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标准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畜牧兽医专业( 01 )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备同等学历者
三、学制
三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全方面发展,拥护党基本路线,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具备必备文化基础知识和扎实专业知识,具备较强实际工作能力和基本技能,达成农业行业特有工种国家职业技能判定中级工水平,能从事动物养殖、疾病防治、饲料生产与营销、畜禽产品加工与检验及营销中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五、职业范围
序号
对应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
专业(技能)方向
1
动物养殖工作
家畜喂养工家禽喂养工
畜禽生产与经营
2
动物疾病防治工作
动物疫病防治员
动物疾病防治
六、人才规格
1.职业素养
(1)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从事专业工作所必需专业基础知识和科学文化素养;
(2)了解畜牧业发展方向,具备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改变能力;
(3)能与领导、同事、客户等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具备良好责任心、质量意识、道德品质、职业素质、竞争和创新意识,良好人际交往、团体协作能力和健康心理。具备良好人际交流能力、团体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
2.专业知识和技能
(1)具备本专业必需家畜解剖生理、遗传育种、兽医基础等专业基础知识。
(2)具备畜禽养殖、畜禽疾病防治、特种动物生产等专业知识。
(3)具备本专业关于试验操作与检测技能。
(4)具备养殖场生产、经营与管理能力和动物疾病检验技能,掌握动物疾病防治技术。
(5)具备动物产品加工与开发、自创养殖或加工企业能力。
(6)有较强获取知识能力,能进行动物良种选育、饲料和兽药新产品开发,并能进行新技术应用和推广。
(7)取得农业行业特有工种(家畜喂养工、动物疫病防治员、家畜繁殖工、家禽喂养工、动物检疫员)中两种或两种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七、主要接续专业
高职:动物医学。
本科:动物医学、动物药学。
畜牧兽医专业
公共课
专业关键课
专业方向课
拓展课
畜禽生产与经营
德育
体育
语文
数学
化学
畜禽解剖生理
动物微生物检验
畜禽营养与饲料
养殖场环境控制
安全教育
就业指导
英语
音乐
美术
计算机应用基础
禽生产与经营
猪生产与经营
动物疾病防治
牛生产与经营
宠物喂养技术
禽病防治
牛羊病防治
猪病防治
畜禽繁殖与改良
兽医基础
家畜病理学
中兽医基础
兽药及药理学基础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
八、课程结构
九、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课、顶岗实习。公共基础课程包含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等基础课。专业课包含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程和拓展课课程。实训教学是职业学校培养学生技能一个教学中培养学生技能课教学主要内容,含校内实训教学和校外生产实习(顶岗实习)教学等多个形式。
1.公共基础课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
课时
1
体育
在初中相关课程基础上,深入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习惯;培养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意识,全方面提升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生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118
2
德育
1、职业生涯规划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纲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亲密结合
2、职业道德与法律
依据«中等取业学校取业道德与法律教学纲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亲密结合
3、经济政治与社会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纲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亲密结合
4、哲学与人生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教学纲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亲密结合
118
3
数学
按教学纲领要求:经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在初中数学基础上,学好从事本专业和继续学习所必需数学基础知识,深入培养学生基本运算能力、基本计算工具使用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形结合能力、思维能力和简单实际应用能力。
180
4
语文
按教学纲领要求:在初中语文基础上,深入提升学生正确了解和利用语言文字水平,深入提升当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继续培养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文学作品初步观赏能力以及发觉问题处理问题能力,养成自学和利用语文良好习惯,为提升全方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以及适应职业改变能力奠定基础。
180
5
英语
按教学纲领要求:在初中英语基础上,使学生巩固、扩大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基本技能;注意培养学生利用英语进行交际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为学生步入社会和深入学习打好基础。
118
6
计算机基础
经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要求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本课程经过介绍经典计算机机型和软件,使学生掌握初级计算机应用能力。
56
7
音乐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主要路径,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一门公共课程。主要是培养和提升学生对音乐感受力,而且激励、鼓舞、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向往美好未来,树立高尚理想;使学生了解音乐艺术 特征、感知音乐,从而了解音乐、观赏音乐。提升学生感受美、表现美能力。
28
8
美术
按照《教学纲领》要求教学内容结构、教学内容与要求、教材及教学组织实施,使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美术设计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升美学涵养,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和今后工作打好基础。
28
2.专业技能课
1.专业关键课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
课时
1
化学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化学教学纲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亲密结合
34
2
畜禽解剖生理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畜禽解剖生理学教学纲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亲密结合
112
3
动物微生物检验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动物微生物及检验教学纲领》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亲密结合
68
4
畜禽营养与饲料
内容包含:饲料营养成份与动物营养原理,动物营养需要与喂养标准,饲料原料,饲料配方设计与生产工艺。
68
5
养殖场环境控制
主要内容为养殖场空气、土壤、饲料、水环境中诸因子与畜禽关系,养殖场设置,畜舍环境控制及其检验技术,养殖场环境保护技术。融入新知识、新技术,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教育,试验实训,增强了学生实践能力。
68
6
畜禽繁殖与改良
由家畜遗传、育种和繁殖三个部分组成。
畜禽繁殖主要学习母畜发情与判定、人工授精、妊娠与分娩、家畜繁殖力与胚胎移植等内容,其学习重点在技术应用,强调动手能力训练。在育种和繁殖中,处处表现了遗传学知识应用。
本门课程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畜禽遗传基本理论、畜禽生殖生理规律与当代繁殖技术和遗传改良原理与方法,并利用这些原理、方法与繁殖技术指导动物繁殖和改良实践,克服繁殖障碍,为改进畜禽品质,提升繁殖力,增加畜禽生产经济效益发挥作用。
56
7
兽医基础
兽医基础由动物病理和动物药理两部分组成。使学生掌握临床兽医科学坚实基础理论、系统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
56
8
中兽医基础
本课程基本特点是以“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作为中兽医基础理论和病证防治中心,要求学生经过本课程学习,能了解中兽医理论独特之处,能应用中兽医基础理论理法方药,掌握处理防治畜禽疾病能力。
56
9
家畜病理学
家畜病理学是研究动物患病机体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改变,说明疾病原因、发生和发展规律一门科学。
它从形态和机能两个方面,研究患病动物生命活动、疾病发生、发展和结局,从而使学生学会怎样认识动物个体及群体所患疾病本质并利用家畜病理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对动物疾病做出诊疗。
56
10
兽药及药理学基础
主要内容包含:药品基本知识、药品与机体相互作用、作用于消化系统药品、作用于呼吸系统药品、作用于心血管系统药品、作用于泌尿生殖系统药品、作用于神经系统药品、影响组织代谢药品、抗微生物药品、抗寄生虫药品、解毒药、生物药品,系统介绍了生产实践中惯用兽药,以及简单药理知识。以及生产实践中对食用动物喂养要求,增加了近几年新用于兽医临床药品及价廉效高、毒副作用小中兽药,介绍了兽医生物药品,即兽医惯用疫苗和免疫血清及新兽药规范要求。
56
2.专业(技能)方向课
(1)畜禽生产与经营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课时
1
禽生产与经营
《禽生产与经营》主要内容包含家禽生物学、家禽品种、家禽孵化、家禽管理、蛋鸡生产、肉鸡生产、水禽生产、家禽无公害化生产。经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家禽生产基础理论知识、孵化技术及疾病防治技术基本操作方法,为今后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
56
2
宠物喂养技术
介绍了国内外犬、猫品种类型、形态特征、性格特点和喂养要求,并单独介绍了犬训练和调教方法。同时,依照当前家庭养宠多元化特点,本书还专门介绍了观赏鸟、观赏鱼、斗鸡、赛鸽、宠物兔等特种宠物品种类型、喂养管理和简明训练调教方法。
56
3
猪生产与经营
主要内容为猪解剖生理特征、猪生产技术、常见猪病防治、养猪场经营管理。对养猪关键技术及生产中常见问题作了详尽阐述,符合我国生产实际情况,并引入了养猪新技术和发展新动态,具备较强实用性。可操作性强,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56
4
牛生产与经营
内容包含牛解剖生理特点、乳用牛生产技术、肉用牛生产技术、主要牛病防治和养牛场经营与管理,同时附有技能考评方案和乳牛喂养标准、肉牛喂养标准、牛正常生理指标。各单元以“课题”为知识点和技能点单位,经过目标、资料单、技能单和评定单,将培养目标、知识、技能及评价融为一体,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利于组织教学。
56
(2)动物疾病防治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课时
1
禽病防治
主要内容包含:禽病病因和诊疗方法、禽病综合防制标准与技术、禽病毒性传染病、禽细菌性传染病、禽支原体病、禽衣原体病等。对培养养禽生产技术人员极有价值。
56
2
牛羊病防治
包含牛羊常见传染病,寄生虫病,营养代谢病,中毒性疾病,内科病,外科病与产科病等。重点介绍了疾病临床症状,诊疗方法和防治(制)方法。以生产实际需要出发,侧重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力争使学生能够独立地处理生产实践中常见牛羊疾病,制订出合理综合防治方案。
56
3
猪病防治
经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具备基层畜禽疾病防治人员、喂养管理人员和检疫人员所必需猪病防治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视理论联络实际,在保持必要科学性、系统性基础上,重视反应本学科最新知识和实践技术结果,适应该前我国养猪生产实际需要。
56
4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
主要内容包含动物防疫基本知识、动物防疫技术、动物检疫基本知识、动物检疫技术及其余动物产品检疫。经过学习,学生可具备基层兽医防疫人员、检疫人员和喂养管理人员所需我国现行动物防疫与检疫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毕业后独立开展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及动物销售工作打下坚实专业基础。
56
3.拓展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课时
1
就业指导
在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德育课程“职业生涯规划”基础上,对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就业定位与就业路径、就业准备与就业方法、创新与创业、创业准备、创业实施与创业实例等内容进行了拓展。使之愈加贴近社会、贴近职业、贴近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使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具备更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6
2
安全教育
课程结构模块化。针对详细安全问题,掌握安全要领,完成安全能力训练,形成安全意识、安全习惯和自护能力。使学生掌握即将从事职业及其相关职业群需要。
36
4.顶岗实习
生产实习内容
生产实习考评
毕业顶岗实习是教学计划主要组成部分,学生参加生产实践工作,可巩固已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发觉问题和处理问题职业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畜牧业现实状况及发展趋势,掌握畜牧兽医专业新知识,新技术。
实习内容及要求以下:
⑴猪生产与经营生产学内容
实习一:猪品种与经济类型识别
目标要求:
①、正确判断猪主要品种。
②、准确认别猪经济类型。
实习二:猪体尺测量和体重估量
目标要求:
①、熟悉猪体尺测量主要部位,掌握测量方法。
②、测量数据进行估重
实习三:猪发情判定与适时配种
目标要求:
①、掌握母猪发情判定技术。
②、掌握母猪配种技术(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
实习四:仔猪开食和补料
目标要求:
①、经过现场实践操作掌握仔猪开食补料详细作法。
②、掌握仔猪开食补料时间、注意事项和经验。
实习五:母猪接产与仔猪出生后处理
目标要求:
①、掌握母猪分娩征兆与接产操作技术。
②、掌握仔猪出生后擦拭、剪牙、断脐、断尾、辅助吃初乳、保温防压等技术方法。
实习六:猪屠宰测定
目标要求:
①、熟悉猪肥育性能指标及测定方法。
②、掌握猪屠宰前准备、屠宰工艺流程、胴体分级及关于评定方法。
⑵禽生产与经营内容
实习七:家禽品种识别
目标要求:
①、认识主要家禽品种、外貌特征和生理特点。
②、掌握主要家禽品种经济用途和大致生产性能特点。
实习八:鸡外貌选择法
目标要求:
①、掌握依照鸡通常外貌和生理特征进行种鸡和商品鸡选择方法。
②、 掌握产蛋鸡、停产鸡外貌特征,并进行区分。
实习九:种蛋选择与消毒
目标要求:
①、经过现场实践掌握种蛋选择要求,如重量、外型等。
②、参加孵化车间实践,对孵化前种蛋进行消毒操作,掌握消毒方法、消毒剂种类及用量、注意事项等。
实习十:初生雏鸡雌雄判别
目标要求:
①、掌握经过羽色进行初生雏鸡雌雄判别方法。
②、掌握经过翻肛进行初生雏鸡雌雄判别方法。
实习十一:雏鸡断喙、免疫技术
目标要求:
①、掌握使用断喙器对雏鸡进行断喙操作。
②、掌握经过饮水、滴鼻、点眼、注射等方法对鸡只进行免疫操作。
实习十二:蛋鸡产蛋曲线绘制
目标要求:
①、依照鸡场产蛋期产蛋时间与产蛋量绘制产蛋曲线。
②、依照产蛋曲线分析产蛋期间一些问题并提出处理方案。
实习十三:生产经验总结
目标要求:
①、经过调研、座谈、讨论等方式对养禽厂生产进行调查并统计,如使用管理情况、设备、养禽厂建设等。
②、依照发觉问题提出处理方案,深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⑶牛、羊生产学内容
实习十四:牛体尺测量和体重测定
目标要求:
①、掌握牛体尺测量用具与测量部位。
②、掌握依照不一样经济类型进行牛体尺测量计算方法与注意事项。
实习十五:奶牛泌乳曲线绘制与分析
①、掌握依照数据,累计各泌乳月份产乳量并绘制泌乳曲线方法。
②、能够经过奶牛泌乳曲线,判断分析及评定奶牛生产力水平高低。
实习十六:牛乳理化特征
目标要求:
①、熟悉牛乳感官判定,如比重、密度、乳脂率等测定方法。
②、能够经过试验对牛乳进行酸度、掺杂、掺假等常规检验。
实习十七:牛羊品种与识别
目标要求:
①、认识主要牛、羊品种、外貌特征和生理特点。
②、掌握主要牛、羊品种经济用途和大致生产性能特点。
⑷综合实践
实习十八:饲料生产与加工、贮存
目标要求:
①、经过对饲料厂参观与了解,熟悉饲料生产、加工和储存过程。
②、掌握饲料原料种类、营养特点与加工工艺。
实习十九:母畜发情判定与适时配种
目标要求:
①、掌握母牛、母羊和母马发情判定技术。
②、掌握母猪配种技术(配种时间、次数、输精量及注意事项等)。
实习二十:公畜采精及精液品质检验
目标要求:
①、掌握公畜采精步骤和操作方法。
②、掌握精液品质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如感官检验、显微镜检验和其余检验。
实习二十一:家畜妊娠早期诊疗
目标要求:
①、掌握母猪、奶牛妊娠检早期诊疗方法种类。
②、能够经过外部观察、直肠检验、阴道检验和超声检验等多个伎俩进行早期妊娠诊疗。
⑸兽医方面
①、对某县或某养殖场进行疫情情况调查。
②、动物常见病诊疗治疗,熟悉通常检验,系统检验,试验室检验主要方法。
③、认识症状,记载病历,分析诊疗,确定治疗方法,开写处方,掌握给药方法等。
④、畜禽常见传染病免疫程序和接种方法。
⑤、牧场防疫计划制订。
⑥、发生传染病后扑灭方法。
⑦、慢性传染病(如鸡白痢,结核病,布氏杆菌病等)检疫。
⑧、常见猪、禽、牛传染病诊疗和治疗。
⑨、常见宠物疾病诊疗和治疗。
兽医方面实习作业要求:
①、依照疫情调查写出疫病预防计划。
②、动物疫病病历统计。
③、发生疾病后处置方法一份。
6、实习结束后完成生产实习汇报。
考评成绩由学生自评、企业考评、实习汇报和实习带队教师考评四部分组成。
1. 学生自评:占考评成绩20%,由学生依照自己在企业工作态度和掌握专业技能进行综合评定。
2. 企业考评:占考评成绩40%,由企业依照学生在企业工作态度和掌握专业技能进行综合评定。
3. 实习汇报:占考评成绩20%,依照学生总结能力给予评定。实习汇报中应包含实习计划执行情况、质量分析与评定、存在问题与处理方法、经验体会与提议等。
4. 实习班主任考评:占考评成绩20%,由带队教师依照学生在企业工作态度、恪守纪律和掌握专业技能进行综合评定。
学生实习成绩由实习班主任依照学生自评、企业考评、实习汇报和实习班主任考评进行综合评定,实习成绩按百分制记分,学生按照实习计划完成实习任务,经考评合格者,给予对应成绩。不及格者由学校重新安排实习后再进行考评。
说明:依照学生在企业工作态度、恪守纪律、掌握专业技能以及实习汇报完成质量情况等,进行综合评定。
九、教课时间安排
1.基本要求
(1)每年52周,前二年教课时间40周,假期12周。周课时为32课时,生产实习教课时间为48周,假期4周。每七天32课时。三年总课时为3212.
(2)公共基础课程课时通常占总课时三分之一,专业课程课时占总课时三分之二。
(3)生产实习累计总课时约一年。要认真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方法》和学校《学生生产实习管理方法》要求和要求,在确保生产学习总量前提下,可依照不一样校企合作模式,可实际集中或分阶段进行生产实习。
(4)教学标准中设置选修课程和拓展课程,其教课时数通常不少总课时5%。
2、教学计划表
说明:
本表不含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及选修课教学安排,学校可依照实际情况灵活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课时
学期
1
2
3
4
5
6
公共基础课
职业生涯规划
2
32
2
职业道德与法律
2
32
2
经济政治与社会
2
32
2
哲学与人生
2
32
2
语文
10
192
3
3
3
3
数学
10
192
3
3
3
3
英语
7
192
2
2
2
2
计算机应用基础
3
136
4
体育与健康
7
146
2
2
2
2
音乐
2
36
2
美术
2
36
2
专 业 课 程
专业关键课
化学
2
34
2
畜禽解剖生理
7
112
6
动物微生物及检验
4
68
4
畜禽营养与饲料
4
68
4
养殖场环境卫生与控制
4
68
4
畜禽繁殖与改良
3
56
4
兽医基础
3
56
4
中兽医基础
3
56
4
家畜病理学
3
56
4
兽药及药理学基础
3
56
4
专业(技能)方向课
畜禽生产与经营
禽生产与经营
3
56
4
猪生产与经营
3
56
4
牛生产与经营
3
56
4
宠物喂养技术
3
56
4
动物疾病防治
禽病防治
3
56
4
牛羊病防治
3
56
4
猪病防治
3
56
4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
3
56
4
顶岗实习
75
1280
拓展课
安全教育
1
14
1
就业指导
1
14
1
总计
186
3212
十、教学实施
1.教学要求
公共基础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职业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为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学习奠定基础,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促进学生终生学习。课程设置和教学应与本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重视学生能力培养,加强与学生生活、专业和社会实践紧密联络。
专业课任务是培养学生比较扎实专业知识和熟练职业操作技能,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改变、自我提升能力。课程内容要紧密联络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专业课程教学应依照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特点,采取灵活多样教学方法。
专业关键课程教学应以实践为关键,辅以必要理论知识,以配合就业与继续进修需求,并兼顾培养学生创造思索、问题处理、适应变迁及自我发展能力,必须使学生具备就业或继续进修所需基本知识,主要采取一体化或项目化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程教学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以及提升综合职业能力主要步骤。在一体化或项目化教学要强化学生操作能力确保学生有足够实训时间。
顶岗实习是人才培养工作主要步骤,是专业教学计划主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熟练专业技能、较强可连续发展能力等具备主要意义。
学生顶岗实习岗位应与其所学专业面向岗位群基本一致。应加强对学生安全教育,重视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和良好职业素养。顶岗实习任务主要是感受企业文化,熟悉企业生产环境、生产组织与管理,熟悉企业主要产品性能、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熟悉所在车间及班组生产任务,在带教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生产活动,锻炼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并了解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方面知识。
学校应加强对顶岗实习管理,与实习企业共同制订学生顶岗实习计划,落实企业带教师傅和学校管理指导教师,实施相关管理制度,强化过程管理。顶岗实习形式灵活多样,可采取毕业前集中实习或工学交替等多个方式。顶岗实习成绩应依照企业带教师傅评价、学校管理指导教师评价、学生实习汇报进行综合评定。顶岗实习时间能够是一年,也能够依照实际情况调整时间。
2.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要以人为本,科学规范,要适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要求,依照学校本身特点建立健全配套教学管理制度,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总结反馈,不停改进。经过教学管理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经过教学管理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不停提升教学质量。
十一、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应表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多元化,注意吸收行业企业参加,探索第三方评价。学校考评与企业考评、知识考评与技能考评、过程考评与结果考评、课程考评与职业技能判定“四结合”学生评价模式,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引导学生全方面发展。教学评价不但关注学生对知识了解和技能掌握,更要关注知识在实践中利用与处理实际问题能力水平,重视规范操作、安全文明生产等职业素质形成,以及节约能源、节约原材料与爱护生产设备,树立保护环境等意识与观念。
十二、实训实习环境
1、 动物解剖试验室一个,动物营养试验室一个,动物微生物试验室一个。
(1)动物解剖试验室
高压蒸汽灭菌器1台,生物显微镜2台,双目显微镜1台,消毒液机2台,电子天平1台,液氮生物容器1台,冷藏箱1台,光照培养箱1台,解剖台4个,大动物解剖器械1套,小动物手术及解剖器械4套。
(2)动物微生物试验室
高压蒸汽灭菌器1台,体式显微镜4台,荧光显微镜1台,双目生物显微镜2台,恒温水浴锅22台,消毒液机1台,冷藏箱1台,数显电热培养箱1台,电子天平1台,洁净工作台2台,数显电热鼓风干燥箱1台,微量振荡器2台,低速离心机1台,超纯水机1台,可见分光光度计1台,液氮生物容器1台,光照培养箱1台,酶标仪1台,半自动生化分析仪1台,酸度计3台,霉菌培养箱1台。
(3)动物营养试验室:
双目生物显微镜2台,粗脂肪测定仪1台,定氮仪1台,消化炉1台,黄曲霉菌检测仪1台,铜锌硫测定仪1台,多功效红外水分测定仪1台,数字式粘度计1台,农药残留综合速测仪1台,气象色谱仪1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台,生化培养箱2台,数显电热培养箱1台,数显电热鼓风干燥箱1台。
十三、专业师资队伍
建立“双师型”专业教师团体,应有业务水平较高专业带头人,并聘请行业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专任教师应为对应专业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并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专业资格证书及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所要求业务能力;具备良好师德和终生学习能力,适应产业行业发展需求,熟悉企业情况,主动开展课程教学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