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鞋匠的儿子》教材分析.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96889 上传时间:2025-03-2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5.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鞋匠的儿子》教材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鞋匠的儿子》教材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1、鞋匠的儿子教材分析鞋匠的儿子是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写人的记叙文。课文通过一详一略的两个事例塑造了林肯这一人物形象。课文详写了林肯在当选总统后首次就职演讲前,一位参议员企图用林肯卑微的出身来羞辱他,让他下不了台,林肯顺势而导,用精彩的演讲将参议员们对自己的嘲笑声化为了赞叹的掌声,表现的是林肯在他个人遭羞辱时态度的智慧、宽容。第二个事例写了林肯就任总统后不久南方发动分裂战争,林肯毫不犹豫地号召人民结束分裂,维护国家统一,表现的是他在国家遭分裂时态度果断、坚决。两个事例中林肯的态度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林肯的光辉形象立刻鲜活立体起来。人物形象的解读:本单元的主题是“名人风采”,分别

2、向我们介绍了中外几位名人,包括巴金给家乡孩子的信、钱学森钱学森、詹天佑詹天佑、林肯鞋匠的儿子,文本中蕴含着爱人民、爱国家的主题思想。但鞋匠的儿子是唯一一篇记叙外国名人的课文。对于林肯人物形象的解读,要追溯到选材,课文用两个事件不同处理方式的对比来塑造一个精神品质独特的林肯。应对羞辱的宽容智慧。面对参议员的羞辱,他既宽容又针锋相对,绝不退让,既然你让我记住我是鞋匠的儿子,那我就这点谈,批评中亮出自己的观点。“他已经过世了”“忠告”“愿意为你的家人”等言辞体现的就是机智,就是力量;反对分裂的坚定。第一个事例是“柔”,但他不是对任何人任何事都容忍,对那些要与他共事的参议员说出的非原则性的话,他可以忍

3、而关乎国家利益时那是坚决不能容忍的,坚决果断的拿起武器,维护和平。平等的思想支柱。写人记叙文的中心人物大多只写一个人,而对这一个人的表现也不要求面面俱到,要求只写人物的一种较为突出的品质或精神。那么这篇文章两个不同侧面的事例想表现的是林肯一种什么精神品质呢?两个事例看似联系不大,细细品味,不正是这位提倡平等、具有伟大人格魅力的总统,才会领导人民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的统一。林肯的平等思想勾联起这两个事例,林肯的“说”(第一个事例中的演讲)与“做”(第二个事例中的果断维护统一)相得益彰,使得人物形象的丰满水到渠成。这样两个对比鲜明的事例使林肯的精神品质更加高尚,林肯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资料显示,林

4、肯具有正直、仁慈和坚强的个性,他能够为了国家的利益而舍弃个人的一时荣辱,团结自己的朋友和敌人,最终取得最后的胜利。我想这篇文章表现出来的就是他的这一特质。文本选材特色:鞋匠的儿子在选材方面也有他独特之处,是选取两件对比鲜明的事例表现林肯不同特点体现一种思想,这样的选材是学生到目前为止第一次遇到。而在此之前学过的写人课文,选取的是一件事或围绕人物一个方面的特点选取几件事。有的把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背景或突发事件中,如五年级的推敲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六年级的郑成功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最后的姿势船长等;有的选取人物人生特定片段或其人生缩影,如五年级的诺贝尔少年王冕海伦凯勒司马迁发愤写史

5、记艾滋病小斗士,六年级的小草和大树钱学森詹天佑轮椅上的霍金等;有的选取生活点滴,如五年级的装满昆虫的衣袋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二泉映月,六年级姥姥的剪纸给家乡孩子的信等。鞋匠的儿子是改编自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鞋匠与总统,原文只讲述了课文中的第一件事。编者在编写教材的时候,选择文章是有着其特有的价值指向的,对所选文章在入编之前会根据教科书这一特有的育人阵地的的特殊性,进行改编、增删。课文中林肯领导南北战争的部分是编者加上去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这篇课文的定位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如果说前半部份体现了林肯机智应对的“柔”,那么后半部分则体现了林肯坚守原则、捍卫正义、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刚”,正所谓“刚柔并济”

6、这样对比鲜明的两件事体现了林肯人格两个层面上的伟大,加入的这件事能让林肯 “提倡平等” 的形象更加丰满、更加立体化。如果林肯不做总统,他一定还是一个伟大的人!林肯的伟大,不是因为他做了总统。寥寥数语则让我们对林肯有了更全面的了解。由此可以看出,编者在选材布局上独具匠心。文本语言表达的特色:从名人类课文角度来看,本册编排了10篇名人类课文,在表现人物方面主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多方面进行正面刻画,而鞋匠的儿子是主要通过语言来塑造林肯形象的,这是本文表达方式的最大特色。全文有四处语言的直接引用,只有一句神态描写,这样单角度的塑造人物却依然能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林肯的伟大形象,可见林

7、肯语言的魅力实在惊人!文中林肯面对参议员那处语言饱含深情,使读者仿佛听到了林肯对父亲深深的爱的心声、为自己是鞋匠的儿子而自豪的心声,字里行间洋溢着林肯对父亲的敬佩之情。“感人心者,莫关乎情”,写作的最高境界是技巧无痕,世界上最高贵的文字是从纯净的心灵深处流淌出来的。林肯演说的机智就是忠实地传达内心情感的涌动。然而我们再品味品味,林肯能够以鞋匠父亲为荣,正是因为在他心目中,在他的思想深处,从来就认为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林肯的主要观点与立场就是“人人平等”。不管他是贵族还是鞋匠,当然也包括做了总统的他,都是平等的。因此课文中林肯的那三段话,是在人人平等这个主导思想下,富有情感

8、和逻辑性的讲话,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只用语言就能塑造出林肯形象的原因吧。文本写作方法的特色:课文是恰到好处的运用他人表现来衬托的手法,凸显人物的人格力量。文中把林肯的语言放到参议员在演讲前后的变化这个特定的背景情境中,侧面衬托出林肯的宽容智慧。说到他人表现衬托人物,前面的名人类文里也有,如最后的姿势中救援人员、获救学生、老师的语言;船长第二段中人们在灾难来临时的慌乱、疯狂;轮椅上的霍金霍金回答女记者的提问后的掌声雷动,纷纷拥向台前;姥姥的剪纸中相邻们家家都贴以及赞叹,拿到剪纸的乐颠颠;钱学森中外国留学生和美国高级将领的语言;詹天佑中外国报纸的嘲笑等。这些他人表现相对都是静态的、孤立的、点状的,而鞋

9、匠的儿子中参议员的表现是动态的,随着林肯的演讲而生成的。这点与他相似的就是三年级上册的军神中通过对刘伯承做手术前后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多个方面刻画,同时写沃克医生做手术前后的表现,这就是在人物作用下的动态的表现,与刘伯承这个主要人物密切相关,沃克医生是被感动的。这就与鞋匠的儿子有不同之处了,傲慢议员的跳出来,是一种典型的表现,而他的后面是众多的观望的或者心中不平衡的参议员们,他们想给这个新总统一个下马威,而林肯必须取得胜利,且不能“得罪”他们,因为,他需要一个“和谐”的施政环境。演讲,只是演讲,参议员由开始的羞辱嘲笑到静默再到赞叹,这样的逆转只是听了林肯的演讲,林肯用自己的语言感化了他们。课文只写语言,就能达到这样的效果,这不是恰恰体现了林肯语言的分量吗?至此也就明白了作者在写林肯演讲同时着力渗透参议员的表现的用意了。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