、消费税、中央企业所得税、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铁道、各银行总行、保险总企业等部门集中缴纳收入(包含营业税、所得税、利润和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央企业|环球网校提供|上缴利润等收入       14、 地方固定收入主要包含:营业税(不含各银行总行、铁道、各保险企业集中缴纳营业税)、地方企业所得税(不含上述地方银行和外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地方企业上缴利润、个人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整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不含铁道、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企业集中缴纳部分)、)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屠宰税、农牧业税、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等。    第十四章  财政政策    1、 财政政策由预算政策、税收政策、支出政策、国债政策等组成       2、 在当代市场经济中,财政政策功效:导向功效、协调功效、控制功效、稳定功效       3、 当经济过热、存在通货膨胀时,政府要经过降低财政支出、增加税收等,控制总需求,抑制通仙膨胀;当经济萧条、存在通货紧缩时,政府要经过增加财政支出、降低税收,扩大总需求,拉动经济增加。      4、 财政政策目标是:促进充分就业、物价基本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经济稳定增加       5、 财政政策工具备:预算政策、税收政策、公债政策、公共支出政策、政府投资政策、补助政策  6、 自动稳定财政政策是指财政制度本身存在一个内在、不需要政府采取其余干预行为就能够伴随经济社会发展,自动调整经济运行机制。这种机制也被称为财政自动稳定器。  8、 相机抉择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依照一定时期经济社会情况,主动灵活地选择不一样类型反经济周期财政政策工具,干预经济运行行为,实现财政政策目标。  9、 依照财政政策在调整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中不一样功效来划分,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  10、 自动稳定财政政策主要表现:个人所得税累进所得税自动稳定作用;企业所得税累进所得税自动稳定作用;政府福利支出自动稳定作用  11、 稳健财政政策实施背景:从下六个月后,经济发展内外部条件向比很好方向发展,但供求结构问题和体制问题日益突出。  12、 稳健(中性)财政政策主要内容: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  13、 开启实施新主动财政政策实施背景:金融危机  (1)政策实施环境发生了改变。(2)政策实施所处经济发展阶段不一样。(3)政策内容有新改变。(4)政策调控伎俩多。主要内容(1)加大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2) 实施结构性减税,推进税费改革。(3) 提升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促进消费需求。(4)深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保障和改进民生。(5)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第三部分  货币与金融  第十五章  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1、 货币需求指经济主体能够并愿意持有货币行为。货币需求是有效需求、经济需求、客观货币需求、派生需求。货币需求量:一定时期内经济对货币客观需求量。  2、 费雪“交易方程式”,MV=PT。剑桥方程式:  3、 剑桥学派现金余额数量说基本观点是:假定其余原因不变,物价水平与货币量成正比,货币价值与货币量成反比。      4、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认即货币需求由三个动机决定: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L= L1(Y)+ L2(i)       5、 弗里德曼当代货币数量说,影响人们持有实际货币原因来自四个方面:财富总额(恒久性收入)、财富组成(人力财富)、金融资产预期收益率、其余原因.。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M/P=f(Yp;W;im,ib,ie;1/p·dp/dt;μ)       6、 我国现在货币层次划分基本是:M0=流通中现金;M1=M0+银行活期存款;M2=M1+定时存款+储蓄存款+证券企业客户确保金       7、 货币供给量包含现金和存款两个部分,其中现金是中央银行负债,存款是商业银行负债       8、 信用创造货币是当代不况现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机制主要内容,而且信用创造货币功效为中央银行所掌握  9、 银行体系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能力受到三类原因制约:受到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限制、受到提取现金数量限制、受到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缴付税款限制  10、 货币均衡即货币供求均衡,是指在一定时期经济运行中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在动态上保持一致状态。具备以下特征:(1)货币均衡是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大致一致,而非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在数量上完全相等。(2)货币均衡是一个动态过程;(3)当代经济中货币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经济总体均衡情况。  11、 货币失衡主要有两大类型:总量性货币失衡和结构性货币失衡。总量性货币失衡有两种情况:货币供给量小于货币需求量,或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造成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原因:财政赤字、扩张性货币政策等。  12、 通货膨胀状态:有效需求大于有效供给、物价连续上涨。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基本标志。       13、 通货膨胀类型: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因社会总需求过分增加,超出了社会总供给增加幅度,造成商品和劳务供给不足、物价连续上涨通货膨胀类型,其特点:自发性、诱发性、支持性)、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因成本自发性增|加而造成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类型)、输入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       14、 过分信贷供给是造成通货膨胀直接原因,而造成货币供给过分详细原因又有很多方面,包含过热社会经济增加要求造成信用膨胀;银行本身决议失误造成信用膨胀;财政赤字;投资规模过大。      15、 通货膨胀治理主要伎俩:紧缩需求政策和主动供给政策。  第十六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1、 中央银行也称货币当局,中央银行处于金融中介体系中心步骤。中央银行是发行银行、银行银行和政府银行,具备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和银行双重性质。主要任务:制订和实施货币政策,调控宏观金融、实施金融监管,维护银行业稳健运行       2、 建立中央银行必要性:集中货币发行权需要、代理国库和为政府筹措资金需要、管理金融业需要、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干预需要       3、 专门设置中央银行较经典是美国联邦贮备体系       4、 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特征:不发盈利为目标、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在制订和执行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具备相对独立性,不应受到其余部门或机构行政干预和牵制       5、 中央银行主要业务:货币发行、对银行业务(集中准备金、最终贷款人、全国清算)、对政府业务(代理国库、代理国家债券发行、对国家给予信贷支持、保管外汇和黄金贮备、制订并监督执行关于金融管理法规)       6、 中国支付结算体系由四部分组成:银行账户体系、支付结算工详细系、支付清算系统、支付结算管理体系      7、 货币政策包含三个方面内容:政策目标、实现目标所利用政策工具、预期达成政策效果      8、 货币政策目标体系由四项组成:稳定物价、经济增加、充分就业、平衡国际收支      9、 货币政策通常性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       10、 货币政策选择性货币政策工作: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优惠利率、预缴进口确保金      11、 货币政策直接信用控制伎俩包含:利率最高限、信用配额、流动比率、直接干预      12、 货币政策间接信用指导包含:道义劝说、窗口指导       13、 中央银行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标准:可控性、可测性、相关性    第十七章  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    1、 金融机构体系中最为关键部分是:商业银行(存款货币银行)       2、 商业银行是最经典银行,是以盈利为目标,主要以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形式为工商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并办理结算业务金融企业       3、 商业银行银行主要职能:信用中介(最基本职能)、支付中介、信用创造     4、 商业银行银行主要业务: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       5、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中借款业务主要有:再贴现或向中央银行借款、同业拆借、发行金融债券、国际货币市场借款、结算过程中短期资金占用等。       6、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包含:结算业务、信托业务、租赁业务、代理业务、咨询业务。      7、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基本标准:盈利性标准、流动性标准、安全性标准       8、 金融市场效率,是指金融市场实现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功效程序,包含两方面内容:金融市场以最低交易成本为资金需求者提供金融资源能力、金融市场资金需求者使|用金融资源向社会提供有效产出能力。资本本质特征:追逐利润。  9、 金融市场运行机理:货币资金在使用方面总是存在着“时间差”和“空间差”。资金只有在运动过程中才能够创造价值,并使价值增值,从而产生资金融通客观要求。  10、 假如关于证券历史资料(如价格、交易量等)对证券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影响,则市场达成弱型效率。假如关于证券公开发表资料(如企业对外公布盈利汇报等)对证券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影响,则市场达成半强型效率。假如关于证券全部相关信息,包含公开发表资料以及内幕信息对证券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影响,则证券市场达成强型效率。      11、金融市场结构主要包含: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投资基金市场、金融期货市场(金融期权市场)、外汇市场等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经济类职称考试评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