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作文指导课:写实与写虚
弥陀初中 方献洲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写实和写虚
2、过程与方法目标:教师引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三方面相结合由浅入深地掌握写实与写虚的方法技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使学生理解学会作文中写实写虚的意义。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掌握抒情、议论的写虚能力。
【教学难点】在一篇文章中,灵活运用写“虚”。
【教学方法】研究性学习。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先放曹操《观沧海》朗读视频,让学生找出实写和虚写的句子,然后明确。板书课题“写实与写虚”
二、讲解“写实和写虚”的概念
三、着重讲解写虚
1、写作中记“实”是一种能力,写“虚”也是一种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可能是一种更为重要的能力。因为人是有感情的,对外界的人、事、物、景总有自己的感情和看法,而作文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检测我们对外界的人、事、物、景的情感、态度和看法,将这些情感、态度和看法写下来,就是我们所说的写“虚”。所以学会写“虚”是非常重要的。
2、写虚常见的能力就是抒情和议论。
抒情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它有时是直接抒情,有时是结合叙述、描写等渗透在字里行间的间接抒情。
议论是对客观事物进行评论,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在叙述、描写或说明的基础上,直接表明作者对人物、事件的看法,在文章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3、善于写“虚”与虚构故事是一回事吗?
明确: 两者不是一回事。虚构故事是指文章写的事本身并不存在,是作者根据需要杜撰出来的。而写“虚”,是指作者对生活中真实的人、事、物、景的感情和看法。“虚”依托的必须是真实的人、事、物、景等。
四、指导学生写作。
既要有宏观的指导,又要有具体文章的导引。使学生在写作中有章可循,有本可依。并培养学生具备发散思维拟题和选择新颖材料的能力。 宏观指导:
1.这次作文训练是写一种内心体验,它必须是建立在对事情交代的基础之上的。
2.对文章正确使用抒情、议论。
3.提倡抒发真情、议论深刻。 具体指导:
以写《今天我真高兴》为例进行讲解。在写作中,我们必须要交代清楚,今天我因什么事而高兴,是做了件好事,还是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还是参加了一项有意义的活动?详细地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将自己高兴的原因记叙明白,使人读了文章就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的高兴、愉快心情。面评学生习作。在评阅时将学生作文分成“写„虚‟的抒情、议论”“书写”、“立意”、“选材”、“语言表达”等几个方面作为评改重点。分别指出每位学生在以上几个方面的优良得失。从而使学生在作文训练中有所获。
参考文题:
1.快乐时刻
【写作导引】写这篇作文,我们学会发散思维,如谁的快乐时刻?爸爸、妈妈、老师、同学、我,还是弟弟、妹妹?。何地的快乐时刻?在家里,还是外出旅游?何种方式、何种场面的快乐时刻?一次同学聚会,一次与亲人久别重逢,一次别开生面的游戏等等。我们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之一作为作文内容进行写作。但文章一定要把动人的情景描述出来,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才达到了本次作文训练的目的、活动、一次救援行动。写作时通过具体的人、事,来揭示“温暖”,但不可在文章中无病呻吟。
3.任选一个表心理活动的词为题,写篇作文。内容不限,题目自拟。但文章必须写“虚”。 【写作导引】这类话题作文不限内容、题目,给学生极大的自由写作空间,写“虚”又紧紧扣住了本次作文要求。本次作文要求600字左右,为使你的文章有深度,最好只选择一个人或一件事来写。由于本次作文要求写“虚”,所以,坚决反对瞎编乱造,必须是对真实人、事、物、景的真情流露或真实看法。
五、布置作业
判断下面题目是化实为虚还是化虚为实。
• 1、带着梦想前进 2、肩膀
• 3、拥有阳光 4、倒掉鞋里的沙子
• 5、为生活加点糖 6、他们
• 7、网”、“门”、“风”、“墙”、“台阶”、“舞台”
六、教学反思
这次作文指导课,主要是讲授“写实与写虚”,学生对写实比较好理解,所以我把教学的重难点放在写虚上,在教学时特别侧重于教会学生方法。教育学生抒情必须发自内心,不是硬加上去的。议论要源于真知,切忌空泛抽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