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试题精华
一、单项选择题
1.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2.在当今世界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其主体是:和平与发展
3.法律规范起作用要靠:国家机关的强制力
4.责任就是:分内应该做的事
5.“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学习,首先是要:掌握基本知识,明白基本道理。
6.理想与臆想的根本区别是:理想包含着现实的要素,反映着现实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
7.理想信念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推动人生实践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力量,是因为它具有:实践性
8.人们在做人方面所向往和追求的目标是:道德理想。
9.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10.确立理想信念最集中和最突出的时期是:青年时期。
11.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是:热爱自己的国家。
12.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牢牢把握的中心是:经济建设。
14. 爱国主义:是贯穿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15.当代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16.人生观的核心是:人生目的。
17.马克思主义认为决定人的本质的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18.物的价值属于:经济学范畴。
19.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实质是:贡献。
20.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是: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21.道德对人类生活所独具的无穷魅力源于:道德的本质。
22.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是:社会关系的形成。
23.道德最主要的功能是:调节功能。
24.道德调节的形式主要是:道德评价。
25.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是普及最广、传播最久的民族美德,维系着众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26.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处事做人最起码的要求是:文明礼貌。
27.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
28.社会风尚最基本、最起码、最广泛的标志是:社会公德。
29.夫妻和睦:是家庭美德建设的关键所在。
30.道德习惯:的形成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环节。
31.依法治国首先要确立的理念和原则是:维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33.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
34.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
35.树立和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36.法的核心特征是:国家意志性。
37.法律规范:是法构成要素的主要部分。
38.制定法:是我国法的基本渊源。
39.宪法:是国家的最根本的法的渊源。
40.国家最高司法机关所做的解释是:司法解释。
41.全民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导力量。
42.个体工商户:是个体经济的典型形式。
4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国家的立法机关,在我国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44.行政机关依法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行为是:抽象行政行为。
45.行政行为有效成立后,非依法规定不得随意变更和撤销,即不可变更力。这是指行政行为效力的:确定力。
46.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47.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48.就业:是民生之本。
49.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50.十七大报告提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多项选择题: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2. 当今时代,我国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具体可以概况为:继往开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创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极努力,为世界和平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事业作贡献。
3. 理想信念的基本类型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
4.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特点包括:现实性、科学性、崇高性、健全性。
5. 大学生在确立自己的理想信念时,应该注意:把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结合起来、把个人理想信念与社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学会对不同的理想信念进行辨别和选择。
6. 任何信仰都包含的基本方面有:理想、信念。
7. 确立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需要:相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自己的行动。
8. 确立和践行正确的理想信念离不开:读书学习、亲身实践。
9. 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是:最基本的内容是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热爱故土山河是重要内容、热爱人民是集中体现、热爱自己的国家是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
10. 国家标志主要是指:国旗、国徽、国歌。
11.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牢牢把握经济建设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2.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有: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爱国主义与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统一、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的统一、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统一。
13. 民族精神是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总和。
14. 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
15. 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目的、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
16. 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党和人民对大学生的要求和期待、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影响的有力武器、一种科学正确的人生目的、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
17. 在生活实践中,保持身心健康的途径和方法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乐观的人生态度、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品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注重与他人的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8. 人际交往中应遵循的原则有:平等原则、诚信原则、宽容原则、互助原则。
19. 在创造社会价值中实现自我价值,需要: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和能力、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性实践活动、选择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
20.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最基本道德的来源是:是非之心、羞恶之心、恻隐之心、辞让之心。
21. 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有: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人类自我意识的发展。
22. 道德的功能包括:调节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评价功能。
23. 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能够保护或破坏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
24.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内容包括: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25. 社会公德的特点包括:基础性、全民性、相对稳定性。
26. 以下各项属于社会公德中文明礼貌的要求的有:尊老爱幼、穿着得体。
27. 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有:规范性和专业性、可操作性与准强制性、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
28. 敬业的表现形式有:精业、乐业、勤业。
29.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
30. 加强道德行为训练的方法有:知行统一、积善成德。
31. 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32. 依法治国的标志主要在于:是否由人民制定、是否切实体现和维护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33. 下列属于社会主义法制理念内涵的是: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党的领导。
34. 证据应具有: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
35. 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是:政治安全、国防安全。
36.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法的:本质、内容、发展方向。
37. 法律规范的主要内容是:权力、义务。
38. 法的基本构成要素可以分为:规范、原则、概念、技术。
39. 依据法律规范的内容不同分为: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禁止性规范。
40. 法的渊源主要是指:法的效力、法的形式的来源。
41. 我国没有商法典,有关商事制度以单行法律构成,主要有:公司法、保险法、海商法、信托法。
42. 当代我国的正式法律解释包括: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
43. 违法行为一般有:主体是具有法定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法人或国家机关、客体是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权益、客观上实施了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主观上有过错。
44. 行政制裁主要有:行政处分、行政处罚、劳动教养。
45. 检查机关监督一般包括:审判监督、狱政监督、侦查监督、经济监督。
46. 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省一级的自治区、地区一级的自治州、县一级的自治县或旗、乡一级的民族乡。
47.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
48.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有: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程序正当原则。
49. 行政行为的效力有:确定力、拘束力、执行力。
50. 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51. 经济法主体资格的取得条件有:具有一般法律地位、具有经济权限。
52.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53. 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基本原则有:罪刑法定原则、刑法适用一律平等原则、罪责相适应原则。
54. 作为犯罪主体自然人,必须满足的条件有:必须是有生命的人、必须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必须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55. 我国的调解制度包括: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
56.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57.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
58.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
5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关键在于: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科学社会主义鲜明的中国特色。
60. 优化教育结构,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