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侧钻水平井工程设计模板.docx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950266 上传时间:2024-04-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6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侧钻水平井工程设计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侧钻水平井工程设计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构 造:AAA背斜构造中部 井 别:采油井     井 型:短半径水平井 BBB井钻井工程设计 CCC油田公司 设计名称:BBB井钻井工程设计 设计单位:DDD公司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设计中心 工程设计人:ABCDE 日期:2013.04.16 设计单位审核人: 日期: 设计单位技术负责人: 日期: FFF采油厂批准人: 日期: 目 录 1 设计依据 1 1.1 设计依据 1 1.2 油田概况 1 1.3 BBBB井基础资料 3 1.4 钻关要求 5 2 技术指标及质量要求 7 2.1 井身质量要求 7 2.2 资料录取要求 7 2.3 施工过程要求 7 3 工程设计 9 3.1 井身结构设计 9 3.2 井眼轨迹设计 11 3.3 钻机选型及钻井主要设备 15 3.4 钻具组合设计 16 3.5 钻井液设计 17 3.6 钻头及钻井参数设计 18 3.7 油气井压力控制 18 3.8 施工步骤要求及注意事项 18 3.9 钻井进度计划 22 4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22 5 设计变更 23 6 完井提交资料 23 1 设计依据 1.1 设计依据 1.1.1 BBB井钻井地质设计及FFF采油厂的试验要求; 1.1.2 《钻井设计编制规范》、《吉林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井钻井工程设计》格式样本等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 1.2 油田概况 1.2.1 构造、断层特征 1.2.2储层物性特征 高台子油层有气顶,有纯气层,存在气顶和气层气。天然气相对密度为0.5885~0.8215,平均0.7118。天然气主要成份:CH4:70.03~93.54%,平均81.38%,CO2:1.25~25.90%,平均14.74%,N2:0.55~5.65%,平均3.75%。 红岗油田高台子油层地层水为高矿化度的NaHCO3型水。地层水总矿化度为19073.88~65561.88mg/l,平均31270.58mg/l,水的相对密度为1.0097,PH值平均为7.8,呈碱性。主要阳离子为Na++K+,含量为6285.89~10638.9mg/l,平均为8731.99mg/l。HCO3-根含量7231.16~20885.4mg/l,平均为14534.8mg/l,其次为Cl-,平均为4216.4mg/l。水型主要为NaHCO3型,个别井发现有CaCl2型(红148井G34、35层)。 1.3 红侧10-04井基础资料 1.3.1 井口坐标:纵(X)5044788.11m;横(Y)21571367.59m。 1.3.2 设计方位:磁方位:146.23;地理方位:135.65°;网格方位:135°。 1.3.3 地磁参数:磁偏角:-10.58°;磁倾角:63.499°;磁场强度:55731nT。 1.3.4 红侧10-04井地面海拔133.33m,补心高2.75m。 1.3.5 红侧10-04井直井眼钻井基本数据 红侧10-04井钻井直井眼基本数据见下表(红岗采油厂地质所提供)。 开钻日期 19810426 完钻日期 19810501 完井日期 19810506 完钻井深 1278.37 联入(m) 2.36 阻流环位置(m) 1264.4 水泥塞深(m) 1264.4 水泥返高(m) 974.5 油层套管数据 钢级 外径(mm) 壁厚(mm) 内径(mm) 下入深度(m) J55 139.7 6.2 127.3 1273.92 特殊套管位置(m) 顶 底 试压情况 加压(Mpa) 12 位置1 1147.79 1151.78 经时(分) 30 降压(Mpa) 未降 位置(m) 斜度(°) 方位(°) 固井质量评价 不合格 1251 2.8 240 总方位 总水平位移 BBB井直井眼井身结构图(FFF采油厂地质所提供) 地球物理解释结果,见下表。 地球物理解释结果 层位 砂岩 有效 测井解释 井段m 厚度m 井段m 厚度m 3.0 气层 3.0 气层 4.0 气层 2.6 干差层 1.0 油层 3.0 油水同层 1.8 油水同层 1.8 油水同层 1.2 油层 2.0 差油层 2.0 油层 1.0 差油层 5.4 油水同层 2.6 油水同层 2.2 差油层 3.4 油层 3.0 油层 2.8 油层 1.3.6 目的层情况 目的层MMM层,井段1256.6-1269.4m,砂岩厚度13.8m,有效厚度2.8m,预测原始地层压力12.60MPa,压力系数为1.02。 1.3.7井型和水平段长度 采用“直井段—造斜段—水平段”三段式短半径水平井井身剖面,曲率半径为3.20m,水平段长度20m。 1.3.8 方位角与地层倾角 该区储层发育稳定,本次部署水平井为东南方向,方位135°。垂向上,为了使水平井注水受效均匀,水平段位置在储集层的中上部。 1.3.9 设计靶点 侧钻靶点坐标,见下表。 水平井靶点坐标 靶点 垂深 m 靶点坐标m X Y 造斜点A 入靶点B 终靶点C 注:靶点垂深以地面为基准,因老井眼无测斜数据,各靶点坐标以井口作为参考点。 1.3.10完钻层位及完钻原则 完钻层位:层; 完钻原则:新井钻穿相当于红10-04井的32号解释层,也就是 层,水平钻井,水平段长度20米。 1.3.11 完井方法 根据实钻情况确定的具体的水平段长度,根据地层出砂情况,确定下入导向管完井或筛管完井。 1.4 钻关要求 1.4.1 注水井钻关要求 钻关距离:注水井钻关距离原则上为原井网一个井距内水井。 钻关时间:开钻前符合钻井关井井口恢复压力要求。 1.4.2 采油井钻关要求 钻关范围:为防止钻井液进入采油井,保护油气层,设计井钻遇目的层时,易漏区一线采油井全部关井。 钻关时间:采油井关井时间为钻开油层前48小时至完井施工结束。 2 技术指标及质量要求 2.1 井身质量要求 井身质量要求 靶点 垂深 m 井斜角 (°) 方位 (°) 水平位移 m 靶窗尺寸m 高度 宽度 上偏 下偏 靶点B 1258.00 90.00 135.00 3.20 0.5 0.5 2.0 靶点C 1258.00 90.00 135.00 23.20 0.5 0.5 3.0 注:靶点垂深以地面为基准,方位为网格北,水平位移量相对于侧钻点。 2.2 资料录取要求 自造斜点至井底进行岩屑录井,每钻进1m录取两次岩屑,作好岩性描述及含油性检测工作。 加强录井分析,开展岩屑制片镜下分析,准确确定岩性,为跟井地质导向技术人员提供实时的录井数据。 2.3 施工过程要求 (1)钻井要求 施工作业队伍编制钻井施工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水平井入靶点预测深度误差,与采油厂地质部门充分结合,落实清楚目的层实际深度和套管接箍位置,确保侧钻后水平段处于目的层中部偏上位置,同时避开套管接箍,保证侧钻施工顺利,做好钻井预案。 在钻井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调节钻井液密度、粘度等参数,既要做到保护油层,又要保证钻井施工顺利进行。 (2)完井方式 根据实钻情况确定的具体的水平段长度,根据地层出砂情况,确定下入导向管完井或筛管完井。 (3)环保及安全要求 严格执行安全环保要求,施工过程要严格按照QHSE标准施工。 在实施过程中要保护周围环境,严格防止对大气、水体、土壤、森林、农田、自然保护区等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油气勘探开发单位需制订环境污染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各项施工作业必须执行《黑龙江省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环境保护条例》、《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环境保护工作管理办法》和《吉林油田公司环境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等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各项法律、法规及标准等应当执行最新版本。 制定无污染作业方案和措施,施工中产生的污油、污水、废液要采取回收措施,不能污染环境。作业施工结束后,井场要恢复原貌。 新建井场投产时应当做到原油、化学药剂及其他有害物质不落地,发生落地现象的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清除;完井及各种井下作业过程中产生的落地原油及含油污泥等必须回收原油并脱水后妥善处置。由于突发性事故产生的落地原油及含油污水,各单位要在一周时间内回收处理。 油气田开发过程中要严防地下水污染,出现油井套管破损、气井泄漏等直接污染地下水资源的事故,油气田生产单位应当立即采取保护性措施,并向当地环保部门和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加强对有毒有害气体、烟尘、粉尘的防护和治理,使其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标准。气井测试放喷有毒有害气体时,应当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排气管线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远离人群聚集区等环境敏感区域。 凡产生噪声和振动的设备和装置,应当采取消音、隔音、减震等措施,使噪声排放达到国家的环境保护标准。禁止夜间在居民区、文教区、疗养区等控制区域从事产生噪声污染的作业,因抢修、抢险作业和生产工艺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应当向环保部门报告,并且公告附近居民。 发生井喷、管道破裂、穿孔等突发性事件,或者因盗窃事件致使原油泄漏的,应当采取应急措施,排除故障,防止污染面积扩大;落地污染物应当在排除故障后五日内予以清除,居民区内污染物应当在二日内清除,清除时不得扩大污染面积。 遵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置有毒有害废弃物,认真执行工业固体废弃物申报登记制度,积极进行工业废渣的回收利用和处理,防止扬散、流失和渗漏。使用剧毒物质和放射性物质必须按照国家规定,严格管理,防止在生产、储运、包装、保管、使用过程中泄漏、挥发、扩散、丢失,防止造成对人员的伤害和环境的污染。 3 工程设计 3.1 井身结构设计 3.1.1井身结构设计数据表见下表 井身结构设计数据表 开钻 次序 井深(测深) m 钻头尺寸 mm 套管柱 类型 套管尺寸 mm 套管 下入层位 套管下深 m 水泥浆返高 m 老井眼 1278.37 215.9 生产套管 139.7 SI1-G3 1273.92 974.5 侧钻 1279.83 118.0 绕丝筛管 89 G1 1252.80 ~1277.83 / 3.1.2井身结构设计示意图 3.2 井眼轨迹设计 3.2.1井眼轨道设计数据 3.2.1.1基础数据 基础数据表 公司:红岗采油厂 油田:红岗油田 井场:红侧10-04井 井号:红侧10-04井 短半径水平井 日期:2013.04.16 垂深参考:地面 N(X),E(Y)参考:全程 H(Z)参考:海平面 北参考:网格北 地磁模型:IGRF2010 地面海拔:133.33m 补心高度:2.75m 磁偏角:-10.58° 收敛角:0.65° 投影方位:135° 井口及目标 纵N(X) 横E(Y) 海拔H(Z) 目标半径 井口 5044788.11 571367.59 / 0 靶点B 5044785.85 571369.85 -1124.67 2.0*1.0 靶点C 5044771.70 571384.00 -1124.67 3.0*1.0 3.2.1.2设计数据 设计数据表 设计 项目 测深 m 井斜角 ° 方位角 ° 垂深 m N/S m E/W m 水平位移 m 造斜率 °/30m 造斜点 1254.80 2.80 135.00 1254.80 0.00 0.00 0.00 靶点B 1259.83 90.00 135.00 1258.00 -2.26 2.26 3.20 537.00 靶点C 1279.83 90.00 135.00 1258.00 -16.41 16.41 23.20 注: 1. 靶点垂深以地面为基准,因老井眼无测斜数据,各靶点坐标以井口作为参考点。方位为网格北,水平位移量相对于侧钻点。 2. 施工作业队伍与采油厂地质部门充分结合,落实清楚目的层实际深度和套管接箍位置,确保侧钻后水平段处于目的层中部偏上位置,同时避开套管接箍,保证侧钻施工顺利。 3.2.2井眼轨迹剖面示意图 造斜点垂深 1254.80m 完钻垂深 1258.00m 完钻斜深 1279.83m 靶点B垂深 1258.00m 靶点B斜深 1259.83m 靶点B处井斜角 90.00° 靶点B水平位移 3.20m 井底水平位移 23.20m 1254.80m 项 目 段 长 m 水平增量m 垂直增量 m 造斜段 5.03 3.20 3.20 BC段 20.00 20.00 0.00 90.00° 3.20m C B 20.00m 3.20m 23.20m 井眼轨道剖面示意图 3.2.3井眼轨迹水平投影图 南(-)/北(+)【m】 3.2.4井眼轨迹地层剖面示意图 C终靶点垂深1258.00m B X: 5044785.85 Y: 21571369.85 3.20m 3.20m 增斜段 水平段20.00m B入靶点垂深1258.00m 砂岩厚度2.80m 直 井 段 红侧10-04井 X: 5044788.11 A Y: 21571367.59 C X: 5044771.70 Y: 21571384.00 井眼轨道地层剖面示意图 3.3 钻机选型及钻井主要设备 钻机选型及钻井主要设备性能 序号 名 称 型 号 数量 载荷(KN) 备 注 提供单位 11 油管/钻杆接头 / / 12 钻杆/油管接头 / / 13 通径规 Φ118mm×1.8m / 7”井Φ152mm / 14 冲砂弯头 700型 / 2寸半冲砂弯头 / 15 水 池 子 12m3 1个 / 沉淀与净化 / 16 循环介质 清水 15m³ / / 17 筛布 40或60目 2张 / 筛选返屑 / 18 小型潜水泵 / / 19 水龙带 3根 / 标准2" / 20 液压钳 12型 / 21 气动卡瓦 / / 22 水 罐 车 12m3 1台 / 补充水源 / 23 泵  车 XJC35-12洗井车 2台 / 保障循环 / 24 防膨剂 / 钻井院 25 收油设备 / 原油回收 采油厂 26 测 试 车 伽玛磁定位仪器 1套 / 磁定位校井深 / 27 陀螺仪器 35mm / 陀螺定方位 钻井院 注:上表给出了所选择钻机和主要设备的型号和规格等,如果没有相应的钻机和设备,可选用其它型号能够满足钻井要求的钻机和设备,要求钻机刹车灵敏,能够匀速送钻。 钻机/修井机摆放位置要求: 1)钻机/修井机正对井口。 2)值班房摆放位置距离井口50m以外。 3)防火设备应放位置距井口10m~15m的地方。 4)井场设备、配件摆放应遵循三条线的基本原则,井场布置规格整齐。 3.4 钻具组合设计 3.4.1 下导斜器钻具组合 导斜器+定向接头+Φ73mm钻杆+方钻杆 3.4.2 开窗钻具组合 Φ120mm铣锥+Φ73mm钻杆短节+Φ73mm钻杆+方钻杆 3.4.3 修窗钻具组合 Φ120mm铣锥+Φ73mm钻杆短节+Φ73mm钻杆+方钻杆 3.4.4 造斜段钻具组合 Φ118mm钻头+造斜工具+柔性钻杆+扶正器+Φ73mm钻杆+方钻杆 3.4.5 水平段钻具组合 Φ118mm钻头+定位接头+柔性钻杆(外接导向管)+扶正器+Φ73mm钻杆+方钻杆 3.4.6 钻具上扣扭矩 Φ73mm钻杆与接头上扣扭矩表 钢级 新接头 一级接头 二级接头 接头 外径 mm 接头 内径 mm 上扣 扭矩 kN•m 最小 外径 mm 磨损后内螺纹接头台肩最小宽度 mm 上扣 扭矩 kN•m 最小 外径 mm 磨损后内螺纹接头台肩最小宽度 mm 上扣 扭矩 kN•m E 104.8 54.0 8.0 96.5 3.6 6.2 95.0 2.8 5.2 X 104.8 50.8 8.9 99.0 4.8 7.8 97.5 4.0 6.7 G 104.8 50.8 8.9 100.0 5.2 8.3 98.0 4.4 7.2 3.5 钻井液设计 3.5.1 钻井液性能、配方及处理方法 1254.80~ 1279.83 1.00~1.05 1254.80~ 1279.83 材料用量 0.9 m3 3.5.3 钻井液储放配置要求 循环冲砂池3个、12m3水罐车2台。 3.6 钻头及钻井参数设计 钻头及钻井参数设计 钻头 序号 钻头 直径 mm 型 号 施工 项目 井 段 m 进尺 m 钻 压 kN 转 速 r/min 排 量 L/min 1 120 XZ120 开窗段 1253.50~1254.80 1.30 0~3 20~60 400~600 2 118 PDC-T 造斜段 1254.80~1259.83 5.03 10~30 20~60 100~300 3 118 SD527 水平段 1259.83~1279.83 20.00 10~30 20~60 400~600 3.7 油气井压力控制 3.7.1 井控风险级别评估 根据《VVV钻井地质设计》中油气水分布特征的提示,以及《NNN钻井井控实施细则》和《钻井井控管理办法》中相关要求,此井井控风险级别为B级。 3.7.2 井口控制装置设计 井口安装SFZ18-21型防喷器及旋转密封器。 3.7.3 井口控制器及防喷器安装要求 3.7.3.1 现场安装前要认真保养防喷器,检查闸板芯子是否与所使用管柱尺寸相吻合,检查钢圈尺寸、螺孔尺寸是否与防喷器控制器、套管四通尺寸相吻合。 3.7.3.2 井口控制器、防喷器安装必须平正,与井口四通连接时要选择封井器、防喷器丝杆便于开关的位置方向连接。 3.7.4 井控措施 本井保留上部正常生产层段SI1-SII14,井段为1159~1220.0m,实测地层孔隙压力系数为0.51,注意预漏及漏后诱发井喷; 高台子油层有气顶,有纯气层,存在气顶和气层气,打开目的层时注意防喷。 施工中严格执行《QQQ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 3.8 施工步骤要求及注意事项 3.8.1 施工步骤 1)下Ф118mm×1.5m通井规通井至造斜点以下10m进行通井,根据井筒状况进行热洗清蜡、冲砂洗井等作业,使井筒清洁通畅、循环正常,达到后续施工条件。 2)磁性定位: ① 根据套管接箍数据校正电缆长度; ② 测定导斜器管柱定位短接深度。 3)下导斜器:下入导斜器+定向接头+Φ73mm钻杆;用陀螺定位仪和电测仪器测试方位和深度,将导斜器上尖部固定在造斜点深度和设计方位上;打压21MPa稳压10分钟,下放管柱,加压40kN~50 kN,上提40 kN ~50 kN,确保导斜器座封正常后,上提,多出管柱重0.2 kN正转数圈,起出导斜器上部管柱。 4)开窗:下Φ120mm铣锥+Φ73mm钻杆短节+Φ73mm钻杆+方钻杆,钻压0~3 kN,井口安装旋转密封器。先正循环冲洗、后反循环开窗,转盘速度20~60r/min,泥浆泵排量400 L/min ~600L/min,铣至1.3m后,把所有的铁屑及岩屑洗出井筒外,起出钻具。 5)修窗:下Φ120mm铣锥+Φ73mm钻杆短节+Φ73mm钻杆+方钻杆至窗口处,钻压0~3 kN,井口安装旋转密封器。先正循环冲洗、后反循环修窗,转盘转速60r/min~120r/min,泥浆泵排量400L/min ~600L/min,铣至1.3m后,反复在窗口位置修整后,把所有的铁屑及岩屑洗出井筒外,起出钻具。 6)造斜段钻进:下入Φ118mm钻头+造斜工具+柔性钻杆+扶正器+Φ73mm钻杆,加装井口密封器,当下至造斜点深度时,效正指重表,做人工第二次定位工作,确保造斜器与斜向器完全重合,方位与实测方位重合,为了使钻头仰角与设计造斜率18.4°/m同步,必须采用反循环钻进方式,泵压4MPa~5MPa。排量在100L/min~300L/min即可,转数20~60r/min,当钻至造斜段结束时,造斜工作结束。 7)测斜:下测斜仪器+造斜工具+柔性钻杆+扶正器+Φ73mm钻杆至所钻井眼测量造斜曲率,如完成造斜段施工则进行水平段钻进工作,如未达到所需角度下造斜工具钻至设计角度。 8)水平段钻进:下入Φ118mm钻头+定位接头+柔性钻杆(外接导向管)+扶正器+Φ73mm钻杆。当下至窗口再做第三次定位,反循环钻进,钻压控制在30kN以内,排量400L/min ~600L/min,做好岩屑分析。 9)水平段钻进5m左右,下入测斜管柱进行测斜,校正井眼轨迹,井眼长度可根据现场工况和工艺技术改进水平进行适当调整。 10)完井:钻至设计斜深时停钻,循环干净后起钻,下入筛管完井管柱,尾管鱼顶在造斜点深度以上2m,起出钻具。井场平整无油污,卫生干净,严格执行环保法规,完整交井。 3.8.2 施工注意事项 2)套管开窗时注意泵压变化,开窗后必须整修窗口10min以上; 3)开窗过程中,严格控制钻压和转速,保证设备连续运转,确保排量,及时观察铁屑返出量及形状; 4)当造斜钻具下至造斜点深度时,效正指重表,人工第二次定位,确保造斜器与斜向器完全重合,方位与实测方位重合; 5)调整方位时要停泵,严格按柔性钻具操作规程执行; 6)水平段钻进过程中需特别注意下列问题: ① 随时观察扭矩变化,防止扭伤钻具。 ② 洗井时转动钻具,防止卡钻。 ③ 保证裸眼井段液柱压力平衡,避免压力激动。 ④ 组织停工阶段,所有井内钻具都要起出窗口。 ⑤ 正常钻进和循环时,要间断捞取砂样分析岩性。 ⑥ 每次起钻时,要检查窗口部位的钻具,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⑦ 施工中,现场施工人员必须遵守各项安全规定。 3.8.3 施工要求 3.8.3.1 施工技术要求 1)施工单位准确丈量钻具,确保井深无误。 2)钻井时控制好泥浆比重,做好油层保护工作。 3)钻井过程中,加强油层保护工作,减少钻井过程中对油层的伤害,保持钻井完井液的液相与地层的相容性。控制钻井完井液中固相的含量及级配,减少固相粒子对储层的伤害。防止完井液对钻具、套管的腐蚀作用。 4)本设计所提供的压力参数仅供参考,在钻井过程中,应根据地区实际钻井情况,做好防喷工作。 5)地质人员可以根据完钻邻井的油层顶底深度,提出井深调整意见,报请开发事业部地质科领导同意。 6)完钻测井时,要使用连续测斜仪测井。 7)本次实施的开发井位于已开发区的内部,开钻前要做好附近水井泄压工作;在钻井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周围油水井产状和压力变化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采油厂应立即汇报开发事业部,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 8) 3.8.3.2 侧钻水平井技术服务单位 1)提供特殊工具:柔性钻杆、造斜器、井口旋转密封器、导向筛管、斜向器、高效开窗铣锥、修窗铣锥、多连接头、井下快速高压自动接头、水平钻头、造斜钻头、主井眼悬挂器、定位封隔器等。 2)提供陀螺测试仪,进行斜向器斜面方位测试,并进行现场技术指导。 3)满足中靶技术要求,严格控制目的层中靶半径。 3.8.3.3 红岗采油厂 1)负责队伍、施工组织与协调。 2)负责进行套管前磁测试,确保斜向器下入深度准确。 3)针对该井地质设计提供压力系数相对较大,认真制定钻关计划,下达到作业区,确保侧钻施工过程中井控安全。 4)提供施工井横向图。 5)层位跟踪调整。 6)效果分析。 3.8.3.4 采油作业区 1)执行钻关计划,确保地层压力满足施工要求。 2)提供水源。 3)抬高井场,拆掉抽油机,保证达到施工条件。 3.9 钻井进度计划 钻井进度计划表 序号 钻头尺寸 mm 井段 m~m 施 工 项 目 主要工作内容 时间 d-h 累计时间 d-h 1 采油厂作业队前期准备 抽油机拆迁、抬高井场、洗井冲砂、套管通径、热洗清蜡 4-0 4-0 2 定向侧钻前期准备 井口封井器安装、斜向器磁定位、陀螺定向等 2-0 6-0 3 120 1253.50~ 1254.80 开窗、修窗 2-0 8-0 4 118 1254.80~1259.83 造斜段钻进、测斜 2-0 10-0 5 118 1259.83~1279.83 水平段钻进、测斜、完井 4-0 14-0 4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4.1 现场必须配备压力等级为21MPa的防喷器及快速抢装井口装置,并确保灵活好用。(螺栓、螺母及抢装扳手等专用工具要刺洗干净,整齐摆放在井口工具台上) 4.2 井场铺防渗布,配备环保池子及污油回收装置。同时配备两台接油罐车、一台水泥车,放喷管线直接连接到接油罐车上。 4.3 井口2m范围内要用土围好,挖好导流槽及储油坑,并铺好防渗布。 4.4 技术员要向班组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包括设计中的井控要求,井下泵及井下工具、该井施工原因和注意事项等具体情况。同时,相关人员要持证上岗,要掌握井控制度和操作规范。 4.5 施工过程中,一岗位、二岗位必须注意观察管柱出口处的返液情况,如果发现井喷预兆,立即启动《作业现场井喷失控应急预案》。 4.6 施工完,防渗布及抽油机防护罩上污油及时清理干净,污油、污水、生活垃圾及废旧防渗布、防护罩送到指定回收处。 5 设计变更 原则上按设计井深完钻,若地层变化较大,经甲、乙双方协商后,由施工方提出变更依据和要求,并提交报告给FFF采油厂相关部门及领导,履行签字手续。 6 完井提交资料 完井后施工单位应向NNN采油厂提供施工总结(纸介质或磁介质)各一份。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