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放射源泄露应急准备与响应方案
1.目
针对相关原因造成放射源泄露事件或事故, 制订对应应急准备与响应方案, 快速采取有利控制方法, 预防放射源泄露后因准备不足和处理不妥而造成严重后果。
2.适用范围
适适用于在工地施工现场无损探伤过程中对放射源泄露应急准备与响应。
3.应急准备
3.1 成立应急指挥中心
工地成立以检测项目部经理为组长放射源泄露应急指挥中心, 其组员由探伤班长、 探伤技术人员(经验丰富、 身体健康)等部门人员组成。在项目工地安全生产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
3.2 应急探伤人员责任和义务
3.2.1 应急指挥中心组长负责事件或事故组织、 指挥和领导。
3.2.2 安监部门人员负责事故现场操作人员和公众人员安全区监督。
3.2.3 安全保卫人员负责事故现场警戒区保卫。
3.2.4 探伤班长和探伤技术人员负责事故处理过程中操作和技术指导。
3.2.5 探伤人员应熟悉放射源泄露后控制步骤, 而且熟悉内、 外应急联络方法。
3.3 可能发生放射源泄露多个情况
放射源在贮存、 使用及场内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放射源泄露。
3.4 可能发生放射源泄露类别、 关键原因和可能造成后果
序号
放射源泄露类别
关键原因
可能造成后果
1
放射源丢失
意外被盗
大面积辐射或致人
死亡
2
放射源脱落
机械故障或人员操作不妥
或场内运输不妥
放射人员、 公众人员被照射
3
放射源卡壳
机械故障或人员操作不妥
放射人员
超剂量照射
3.5 内、 外应急联络方法、 步骤和要求
3.5.1 探伤人员发觉放射源丢失后应立刻汇报应急指挥中心组长。
3.5.2 探伤过程中因放射源卡壳、 放射源脱落发生放射源泄露后, 当班探伤工作人员应立刻疏散同工作场所其她施工人员, 并汇报应急指挥中心。汇报内容包含: 事故现场具体位置、 周围施工人员数量、 有没有些人员误照射及简明事故原因。
3.5.3 确定联络后, 应急指挥中心组长与企业安全保卫部门和安全监察部门联络, 快速控制现场, 避免诱发其她事故。
3.5.4 应急指挥中心不能妥善处理时, 应立刻联络供货商处理。联络内容应包含: 事故现场所在地和联络电话、 仪器型号、 放射源类别、 故障原因、 供货商抵达时间、 抵达现场具体路线。
3.5.5 应急指挥中心应向中心组员和探伤人员公告内部各职能部门和相关人员联络电话, 以及当地公安部门、 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对口医院、 供货商通讯地址和联络电话。
3.6 应急物资、 设备及管理
3.6.1 工地应急指挥中心必需配置个人剂量仪、 射线剂量仪、 辐射报警器、 换源器、 警戒绳、 警示灯、 铅衣等。
3.6.2 依据相关要求定时对射线剂量仪、 辐射报警器、 个人剂量仪进行检定。
3.6.3 定时检验、 补充、 更换应急物资。
3.7 其她应急设备
3.7.1 应急指挥中心定时组织探伤工作人员进行现场应急培训。使探伤人员了解放射源泄露控制步骤, 做到事故发生后能够立刻疏散现场施工人员并立刻汇报指挥中心。
3.7.2 探伤技术人员应依据射源强度、 应急照射剂量当量限值, 计算事故现场排除故障合理工作时间(依据放射源衰减表中源强改变因子确定计算周期), 并列表张贴在应急指挥中心显著位置。
3.7.3 探伤技术人员应依据射源强度、 公众许可受照剂量当量限值, 计算事故现场警戒区范围, 并列表张贴在应急指挥中心显著位置。
4. 应急响应
4.1 放射源在贮存过程中意外被盗后, 应急指挥中心组长应立刻汇报安全生产委员会和当地公安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 并指挥相关人员帮助处理。
4.2 若探伤过程中因放射源卡壳、 放射源脱落而造成人员误照射时, 探伤班长应立刻携带射线剂量仪对现场反复测量, 估量当事人所受剂量, 当受照剂量超出0.05Sv时, 应立刻联络企业卫生部门送当地对口医疗单位检验或诊疗。
4.3 应急指挥中心探伤专工依据“警戒区范围表”划出警戒区。
4.4 企业安全保卫部门、 安全监察部门依据划出警戒区, 设置警戒绳封闭现场, 夜间应设置警示灯, 严禁无关人员出入现场。
4.5 若放射源因脱落而丢失后, 应急指挥中心组长应立刻汇报安全生产委员会和当地公安部门以及卫生行政部门, 并指挥相关人员帮助处理。
4.6 若放射源因卡壳、 脱落而造成泄露时, 应急探伤人员需佩带防护用具及个人剂量仪, 在“合理工作时间”内排除仪器故障使放射源处于安全位置。
4.7 当卡壳、 脱落情况复杂不能自行处理时, 应立刻联络供货商处理, 期间组长通知安全保卫部门、 安全监察部门加强警戒, 确保全部些人员进入安全区域。
4.8 供货商抵达后, 指挥中心组长转告整个事件过程, 并派人帮助直到仪器故障排除、 放射源处于安全位置。
5.事后处理
5.1 应急指挥中心责任人应立刻将现场事故处理情况向工地安全生产委员会汇报。
5.2 应急指挥中心责任人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讨论, 分析事件发生原因, 吸收教训, 采取方法预防类似事件反复发生。
5.3 应急指挥中心探伤技术人员负责建立放射源泄露事件档案, 具体统计事件发生时间、 地点、 原因、 造成后果及处理方法, 并妥善保留。
6.放射源泄露控制步骤
放射源泄露后 接到汇报后 确定现场辐射强度
疏散现场施工人员 快速赶赴事发觉场 划出禁区封闭现场
故障排除后, 填写 报应急指挥中心 确定合理工作时间
《放射源泄露事件统计表》 责任人 进行故障排除
转告事故详情 依据实情确定 故障排除后, 填写
并帮助排除故障 联络供货商 《放射源泄露事件统计表》
6、 环境管理
伴随科学技术发展, 人类社会发明了前所未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作为一个优异检测施工企业, 在作好施工质量管理及安全管理外, 怎样保护和深入改善环境更是关系企业本身长远发展关键性问题。
6.1 环境方针
环境方针是企业环境管理体系建立、 实施运行与连续改善总体指导方针与行动指南, 是改善企业环境表现和连续改善环境绩效纲领。企业环境方针是:
遵遵法规 预防污染 节能降耗
清洁生产 提升管理 连续发展
6.2 环境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
我们建立与实施是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 它充足遵照PDCA管理模式: 计划(PIAN)-----实施(DO)------检验(CHECK)-------改善(ACTION)。
6.2.1 计划出管理活动要达成目和遵照标准;
6.2.2 在实施阶段实现目标并在实施过程中表现以上标准;
6.2.3 检验和发觉问题, 立刻采取纠正方法, 确保实施与实现过程不会偏离原有目标与标准, 实现过程与结果改善提升。
6.3 环境管理网络图
第一环境管理责任者:
企业环境管理内审员
检 测 班
理 化 班
6.4关键环境原因管理目标和指标及管理方案
序号
环境目标
指标
环境管理方案
责任人
1
杜绝射线探伤辐射事故, 保护人体健康
不发生放射源丢失事件, 射线探伤辐射事故: 0次/年
1.组织管理及检测人员学习《放射医学与防护条例》
2.定时维护保养γ射线机
3.建立专用γ库房
4.使用报警器及防护用具
5.组织探伤人员进行应急响应练习
5.在实际工作中设置辐射标志
6.建立γ源使用录
2
杜绝废显影液、 定影液任意排放
显影液、 定影液收率1000/0
1.组织管理及检测人员学习《废气物控制程序》
2.建立废显影液、 定影液回收桶
3.和有回收能力单位签署回收协议
4.建立废定影液、 显影液回收统计
5.定时检验废定影液、 显影液回收情况
同意: 审核: 编制:
6.5 通常环境原因控制
6.5.1 报警器所用废旧电池不能随意丢弃, 应及回收。
6.5.2 错字号码、 废旧铅皮不能随意丢弃。
6.5.3 废旧胶片不能随意丢弃。
6.5.4 暗室用水、 电等不用时要立刻关闭, 不能有长流水、 长明灯现象。
6.5.5 测厚仪、 硬度计等仪器所用废旧电池不能随意丢弃, 立刻回收交相关部门处理。
6.5.6 光谱检验用废旧砂布、 砂纸放入指定放置地点。
6.5.7 其它未尽事宜, 以企业环境保护控制体系要求为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