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留学巴黎》导学案
编制:祁万慧
学习目标:1.体会本文有详有略、详略得当的叙述方式。2.阅读课文,把握这位音乐大师求学的艰苦历程,了解艺术创作与人生苦难,社会苦难之间的关系。
学习重点:把握这位音乐大师求学的艰苦历程,了解艺术创作与人生苦难,社会苦难之间的关系。难点:体会本文有详有略、详略得当的叙述方式。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冼星海(1905-1945),原籍广东番禺,1938年任延安鲁艺音乐系主任,创作了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等作品。由于他对发展我国革命音乐所作的巨大贡献,赢得了"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
2.时代背景
1929年,冼星海因参加反对学校当局的学生运动,被开除学籍。冼星海毫不气馁,他坚信“闲云野鹤无常往,江天何处不可飞”,毅然决定到法国巴黎留学。
自主预习案
1. 冼星海,中国近现代著名的 ,留法期间,创作了《风》、《游子吟》、《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等十余首作品, 1938年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创作了不朽名作《 》和《生产大合唱》等作品。赢得了“ ”的光荣称号。
2.独立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识记。小组长负责检查落实。
奢望 妨碍 琐屑 眩晕 侥幸 迷惘 穷拙 扣留
3.整体感知课文
① 课文一开始交代了留学巴黎的原因之后用了哪些段落束叙述艰辛的生活?又用了哪些段落主要来写自己创作的心路历程,最后是学成回国的良多感慨?
② 列出本文的写作提纲
个性修改
合作探究案
1. 动人的力量来源于生活本身。大音乐家冼星海在巴黎经过了哪些苦难?是什么精神支撑着他求学最后学成回国?(目标1、2)
2. 文中哪处内容最能说明人生苦难是文艺创作的孪生兄弟? 此处的主要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 文中还有哪些内容也比较适于用此方式?(目标1、2)
3.本文不加修饰(直白)的叙述有何好处?有何特点?(目标1、2)
拓展提升案
1.你从冼星海身上受到哪些启示?
2.除课文内容外,请对冼星海多方面进行了解。摘抄积累一些充满自信的名言、警句。
课后反思:
作业练
作业练习案
1.表达方式有哪几种?举例说明。
2.讲述自己积累的刻苦求学的故事。(300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