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资本协议框架下的盈利模式转型模板.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9479475 上传时间:2025-03-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资本协议框架下的盈利模式转型模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资本协议框架下的盈利模式转型模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资本协议框架下提升我行盈利能力 方法提议 9月巴塞尔委员会管理层会议经过了加强银行体系资本要求改革方案, 标志着商业银行资本监管标准进入了新一阶段,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正在逐步前进全方面资本管理时代。银监会在5、 6月陆续公布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和《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措施》, 并已开始就《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措施》征求业内意见。一系列以新资本协议(巴塞尔协议III)为标准监管标准将组成中国商业银行新监管体系, 中型商业银行在这一体系框架下对盈利稳定提升能力被给予更高要求, 本文意在对我行应对新监管体系, 进行盈利能力提升可能采取方法和提议进行探讨。 一、 新版资本监管协议概述(巴塞尔协议III) 《巴塞尔协议》是国际清算银行(BIS)巴塞尔银行业条例和监督委员会常设委员会——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于1988年7月在瑞士巴塞尔经过“相关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协议”(巴塞尔协议I)简称。该协议自1999年-间进行了一次重大修订, 最终公布实施协议成为新巴塞尔协议(巴塞尔协议II), 该协议一最低资本标准、 监管监察和市场纪律为三大支柱, 强化了诸如对信用风险正确计量、 流动性风险预警及防范、 基于公开信息披露外部监管等商业银行体系稳定运行一系列基础要求。现在中国银行业现行监管标准即以该协议为准则制订。而在汲取了全球金融危机教训后, 最新一代资本监管协议(巴塞尔协议III)自开始分阶段逐步实施, 新协议对商业银行资本结构进行了更科学细致分类界定, 要求商业银行在高速信贷增加同时必需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 首先提升商业银行抵御金融风险能力; 其次确保银行持有足够贮备金, 能不依靠政府救助独自应对以后可能发生金融危机。新资本协议在监管政策上应用, 可归纳为四个方向八大类监管指标达标要求, 即放映资本规模关键一级资本充足率、 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总资本充足率指标; 约束资本放大水平杠杆率指标; 监测流动性风险流动性覆盖率(LCR)和净稳定融资百分比(NSFR); 意见控制信贷资产质量贷款拨备率和拨备覆盖率指标。新资本协议框架下监管目标是经过监管指标体系改革, 引导商业银行回归理性增加、 实施精细化管理, 转变发展方法, 重视结构调整, 改善风险管理, 提升发展质量, 增强银行业稳健性和竞争力。 二、 中国中型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概况及同业比较 截止9月30日, 我行资产总额达成10800亿元, 利润总额达成87亿元, 属于性中型商业银行, 据此, 笔者将这类银行作为本节关键研究对象进行比较分析。 (一)中国中型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概况 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特殊企业, 而中型商业银行作为上市股份制企业, 提升本身盈利能力和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无疑成为中型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中最关键任务。中国经济连续高速发展和经济增加对间接融资体系高依存度, 以及相对国际主流水平显著偏高利差区间确保了中国商业银行从事批发银行业务能够取得丰重利润。中国中型商业银行也不可避免形成了以利差收益为主导, 而利差收益又以批发银行业务收益为关键盈利模式和利润起源。传统盈利模式造成了银行利润受国家政策影响大, 风险相对集中, 资产情况差等多方面问题, 影响了银行盈利水平提升。但伴伴随金融体制改革深化, 用户结构改变和零售银行业务发展, 部分中型商业银行已经开始扩大本身零售业务比重、 开拓创新业务和投行业务作为新利润增加点, 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丰富盈利起源和结构盈利模式转型方向势必越发明确。 加入8家股份制同业-.9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和资产利润率比较表 (二)天津分行与地域同业间比较 天津分行成立已近7年时间, 面对复杂多面中国国际经济金融形势, 分行上下以提升关键竞争力为关键, 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 实现了新突破, 存贷款分别站上了一百五十亿和一百亿新台阶, 盈利能力不停增强, 收益结构连续优化。不过, 因为我行涉足天津市场较晚, 加之资源配置约束较为担心, 天津分行发展速度受到了一定限制, 和天津地域同业横向比较结果并不非常乐观。 加入上六个月中间业务收入、 资产利润率、 成本收入比、 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和人均利润比较表 在上述参与比较8家股份制同业中, 我行中间业务收入、 资产利润率和人均利润在上六个月排名均较靠后, 同时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和成本收入比指标排名很好(均进入前三名), 由此可见天津分行成本调控能力较强, 盈利模式转型有效, 但因为规模约束整体盈利能力尚显不足。 三、 新资本协议对中国中型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影响 (一)新资本协议实施影响 BCBS制订巴塞尔协议III初衷是在资本充足率范围较为宽泛情况下, 预防收益成本间较大差距可能造成负面效果, 经过加强资本监管从长久效果上取得正向经济净收益。 我们将现行监管标准和立即实施新资本协议框架进行对比, 经过下面三个图标分别展现新旧监管标准下, 资本组成内容改变、 监管标准改变和风险资产计量改变。 资本组成改变比较表 新标准下资本关键组成 老标准下资本关键组成 一级资本 关键一级资本 (CET1) 实收资本 关键资本 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盈余公积 通常风险准备 通常风险准备 未分配利润(扣除分红) 未分配利润 (扣除分红)   非累积型优先股 二级资本 贷款损失准备超出拨备覆盖率150%以上部分, 且不能超出信用加权风险资产1.25% 隶属资本 贷款损失 通常准备 符合标准次级债 、 混合债 次级债、 混合债 总资本 一级资本+二级资本 总资本 关键资本+ 隶属资本 关键监管指标改变比较表 监管指标 现行 新规 关键资本充足率 7% 8.50% 资本充足率 10% 10.50% 杠杆率 0 4% 风险资产权重改变比较表 项目 老措施下项目 现行标准 风险权重 新措施下项目 改变方向 监管新规 风险权重 1、 对商业银行债权 4个月以内 0% 不分期限 ↗ 25% 4个月以上 20% 2、 对企业债权 对中央政府投资 公用企业 50% 对中央政府投资 公用企业 ↗ 100% 其她对企业债权 100% 其它对企业债权 → 100% 3、 对个人债权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 50% 首套房个人住房抵押贷款 ↘ 45% 除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外个人贷款 100% 二套房个人住房抵押贷款 ↗ 60%     除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外个人贷款 ↗ 75% 4、 其她资产 其她资产 100% 其她资产 → 100% 其中: 递延所得税 ↗ 250% 其中: 对工商企业股权风险暴露 ↗ 1250% 5、 贷款承诺 原始期限未超出1年不可撤消贷款承诺 0% 原始期限未超出1年不可撤消贷款承诺 ↗ 20% 4、 操作风险 占用风险资产   无硬性要求 操作风险 占用风险资产 ↗         政府融资平台贷款 ↗ 100%-300% 经过上述比较能够看出, 对风险进行分类, 并对各类风险进行正确计量, 是实施巴3新监管标准体系基础, 在这一目标下, 银行加权风险资产将大幅增加, 而资产规模受制于杠杆率限制, 将被严格约束在关键一级资本规模25倍以内, 依据BCBC基于完全实施巴塞尔协议III样本测试(23个组员263家银行, 分两组: 一组94家、 资本超出30亿欧元, 其它为另一组、 169家), 两组样本加权风险资产分别增加了23%和4%; 而同时因资本定义改变造成CET1平均降幅则分别达成了41%和25%, 杠杆率则分别为2.8% 和3.8%, 由此可见测试样本几乎无法满足监管标准, 全球银行业在资本达标方面存在想打压力。 因为对新监管标准对外部补充资本要求深入细化和严格, 也就在资产扩张和资本积累之间形成了一个小小悖论, 从而使未分配利润和通常损失准备成为了一级资本积累主导内生原因, 其中尤以未分配利润积累更是成为商业银行寻求稳定扩张中间力量。 (二)新资本协议框架下我行面临发展压力 新资本监管标准提升了资本充足率, 对资本质量提出了提升要求; 因为权重调整, 对风险资产消耗更大。我行作为一家中型商业银行, 已经长久面临资本不足困局。面对型监管标准, 将承受更大发展压力, 尤其是在杠杆率约束下平衡资产规模扩张和内生资本(利润)积累之间关系, 将成为我行经营发展面临重大课题。依据总行计划财务部测算, 在表内外资产总数不变前提下, 若杠杆率达标, 我行需实现利润总额128亿元, 比预算计划增加28亿元, 增速将达成60%; 则需实现利润总额210亿元, 比计划目标增加84亿元, , 增速将达成64%。若利润增速无法达成这一速度, 资产规模扩张将受到严重约束。而考虑到我行今年4月刚刚经过增发募集了资本金, 强化利润积累能力和适度控制表内外资产规模必需同时进行, 才能满足杠杆率指标达标要求, 而提升资产使用效率和收益水平, 进而最终提升盈利能力, 增强利润积累, 肯定成为有效提升关键一级资本关键手段。 四、 我行提升盈利能力方法及提议 新资本协议框架敦促商业银行形成这么一个良性循环: 一级资本多少直接决定表内外总资产大小, 而表内外总资产大小又是决定利润关键原因之一, 利润稳定高速增加才能提升一级资本内生积累能力, 进而增加资产规模……所以在增资扩股粗放型传统手段受到限制时候, 良好盈利水平和盈利前景将是中型商业银行不可或缺发展肯定要求, 强化股东回报意识, 提升银行盈利能力也就成为了中型商业银行经营发展关键目标, 结合经营管理实际情况, 笔者就我行深入丰富利润起源、 深入推进收入结构提优化, 有效升盈利能力并最终实现内生关键资本积累和资产规模夸张良性循环所可能采取方法提出以下提议: (一)继续深化发展中间业务, 逐步推进盈利模式转型 近些年以来, 面临不停收窄利差区间和利率市场化压力以及用户越来越丰富金融服务需求, 为了能够规避利率风险巩固和扩大用户群, 发明新利润增加点, 银行金融创新大部分在中间业务, 内容包含资金清算结算、 对公理财、 资产托管、 基金托管、 现金管理、 代理买卖、 财务顾问、 信息咨询、 担保及承诺等, 也包含到老百姓生活方方面面, 如银行卡、 外汇买卖、 个人事物黄金买卖、 个人理财、 汇兑、 代扣代缴……中间业务种类日趋丰富、 包含面也越来越广, 而建立中间业务盈利模式关键点在于加强建立中间业务综合管理制度体系, 研究金融市场热点和趋势, 发觉和抢占市场先机, 开创品牌产品, 提升银行综合竞争力。 其次, 并不是全部银行都应该大力开展、 全方面发展中间业务, 而是应该依据本身业务优势和关键目标用户群, 有选择、 分层次开展产品和服务创新。所以, 中间业务由粗放式转为精细化发展模式势在必行。这要求银行在产品创新、 连续增加、 稳定发展等领域追求中间业务质量提升, 将不一样风险程度、 盈利水平、 服务周期产品组合成完整链条, 确保不管经济高涨还是调整, 也不管用户风险偏好是高还是低, 中间业务都能取得连续稳定增加。假如缺乏理性和计划为了盲目扩张、 单纯追求创收产品种类, 那只能是本末倒置短视之举, 对于银行健康发展没有任何好处。结合本身优劣势, 有放矢发展符合其用户需求中间业务, 才能够在有效控制成本情况下实现利润增加和盈利模式转型。就发展中间业务而言, 也有以下策略: 一是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确定个性化发展战略。我行作为中型商业银行经营情况而言, 全方面发展中间业务, 全部以“大而全”为目标不现实、 也不符合本身展需要。所以, 在发展定位上就应该依据本身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 “量身打造”符合本身资产规模和盈利模式发展方向, 从特定用户需求出发, 围绕现有产品功效扩展、 延伸和不一样产品间交叉补充, 关键开发金融产品附加价值。 二是优化中间业务收入格局, 逐步减免常规性低端“中间业务收入”, 把培植开发创新业务、 投行业务和代理业务等资源占用少、 回报率高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未来赢利关键, 以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为标准, 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 开发创新出适合不一样类型企业、 居民要求中间业务新品种, 经过提升金融服务附加值, 提升盈利效率 三是切实转变观念, 合理制订中间业务收入定价策略。经过加大对目标用户群信息输送和沟通, 发觉用户业务需求, 深度挖掘用户潜在价值, 并加强用户信息搜集、 整合利用能力, 为后续业务调整、 创新积累数据和经验。针对不一样市场, 平衡风险和收益, 确立合适价格来争取不一样目标用户群体。然后, 在已经有信息和经验上, 有放矢地制订定价策略, 争取在中间业务上取得议价权, 从而在不流失用户资源情况下提升盈利能力。 四是主动创新产品业务, 大力发展投行业务, 从资金提供者转向咨询、 承销、 托管角色转型, 与用户关系从单纯债权债务转向更多顾问服务, 甚至于经过连续资产证券化过程, 将部分产品利息收入转为非利息收入。形成中间业务收入链式效应, 同时增强用户依靠度。 五是拓展业务渠道, 转变扩张模式。充足利用我行新一代关键业务系统技术优势, 在网上银行、 电子商务交易量和市场份额日益增大金融信息化浪潮下, 坚持深入发展网络信息技术, 高质快速拓展电子银行产品。在完善网上银行同时, 经过与运行商合作主动拓展手机银行业务。这一策略收益和回报对于原本物理网点有限中型商业银行尤为丰厚, 首先避免了网点扩张带来高成本, 首先拓展了自己业务渠道和服务覆盖面, 更可能实现用户资源批量积累。 (二)实现有区域差异精细化管理, 激励分行特色化发展 提议我行在初步推行分类管理体系中植入区域差异化管理原因, 依据经济发展热度不一样、 潜力不一样、 总量不一样和同业竞争压力不一样平衡各分行间资源配置, 对于经济发达、 竞争猛烈地域分行给予一定发展容忍度和灵活度, 变要面子为要效益, 能够许可分行在取得高收益信贷业务或者表外业务同时, 损失一定存款积累; 或者激励经济欠发达地域、 我行进驻较早地域分行以更高增速发展, 确立我行在部分省份先入优势, 并逐步取得地域中型同业间话语权甚至定价权; 亦或是培育特色业务分行, 经过考评激励和资源配置调整, 加紧战略性新兴产业业务试点, 使之在某一业务领域发明显著品牌效应。 (三)深入提升资金运行能力, 发明资金规模运行效益 引入FTP定价机制, 在平衡系统内资金需求同时, 经过总分行资金价格转移, 实现全行资金集约化经营和规模效益, 同时支持运作能力强分行逐步形成在一定区域内较为有影响力地域资金营运分中心。亦可应对分行见差异化发展可能带来头寸不均衡和诱发流动性风险可能性, 在有效控制流动性风险同时能够降低总分行间内部资金成本消耗。 (四)以中小用户为中心, 着力提升零售业务服务能力 我行已经将“中小企业融资教授”作为明确为本身市场定位, 提升盈利能力尤应以中小型用户和个人用户为中心, 经过完善中小企业产品体系, 开拓私人银行业务等手段, 提升我行对私、 尤其对高端私人用户全方面服务能力将是提升盈利能力有力支撑。 总而言之, 我行必需在进一段时期内, 坚持拓宽盈利口径, 增加盈利渠道; 努力争取经过多个手段相结合, 寻求业务突破口, 为未来发展打好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