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试验小学城南校区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第二学期
一、 全册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 初步了解个位、 十位上数表示意义, 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 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是由多个十和多个一组成, 掌握100以内数次序和大小, 会比较100以内数大小, 会用100以内数表示日常生活中事物, 并会进行简单估量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 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 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经历与她人交流各自算法过程, 会用加、 减法计算知识处理部分简单实际问题。3.经历从生活中发觉并提出问题、 处理问题过程,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亲密联
系,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作用。
4.初步了解分类方法, 会进行简单分类, 感受分类与数据整理关系; 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能依据统计图表中数据提出并回复简单数学问题。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 角、 分, 知道1元=10角, 1角=10分, 珍惜人民币。
6.直观认识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 圆、 平行四边形, 能用自己语言描述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边特征, 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关系。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排列中简单规律, 初步形成发觉和欣赏数学美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乐趣, 提升学习数学爱好, 建立学好数学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 书写整齐良好习惯。
10.经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亲密联络, 初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爱好, 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
二、 教材分析与学生情况分析:
一、 教材分析
本册共安排7个单元。
1.数与代数领域:
安排五个单元, 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认数, 一个单元, 即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数; 第二部分是计算, 三个单元, 即第一单元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 第四 、 六单元教学两位数加、 减整十数、 一位数口算和两位数加、 减两位数笔算。在这两个单元里还要教学求两数相差多少实际问题; 第三部分是常见量, 一个单元, 即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本册数与代数领域内容与原教材相比在内容编排上作了较大幅度调整。把原一年级上册教学20以内退位减放到本册作为第一单元, 把原二年级上册教学两位数加、 减笔算提到本册, 把原一年级下册教学乘法初步认识和1~6乘法口诀两个单元推到二年级上册。这次调整是在对试验区试验情况进行认真调查、 广泛听取试验老师意见并作深入分析基础上进行。调整原因关键有三点。一是20以内退位减法与20以内进位加法不宜同时进行。两种算法思绪不一样, 加、 减交叉安排不利于学生掌握加法思绪和减法思绪, 在加法不熟练情况下, 也难以利用加减互逆关系进行想加算减思索。所以把原来一年级上册安排20以内加减法一个单元分为两个单元。又考虑到很多学前教学微弱地域在一年级上学期教学任务太重, 需要对学生进行课堂常规、 自主学习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培养, 所以把20以内退位减法推迟教学。二是两位数加减笔算与两位数加、 减整十数、 一位数口算有着亲密联络, 口算时对算理产生感悟能够顺利地迁移到笔算中去, 所以把不进位、 不退位口算和笔算编排在一个单元里, 把进位和退位相关口算和笔算编排在另一个单元里, 这是一个适宜整合。三是即使用口诀算乘法比两位数加减笔算轻易, 但一年级学生了解乘法意义确有困难, 所以推迟教学。
2.空间与图形领域:
安排一个单元, 即第三单元认识图形, 认识长方形、 正方形、 圆、 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遵照儿童观察物体由整体到部分, 由粗略到细微认知规律, 在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和球以后认识基础平面图形是合适。最终一个单元安排期末复习。本册教材还安排了三次实践活动, 分别是“我们认识数”“小小商店”。关键是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处理现实生活中问题, 从而培养应用意识、 合作意识, 取得数学活动主动情感
二、 学情分析:
一年级两个班现共有学生90人,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数学学习后, 基础知识、 技能方面基础上已经达成学习目标, 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爱好, 乐于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尤其是部分动手、 操作学习内容孩子们都比较感爱好。不过在碰到思索深度较难问题时, 少数孩子有畏缩情绪。即使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成绩都不错, 不过成绩不能代表她们学习数学全部情况, 只有在课堂和数学学习活动中, 才能充足地表现一个孩子学习真实情况。所以对学生, 我们应该关注更多是孩子们已经基础形成学习数学爱好, 并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数学思索, 学会处理问题。
三、 实施教学关键方法:
作为刚参与工作新老师, 我认为在这一学期中要主动做好教学每项工作, 多思索, 多反思, 为了在这学期能全方面提升一年级数学教学质量, 加上我所教班级实际情况, 我认为应从以下多个方面努力, 争取提升教学成绩。
一、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1.引导和训练学生扎实认真学习态度。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同时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培养, 让学生学会学习, 终生受益。在课前课后十分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听讲和认真作业好习惯。在课堂教学中多让学生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研究性学习。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 假如能长久坚持, 养成习惯, 这就形成了良好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
2.学生学习常规培养和训练是确保教学质量前提。从摆放学习用具起, 怎样听讲、 怎样书写、 怎样记作业, 以及简单检验作业方法等都是学习习惯内容。课堂上要采取循序渐进方法, 逐步引导学生会独立思索、 勇于提问、 认真倾听他人意见、 乐于表示自己想法等内在学习品质。经过本学期学习, 建立一个良好开端, 以后学习中仍应充足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 将这一目标贯穿在教学全过程中。
二、 激发学生学习爱好。
爱好是最好老师, 成功教学所需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爱好。教学是要注意依据一年级孩子年纪特征, 设计部分孩子感爱好步骤, 如游戏, 小说, 比赛等, 注意从生活中找素材, 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激发她们学习数学浓厚爱好。教学中注意联络学生生活实际和儿童生理、 心理特点, 经过学生喜闻乐见游戏、 童话、 小说、 卡通等形式, 丰富学生感性积累, 发展学生数感和初步空间观念。经过提供具体学习情境, 设计富有情趣数学活动, 激励每个学生动手、 动口、 动脑, 参与数学学习过程。老师培养学生是多方面, 但最关键是培养学生爱好, 也就是学生求知欲, 只有学生对学习有了爱好, 才能够调动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学习主动性、 主动性, 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三、 计算能力是由老师反复训练和学生本身刻苦练习, 长久积累而成。
多种各类练习也为学生所学知识巩固起着不可忽略作用。加上我们这里学生特殊情况, 基础比较差, 平时必需加强口算训练, 为提升学生基础计算能力打好基础。我将坚持天天课前三分钟口算练习, 而且对学生口算练习进行认真地批改, 有错立刻让学生订正。这么坚持练习, 日积月累, 我想是一定能成功。另外, 结合教材补充部分必需计算练习。依据教学内容特点, 天天补充部分必需计算练习以提升学生计算能力, 或者是各类基础计算练习和部分基础有一定思维性计算补充作业。天天定时、 定量、 有计划进行练习, 既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在旧知得以巩固同时, 又使学生计算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 使学生在逐步积累中提升计算能力。
四、 重视作业设计和批改。
<一>做练习、 写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巩固知识、 习得技能必需步骤。
(1)、 发觉困难生要立刻帮助, 利用多种形式激发爱好。
(2)、 主动开发学生对学习爱好, 利用情境培养学习数学愿望。
(3)、 激励学生多提问, 多讲话, 对优异表现要立刻表彰, 利用奖章制度树立班级学习楷模, 结合班级评选制度形成良好学习气氛。
<二>重视作业设计。精心设计每一课时作业, 才能尽可能地发挥作业最好作用, 达成教学目。作业不随意, 应该结合当日内容, 对内容进行选择, 不部署课堂上做过作业, 对部署作业一定要精批细改, 发觉问题立刻反馈, 这么才能达成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进度表
周次
起讫
月日
教 学 内 容
课时数
备注
1
2.24~2.25
1.报名、 发书、 安排学生座位。
2.打扫教室内外卫生。
3.上一节安全教育、 文明礼貌课
1课时
2
2.26~3. 4
1.安全第一课
2. 十几减9
3.练习一
4.十几减8、 7
5.练习二
5课时
正月十五
元宵节
3
3.5~3.11
1.十几减6、 5、 4、 3、 2
2.练习三
3.复习一
4.复习二
5.单元测试
5课时
三.八妇女节
4
3.12~3.18
1.认识正方形、 长方形、 三角形和圆
2.练习四
3.单元检测
4.单元评讲
5.数数
5课时
5
3.19~3.25
1.数读写与组成
2.整十数加一位数及对应减法, 几十几减几十
3.练习五
4.数次序
5.比较数大小
5课时
6
3.26~4.1
1.多部分、 少部分、 多得多、 少得多
2.练习六
3.复习
4.我们认识数
5.单元检测
5课时
7
4.2~4.8
1.单元测评
2.整十数加、 减整十数
3.两位数加整十数、 一位数(不进位)
4.求被减数实际问题
5.单元检测
5课时
8
4.9~4.15
1.两位数减整十数、 一位数(不退位)
2.求减数实际问题
3.练习八1
4.练习八2
5 .两位数加、 减两位数(不进位、 不退位)
3课时
9
4.16~4.22
1求两数相差多少实际问题
1. 练习九
2. 复习一
4课时
10
4.23~4.29
1.复习2
2.单元检测
3.七中模拟测试
4.单元评讲
5课时
11
4.30~5.6
1课时
五.四青年节
五.一劳动节
12
5.7~5.13
1.期中复习
2.期中复习
3.期中复习
4.期中测试
5.单元评讲
4课时
13
5.14~5.20
1认识1元及1元以下人民币
1. 认识大于1元人民币
2. 练习十
3. 小小商店
5.单元检测
5课时
14
5.21~5.27
1.评讲试卷
2.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3.练习十一1
4.练习十一2
5.练习十一3
5课时
15
5.28~6.3
1.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2. 练习十二1
3. 练习十二2
4. 练习十二3
5. 练习十二4
4课时
六.一儿童节
16
6.4~6.10
1.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2. 练习十三1
3. 练习十三2
4.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
5. 练习十四
5课时
17
6.11~6.17
1.复习一
2.复习二
3.复习三
4.单元检测
5课时
18
6.18~6.24
1.单元评讲
2.期末复习一
3.期末复习二
4.期末复习三
5.期末复习四
19
6.25~6.30
1.期末复习五
2.期末复习六
3.期末复习七
4.期末复习八
5. 年工作总评
6. 期末考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