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实训一
(1) 宫高、 腹围测量 (2) 四步触诊法
【试验目与要求】
能取得孕妇配合; 为孕妇正确实施四步触诊, 并依据检验结果判定胎儿大小与孕周是否相符、 确定胎位及先露入盆情况, 做好检验过程中孕妇心理护理。
【试验仪器设备】
女性妊娠模型、 皮软尺
【操作内容及步骤】
(1)评定及准备 ①孕妇: 查对孕妇个人信息(姓名、 年纪、 孕周), 了解孕妇全身情况、 妊娠经过、 心理状态、 合作程度; 解释四步触诊目与配合方法; 检验前嘱孕妇排空膀胱。②环境: 明亮、 清洁、 平静, 保护孕妇隐私(用布帘∕屏风遮挡)。③操作者: 着装整齐, 戴好帽子, 修剪指甲, 按七步洗手法洗手或用手消剂消毒双手。④用物: 软尺、 孕产妇保健手册、 笔、 手消剂。
(2)测量宫高和腹围 ①屏风遮挡, 帮助孕妇仰卧于检验床上, 头部稍垫高, 暴露腹部, 双腿略屈曲稍分开, 腹肌放松。②检验者站在孕妇右侧, 右手持软尺零端置于耻骨联合上缘中点, 左手找到宫底部, 拉紧软尺并读数。③将软尺经脐绕腹部一周, 测量腹围并读数。④判定宫底高度、 腹围与孕周是否相符。
(3)第一步手法 检验者面向孕妇头端, 两手置于宫底部, 两手指腹相对交替轻推, 判定在宫底部胎儿部分。若为胎头则硬而圆且有浮球感, 若为胎臀则柔软而宽且形态不规则。
(4)第二步手法 检验者面向孕妇头端, 两手掌分别置于腹部左右两侧, 一手固定, 另一手轻轻深按进行检验, 两手交替, 分辨胎背与胎儿肢体位置。触到平坦饱满部分为胎背, 触到可变形高低不平部分为胎儿肢体。
(5)第三步手法 检验者面向孕妇头端, 右手拇指与其它四指分开, 置于耻骨联合上方, 握住胎先露部, 深入确定胎先露部位, 左右推进以确定是否衔接。若胎先露部仍可摇动, 表示还未衔接; 若胎先露部不能被推进, 表示已衔接。
(6)第四步手法 检验者面向孕妇足端, 两手分别置于胎先露部两侧, 沿骨盆入口向下深按, 再次核实胎先露诊疗是否正确, 并确定胎先露入盆程度。
(7)检验后处理 ①帮助孕妇穿好衣裤。②整理用物。③手消剂消毒双手。④通知孕妇检验结果并统计在孕产妇保健手册上, 进行孕期健康教育, 预约下次检验时间。
【职业与专业素养要求】
操作规范, 动作熟练; 态度和蔼, 关心体贴, 注意隐私保护; 语言亲切, 沟通有效, 双方配合良好, 健康教育正确。
实训二 枕先露分娩机转(枕左前位)
【试验目与要求】
1、 掌握枕左前位分娩机制。
2、 学会用模型演示枕左前位分娩机制。
【试验仪器设备】
女性骨盆模型、 胎儿模型及分娩机转模型
【操作内容及步骤】
(一) 枕左前位分娩机转
1、 衔接 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 颅骨最低点可达坐骨棘水平, 以枕额径在骨盆入口横径或右斜径上。
2、 下降 胎头沿骨盆轴前进称下降。
3、 俯屈 当胎头下降至盆底时, 枕部碰到阻力, 胎头因杠杆原理而俯屈, 枕额径变成枕下前囟径。
4、 内旋转 胎头向前旋转45°或90°, 使矢状缝与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前后径一致, 枕部转至耻骨弓下方。
5、 仰伸 以枕部为支点使胎头仰伸, 顶, 额, 面及骸部相继娩出, 此时胎儿双肩径进入骨盆入口横径。
6、 复位及外旋转 胎头娩出后, 枕部回旋转45°复位; 枕部继续顺时针方向旋转45°, 称外旋转。
7、 胎儿娩出 前肩(右肩)在耻骨弓下娩出, 后肩(左肩)从会阴前缘娩出, 胎身和下肢随之娩出。
(二) 试验方法
1、 认真观察分娩机转模型分娩过程。
2、 用骨盆和胎儿模型分步骤联络枕左前位分娩机制, 思索每个动作原理。
【职业与专业素养要求】
操作规范, 动作熟练; 态度和蔼, 关心体贴, 注意隐私保护; 语言亲切, 沟通有效, 双方配合良好, 健康教育正确。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试验(实训)汇报
姓名:
专业:
学号:
年级:
班级:
分组组别:
实训(验)项目名称: 1. 子宫高度和腹围测量 2. 四步触诊法
完成日期:
实训(验)地点:
实训(验)环境: (平台和相关软件、 仪器设备、 耗材等)
一、 【目及要求】(参考指导书填写, 此次试验、 实训所包含并要求掌握知识点)
二、 【内容或步骤】(参考指导书填写, 试验、 实训具体方法、 步骤, 算法, 步骤图等表示设计或算法实现进程 )
三、 【小结】(统计试验、 实训实施结果, 出现问题及处理方法)
四、 结论(提交附件, 形式不限, 实物、 图片、 汇报等, 此列注明附件名称及规格、 数量)
五、 【指导老师评阅】
指导老师署名:
批阅日期:
备注: 实训(验)汇报按时上交, 成绩采取四级制(A、 B、 C、 D)并将记入该课程成绩。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试验(实训)汇报
姓名:
专业:
学号:
年级:
班级:
分组组别:
实训(验)项目名称: 枕先露分娩机转(枕左前位)
完成日期:
实训(验)地点:
实训(验)环境: (平台和相关软件、 仪器设备、 耗材等)
一、 【目及要求】(参考指导书填写, 此次试验、 实训所包含并要求掌握知识点)
二、 【内容或步骤】(参考指导书填写, 试验、 实训具体方法、 步骤, 算法, 步骤图等表示设计或算法实现进程 )
三、 【小结】(统计试验、 实训实施结果, 出现问题及处理方法)
四、 结论(提交附件, 形式不限, 实物、 图片、 汇报等, 此列注明附件名称及规格、 数量)
五、 【指导老师评阅】
指导老师署名:
批阅日期:
备注: 实训(验)汇报按时上交, 成绩采取四级制(A、 B、 C、 D)并将记入该课程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