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卖炭翁》教案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感受简练的文笔、逼真的人物刻画;
2. 了解卖炭翁的不幸遭遇,“宫市”给百姓造成的苦难以及诗人对下层民众的深切同情。(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 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古诗词二首》中的第一首《卖炭翁》(板书课题)。
二、 作者简介与写作背景
1. 学生阅读白居易的简介,交流自己了解到的重要信息。(个人生平、文学主张、作品风格等皆可)
2. 过渡:简介里交代这是一首叙事讽喻诗,那么讽刺的是当时的什么现象呢?结合标题下的小字我们有什么发现?(“苦宫市也”)
3. 生浏览写作背景,了解唐代宫市的情况。
三、 整体感知
1. 诗歌朗诵:学生听范读,明确字音。
2. 思考问题:
(1) 诗歌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2) 诗歌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3) 围绕“炭”,从卖炭翁的角度,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
四、 品读文本
1. 想要深刻地了解这个故事,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我们需要对文本进行认真的品读。老师为大家列出了3个角度(课件展示),请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角度,精读文本,把自己感受到、探究到的批注在相应诗句旁边。
2. 学生独自批注,3分钟后小组交流。
3. 全班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赏析,适当追问:a.诗中刻画了两组人物,请分别用一两个词概括人物形象。b.本诗中有哪几种人物描写方法,举出诗句进行说明。C.文中多处运用对比,请分别找出,并说说各自的作用。
五、 把握情感与归纳主旨
1. 作者对卖炭翁给予深切同情,对宫市进行揭露,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2. 我们了解了诗歌所记叙的事件,也能把握作者的情感与写作意图。大家能否对照着课件上的提示,尝试着归纳出本诗的主旨呢?(课件展示)
3. 教师总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白居易的《卖炭翁》就是一篇针砭时弊、反映百姓苦难的现实主义佳作。诗歌通过记叙一个卖炭老翁辛苦劳动所得最终被宫使掠夺一空的遭遇,揭露了宫市的罪恶和统治阶级的残暴,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板书:
卖炭翁(白居易)
烧炭艰辛
卖炭翁 运炭艰难 (外貌、动作、心理)生活困苦艰辛年迈
对比 炭被掠夺
宫使 夺炭 (外貌、动作)仗势欺人、蛮横冷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