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61623 上传时间:2025-03-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礼县实验中学 田长英 课 型:新授 总课时:3分课时 一、第一课时 (一)学习重点: 1、了解作者、背景及文体特点。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二)学习难点: 1、结合注释,课堂讲解独立、准确翻译第一自然段。 3、准确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背诵课文。 (三)学法指导 本文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不仅立意高远,而且文采斐然,句式于整齐中见变化,尤其便于朗读。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吟味,体会文章的特点,并在思想上受到教;领会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四)预习内容 1.走近作者: 范仲淹(989─1052年),字 ,谥号 , (朝代)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靠刻苦攻读,1015年中进士,官至副宰相。他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极深。他不断议论朝政,切中时弊,得罪保守派,被排挤出朝廷。著有《 》。 2.了解背景: 宋仁宗庆历5年(1045年),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触动了朝中保守派的根本利益,被罢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职务,贬放邓州。第二年6月,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即将落成,去信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是在这一年9月15日写成的。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我国的很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比如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滕王阁 、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铭刻了很多美文妙句。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灏《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 ;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唱不衰,《岳阳楼记》成为写景状物抒发真情的名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名篇,看看它描写了怎样的景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检查预习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阴风怒号( ) 薄( )暮冥冥( ) 浩浩汤汤( ) 岸芷汀( )兰 霪雨霏霏( )( ) 宠辱偕( )忘 嗟夫 ( ) 属( )予作文以记之 忧谗畏讥( )( ) 樯倾楫摧 ( )( ) 谪守( ) 3、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 (2)、学生对照课文注释学习第一段。对照注释,翻译课文,在书中画出不能理解的地方,组内交流解决。 (六)、合作探究: 1、第一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是什么?作记的缘由是什么? 2、相互探讨、整理本节课学到的知识。 3、口头翻译课文1—2自然段。 4、自由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作者情感。 (七)、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深入领会文章内容。 2、借助课文注释,预习课文3—6自然段。 3、背诵课文1—2自然段。 4、结合背景材料,深入分析作者作记的缘由(结合作者与滕子京的身世)。 (八)课后反思 二、第二课时 (一)学习重点: 理解写景、议论的基本内容。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二)学习难点: 积累并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达到自己能独立翻译全文。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能够流利的翻译全文。 (三)学法指导 1.通过诵读,逐段讲解课本。 2.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知识准备 作者及第一段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检查复习导入。 2、检查预习。 3、 翻译并背诵第一自然段。 (六)、合作学习2--6段 1、朗读课文。 2、翻译课文,组内交流解决疑惑。 3、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加点的字。                薄(  )暮冥冥(    ) 前人之述(  )备(  )矣 满目萧然( ) 若夫霪雨霏霏(    ) 连月不开(    ) 浊浪排( )空 至若春和景( )明 波澜不惊(    ) 而或(   )长烟(    )一空 则有去(  )国(   )怀乡 忧谗(   ) 畏讥 则有心旷(    )神怡(   ) 宠(     )辱偕( )忘 沙鸥翔集( ) (七)、归纳总结: 1、一词多义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初极狭才通人 国恒亡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则有去国怀乡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而或长烟一空 则有心旷神怡 或异二者之为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或以为死 吾谁与归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朝而往暮而归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 南极潇湘 前人之述备矣 感极而悲者矣 众妙毕备  此乐何极 2、古今异义 ①、增其旧制 ( ) ( ) ②、至若春和景明( ) ( ) 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 ) ④、微斯人 ( ) 3、词类活用: ⑴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守: 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 后: (八)、学习检测 1、用原文语句填空 (1)文中总写了岳阳楼“大观”的句子,其中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 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 (2)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喜的两个四字句是: 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悲的两个四字句是: 。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 的心态。 (3)文中“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与“退”分别指:“ ”和“ ”。 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 两句话 2、翻译下列句子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微斯人,吾谁与归? (九)、拓展延伸 结合全文谈谈作者写“迁客骚人”在不同景观中不同心情的用意。 (十)布置作业 1.背诵第1—3段。 2.弄懂第4—6段的句意、段意,把自己对段意的理解写在笔记本上,有不懂之处划上记号。 三、第三课时: (一)学习目标: 1、逐层解析课文,感受作者情感。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逐层解析课文,感受作者情感。 (二)学习难点: 学习作者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三)学法指导: 1、通过反复诵读,学习作者语言。 2、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知识准备: 上节课已学习掌握的内容。 (五)学习流程 1、导入:复习导入。 2、检查预习 用课文原句填空。 ①文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 ②从时空两个角度描写洞庭美景的句子是: 。 ③“前人之述备矣”与上文“ ”一句照应。 ④从正反两方面阐述古仁人内涵的句子是:___ 。 (六)、合作探究 1、第二段写洞庭湖的全景,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2、细读三、四两段写景的部分,说说作者为表现“悲”“喜”两种不同的感受,分别选取 了哪些有特征的景物? 又是怎样渲染气氛的? 3、 “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作者认为古仁人之心和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里?这样看来,古仁人的悲喜感情跟什么有关系呢? 4、结合文章的主旨,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 (七)、达标检测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 悲;居庙堂之 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下面句中 加点的词。( 3分)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2)是进亦忧,退亦忧( ) (3)微斯人,吾谁与归(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选文中“古仁人之心”指 (用原文填空)。联系全文看, 这里的“古仁人”与 形成了对比。(2分) 4、“微斯人,吾淮与归?”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八)、拓展延伸: 1.当今社会,有的人过分看重物质和金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而一千多年 前的范仲淹却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境界。请结合这两者谈谈你的认识。 2.读了本文,你可能会联想到我国古代许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人物,请举出一位,并写出他的类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的一句名言来。   (九)、课堂小结 (十)、作业布置: 1.背诵全文。 2.体会,感受第二、三、四段中精彩的写景语言,进一步体会记事、写景、抒情和议论自然紧密结合的写作方法。 3.学习作者以天下为已任的旷达胸襟,体会“古仁人之心”的思想境界。 (十一)课后反思 5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