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画立体图形的展开图.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60946 上传时间:2025-03-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画立体图形的展开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画立体图形的展开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说 课 稿 吕 玲 利 宜阳香鹿山三中 2014年3月23日 4.2 画立体图形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介绍:画立体图形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华东师大版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章是空间与图形的起始章。本节课主要内容是画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教科书从学生生活周围熟悉的物体入手,使学生对物体的形状的认识从感性逐步上升到抽象的几何图形。本节课通过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初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在此基础上,以后要认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直线、射线、线段和角。 2、内容选择:本节课知识与简单的几何体的特征有密切联系,小学阶段学生对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球等都接触过,并且熟悉他们的特征。前两节大家又认识了正三棱柱和正四棱柱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本节要求学生能辨认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及相对位置,在对它们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还要求学生会画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的几何体或实物原型。这一活动中,涉及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几何图形的记忆,这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基础,体会生活中看实物的不同方面。 在具体教学素材的选取上,本节课从大量图形入手,把生活中的实物原型与几何图形相结合,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体会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体现了实践性和探索性原则,保证素材的真实性,让学生从身边的问题研究起,主动收集探索“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材料,并更多地进行数学活动和相互交流,在主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体会数学思想方法。 3、教学重点:(1)识别一些基本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正四棱锥、直三棱柱等)以及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2)会画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4、教学难点:由空间图形向平面图形转化。 5、教具准备:长方体(有两个面为正方形)、大小相等的正方体六个、球、圆柱、圆锥、圆台、正三棱柱、正四棱锥、手电筒、刻度尺、圆规。 6、学具准备:长方体(有两个面为正方形)、大小相等的正方体六个、球、圆柱、圆锥、正三棱柱、正四棱锥等实物模型、暖水瓶木塞、手电筒、刻度尺、圆规。 二、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简单的物体,体会从三面看物体的合理性。 2、能辨别、会画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从讲盲人摸象的故事和欣赏苏东坡的《题西林壁》营造一个崭新的学习氛围,通过观察、比较、画图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体的活动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一样的结果,发展空间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在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2、渗透图形的二维空间与三维空间的转换。 3、有助于在生活中从多方面观察事物。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学习的对象是刚初中的学生,他们对身边有趣的事物充满好奇,对一些有规律性的问题充满探求的欲望,他们非常乐意动手操作,有很强的好胜心和表现欲,有一定的归纳能力。但是他们刚开始接触几何知识,空间想象力太弱,缺乏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经验。尽管在小学阶段他们已接触过本节课所要展示的图形,但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还很薄弱。学生的空间知识来源于丰富的现实原型,所以在学习素材和呈现方式上,多用实物和多媒体,有助于学生从直观的现实原型抽象出几何图形,建立空间观念,使得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有助于提高学生兴趣,帮助他们进行数学学习。 四、说教法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精神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已的知识和能力的过程。根据以上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将采取以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1、情景教学法: 通过各种情景的设置,让学生溶入到生活中去。通过在生活情景中体验、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深切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2、直观教具演示教学法 通过直观教具的演示,以及学生利用学具亲自操作,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满足学生的探求欲望。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通过多媒体演示,针对学生缺乏空间想象力的弱点化难为易。让学生能轻易理解三视图的作法,会画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在学法指导上,我让学生初步体验“结合情景,自主参与,合作交流”的探索式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实践,在实践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五、说学法 “学东西的最好途径是亲身去发现它”,“让学生在学习中寻求欢乐”。本课设计了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经历不同的学习过程。在活动中通过“讲故事”、“欣赏古诗”、“看一看”、“想一想”、“比一比”、“说一说”、“画一画”、“练一练”充分进行实际与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类比、归纳等数学方法,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不断地归纳与总结,力图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注重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注重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合作交流的精神。 六、说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是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的主要途径。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地规划,遵循目标性、整体性、启发性、主体性等一系列原则进行教学设计。我将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学生都听说过《盲人摸象》的故事,鼓励学生自己讲这个故事。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挖掘实际生活经验。如果我们对一个事物没有做到全面了解,那么我们很有可能犯盲人一样的错误,对于数学学习也是一样。 2、教师请同学们欣赏古诗苏东坡的《题西林壁》和多媒体展示,横看、纵看、远处看、近处看庐山的照片。 设计意图:跨越学科界限,以苏东坡的《题西林壁》营造一个崭新的教学学习氛围,并从中挖掘蕴含的数学道理—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图形可能是不同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出示预习提纲,让学生展示预习效果 1、由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视图——利用图纸制作工件。让学生经历探索三视图画法的过程,让学生深切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多媒体展示水管三叉接头的制造图纸——正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 设计意图:在学生经历问题情景——解释应用的基础上,发展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另外,通过本环节让学生了解学习视图的意义,体会立体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感受数学的价值。 (三)数学游戏,探究新知 在这个环节一共设置了“比一比”、“说一说”、“画一画”、三个小游戏。 1、比一比 讲台上依次放置粉笔盒、乒乓球、茶叶盒,请四位同学上来后按照不同的方位站好后,然后向同学们汇报各自看到的情形。 设计意图:从身边的事物入手,采用游戏的方式,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感受新知,从中发现从不同方向看,确实看到的可能不一样。另外向同学们展示三视图从哪三个方向看。 2、“说一说”、“画一画”简单几何的三视图。 设计意图:从辨别长方体、圆柱的错误三视图,让学生体会到观察三视图时不光说出它的形状,还要注意线段的长短关系。不光会说出它的三视图,还要求画出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遵循了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的认识规律,还培养学生的认真观察、仔细对比的能力,动手画图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四)达标测试 通过“画一画”环节,测试本节课的达标情况,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五)延伸和提高 对简单的立体图形组合体的三视图,通过多媒体展示正方体的组合图,让学生根据图形搭建模型后观察,根据自己的观察,辨别三视图,逐步掌握画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的方法。。 设计的意图:搭可以让学生亲临其境,达到多方面去了解立体图形真相的效果。这一过程不但是一个体现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能力,同时也是一个开发创新思维能力的过程。 (六)前后呼应 浏览多媒体展示由三视图想象立体图形,设计的意图是呼应课前由水管的三叉接头的三视图制作水管的三叉接头实物,另外点出下节研究的重点,由视图到立体图形。 (七)小结(请同学们谈一谈) 1、本节课我知道了什么?我学会了什么?我发现了什么? 2、在生活中怎样看待事物? 3、解决今天的问题应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使同学们能回顾总结梳理所学知识,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 9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