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大理学前教育特岗招聘真题试卷五
一、单项选择题
1、教师为了愈加好地了解和获取每位幼儿在活动中发展情况和信息,及时调整教育
策略,以最大程度支持和满足每位幼儿发展需要,应更多地采取( )。
A.形成性评价 B.个体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内部评价
2、以下哪些不属于创造性游戏?( )
A.结构游戏 B.体育游戏 C.角色游戏 D.演出游戏
3、儿童2岁半以后能自己玩玩具,进行游戏,但不参加他人游戏,似乎没有意识到
其余儿童存在,从儿童社会性发展水平看,这种游戏水平属于( )。
A.非游戏行为 B.独自游戏 C.平行游戏 D.合作游戏
4、幼稚园教育活动环境创设应遵照全方面性标准、( )、可变性标准和安全性标准。
A.参加性标准 B.科学性标准 C.指导性标准 D.主动性标准
5、关于实施幼小衔接工作指导思想表述错误是(
A.突击性而非长久性
B.整体性而非单项性
C.培养人学适应性而非小学化
D.家园校一致性而非孤立性
6、三岁阳阳不再像以前那样听话了,一有机会便采取独立行动,要求自己穿衣、吃饭,不让做事情偏要做,不知什么是危险,成人劝阻他某个行为时,他就会表现出强烈烦躁和对立情绪,经常爱说“不”,说明阳阳正处于( )。
A.关键期 B.敏感期 C.最好期 D转折期
7、儿童发展是经过( )。
A.对物体操作和人交往而发展
B.聆听教师讲授知识而发展
C.观察教师操作过程而发展
D.观看电视卡通节目而发展
8、东东看动画片着迷了,饭也不吃,妈妈说“那你就看个够吧,别吃饭了”,东东就认为真不用吃饭了。东东不能了解妈妈说反话,这是因为幼儿了解事物具备( )。
A.概括性 B.表面性
C.形象性 D.抽象性
9、要让短时记忆信息进人长时记忆,必须采取( )。
A.元认知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复述策略
10、( )是幼儿数概念取得关键期。
A.2~3岁B.3~4岁
C.4~5岁D.5~6岁
11、幼儿学习了绘画技能,然后将这种技能利用到美工活动中,先用蜡笔画好动物图像,然后再裁剪,这属于学习迁移中( )。
A.高路迁移 B.低路迁移
C.逆向迁移 D.负向迁移
12、( )、同龄人交流、儿童养育实践、教育与文化是影响儿童道德发育主要原因。
A.认知能力 B.模仿能力
C.交往能力 D.合作能力
13、儿童认识到自己性别不随年纪、情境而改变,表明儿童( )发展。
A.性别同一性 B.性别概念
C.性别恒常性 D.性别稳定性
14、在婴儿期,儿童经常经过哭、喊、扔东西等来吸引成人关注。这反应了他们所采取学习方式是( )。
A.模仿 B.操作学习
C.使用工具 D.习惯化
15、以下①一⑦种教师行为中,违反教师职业道德及关于政策法规是( )。
①按名次排座位
②作业完不成,罚站一星期
③当众嘲笑,羞辱学生
④对犯错误学生进行适当惩戒
⑤教师辅导自己班学生并收费用
⑥因为找不到违反纪律某个学生,就将全部同学罚站
⑦对学生各方面表现及时向家长反馈
A.① 2}③⑤⑦ B. 2}③⑤ )⑦
C.。。。。。。。 ) D. .。)
二、填空题
1、学前教育整合性标准包含活动目标整合、 整合、教育资源整合与活动形式和活动过程整合。
2、长久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一直处于苏联学前教育理论体系笼罩之中,_____教学模式成为我国学前教育界几十年不变一贯模式。
3、国际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之中》这份汇报中深入说明了与基础教育整个使命相适应基本学习内容:学会 、学会 、学会共同生活、学会 。15.在幼儿探索什么东西会沉、什么东西会浮后,教师总结说:“重东西会沉,轻东西会浮”。这种说法违反了学前教育通常标准中 。
4、幼稚园教育活动形式可划分为生活活动、______和游戏活动。
5、幼稚园教育内容能够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 、科学、 五个领域。
6、幼稚园适龄幼儿通常为 周岁至 周岁。
7、幼稚园教育应该以______为基本活动。
8、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 、 、 。
9、学前教育课程组织形式有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_____。
10、晨间检验主要步骤是一问、二摸、三 、四 。
三、判断题
1、幼儿活动有三种基本形式:游戏、早期学习和体能锻炼。( )
2、交往游戏指两个以上儿童以恪守一些共同规则为前提而开展社会性游戏。( )
3、幼儿在游戏中能够模仿生活中规则,但无法转移这些规则到现实生活中。( )
4、幼稚园、教师不能够对幼儿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
5、幼小衔接教育实责问题是幼稚园小学化问题。( )
6、幼儿语言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起来。( )
7、儿童最轻易分辨图形是三角形。( )
8、幼儿期对颜色分辨往往和掌握颜色名称相结合。( )
9、目标实现过程中受挫时引发担心而不愉快情绪体验是愤恨。( )
10、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主要来自电视等媒体。( )
四、简答题
1、幼儿教育活动内容选择应表现三个标准是什么?
2、简述幼稚园课程内容选择标准。
3、简述泰勒课程编制目标模式。
4、简述怎样培养幼儿良好饮食习惯。
五、阐述题
1、依照我国幼稚园教育目标,结合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分析当前我国幼稚园中普遍存在“特色园”“兴趣班”现象。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育萃教授解析】A。解析:形成性评价是在某项教学活动中,为了愈加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取得最好教学效果而不停进行评价,它能用来及时了解某阶段教学结果和学生学习进展情况以及存在问题,因而可据此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活动。
2、【育萃教授解析】B。解析:创造性游戏包含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演出游戏。体育游戏属于有规则游戏。
3、【育萃教授解析】C。解析:独自游戏发生在0}2岁,平行游戏发生在3岁左右,合作游戏发生在5岁以后。
4、【育萃教授解析】A。解析:幼稚园教育活动环境创设标准包含:全方面性标准、参加性标准、可变性标准和安全性标准。
5、【育萃教授解析】A。解析:做好幼稚园幼小街接工作要坚持长久性而非突击性标准。幼稚园教育是终生教育一个主要组成部分,要为儿童终生发展打好基拙。所以,不应该把幼小街接工作仅仅看成两个教育阶段过渡问题,而是要放到终生教育大背景下去考虑。
6、【育萃教授解析】D。解析:在儿童心剪发展两个阶段之间,会出现心剪发展在短期内突然急剧改变情况,称儿童心剪发展转折期。儿童心剪发展转折期往往轻易产生强烈情绪表现,可能出现儿童和成人关系突然恶化。因为儿童心剪发展转折期经常出现对成人反杭行为,或各种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表现。
7、【育萃教授解析】A。解析:儿童是在对物体操作和与人交往中发展知识、能力和个性,而不是简单地靠教师讲授、演示操作或观看电视卡通节目发展。
8、【育萃教授解析】B。解析:幼儿了解事物具备表面性,所以不能了解反话。
9、【育萃教授解析】D。解析:短时记忆信息进入长时记忆必须经过不停复述才能完成。
10、【育萃教授解析】C。解析:幼儿对数概念掌握随年纪增加而提升,其中4~5岁是幼儿数概念发展关键期。
11、【育萃教授解析】B。解析:高路迁移指有意识地利用抽象知识到新情境。低路迁移指高度练习过技能在与原先学习相同情境中加以利用。负迁移指两种学习间相互干扰、妨碍;逆向迁移指后面学习影响前面学习所形成经验结构。幼儿先用蜡笔画动物图像再淘汰,属于低路迁移。
12、【育萃教授解析】A。解析:儿童道德发育影响原因包含认知能力、同龄人交流、儿童养育实践和教育与文化。
13、【育萃教授解析】D。解析:性别稳定性是指儿童对自己性别不随其年纪、情境等改变而改变这一特征认识。
14、【育萃教授解析】C。解析:婴儿探索活动主要借助自己身体,如当他哭喊时,总能引发养育者抚慰反应,经过数次重复,婴儿就学会了“哭喊是一个主要方式”,这个就是婴儿使用工具第一个阶段-将自己身体作为工具。
15、【育萃教授解析】C。解析:④⑦内容是教师管理学生正确做法,不符合题目要求,给予排除。
二、填空题
1、【育萃教授解析】活动内容
2、【育萃教授解析】教学--训导
3、【育萃教授解析】认知;做事;生存
4、【育萃教授解析】学习活动
5、【育萃教授解析】社会;艺术
6、【育萃教授解析】3;6
7、【育萃教授解析】游戏
8、【育萃教授解析】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
9、【育萃教授解析】个别活动
10、【育萃教授解析】看;查
三、判断题
1、【育萃教授解析】×。解析:儿童活动除了日常生活活动外,主要有游戏、学习和劳动三种基本形式。
2、【育萃教授解析】√。解析:交往游戏指两个以上儿童以恪守一些共同规则为前提而开展社会性游戏,这类游戏以参加者之间行为互动为特点。
3、【育萃教授解析】×。解析:幼儿在游戏中能够模仿生活中规则,也能够将掌握规则利用到现实生活中。
4、【育萃教授解析】×。解析:经过多个路径和方式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是幼稚园和教师责任。
5、【育萃教授解析】×。解析:幼小街接教育实责问题是主体适应性问题。
6、【育萃教授解析】×。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利用过程中发展起来。
7、【育萃教授解析】×。解析:对幼儿来说,对不一样几何图形分辨难度有所不一样,由易到难次序是:圆形、正方形、半圆形、长方形、三角形、八边形、五边形、梯形、菱形。
8、【育萃教授解析】×。解析:幼儿期对颜色分辨往往和掌握颜色名称结合起来。
9、【育萃教授解析】√。解析:愤恨是愿望不能实现或为达成目标行动受挫时引发一个担心而不愉快情绪体验。
10、【育萃教授解析】×。解析: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主要受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另外学前教育、社会环境和电视等媒体也能对其产生一定影响。
四、简答题
1、【育萃教授解析】
(1)既适合幼儿现有水平,又有一定挑战性。
(2)既符合幼儿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久远发展。
(3)既贴近幼儿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事物和问题,又有利于拓展幼儿经验和视野。
2、【育萃教授解析】
(1)目标性标准。
(2)适宜性标准。
(3)生活化标准。
(兴趣性标准。
(5)基础性标准。
(6)逻辑性标准。
(7)价值性标准。
(8)直接经验性标准。
(9)兼顾“均衡”与“优先”标准。
3、【育萃教授解析】
泰勒课程编制目标模式是以目标为课程开发基拙和关键,围绕课程目标确实定及实施、评价而进行课程开发模式。目标模式不但能够应用于任何学科、任何水平教材与教学方案研制和处理,而且它提出了一系列较轻易掌握、详细化、层次化程序及方法,对于提升教学效率,提升教育教学过程计划性、可控性,具备主要促进作用。
4、【育萃教授解析】
(1)家长和教师要做好表率;
(2)要求幼儿定时、定量、定点进餐,细嚼慢咽;
(3)幼儿进餐时间每次控制在半小时,不宜太长;
(4)指导幼儿养成不偏食、不挑食、不剩饭撒饭、考究饮食卫生和礼貌就餐好习惯。
五、阐述题
1、【育萃教授解析】
我国幼稚园教育目标是“对幼儿实施德、智、体、美诸方面全方面发展教育,促进其身心友好发展。”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①每个人最少有七种不一样类型智能,每一智能都在大脑中有对应位置。
②早期教育在这七种智能发展过程中所起作用是非常关键。假如在关键期某一智力或能力没有
受到对应诱导,它们以后就极难再出现或永久丧失。③应提倡完整学习,即为幼儿提供完整、多方面学习环境,及早激发幼儿多方面智能充分发展,达成人类潜能开发和健康身心培养。
幼儿德、智、体、美各方面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关系,“特色班”“兴趣班”做法经常只重视幼儿某首先智能发展,不利于幼儿全方面发展。这种无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做法会妨碍幼儿思维、个性等方面发展.最终与人们愿望适得其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