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18课.沈阳沈阳北平北平徐州徐州东东北北地地区区华华北北地地区区华华东东地地区区 到到1948年,年,人民解放军经人民解放军经过两年英勇奋过两年英勇奋战,消灭了国战,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两百民党军队两百多万,国民党多万,国民党军主力收缩到军主力收缩到沈阳、北平、沈阳、北平、徐州等徐州等战略要战略要地周围地周围。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教学设计:1条主线:战略大决战的历史情境 2个重点:三大战役、解放南京 2个难点: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因,渡江战役 的意义3个亮点: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过程、角色 扮演 1个高潮:对国民党政权垮台原因的讨论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启发引导、组织活动学习方法:自主探究、讨论分析、体验解说敌我力量对比表(1948年8月)部别 总兵力机动兵力装备后方士气人民解放军280万优于敌军大为改善巩固高昂国民党军队365万不足略占优势危机四伏低落 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战争形势发生巨大变化。国民党军队的五个战略集团分别被牵制在西北、中原、华东、东北五个战场上。8月,国民党决定采取重点防御的战略方针,企图垂死挣扎。毛泽东根据这种形势,认为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到来。故当机立断,决定对敌发动战略决战。-摘自中国共产党大典一决胜负一决胜负 -三大战三大战役役时时 间间:指指 挥挥 者者:参战部队参战部队:歼敌人数歼敌人数:1948年年9月月11月月林彪、罗荣桓林彪、罗荣桓东北人民解放军东北人民解放军47万余人万余人意意 义义:解放东北全境解放东北全境(P92页第二段大字内容)页第二段大字内容)辽沈战役指挥者林彪(中)、辽沈战役指挥者林彪(中)、罗荣桓(右)等在作战前线罗荣桓(右)等在作战前线林彪林彪罗荣桓罗荣桓长春沈阳锦州塔山黑山营口辽宁吉林辽 北安东热 河河 北关门打狗关门打狗围锦打援围锦打援 辽沈战役(1948.9.12-1948.11.2)1948.9.12-1948.11.2)锦锦州州沈阳沈阳辽西走廊长长春春黑山、黑山、大虎山大虎山塔山关门打狗围锦打援 解放东北全境黑山阻击战中的解放军炮兵阵地辽沈战役中,解放军进攻锦州辽沈战役中,解放军进攻锦州材料一材料一 东北野战军拥有东北野战军拥有1212个纵队、个纵队、1717个独立师及步个独立师及步兵、骑兵、炮兵、坦克团约兵、骑兵、炮兵、坦克团约7070万人的强大军事力量,加万人的强大军事力量,加上地方武装,总兵力超过百万,军事装备也有了很大改上地方武装,总兵力超过百万,军事装备也有了很大改善。相比之下,国民党力量仅有四个兵团和一个增援兵善。相比之下,国民党力量仅有四个兵团和一个增援兵团约团约6060万人。万人。材料二材料二 人民军队已控制了东北广大农村和中小城市,人民军队已控制了东北广大农村和中小城市,国民党军队固守长春、沈阳、锦州等几座孤城,补给主国民党军队固守长春、沈阳、锦州等几座孤城,补给主要靠空运要靠空运材料三材料三 到到19481948年年8 8月,东北解放区面积已占东北全月,东北解放区面积已占东北全境的百分之九十七,区内人口占东北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境的百分之九十七,区内人口占东北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六。十六。战略决战为什么首先在东北打响?战略决战为什么首先在东北打响?首战东北的原因:首战东北的原因:1 1、军事对比上解放军占优势、军事对比上解放军占优势2 2、东北敌军孤立分散,或战或守意图未定。、东北敌军孤立分散,或战或守意图未定。3 3、东北后方巩固,、东北后方巩固,群众基础好,人民群众勇跃参军群众基础好,人民群众勇跃参军。4 4、歼敌后,东北解放军入关作战,有利于华北、华、歼敌后,东北解放军入关作战,有利于华北、华东作战,还能以东北的资源优势支援全国战争。东作战,还能以东北的资源优势支援全国战争。时时 间间指挥者指挥者参战部队参战部队歼敌歼敌人数1948年年11月月1949年年1月月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55万余人万余人意意 义义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P93-94页第二段大字内容页第二段大字内容徐州陈官庄碾庄双堆集江苏山 东河南安 徽肢解敌人中间突破猛虎掏心猛虎掏心 淮海战役(1948.11.7-1949.1.10)1948.11.7-1949.1.10)徐州徐州海州海州商丘商丘双堆集双堆集碾碾庄庄蚌埠蚌埠陈官陈官庄庄中间突破支解敌人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粟裕粟裕 邓小平邓小平 刘伯承刘伯承 陈毅陈毅 谭震林谭震林 陈毅司令员说:陈毅司令员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众用小车推出来的。1、陈毅司令员为什么这样说?陈毅司令员为什么这样说?2、陈毅司令员的话说明了什么?、陈毅司令员的话说明了什么?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 民工民工 543 543万人万人 担架担架 30.5 30.5万副万副 大小车大小车8888万辆万辆 牲畜牲畜 76.7 76.7万头万头 船只船只85008500只只 筹粮筹粮 9.6 9.6亿斤亿斤 挑子挑子 20.6 20.6万副万副淮海战役中支前的民工淮海战役中支前的民工农民小车队为前线送粮食农民小车队为前线送粮食农民担架队准备上前线农民担架队准备上前线农民踊跃参军农民踊跃参军 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是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是与人民群众对解放战争的全力支持分不开的。群众对解放战争的全力支持分不开的。一、人民群众踊跃参军,支援解放战争,一、人民群众踊跃参军,支援解放战争,使人民解放军获得深厚的兵源。使人民解放军获得深厚的兵源。二、人民群众组织民兵,保卫后方。二、人民群众组织民兵,保卫后方。三、人民群众大力支前,前面的三、人民群众大力支前,前面的“淮海战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役人民支前统计”就是一个例子。这就能保证就是一个例子。这就能保证人民解放军打胜仗,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人民解放军打胜仗,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胜利的可靠保证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胜利的可靠保证时时 间:间:参战部队:参战部队:歼敌人数:歼敌人数:1948年11月1949年月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52万余人意意 义义: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P94页第二段大字内容)页第二段大字内容)1949年年1月,国民党军司令傅作义月,国民党军司令傅作义部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部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1948.11.29-1949.1.31)张家张家口口塘塘沽沽 新保安新保安天天津津 北北平平分割包围先打两头后取中间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北平天津张家口新保安傅作义傅作义瓮中捉鳖分割包围分割包围先打两头先打两头后取中间后取中间 北平和平解放北平和平解放傅作义部出城接受解放军改编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举行入城仪式北平和平解放有什么历史意义?北平和平解放有什么历史意义?可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保障了北平人民生命和可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保障了北平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保护了古都的文物,免遭战争的财产的安全,保护了古都的文物,免遭战争的破坏。破坏。对傅作义部的和平改编为其他战场的国民党将对傅作义部的和平改编为其他战场的国民党将领的倒戈率部转向人民的一方,提供了良好的领的倒戈率部转向人民的一方,提供了良好的范例。不战而屈敌之兵,为古往今来兵家所推范例。不战而屈敌之兵,为古往今来兵家所推崇的上策。崇的上策。党中央为什么采取和平手段解放北平?(1)和平民主是当时大势所趋、民心所向。(2)可保障北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古都文物免遭战争破坏。(3)对傅作义部的和平改编为其他战场的国民党将领倒戈率部转向人民的一方,提供了良好的范例。战役名称起止时间共计歼敌人数历史意义辽沈战役1948年91949年1月歼灭和改编敌人150多万人国民党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作解放军渡江作战,解放全中战,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国奠定了基础。)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三大战役的胜利有何历史三大战役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意义?19481948年底的国内外形势年底的国内外形势战略决战战略决战胜利在望胜利在望三三大大战战役役的的展展开开中中 共共国民党国民党美美 帝帝断绝援助断绝援助阴谋阴谋“和谈和谈”中途换马中途换马蒋嫡系蒋嫡系基本被消灭基本被消灭偏师要求偏师要求“停战和谈停战和谈”蒋蒋毛毛“求和求和”声明声明将将革命革命进行进行到底到底划江而治东山再起划江而治东山再起北平谈判北平谈判国民党:国民党:共产党:共产党:目的目的迅速结束战争迅速结束战争实现国内和平实现国内和平减少人民痛苦减少人民痛苦共产党:共产党:国民党:国民党:背景背景毛发表对时局的声明毛发表对时局的声明蒋被迫下野蒋被迫下野退居幕后指挥退居幕后指挥李出任代总统李出任代总统同意和谈同意和谈北 平 谈 判国民党:共产党:目的划江而治东山再起迅速结束战争实现国内和平减少人民痛苦(P95页第二段大字内容)页第二段大字内容)1949年4月毛泽东、朱德毛泽东、朱德解放南京,解放南京,统治中国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乘胜追击乘胜追击 -渡江战役渡江战役奋奋勇勇前前进进,坚坚决决、彻彻底底、干干净净、全全部部地地歼歼灭灭中中国国境境内内一一切切敢敢于于抵抵抗抗的的国国民民党党反反动动派派,解解放放全全国国人人民民,保保卫卫中中国国领领土土主主权权的的独独立立和和完完整整。-毛毛泽泽东东 朱朱德德 上海上海江阴江阴湖口湖口南京南京浙浙 江江安安徽徽江江 苏苏江江 西西渡江战役示意图渡江战役示意图 江阴江阴湖口湖口南京南京战线从哪里到哪里?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毛泽东 一九四九年四月一九四九年四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人间正道是沧桑。蒋家王朝覆灭蒋家王朝覆灭猜一猜猜一猜.“钟山钟山”指的是哪儿指的是哪儿?.“百万雄师过大江百万雄师过大江”是哪次战役?是哪次战役?.你怎样理解你怎样理解“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学霸王”?南京南京渡江战役渡江战役 霸王指项羽,项羽在处理和刘邦的关系上犯了沽名钓誉霸王指项羽,项羽在处理和刘邦的关系上犯了沽名钓誉的错误,最终落得自刎乌江的下场。的错误,最终落得自刎乌江的下场。毛主席引用这段历史事实,意在号召中国共产党和全军毛主席引用这段历史事实,意在号召中国共产党和全军指战员利用占领南京以后的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有利形势,指战员利用占领南京以后的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有利形势,将革命进行到底,彻底消灭蒋家王朝。将革命进行到底,彻底消灭蒋家王朝。1949年解放战争中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年解放战争中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今天台湾问题出现的历史原因:今天台湾问题出现的历史原因:渡江战役的意义是什么?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妄图划江而治的图谋,捍卫了国家领土的独立和完整,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历史上宝岛台湾与祖国的离合历史上宝岛台湾与祖国的离合明朝末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了台湾。明朝末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了台湾。1662年,郑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日本通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日本通过过马关条约马关条约割占了台湾。割占了台湾。1945年,抗日战争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与祖国分离胜利后,与祖国分离50年的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年的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抱。1949年,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造成了今天年,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造成了今天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分离。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分离。让事实说话 解放战争初期解放战争初期,国共力量相差国共力量相差很悬殊为什么共产党能在短短三年很悬殊为什么共产党能在短短三年内就由弱变强内就由弱变强,并最终打败国民党呢?并最终打败国民党呢?P96活动与探究共产党方面:共产党方面:中共的正确领导;中共的正确领导;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解放军英勇善战解放军英勇善战国民党方面:国民党方面:蒋介石发动的是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不得人心;蒋介石发动的是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不得人心;经济崩溃、军队厌战、贪官横行、统治腐败。经济崩溃、军队厌战、贪官横行、统治腐败。从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从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得得 民民 心心 者者得得 天天 下下 !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19241927年年 19271937年年19371945年年19451949年年第一次合作第一次合作分裂分裂第二次合作第二次合作分裂分裂成成果果成成果果危危害害危危害害基本上推基本上推翻了北洋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军阀的反动统治动统治内战爆发,内战爆发,祖国至今祖国至今未能统一未能统一建立民族统建立民族统一战线,取一战线,取得抗日战争得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的完全胜利国家内战,国家内战,给日本进一给日本进一步侵华以可步侵华以可乘之机乘之机“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如今国共两党更须以民如今国共两党更须以民族利益为己任,再次携手合作,为祖国统一作出贡族利益为己任,再次携手合作,为祖国统一作出贡献。献。小结小结回顾小结:辽沈淮海平津战,基本歼灭敌主力。百万雄师过大江,解放南京庆胜利。战略决战留遗憾,蒋匪残余逃台湾。板书设计:战略大决战三大战役辽沈战役1948.91948.11 淮海战役1948.111949.1平津战役1948.111949.1渡江战役 1949.4解放南京 1949.4.23国民党政权垮台(原因)解放东北全境奠定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华北全境基本解放捍卫领土完整维护祖国统一 选择题选择题 1.下列战役中进行最早的是下列战役中进行最早的是 ()A渡江战役渡江战役 B平津战役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淮海战役 D辽沈战役辽沈战役 2.三大战役不包括三大战役不包括 ()A渡江战役渡江战役 B平津战役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淮海战役 D辽沈战役辽沈战役 3.三大战役中和平解放的城市三大战役中和平解放的城市()A沈阳沈阳 B张家口张家口 C北平北平 D天津天津 4.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 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上述评价和哪次上述评价和哪次 战役有关战役有关 ()A平津战役平津战役 B淮海战役淮海战役 C辽沈战役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渡江战役 DACA 5.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 ()A三大战役的胜利三大战役的胜利 B七届二中全会七届二中全会 C人民解放军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占领南京 6.奠定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是奠定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辽沈战役 B渡江战役渡江战役 C平津战役平津战役 D淮海战淮海战役役CD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