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表格式.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63808 上传时间:2025-03-27 格式:DOC 页数:143 大小:6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表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3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表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 四 年级下册第 一 单元导学案 第一单元 话语 单元说明: 本单元编排了四篇课文,分为一首诗歌和三篇记叙文。记叙文中有一篇中国历史故事,两篇外国故事。《大地的话》歌颂了大地母亲博大,无私的情怀,《语言的魅力》体现了有魅力语言的重大作用。《秉笔直书》表现出史官们公正不阿,秉笔直言的求真精神。 教学要点: 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继续练习标画出重点词句,练习用学过的方法品词品句。 3、 练习在自读时用“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4、 理解部分新词在课文中的意思 5、 认识25个字,写字20个,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 6、 仿写句子 设计方案: 第一步:教学《大地的话》学习强调朗读语气的方法。 第二步:教学《语言的魅力》完成日积月累中的仿写句子。 第三步:教学《秉笔直书》。指导质疑和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第四步:交流习作,复习检查 教学时数: 8课时 小学语文 四 年级下册第 一 单元导学案 主备人: 程少华 审核人: 孙丹 训练主题:话语 课题 大地的话 课型 预习展示 课时 1 学习 目标 1. 我能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并做摘录笔记。 2. 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我能读懂诗歌:大地对谁说话?从大地的话中,我感受到什么? 重难点 读写本课词语并结合上下文理解。 学习过程 方法提示 一、知识链接 走近作者 关登瀛,1938年生,儿童文学作家。著有儿童长篇小说《黄花谷》,儿童诗集《春天的魔术师》《花意》《四季》等。儿童长篇小说《西部流浪记》获全国第二届优秀儿童文学奖,《小脚印》获全国第三届优秀儿童文学奖及新闻出版署等八部委全国儿童读物奖,诗歌《为庆祝儿童节,我们在地洞里开会》获全国第二届儿童文艺诗歌三等奖,《大地的话》被编进了教材 二、自主学习:新-课 -标-第- 一-网 1.我来把诗歌读三遍,边读边画出不理解或易读错的词语。 2.我能圈画出优美词语和句子,还要认真地读一读,回家后我要把它抄写在我的摘录笔记上。 2.我来说说对词语的理解:驱赶: 严冬: 清脆: 4.我再把诗歌读一读,发现诗中的“大地”在对 、 、 和 说话,从他的话中,我可以感受到 。 三、 交流合作: 对学:1. 我要和对子互相读一读诗歌,相互正音。 2.我要和对子交流理解“驱赶”“严冬”“清脆”这几个词语的意思。我还会用其中的一个说一句话: 。 群学:我能画出大地的话,这是大地对 说话。 我还能把自己的体会写在旁边。 四、 激励展示: 1. 小组分工展示: 2. 全班展示 五、达标测评: 1. 我会给划线字注音: 吐蕊( ) 宝藏( )下坠( )嫌弃( ) 2. 在()中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空气 ( )的被 ( )的天空 一( )种子 一( )棉被 一( )绿沙 3.“大地”邀请( )到她怀里睡,( )在她胸前飞,要给( )足够的水,即使是一颗( ),也给它一定的( )。对于这些有生命的精灵,大地把他们看作是( )。用体内的( )来滋养所有的生命。 X|k |B| 1 . c|O |m 结合上下文体会 抓重点词体会 注意倾听 加上批注 展示有自信 认真审题 独立思考 独立完成 小学语文 四 年级下册第 一 单元导学案 主备人: 程少华 审核人:孙丹 训练主题:话语 课题 大地的话 课型 展示提升 课时 2 学习 目标 1.我能抓住有关诗句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2.我能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3.我能仿照诗歌前四节,仿写一节。 重难点 目标2、3 学习过程 方法提示 一、展示自我 二、复习检测: 1.(听写词语) 新鲜 胸前 假如 足够 踏碎 精灵 宝藏 纺织 狭窄 2. 诗歌中的“大地”对 、 、 和 说话。 三、自主学习: 1、我把诗歌用心地读了一遍。 2.我最喜欢第 小节。其中我最喜欢这句话: ,因为 。 X k B 1 . c o m 3、我还能找到这些诗句中的重点词,并做上标记,在朗读时重读,读得更有感情。 4.大地妈妈还会对谁说话?我能发挥想象,仿照前四节,再写一节: 四、展示激励: 1. 小组内交流: 2. 小组推选代表全班展示: 3. 人类生活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都受到怎样的关怀与帮助? 五、 深化引领: 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大地都是那样保护她,扶植她,爱护她,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六、达标测评: 1.大地为种子提供 ;为飞鸟提供 ;为游鱼提供 ;给小草 ;给 (谁)提供 ……这是多么博大的胸襟和无私的精神,学了这首诗歌,我想对大地说: 。 2.生活中就有许许多多“大地”一样的人,如: 、 。 用心读,感受诗歌的意思 注意格式 认真审题 积极思考 独立完成 小学语文 四 年级下册第 一 单元导学案 主备人:柳艳 审核人:孙丹 程少华 训练主题:话语 课题 《语言的魅力》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3 学习 目标 1、会认“魅、姗、辰”等3个字,会写“魅、丐、牌、绅、衷、辰、酸”等7个字。掌握“魅力、乞丐、牌子、绅士、无动于衷、良辰美景、心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重难点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让.彼得勒加的那几个字为什么那样有魅力。让学生明白恰当地运用语言,会产生非凡感染力,能深深地打动人心。 学习过程 方法提示 一、谈话导入,入情入境   教师直接板书“大地”,激活学生思维,思考:同学们,一看到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   (这是个十分个性化的宽泛的问题,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答案也就不同,学生回答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接着板书完课题,再预设大地会与谁对话的问题导入新课。   (学生已经预习课文了,这个问题可以帮助教师检查学生对课文的预习情况。) 二预习交流 小组内部交流,组长带组员读一读,认一认。 三各组展示汇报预习成果 四有感情朗读课文 五背诵最后一自然段 六达标测评 1听写下列生词 衬衫 乞丐 著作 愁容 询问 陶醉 2用“衣衫褴褛”,“无动于”衷说一句话 组长带动组员,互帮互助 认真讲解认真倾听 分组朗读竞赛读 指名背诵 小学语文 四 年级下册第 一 单元导学案 主备人: 柳燕 审核人: 程少华 孙丹 训练主题:话语 课题 《语言的魅力》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4 学习 目标 1、培养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理解课文的中心内容的能力。 2、解课文内容,明白语言运用得恰当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感受语言的魅力。 重难点 培养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理解课文的中心内容的能力。自己写富有魅力的语言。 学习过程 方法提示 一、预习课文。   预习要求:初读课文;习生字;熟读课文、想重点;再读课文、标难点;收集信息,巧处理。 二、预习反馈及提高。 新 课 标 第 一 网   1、同桌互读课文。(认真听,生字词语是否读得正确。并根据情况给予评价。)   2、同学范读,同学评议。   3、说一说,初读课文后的感受。   4、学生提出问题,相互解答。   5、交流展示资料,促进课文理解。   三、研读课文。   1、通读课文,质疑。   (1)比较写在木牌两边的语言,谈谈你对“语言的魅力”的理解。   (2)“春天到了,可是……”省略号里包含了什么意思?为什么诗人不写出来?   2、默读课文,探究问题。   3、小组讨论并汇报。   (1)比较写在木牌两边的语言,谈谈你对“语言的魅力”的理解。   ――写在木牌两边的语言分别是:“我什么也看不见。”“春天到了,可是……”写这两句话有一个共同目的:获得别人的同情,得到一些钱。而这两句话所产生的效果却不一样:行人无动于衷、淡淡一笑、姗姗而去;“……下午给钱的人多极了!”   ――为什么不同的语言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是因为诗人的语言更有魅力)“春天到了,可是……”它的魅力在哪?(富有诗意的语言,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2)学习第六自然段,体会感情色彩。   ①“春天到了,可是……”省略号里包含了什么意思?为什么诗人不写出来?(发挥学生的想像力自由说,不写出来的原因是留给他人想像的空间,让人去意会,有些意思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②填表。 春天良辰美景 行人 盲人 陶醉 漆黑 上午 下午 什么也没得到 多极了 同情   ③体会两句反问句。(变成一般的陈述句读起来有什么不同?)   4、朗读你感受最深的句子。   5、引导升华。(情感态度、过程方法、知识能力) 四、达标测评   写写这节课的体会 各抒己见探讨交流 先组内交流再找代表发言 小学语文 四 年级下册第 一 单元导学案 主备人: 平作红 审核人:孙丹 程少华 训练主题:话语 课题 秉笔直书(第一课时) 课型 展示提升 课时 5 学习 目标 1.     正确读课文,独立识字8个,写字8个,结合课文,理解“美言、谎言、直言、谣言、忠言”等词语的意思。 2.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太史伯、仲、季、南史氏的话,体会他们为什么不肯改竹简的原因,体会人物精神。 3.     发挥小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激情参与,阳光展示,感受成功。 重难点 体会他们为什么不肯改竹简的原因,体会人物精神。 学习过程 方法提示 课前预习: 1.信息链接 战国时期:我国历史上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这个时期。当时有大大小小许多国家,各国之间攻伐兼并,战争不断,故称“战国时期”。伯、仲、叔、季的排行之说:在我国古代,伯、仲、叔、季在弟兄排行里分别代表老大、老二、老三、老四或最小的。 2.预习四步曲: (1)读准课文,二类字多读几遍组两个词。一类字写在生字本上。 (2)流利读课文画出好词好句,做读书笔记。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做批注(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4)浏览课文,解释以下词语:“颠倒是非、贪生怕死、面不改色”,将自己的解释写在书上。 3.预习自测 (1)给下列画横线的字注音。 相国( )蛮横(  )岂能( )隐瞒(   )畏惧( )倘若( )南史氏( )谋杀( ) (2)填字组成四字词语。 独( )大权 ( )造事实 ( )倒是非 无( )无势 面不( )色 ( )生怕死 (3)读课文,想一想,填一填。 这篇课文写的是( )的历史故事,故事出自《东周列国》。《秉笔直书》中的“秉”的意思是( ),“秉笔直书”的意思是( )。故事中崔杼一共杀了( )位太史,他们分别是( )、( )、( )。 (4)连线找朋友。 美言 赤诚无私的话 谎言 爽快坦率的话 直言 凭空捏造的话 谣言 好听的话 忠言 不真实的话 我的疑问: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问的问题写下来,等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课内探究 1.我思考,我收获 学习建议:请同学们认真朗读课文,并结合预习中自己的疑问开始下面的探究学习。 2.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几位史官临死前都说了什么?(在书上勾画出来)他们为什么不肯改竹简上的内容?(想一想写下来,再议一议,最后组内交流,补充你的认识。) 答:史官的职责是( ),他们宁愿( ),也不愿意( ),坚持要为后人记录下( )。 探究点二:这个故事赞扬了太史们的什么品格?(写出你的想法,展示交流你的感悟。)     探究点三:朗读是提高音调、用重音加强、停顿、语气突变等方法都可以体现人物语言特点及人物品质,你打算怎样使用这些方法来朗读课文?(先自己试读做标注,后组内交流,在展示朗读。可以朗读一段或一组人物对话展示。) 当堂检测 1.听写本课生字新词。     2.选词填空。 惊慌 恐慌 ①崔杼一连杀了三位太史,虽然十分生气,心里却很( )。 ②海啸滚滚而来,人们( )失措,不知怎么办才好。 爱惜 珍惜 爱护 ①难道太史不( )自己的生命吗? ②我们要( )今天的大好时光,勤奋学习。 ③小学生要( )学校的公共财产。 3.课内阅读:看课文第四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 ①太史仲竹简上写的内容是:   ②  当崔杼看到竹简上的话时,有什么样的表现,找出重点词语写下来   ③  太史们为什么不肯改竹简上的内容? w W w .x K b 1.c o M   ④  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你就是把我也杀了,难道你还能把所有的人都杀了吗?     ⑤  写法指导:本文抓住了人物神情、动作变化、典型语言,突出人物形象。请你学习这种方法,围绕“你随手摘下花坛里的花,却被同桌发现并批评教育”这一事件写一个小故事。 花坛里的花真美啊。我忍不住 学生搜集资料 小组合作预习 组内合作完成 小组合作 小组质疑 小组合作探究 自学探究 小组合作 组长检测 小组测试 合作探究 认真读课文回答问题。 小练笔 小学语文 四 年级下册第 一 单元导学案 主备人:平作红 审核人:程少华 孙丹 训练主题:话语 课题 秉笔直书(第二课时) 课型 展示提升 课时 6 学习 目标 1、我能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难点)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我能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太史们忠于职守、刚正不阿、秉笔直书的精神。(重点) 重难点 目标 1、3 学习过程 方法提示 1、预习检测(5分钟) A、听写语:                                                             )      2、交流协作(15钟)     a、太史的职责是什么?     b、他们是怎样做的?(画出重点语句)     c、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B、我能找出人物神态变化的语句,并从中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C、我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解决的问题,并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展示激励(10分钟)【导学:相信你能体会课文人物的心情,并完整表达自身感悟】 A、朗读展示:我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抓住相关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 B、我想夸夸这几位史官。 4、深入引领(5分钟)【导学:希望大胆发言,仔细倾听】 A、我能用一些词来概括出这几位史官的品质。 B、如果我穿越到古代,做一名“史官”,我会这样做:(                      ) 5、巩固拓展(5分钟)【导学:希望你认真答题,收获知识成果】 A、深入理解课文,我真正了解了“秉笔直书”的意思。 B、我来说说我学过这篇课文的感受:(                  ) C、我了解到历史上能够秉笔直书的其他人物,我能介绍一些他们的故事。 希望你认真听,认真写 自主合作 小组展示 小练笔 小学语文 四 年级下册第 一 单元导学案 主备人: 吴薇 审核人: 程少华 孙丹 训练主题:话语 课题 语文天地 课型 新授 课时 7 学习 目标 1、 学习摘录笔记的方法,再根据本组课文的重点,了解一些关于语言的词语 2、 围绕一定的主题,畅谈自己的感受。 3、 浏览《难忘的一句话》,感悟“语言的魅力”。 4、 学会积累,学会倾听,学会交流。 5、 用真实的语言具体地叙述一件事,表达自己的感情。 重难点 把一件事叙述得生动具体 说真话,表真情,能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写出来。 学习过程 方法提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交流摘录笔记 (一) 我的摘录笔记 1、 出示幻灯。 2、 找到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了解词语的意义,体会他们的用法。 3、 根据本组课文,进行笔记摘录,小组交流。 4、 小结。 摘录内容: 重点的语句、重点的词语 摘录的重要性: 摘录需要注意: (二) 读一读 1、 读一读词语。 2、 它们都有那些特点。 3、 你理解那些词语,讲给大家听听。 4、 用它们中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5、 表述语言的词语还有哪些? (三) 畅所欲言 你有下面的感受吗?任选一项说一说。 1、 此时无声胜有声。 2、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3、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4、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1) 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 (2)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经历,回忆有无类似的感受。 (3) 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4) 背诵积累。 (四) 初显身手 小学语文 四 年级下册第 一 单元导学案 主备人:吴薇 审核人: 孙丹 程少华 训练主题:话语 课题 语文天地 课型 新授 课时 8 学习 目标 1.学习本课的4个生字。 2.读通、读懂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老师对学生的爱,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 重难点 会文中老师对学生的爱,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 学习过程 方法提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4个生字。 2.读通、读懂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老师对学生的爱,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感情。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周围,有不少残疾人,你注意过他们吗?你了解他们吗?你帮助过他们吗?(学生自由谈)教师总结后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一位残疾人,来感受一下她的内心世界,体会师生之间的美好的感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结合上下文理解以下词语:气恼、裂唇、畸形、倾斜、温馨、抚慰等。   2.解决下列问题: (1)“难忘的一句话”是哪八个字?   (2)为什么这八个字让“我”难忘?   三、检查读书效果   1.练读生字。   2.分自然段读课文。   四、重点引导理解   描写“我”和“伦纳德”夫人相貌的语句。   五、精读课文,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在初读的基础上,回答下面的问题:  1.讨论:你怎样看待“我”对同学撒谎和耳语测试时作弊?   明确:我撒谎并非品质问题,而是为了维护自尊。   2.找出课文中体现“我”自卑的语句,谈自己的理解,并通过感情朗读表达出“我”的感受。   “我气恼,我…… 说起话来还结巴”   “我觉得这样说……甚至没有人喜欢我”   “可我先天失聪……同学们会更加嘲笑我”   3.讨论:试想当有人对你说“我希望你是我女儿”时,你有什么感受?为什么“我”听到是反应这么强烈?这么难忘。   4.引导学生体会出我的感受强烈的原因:即老师的爱的强大力量。   5.弄懂为什么“我”觉得这八个字像一束温暖的阳光,改变“我”人生的看法。   六、总结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或收获 小学语文 四 年级下册第 一 单元导学案 主备人:吴薇 审核人: 孙丹 程少华 训练主题:话语 课题 语文天地 课型 新授 课时 9 学习 目标 同上 重难点 学习过程 方法提示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及内容:习作 (一) 学习书中例文。 1、 读两个小片段,说说分别写什么?画出两段不同的地方,通过比较使你明白了什么? 2、 使文章生动的方法是什么? (二) 习作审题 会说话的---------- -------------的话 我总也忘不了那句话 题一:1、可补充的内容较丰富,如动物(小鹦鹉、八哥……)、人物。       2、内容上注意写清体现“会说话”的事例。 题二:1、可补充的内容如令人难忘的话、令人振奋的话、奇怪的话……       2、注意选材要新颖。       3、内容上突出为什么难忘、振奋、奇怪……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使文章更生动。 题三:1、抓住题眼忘不了的话,多问几个为什么。       2、相关事例说清楚具体,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及内心活动。 (三)金钥匙————怎样做好主持人。 板书设计: 会说话的---------- -------------的话 我总也忘不了那句话 小学语文 四 年级下册第 二 单元导学案 第二单元 春潮 单元说明: 本单元以春潮为主题,从春潮的形成,春潮涌动的景色,春潮到来时人们的活动等,几个角度选编课文,赞美了春天的活力。课文包括一篇抒情散文、一首诗,两首古诗。《春潮》描写了春潮形成的过程。《三月桃花水》描绘了江南春天农村的诗情画意。 教学要点: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片段。 2、 写摘录笔记,独立识字学词,认识17个,写字14个 3、 理解部分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4、 继续练习用“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提问,学习旁注新得体会。 5、 练习用拟人的方法表达人物的心情。 教学设计: 1、 教学《春潮》仿写句子。 2、 教学《三月桃花水》学习文后“金钥匙” 3、 完成“日积月累”第2小题,背诵两首古诗 4、 教学《泼水节》布置“笔下生花” 5、 教学《抢春水》完成“畅所欲言” 教学时数: 8---9课时 小学语文 四 年级下册第 二 单元导学案 主备人: 程少华 审核人: 孙丹 训练主题:春潮 课题 春潮 课型 预习展示 课时 10 学习 目标 1、我能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 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我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重难点 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学习过程 方法提示 一、 知识链接 作者介绍 二、一、自主学习: X k B 1 . c o m 1、我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且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我能在课文中标画出含生字的新词。 3.我能盖住拼音认读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我发现易写错的字有: 4.我会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寒气凛凛: 衰 竭: 5.我会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交流协作: 1、同桌对读课文(每人一句或每人一段),互相正音。 2、对学:认读生字并组词。 三、展示激励: 1、朗读喜欢的段落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2、指名两生到讲台上听写本课的生字及形近字。 3、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读字、组词。 四、达标测评: 1、我会给下列生字标拼音: 汹 堤 崩 溃 锢 吼 驯 株 2、我会按拼音写生词: Jìn gōng chè tuì wēi xié ( ) ( ) ( ) Shuāi jié yán tú tāo tāo jiāng shuǐ 认真学习,把语文基础打扎实。 对学时要教给他认记字形的方法。 小学语文 四 年级下册第 二 单元导学案 主备人:程少华 审核人: 孙丹 训练主题:春潮 课题 春潮 课型 展示课 课时 11 学习 目标 、我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想像春水涌动、春潮激荡的情景,感受春潮势不可挡的气势。 2、我能继续学习运用“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质疑的方法。 3、我能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重难点 目标1、2 学习过程 方法提示 一、 课前展示 二、探究过程 1、默读课文,用直线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用曲线画出好词佳句。 2、思考“金钥匙”中提出的问题。 3、思考课后第一题。 二、交流协作: 1、小组内讨论刚才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 2、讨论并画出描写春潮宏大气势的句子。 3、交流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经验及情况。 三、展示激励: 1、朗读描写春潮宏大气势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2、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3、逐一回答“金钥匙”中提出的问题。 四、深化引领: 1、思考课后第二题。 2、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3、练习仿写优美段落 五、达标测评: 1. 我能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尽量不看书) 春水 欢笑着,在 舞蹈着,仿佛 ,每一棵树木,每一株 : 师巡视并尽量参与到某个小组的讨论中,以发现问题 以鼓励为主 独立完成 小学语文 四 年级下册第 二 单元导学案 主备人: 柳艳 审核人: 孙丹程少华 训练主题:春潮 课题 三月桃花水 课型 新授 课时 12 学习 目标 1通读课文,读准字音 2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的含义 3整体感知课文 重难点 正确读写生字词,理解重点词句含义 学习过程 方法提示 一、谈话导入,入情入境   1、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昨天,我们还沉浸在以锐不可挡之势滚滚而来的二月春潮里,今天,三月桃花水犹如一首舒缓轻柔的小夜曲向我们涓涓流来。(板书课题)   2、学生齐读课题。 3.信息链接:请同学们找一找有关作者的资料,介绍给大家上。 二预习交流 小组内部交流,组长带组员读一读,认一认。 三各组展示汇报预习成果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三月桃花水给你什么印象? 五找出喜欢的句子,练习有感情读一读 六达标测评 1听写词语 2认真朗读课文,想一想,填一填。 课文中作者主要描写了三月桃花水的(   )和( ),来赞美( ),赞美( ),赞美( )。 组长带动组员,互帮互助 认真讲解认真倾听 分组朗读竞赛读 指名背诵 小学语文 四 年级下册第 二 单元导学案 主备人: 审核人: 孙丹程少华 训练主题:春潮 课题 三月桃花水 课型 新授 课时 13 学习 目标 学习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抒发的思想感情,赞美春天、生活、劳动。 2. 理解“绚丽、纤细、袅袅”等词语,写摘录笔记。用“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提问,体会课文“总—分—总”的结构特点,学习旁注心得笔记。 3. 发挥小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全力以赴,尽最大能力完成今天的学习任务,感受成功。 重难点 目标2,3 学习过程 方法提示 一. 复习导入,考生词 二. 请同学们认真朗读课文,并结合预习中自己的疑问开始下面的探究学习。 探究点一: 你是怎样理解“三月桃花水”的? (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二: 读一读,想一想,文中“一千朵樱花、一万个小酒窝、一片片花瓣”指什么?(先自己动脑思考,在和大家交流。)     探究点三: 读这篇课文和读《春潮》的时候,感受有什么不同?课文总分总的结构是怎样体现的?(读一读这两篇课文,再想一想,和同组同学互相交流想法。)     当堂检测 1.词语巧搭配。 ( )丝绸 ( )朝霞 ( )浪花 ( )低语 ( )弦 2.成语仿写(aabc式)。   袅袅炊烟   3.想一想,句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