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Module 7
教学目标
语
言
知
识
目
标
功能
谈论四季与天气
语法
全体学生能初步运用:We fly kites in spring. It’s warm today.等语句描述季节、天气以及不同季节里人们从事的活动
部分学生能初步运用: It’s spring. 等语句描述季节
词汇
全体学生能理解:we, fly, spring, summer, season, nice, warm, hot, autumn, cool, winter, cold, skating, go skating, play, snow, rain, sunny, windy, very
全体学生能初步运用:we, nice, warm, sunny
部分学生能初步运用: fly, spring, summer, season, hot, autumn, cool, winter, cold, skating, go skating, play, snow, rain, windy, very
语音
感知陈述句的语音语调
语言技能目标
听
全体学生能听懂:We fly kites in spring. It’s warm today. It’s spring.
说
全体学生能说:We fly kites in spring. It’s warm today.等语句
读
全体学生能整体认知: we, nice, warm, sunny
写
全体学生能视觉感知:we, nice, warm, sunny
运用
全体学生能介绍自己喜欢的季节
学习策论
积极运用所学的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
文化意识
在学习和日常交际中,能初步注意到中外文化的异同
情感态度
积极参与各种课堂学习活动
任务
以自己喜爱的季节为主题制作海报并进行介绍
教学内容分析
本模块的教学内容是四季和天气。
第一单元的课文内容是四张制作精美的海报,主题分别是一年四季。海报上不仅有简洁的文字说明,还有精美的图片辅助说明文字内容。与单一的文字介绍相比,海报这种形式更加简洁、清晰、生动。因此,在陈述观点时,海报往往比单一的文字或图片效果更好。
第二单元的课文内容是天气情况记录:四个记录者记录了四个不同地方的天气情况。教师可以请学生观察图片,从窗户外面的风景推断出这是四个不同的地方。此外,同一个地方一天的天气变化不会这样大,学生由此可判断课文中描述的是四个不同地方的天气情况。通过类似的分析,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推理能力能够得到锻炼,心智也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
本模块的学习重点是含有实义动词的一般现在时语句的巩固运用和天气词汇的学习。本模块的天气词汇较为集中,可以使用挂图帮助学生学习。教师可以把相关图片发给学生,请学生配上相应词汇,然后由教师制作天气词汇挂图并将其张贴在教室里,引导学生随时学习。
Unit 1 We fly kites in spring.
教学过程:
一、 热身导入
1、 师生互致问候。
2、 请学生演唱上一模块学过的英语歌曲。
3、 请学生齐声说第一模块所学的韵句。
4、 教师向学生提问:“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学生可能不会回答,教师告诉学生:“学习了本模块的内容后大家就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5、 播放SB Unit 1活动1的录音,请学生看图。
6、 再次播放动画,请学生整体感知;播放第三遍,全班跟读,小组跟读。播放到“season”这个词时,展示四季的图片,并提醒学生注意其读音。
7、 再次播放录音,请学生跟着说。先慢速说几遍,直到学生能流利地说出
韵句,再过渡到正常速度。
二、 任务呈现
教师告诉学生:“学习过本模块之后,我们要制作一张介绍自己最喜爱的季节的海报。在这之前,我们先来看几张别的小朋友制作的海报吧。”
三、 课文学习
1、 播放SB Unit 1活动2的录音,请学生看图,教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语境。
2、 再次播放录音,请学生完整地听一遍。教师需要注意:这篇课文与以前课文的形式不同,是由陈述句组成的语段,教师要提醒学生主要陈述句的语音语调。第三遍播放录音,请学生逐句跟读。
3、 学习“spring, summer, autumn, winter”时,可以通过展示照片、卡通画等帮助学生理解这四个词的词义。四季名次不是本课的学习重点,要求学生能听懂表示四季的这四个词,能说出自己最喜欢的那一个季节即可。
4、 学习“warm, hot, cool, cold”时,可以通过模仿动作等学生喜欢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词义。教师可以出示一张天气单词卡片,用动作和表情表现出自己在该天气情况下的感受;然后请学生看天气单词卡片,表现出自己在不同天气情况下的感受;最后请个别学生看单词卡片,表现自己的感受,请其他学生猜测。教师还可以通过展示丰富的、学生喜欢的动作图片和卡通图画等帮助学生记忆这些词汇。
5、 学习“fly kites,go skating ”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丰富的、学生喜欢的动作图片和卡通图画等帮助学生理解语义。
6、 请学生全班朗读、小组朗读课文。要求学生尽可能模仿录音的语音语调。
四、 训练巩固
1、 完成SB Unit 1活动3。播放录音,请学生看图,听录音,理解语句;再次播放录音,请学生跟读。直到学生能读出所有语句。
2、 完成SB Unit 1活动4。请学生看活动4中的八四幅图,并描述图片内容。然后请学生读对话示例,进行关于春季活动的问答练习。可以先请一个能力较强的学生与教师配合作示范,再请学生两人一组进行练习。最后请几组学生在向全班展示。
3、 完成AB Unit 1练习1。请学生识别练习1中关于季节、天气和活动的图片,并尝试描述图片的内容。教师播放录音,请学生理解题目要求,并试着把相应的图片连线搭配起来。再次播放录音,在关键处停顿,请学生完整连线搭配。最后,教师给全班订正答案,请学生边听边检查自己连的线是否正确。
4、 完成AB Unit 1练习2。完成练习1之后,请学生仿照练习2中的示例,两人一组轮流指图说话。
5、 完成AB Unit 1练习3。请学生识别练习3中五幅图片的内容,仿照示例,根据动词”play, have”的用法把它们分别与相应的图画连线搭配起来。然后请学生对图画内容进行描述,以此在全班核对答案。
6、 完成AB Unit 1练习4。完成练习3之后,请学生仿照练习4中的示例,两人一组轮流指图问答,然后请几组学生展示。
五、 任务完成
1、 教师对学生说:“现在,我们就来制作自己最喜爱的季节的海报。”
2、 学生独立完成海报的设计制作。
3、 请部分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海报。
六、 布置作业
1、 向家人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季节。
2、 打着拍子向家人或同伴展示本单元新学的韵句。
3、 与同伴开展模仿感受、猜测季节的活动。
Unit 2 It’s warm today.
教学过程:
一、 热身导入
1、 师生之间相互问好。
2、 请学生说上一单元学过的韵句。
3、 教师对学生:“Do you go skating in winter? Do you go swimming in winter?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中的孩子们冬天都做些什么吧。”
4、 教师呈现SB Unit 2 活动1的动画,请学生看动画。教师对学生说:“不
同的地方的孩子在冬天开展的活动也不同,原来冬天不仅可以堆雪人,
还可以下海游泳呢。”
5、 播放动画,请学生整体感知;再次播放录音,请学生跟读。直到学生能
读出所有语句。鼓励学生模仿录音的语音语调。
6、 在学习”play in the snow”时,教师可以呈现堆雪人的照片或卡通画,帮助
学生理解语义。
二、 任务呈现
教师告诉学生:“学习了今天的课文之后,我们可以继续丰富上一单元制作的海报内容。”
三、 课文学习
1、 教师把本课的挂图贴在黑板上,播放SB Unit 2活动2的录音,请学生看图。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课文展示的是不同地区的天气记录。那么,我们是如何推断出这些是不同地区的天气记录呢?首先,窗外的风景不同; 其次,四幅图呈现的是截然不同的天气情况,对于一个地方而言,不可能发生在同一天里。”通过以上分析和讲解,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推理。
2、 再次播放录音,请学生完整地听。第三遍播放录音,请学生逐图跟读跟读语句并画出新单词。
3、 教师讲解新单词:假装看看天,并急忙撑起雨伞,同时对学生说:“It's
raining.”请学生跟读。用类似的方法讲解其余的新单词。
4、 学习“raining, sunny, windy, snowing”时,可以连同上一单元所学的天气
词汇,一起制作天气词汇挂图。教师可以把表现不同天气状况的图片发
给学生,请学生按照以前制作词汇挂图的方法,为图片配上相关词汇, 由
教师制作天气词汇挂图并将其张贴在教室里,以便学生随时学习。也可
以引导学生展示表现同一天气状况的不同照片和卡通画等,以此加深对
词义的理解。
5、 小组跟读录音,引导学生模仿录音的语音语调。
6、 引导学生把季节天气词汇和相关语句抄写到自己“Pictionary”的相应位置上。
四、 训练巩固
1、 完成SB Unit 2 活动3。教师带领学生看图,读出例句,然后请学生想出自己想要介绍的地方,画出那里的天气情况,并进行陈述。教师可先示范,再请学生独自完成。最后,请几个学生在全班展示。
2、 完成SB Unit 2 活动4。教师先逐行播放朗读歌词的录音,请学生跟读;然后播放歌曲录音,请学生跟着唱。在学生唱到“Rain ,rain”时,请他们抬起手来,在眼前晃动手指,表示下雨;在唱到“go away”时挥手,示意让雨离去。教师可把全班分为两组,要求他们轮流跟着伴奏演唱歌曲的前两句和后两句。
3、 完成SB Unit 2 活动5。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教师带领学生理解游戏规则;三个学生站在讲台前,分别从不同的盒子里抽出代表天气情况、季节和活动的单词卡片,并连词成句。由于三个词语是随机组合,因此极易出现不合常理或滑稽可笑的句子。教师可以先和两个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示范。在大家都理解活动意图后,在全班开展活动。
4、 完成SB Unit 2 活动6。教师出示字母”Oo, Pp, Qq”的卡片,请学生认读。然后播放录音,请学生跟读,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教师可以把字母与单词相结合,编成歌谣:“O is for orange. P is for panda. Q is for queen.”请学生多练习几遍。
5、 教师板书这些字母的大小写。然后请学生用手指在空中摹写这些字母。
6、 完成AB Unit 2练习1。请学生识别并描述八幅小图的天气符号。教师指导学生练习,并在黑板上进行示范。播放录音,请学生熟悉录音内容,边听边指图;再次播放歌曲录音,每句话后停顿,请学生在圆圈内画出相应的天气符号;第三次播放录音,请学生检查答案是否正确,教师在全班订正答案。
7、 完成AB Unit 2练习2。完成练习1之后,请学生仿照练习2中的示例,指图说话,也可以请一个学生说出完整的句子,其他学生指出相应的城市图。
8、 完成AB Unit 2练习3。请学生图,理解游戏规则:学生两人一组,学生A 先在心中选择一个练习1中出现过的地方,并说出这个地方的天气特征,学生B要根据其描述猜测具体的城市名称。请学生先读例句,然后两人一组开展游戏。最后请若干小组在全班展示。
9、 完成AB Unit 2练习3。请学生看练习4中的示例,理解题目要求:这个练习要求学生用学过的语句描述自己家乡的气候状况。教师可先进行示范,描述自己的家乡。然后请学生两人一组开展练习。最后请若干小组在全班展示。
五、 任务完成
1、 完成SB Unit 2 活动7。教师告诉学生:“我们要进一步完善上一单元
制作的海报,展示自己最喜欢的季节以及在该季节里开展的活动的。
2、 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海报,在海报上添加本单元新学的语句,并绘制新的插图。然后请学生四人一组,分别向小组成员介绍自己的海报
3、 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展示制作好的海报,并进行介绍。然后由全班选出制作精美的海报,由教师给与奖励。
六、 布置作业
1、 完成AB Unit 2练习4。请学生边读字母边摹写。
2、 向家人展示自己跟读模仿课文录音的情况。
3、 向家人展示本模块自己最喜欢的内容。
4、 给家人或同伴演唱本模块新学的歌曲。
5、 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海报。
Module 8
教学目标
语
言
知
识
目
标
功能
描述位置关系
语法
全体学生能初步运用:It’s in/ on/ under/ behind …
部分学生能初步运用: Where is …? Daming flies a kite in the park.
词
汇
全体学生能理解:toy, walk, under, behind, for, box, bedroom, flies, park, lake, tree, fishing, go fishing
全体学生能初步运用:toy, walk, under, behind
部分学生能初步运用:for, box, bedroom, flies, park, lake, tree, fishing, go fishing
语音
感知包含陈述句的语音语调
语言技能目标
听
全体学生能听懂:It’s in/ on/ under/ behind … Where is …? Daming flies a kite in the park.
说
全体学生能说:It’s in/ on/ under/ behind …
读
全体学生能整体感知:toy, in, on , under, behind, walk
写
全体学生能视觉感知:toy, in, on , under, behind, walk
运用
全体学生能运用“It’s in/ on/ under/ behind …”开展“抓石子”游戏
学习策论
积极运用所学的英语参与游戏
文化意识
在学习和日常交际中,能初步注意到中外文化的异同
情感态度
在小组活动中与其他同学积极配合和合作
任务
参加“抓石子”游戏
教学内容分析
本模块的教学内容是描述位置关系。
第一单元的课文发生在Daming的家中。Daming在桌子上发现了一封信,根据这封信及随后在不同位置出现的一连串线索提示,他来到卧室,发现朋友们正拿着生日蛋糕等着为他庆祝生日。
第二单元的课文和上一模块类似,是四张以Daming为主人公的海报,分别介绍Daming在四个季节中进行的活动。学生在上一模块已经学过海报的制作,因此,本模块学校结束后,可以请学生再制作一份海报,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在四季里最喜欢开展的活动。
本模块的学习重点是方位词。这不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方位词,他们在上一学期已经学习了”in,on”的用法。本单元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新的方位词,并作为学习的重点。教师可以制作方位词汇挂图并将其张贴在教室里,比如画出学生熟悉的场景(教室、家、学校等),在图中标出不同物品所在的位置,从而帮助学生较为系统地理解和记忆方位词。
地点是伴随方位词学习的词汇。在制作方位词汇挂图时,教师可以把地点名词也包含进去并标注出来。
本模块可以开展的任务很多。比如:“抓石子”游戏。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喜好再自行设计其他的任务进行教学。
Unit 1 It’s on your desk.
教学过程:
一、 热身导入
1、 教师热情地和学生打招呼,带领学生一起说上一模块学过的韵句。
2、 请学生复习在第二模块第一单元活动1中所学的韵句。
3、 播放SB Unit 1活动1的录音,请学生看图。
4、 再次播放录音,请学生整体感知;播放第三遍录音,请学生全班跟读,小组跟读。播放到"under"时,通过图片展示该词的词义,同时请学生注意其发音。
二、 任务呈现
1、 教师问学生:“大家玩过‘抓石子’游戏吗?”如果有学生玩过,教师可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道具请学生演示。在学生演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用
英语进行描述。
2、 告诉学生:“学习了本模块之后,我们就会用英语玩‘抓石子’游戏了。”
如果学生对这个游戏特别感兴趣,教师可以先用英语演示。
三、 课文学习
1、 播放SB Unit 1活动2的录音,请学生边看图教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语境。
2、 再次播放录音请学生完整地听一遍;播放第三遍录音时,请学生逐句跟读。提醒学生注意Daming的语音语调并模仿。
3、 学习” box, bedroom, behind”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4、 可以结合已学过的”“in,on,under,behind”制作方位词挂图,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些词汇。
5、 最后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表演课文,并请几组学生在全班展示。请全班学生评选出“最佳表演组”,教师分发小贴纸进行奖励。表演前教师可准备好写有相关内容的纸条和一个生日帽作为表演的道具。
四、 训练巩固
1、 完成SB Unit 1活动3。播放录音,请学生看图,听录音,理解活动内容;猴子与熊猫、小狗正在玩捉迷藏的游戏;再次播放录音,请学生理解语句;播放第三遍录音,请学生跟读,直到学生能读出所有语句。
2、 完成SB Unit 1活动4。这是一个看图说话的活动。先请学生看图并了解活动要求;然后教师朗读例句,请学生跟读;再请学生两人一组开展活动;最后请个别学生全班展示。
3、 完成AB Unit 1练习1。这是一个听录音作判断的练习。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做听力题的要求和方法:请学生在听录音前先看清楚图画内容,再听录音,如果录音和图画内容相符则画钩。学生完成后再次播放录音,全班核对答案。
4、 完成AB Unit 1练习2。完成练习1之后,请学生仿照练习2中的示例,两人一组指着练习1的图片进行问答练习。最后可请几组学生到教室前面进行展示。
5、 完成AB Unit 1练习3。请学生仔细看每幅图的内容,理解练习要求:参照书上提供的图片画出自己卧室里物品位置的示意图。教师可先在黑板上进行示范,然后请学生完成图画。
6、 完成AB Unit 1练习4。完成练习3之后,请学生根据自己画的内容指图进行陈述。可先请一个学有余力的学生向全班展示并介绍自己绘制的图片,然后四人一组,请学生在小组内介绍。最后再请几个学生到教室前面向全班同学作介绍。
五、 任务完成
1、 教师告诉学生:“我们现在就来玩‘抓石子’游戏。我们先在小组间进行比赛,下节课还要开展全班比赛。”
2、 学生先进行个人训练,然后4-6人一组进行比赛,并记录比赛结果。比赛结束后,每组的第一名进入全班比赛。
六、 布置作业
1、 向家人展示自己跟读模仿课文录音的情况。
2、 用英语向家人展示‘抓石子’游戏。
3、 同伴间开展‘抓石子’游戏。
Unit 2 Daming flies a kite in the park.
教学过程:
一、 热身导入
1、 师生之间相互问好。
2、 教师向学生展示上一单元活动4的图并带领学生说出句子:“The panda is on the cap.” 教师也可以将其改编成歌谣:The panda, panda, panda is on the cap ,cap, cap,. The monkey, monkey, monkey is in the box, box, box.
3、 呈现SB Unit 2 活动1的动画,请学生看动画。教师提问:“小猫,小狗和猴子分别都在哪里?”
4、 播放动画,请学生整体感知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再次播放录音,请学生看图跟读,直到学生能读出所有语句。教师应鼓励学生模仿录音的语音语调并。
二、 任务呈现
教师告诉学生:“我们学习了今天的课文之后,我们要进行班级的‘抓石子’比赛。“
三、 课文学习
1、 教师问学生:“What does Daming do in spring/ summer/ autumn/ winter?”播放SB Unit 2活动2的录音,请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再次播放录音,出示教学挂图,请学生根据听到的内容分别指向相应的图片。
2、 再次播放动画,请学生跟读模仿。在学习park, lake, tree, go fishing, walk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词,加深学生记忆。教师可把park, lake添加到方位词挂图上去。
3、 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表演课文。学生可以分工合作,尽力创设情境,展示课文内容。例如:小组内的几个同学可以合作表现春天公园里的场景,一个学生戴着Daming的头饰表演放风筝,另一个学生介绍说:“In spring, Daming flies a kite in the park.”
4、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这四张海报展示的是Daming一年四季中最喜爱的活动,学生在学完本模块后也可以制作海报。
5、 引导学生把本模块学过的方位词汇和相关语句抄写到自己“Pictionary”的相应位置上。
四、 训练巩固
1、 完成SB Unit 2 活动3。 请学生仔细看图和示例,了解题目意图,然后在小组内开展问答练习。
2、 完成SB Unit 2 活动4。播放歌曲录音,请学生熟悉歌词和旋律;再次播放歌曲录音,请学生跟着音乐唱。教师可以为学生编排适当的动作,以增加表演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表演积极性。最后请几组学生在全班展示。
3、 完成SB Unit 2 活动5。请学生看图,教师向学生讲解游戏规则;学生两人一组到讲台前来,先请学生A背对其他学生站好,学生B将教师事先准备好的一些学习用品分别藏在教室各处,然后问学生A各个物品的位置,请学生A猜测,全班学生评价学生A的猜测是否正确。学生A共有三次猜测的机会,如果猜对,则继续猜下一个物品;如果猜错,则换另一个学生。教师可先请一个学生上前与自己进行示范。
4、 完成SB Unit 2 活动6。教师出示字母”Rr, Ss, Tt”的卡片,请学生认读。然后播放录音,请学生跟读,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教师可以把字母与单词相结合,编成歌谣:“R is for red. S is for sun. T is for toy.”请学生多练习几遍。
5、 教师板书这些字母的大小写,提醒学生注意 ”r” 的书写格式。
6、 完成SB Unit 2 活动7。请学生看图并了解活动要求;这是一个看图找不同的活动。请学生仔细看活动7的图片,比较两个卧室中物品摆放的位置。然后请学生两人一组开展活动,一个学生说“Bedroom A”中的物品,另一个学生说“Bedroom B”中的物品,例如:In bedroom A ,the pen is on the desk. In bedroom B, the pen is under the desk. 等学生操练完毕后,教师可以请学生互换角色,继续两人一组描述两个卧室中物品摆放的位置。
7、 完成AB Unit 2练习1。请学生看图并理解活动要求,然后播放录音并完成连线。最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以此在全班核对答案。
8、 完成AB Unit 2练习2。完成练习1之后,请学生仿照练习2中的示例,两人一组进行问答练习。学生使用”Where’s” 时容易出现错误,教师应及时纠正。
9、 完成AB Unit 2练习3。请学生看图和示例,理解题目要求。教师可先进行示范。然后请学生在小组内描述图片内容,最后请部分学生在全班展示。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教师可以发放小贴纸作为奖励。
10、
五、 任务完成
1、 教师对学生说:“现在我们来进行班级‘抓石子’比赛。”
2、 上一单元小组“抓石子”比赛中选出的各组第一名参加班级竞赛。参赛者两人一组进行比赛,得分最高的前三名获胜,由教师给与奖励。如果有两个学生得分一样,再在两个学生之间再次开展竞赛,以决出优胜者。
六、 布置作业
1、 完成AB Unit 2练习4。请学生边读字母边摹写。
2、 向家人展示自己跟读模仿课文录音的情况。
3、 向家人展示本模块自己最喜欢的内容。
4、 给家人或同伴演唱本模块新学的歌曲
5、 和同伴一起玩“抓石子”和藏物品、找物品的游戏。
Module 9
教学目标
语
言
知
识
目
标
功能
谈论自己和他人拥有的物品,谈论交通工具及交通方式
语法
全体学生能初步运用:I’ve got … Have you got …?
Yes, I have./ No, I haven’t. He/ She goes to school by …
部分学生能初步运用: Has Sam /Amy got …? Yes, he/ she has.
No, he/ she hasn’t.
词
汇
全体学生能理解:have got, sweater, bed, line, about, animal, sport, haven’t (got)=have not (got), dress, coat, T-shirt, by , bus, car, has got,
hasn’t (got)=has not (got),
全体学生能初步运用:have got, haven’t (got)=have not (got),by, bus,car,
部分学生能初步运用: sweater, bed, line, about, animal, sport, dress, coat, T-shirt, has got, hasn’t (got)=has not (got),
语音
感知一般疑问句的语音语调
语言技能目标
听
全体学生能听懂:I’ve got … Have you got …?
Yes, I have./ No, I haven’t. He/ She goes to school by …
Has Sam /Amy got …? Yes, he/ she has. (No, he/ she hasn’t.)
说
全体学生能说:I’ve got … Have you got …?
Yes, I have./ No, I haven’t. He/ She goes to school by …
读
全体学生能整体感知:have got, haven’t (got)=have not (got),by, bus, car,
写
全体学生能视觉感知:have got, haven’t (got)=have not (got),by, bus, car,
运用
全体学生能说明自己上学时使用的交通工具
学习策论
积极运用所学的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
文化意识
在学习和日常交际中,能初步注意到中外文化的异同
情感态度
在小组活动中能与其他同学积极配合和合作
任务
调查同学上学时采取的交通方式
教学内容分析
本模块的教学内容是谈论自己和他人拥有的物品,谈论交通工具及交通方式。
第一单元的课文情景是儿童节这一天,Daming和Lingling到Sam和Amy家做客,大家互相展示自己的新物品,调皮的Tom一直在周围跑来跑去。故事的最后,Tom不小心把气球弄破了,还弄了一身颜料。
第二单元的课文情境是在Daming调查了Sam一家出行时选择的交通方式后,Lingling向Daming询问调查结果,Daming向Lingling一一说明:Amy骑自行车上学,Sam 坐公共汽车上学,Mr Smart 开车上班, Ms Smart 走路上班。
本模块的学习重点是“have got”结构。这虽是学生第一次学习这一结构,但”have”表示“上…课”的意思和它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has”在前面都已经出项过,因此,学生不会感到陌生。学生将通过两个模块的篇幅分梯度逐步学习这一结构在各种人称其句型中的运用。在本模块,这一结构的主要学习要求是理解,相关运用任务将在下一模块涉及。
服饰名词在本模和下一模块出现得较为集中。教师制作服饰词汇挂图挂在教室里,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些词。教师应统筹安排这两个模块服饰名词的学习,为下一模块增加新词留出空间。
Unit 1 I’ve got a new book.
教学过程:
一、 热身导入
1、 教师热情地和学生打招呼。
2、 请学生演唱上一模块学过的英语歌曲。
3、 请学生开展“抓石子”的游戏。
4、 教师告诉学生:“上一模块中,朋友们给过生日,收到了一份生日礼物。非常喜欢这件礼物,但不知怎么却找不到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件什么礼物吧。”
5、 呈现SB Unit 1活动1的图片,请学生看图。说出答案“Oh, the present a new sweater.”教师展示各种”sweater”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些词义。
6、 播放录音,请学生完整听一遍;再次播放录音,请学生边指着相应的图片边跟读,然后全班跟读,小组跟读。
7、 学习“bed, line”时,教师通过呈现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两个词。
二、 任务呈现
教师告诉学生:“学校要调查大家上学时所采用的交通方式,以迎接即将到来的校园交通安全宣传周。学习了今天的课文之后,我们先来调查有多少同学家中有自行车。”
三、 课文学习
1、 播放SB Unit 1活动2的录音,请学生看图。听第二遍录音前,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请学生带着问题听第二遍录音,如“Who is talking in the pictures?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What is Lingling’s new book about? What is Daming’s new book about? Has Sam got a new sweater?”等。
2、 播放第二遍录音,请学生边听边指图,同时试着找出答案。听第三遍录音时,请学生跟读,同时画出课文中的新单词,找出“I’ve got … Have you got …? Yes, I have./ No, I haven’t.”结构,并进行总结。
3、 在学习” dress, coat, T-shirt ”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学习了这三个词之后,可以结合活动1中学过的“sweater”和以前学过的”hat, cap”等制作服饰词汇挂图在教室里,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些词。
4、 对于”It’s about animals . It’s about sport. It’s a nice book.”等语句,可以不进行教学,只要求学生在跟读过程中能理解即可。如果学生基础较好,也可以开展相关教学。
5、 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比较了解、对重点内容进行充分练习后,请学生脱离书本,以小组为单位编排并表演课文故事。最后请几组学生到教室前表演,并评价。
6、 采用“开火车”的形式练习句型:“I’ve got a new book. Have you got a new book?”比一比看哪一组传得又快又准,教师给获奖组家。
四、 训练巩固
1、 完成SB Unit 1活动3。播放录音,请学生看图,听录音,理解语句;再次播放录音,请学生跟读。直到学生能读出所有语句。
2、 完成SB Unit 1活动4。请学生看课本中的图片。教师说物品名称,请学生指出相应的图画。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两人一组轮流指图进行问答练习。教师可先做示范,问一名学生:“Have you got a kite?”学生思考后回答:“Yes,I have.”或“No,I haven’t.”
3、 完成AB Unit 1练习1。请学生看练习1中的六幅图,并说出每幅图的内容;然后请学生听录音,根据听到的内容在方框里画钩或叉。教师可以事先举例示范,使学生清楚如何进行练习。再次播放录音,全班核对答案。
4、 完成AB Unit 1练习2。教师说出图中衣服的名称,请学生边听边指向相应的图画。然后请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给衣服涂上不同的颜色,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划钩或叉。最后请学生4人一组,请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图画,仿照例句指图说话。
5、 完成AB Unit 1练习3。完成练习2之后,请学生两人一组仿照练习3的示例,利用练习2的图进行问答练习。请几组学生到教室前面展示。
五、 任务完成
1、 教师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调查哪些同学家中有自车,以迎接到来的校园交通安全宣传周。大家可以用‘Have you got a bike?’提问并请同伴根据实际情况回答。”
2、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调查,由组长记录调查结果。
3、 各小组把调查结果汇总给教师,由教师上报给学校。
六、 布置作业
1、 用“Have you got a toy car?”等句型调查同伴有什么玩具。
2、 向家人展示自己跟读模仿课文录音的情况。
Unit 2 Has Amy got a bike?
教学过程:
一、 热身导入
1、 师生之间相互问好。
2、 面向全班展示自己开展玩具调查的结果,例如:Five pupils have got a toy car.
3、 教师对学生说:“那么,Tom和Amy都有些什么玩具呢?让我们来看看吧。”
4、 呈现SB Unit 2 活动1的图片,请学生看图,理解图片内容,并尝试回答刚才的问题:“Tom has got a bike. Amy has got a kite.”
5、 播放录音,请学生整体感知;再次播放录音,请学生看图跟读,直到能读出所有句子。鼓励学生模仿录音的语音语调。
二、 任务呈现
教师告诉学生:“学习了本单元之后,我们可以对朋友及其家人的交通出行方式进行调查。
三、 课文学习
1、 播放SB Unit 2活动2的录音,请学生看图。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 再次播放动画,请学生完整地听一遍;第三遍播放录音,请学生逐图跟读跟读语句。
3、 学习“go to school by bike , go to school by bus, go to work by car, walk to school”时,教师借住图片等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语义。
4、 引导学生小组跟读,然后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引导学生模仿录音的语音语调。
5、 引导学生把本模块学过的词汇和相关语句抄写到自己“Pictionary”的相应位置上。
四、 训练巩固
1、 完成SB Unit 2 活动3。请学生两人一组轮流指着不同的交通工具图片进行介绍:“My father/mother goes to work by…”可以请几组学生到教室前面进行展示。
2、 完成SB Unit 2 活动4。请学生边看图边听韵句的录音,教师请学生回答图中的三人分别采用了怎样的交通方式出行。学生回答后,教师播放录音,请学生边听边试着重复。带领学生脱离录用朗读韵句,教师击掌控制节奏,逐渐加快速度,并请学生给每段文字配上适当的动作。例如:说第一段时,学生模仿自行车的铃声;说第二段时,模仿坐公共汽车上下颠簸;说第三段时,模仿步行。教师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三组,轮流表演韵句。
3、 完成SB Unit 2 活动5。请三个学生到教室前面站成一排,学生A介绍自己上学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