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安全人机工程》模拟题
一.单选题
1.人机工程学起源于( ), 形成于( ), 发展于( )。( A )
A.欧洲; 美国; 日本 B.美国; 日本; 欧洲
C.日本; 欧洲; 美国 D.欧洲; 日本; 美国
2.人体( A )信息由视觉取得。
A.80% B.70% C.60% D.50%
3.正常人能感觉到光波长为( D )
A.460~840nm B.460~780nm C.380~840nm D.380~780nm
4.人眼观看展示物最好视角在地域标准视角( C )区域内。
A.5° B.15° C.30° D.45°
5.含有正常听力青少年可听范围是( D )
A.20~15000Hz B.20~0Hz C.16~15000Hz D.16~0Hz
6.人在人机系统操作过程中所起作用, 可经过心理学提出带有一般意义公式加以描述, 这公式是( D )
A.反应→刺激→意识 B.刺激→意识→ 反应
C.意识→刺激→反应 D.刺激→意识→反应
7.以下图, 其中( B )曲线为左右手正常操作范围。
A.2和5 B.1和6 C.3和4 D.2和6
8.在作业环境中, ( A )是一切人机作业前提。
A.光环境 B.温度环境 C.湿度环境 D.噪声环境
9.在控制器设计中脚动控制器设计上, 一脚脚蹬(或脚踏板)采取( B )阻力为好。
A.4 N/cm2 B.14 N/cm2 C.21 N/cm2 D.28 N/cm2
10.为确保作业人员操作活动不受限制, 每个人工作活动面积最少不得小于( D ), 宽度大于1。
A.3m2 B.2.5m2 C.2m2 D.1.5m2
11.颜色对比与人眼辨色能力有一定关系。当两种颜色相配在一起时, 易于识别次序是( A )。
A.黄底黑字, 黑底白字, 蓝底白字, 白底黑字
B.白底黑字, 黑底白字, 黄底黑字, 蓝底白字
C.黄底黑字, 白底黑字, 黑底自字, 蓝底白字
D.白底黑字, 黄底黑字, 黑底白字, 蓝底白字
12.人机工程学发展大致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 即: ( C )。
A.以人类为中心以机械为中心人机系统环境协调以系统为中心
B.以机械为中心以系统为中心以人类为中心人机系统环境协调
C.以机械为中心以人类为中心以系统为中心人机系统环境协调
D.以人类为中心以系统为中心人机系统环境协调以机械为中心
13.人机功效分配研究意义是利用人与机器特点, 为作业中人与机器安排不一样任务形式、 难度和任务量。人机工程学研究人机功效分配目是( D )。
A.充足发挥机器效用
B.最大程度地发挥人潜力
C.改善机器方便使之适应人作业需要
D.提升人机系统效率和安全性
14.下列原因中, 与作业姿势无关有: 工作空间大小和照明条件; 体力负荷大小; 频度和用力方向; ( D )。
A.工作场所部署与格局
B.作业方法和作业者主动采取体位等
C.设备与材料位置和取用工作台面与座椅形状和尺寸
D.作业组织形式
15.人机系统为同时满足人类安全和工效需要, 必需含有( A )功效。
A.信息接收、 信息贮存、 信息处理和实施
B.信息输入、 信息接收、 信息处理和信息输出
C.信息接收、 信息处理和信息反馈
D.信息输入、 信息处理和信息反馈
16.通常人最好听闻范围是( B )
A .20~15000 B.20~0Hz C.16~15000Hz D.16~0Hz
17.站着不动、 长久或常常反复地弯腰、 躯干扭曲并倾斜姿势、 常常性反复地单腿支撑姿势和手臂长时间前伸等姿势极易产生疲惫。其原因关键是( D )。
A.动态作业 B.动作力量过大 C.动作幅度过大 D.静态作业
18.大家常常在伸手取物时直接将手伸向物品, 在穿越空地时走斜线, 为图省事直接从有限高度设备或货物堆上翻越而过等。这在人机工程学上被称为( A )。
A.捷径反应 B.躲避反应 C.主动反应 D.消极反应
19.根据( B )分类, 人机系统可分为开环人机系统和闭环人机系统。
A.人机系统组合方法 B.有没有反馈控制作用
C.人机系统自动化程度 D.人机系统规模大小
20.显示器(显示装置)是从机器至人信息传输装置, 视觉显示器因为传输信息量大、 传输方法多样等原因, 取得了最广泛应用而占关键地位。视觉显示器可分为数字式和模拟式两类。对于数字显示方法特点描述, 以下说法中错误是( C )。
A.动态范围大 B.读数正确 C.定性显示 D.定量显示
二.多选题
1.人机工程学研究内容: ( ABCD )
A.人原因; 包含人生理、 心理、 人体测量和生物力学;
B.机原因; 显示器和控制器设计;
C.环境原因; 人机共处空间条件、 环境监测、 控制技术及改善;
D.人—机系统综合研究 ;
E.机—环境系统综合研究。
2.人体测量基准面有( ABDE )
A.矢状面 B.冠状面 C.中状面 D.水平面 E.眼耳平面
3.视觉多个要素有( ABD )
A.可见光 B.视觉对象 C.环境情况 D.视觉器官 E.视觉效果
4.知觉基础特征有( ABCD )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了解性 C.知觉恒常性
D.知觉选择性 E.知觉控制性
5.心理特征中, 传统气质类型有( ACDE )
A.多血质 B.兴奋质 C.胆汁质 D.粘液质 E.抑郁质
6.非理智行为心理原因表现有( ACD )
A.侥幸心理和省能心理 B.拖拉心理和表现心理
C.逆反心理和凑兴心理 D.从众心理和精神文明 E 即兴心理和物质文明
7.颜色视觉多个特征是( ACD )
A.明度 B.暗度 C.色调 D.饱和度 E.冷暖度
8.人知觉通常分为( ABCD )
A.平衡知觉 B.时间知觉 C.运动知觉 D.社会知觉 E.皮肤知觉
9.以下说法正确是( BC )
A.色彩轻重感关键是由明度决定, 暖色系比冷色系感觉轻;
B.暖色, 给人兴奋感, 使人情绪高涨、 精神振奋、 易于激动;
C.冷色, 使人冷静、 抑制人情绪;
D.非彩色白色、 黑色和灰色都给人以坚硬感;
E.通常暖色系颜色感觉比实际小, 称为收缩色; 冷色系颜色感觉比实际大, 称为膨胀色。
10.以下手运动特征中, 符合人体人机学是( ABD )
A.垂直〉水平
B.自上而下〉自下而上
C.水平面: 前后〉左右 直线〉旋转
D.右手〉左手 且右手向右〉向左
E.远离身体〉朝向身体
11.设计语言传示装置时应注意问题有( ADE )
A.语言清楚度 B.传示距离
C.语言敏感度 D.语言强度 E.噪音对语言传示影响
12.指针式仪表设计时应考虑安全人机工程学问题有( ABDE )
A.刻度盘形状和大小是否合理;
B.指针式仪表大小与观察距离是否百分比合适;
C.指针仪表材质是否符合人体安全, 确保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D.刻度盘刻度划分、 数字和字母形状、 大小以及刻度盘色彩对比是否便于监控者快速而正确地识读;
E.依据监控者所处位置, 指针式仪表是否部署在最好视区范围内。
13.在控制器设计中脚动控制器设计上, 以下操纵要求和图上脚动控制器操作方法相符是( AC )
A.脚操纵力比较大时
B.脚操纵力比较小时
C.操作频繁不过力度较小
D.操作频繁不过力度较大
E.操作极少但且力度较大
14.作业空间是作业者进行作业场所及其空间。按安全程度分( BCD )
A.通常空间 B.安全空间 C.潜在危险空间
D.危险空间 E.尤其危险空间
15.在机械设备故障诊疗步骤中, 状态识别是依据建立状态函数和准则对待检模式进行分类, 其中常见判别准则有( BDE )。
A.逻辑判别准则 B.类比判别准则 C.归纳判别准则
D.绝对判别准则 E.相对判别准则
16.生理性疲惫除与劳动速度、 强度和身心活动简单原因相关外, 还与( AB )工作环境原因相关。
A.劳动方法 B.连续时间 C.温度 D.照明 E.色彩
17.实际工作中, 依据操纵方法可将人机系统控制装置分为( BD )。
A.开关控制器 B.手动控制器 C.制动控制器
D.脚动控制器 E.调整控制器
18.降低反应时间路径有( ABD )
A.合理选择感知类型
B.适应人生理心理要求, 按人机工程学标准设计机器
C.合理部署机器位置
D.经过训练来提升人反应速度
E.选择对人体有利机器
19.机械安全包含以下哪些内容( ABD )。
A.在机械设备预定使用期间内实施预定功效时, 不会给人身带来伤害
B.机械设备在可预见误用时, 不会给人身带来伤害
C.机械设备在预定使用期间, 即使出现误操作, 也不会给人身带来伤害
D.机械设备在整个寿命周期内, 发生可预见非正常情况下任何风险事故时机器是安全
E.机械设备在整个寿命周期内, 其安全装置能确保操作人员安全
20.在人机界面设计中, 要求设计显示装置不仅要正确反应设备情况, 还应满足( AB )。
A.显示装置要符合操作者信息接收和处理能力
B.显示装置要能够减轻操作者精神担心和身体疲惫
C.显示装置要符合操作者操作要求
D.显示装置必需在操作者最好视觉区
E.显示装置应首先选择视觉显示器
三.判定题
1.感觉和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两种相同水平反应。(错, 是两种不一样水平反应)
2.人由暗处至明处, 最初不能识别物体, 感到刺眼, 经1min左右人眼方能恢复分辨功效, 此种情况称为暗适应, 是正常现象。(错, 应为明适应)
3.在人机界面设计中感官选择上, 因为听觉信息范围大, 有特征, 而且语音信息具体正确, 所以把听觉列为首选。(错, 视觉列为首选)
4.显示设计基础标准中, 应遵照显示内容少而精, 人不能同时接收信息最大7个。(对)
5.氧债即需氧量与实际供氧量之间差额。(对)
6.平均值是测量值分布集中区, 反应事物本质, 所以能作为设计依据。(错, 不能作为设计依据)
7.第5百分位, 即5%人身高等于, 低于该值, 95%人高于该值, 属于小身材值。(对)
8.工作空间=作业空间+辅助空间。作业空间即指劳动操作所需空间; 辅助空间=心理空间+行动空间+协作空间。(对)
9.水平作业域就是人站在工作台前, 在水平面上运动手臂所形成轨迹范围。(错, 是人坐在工作台前)
10.人体运动系统关键由骨、 肌肉、 关节三部分组成。人运动过程中, 骨起杠杆作用, 肌肉起枢纽作用, 关节是人体运动动力源。(错, 关节起枢纽作用, 肌肉是人体运动动力源)
11.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组成。神经系统是整个机体主导系统, 全身各器官系统均在神经系统统一控制和协调下, 相互影响, 相互协调, 确保机体整体统一及其与外界环境相互平衡。(对)
12.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事物部分属性反应; 能够反应客观事物全貌。(错, 不能反应客观事物全貌)
13.人从接收外界刺激到做出反应时间叫做人反应时间。反应时间越长, 人作出判定越正确, 能够降低或避免事故发生。(错, 降低反应时间, 提升反应速度, 能够降低或避免事故发生。)
14.听觉过程就是将空气中声波转变为机械震动, 将机械震动转变为液体波动, .将液体波动转变为神经冲动, 经传导神经传输给大脑。(对)
15.显示器和控制器配合设计关键考虑其相合性, 通常来说, 人对显示器和控制器运动有一定习惯定式, 如控制器朝上、 朝前和向右移动时, 显示器应显示读数增加, 或者开关进入“开”位置, 反之亦然。(对)
16.按键颜色应依据其功效决定: 表示“停止”、 “断电”或发生事故按键应为红色; “起动”或“通电”, 应优先用绿色, 不能用绿色时, 许可用白灰或黑色键; 按下为开, 抬起为停或进级, 优先用黑色键, 忌用红色键。(对)
17.作业空间中危区是指不许人进入危险区域。即任何情况下人都不能进入。(错, 能够进入, 进入危区进行工作, 必需关闭电源, 停止设备运转)
18.在安全人机系统中显示装置显示方法选择上, 数量识读仪表目是获取正确数据, 开窗式最好, 圆形次之, 竖直直线型最差。(对)
19.音响显示装置中, 铃通常是90——100dB, 适适用于高噪声环境。(错, 铃适适用于较高强度噪音环境; 角笛通常是90——100dB, 适适用于高噪声环境)
20.作业域是作业动作在周围形成空间范围。作业域范围大于安全作业空间范围。(错, 安全作业空间大小是作业域加上富裕空间, 作业域范围小于安全作业空间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