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的思索
口语交际课是培养学生交流思想、传播信息、表达情感、学习规范语言的教学平台,借助这个平台,可以为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课?下面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一、精心创设交际情境,联系生活积累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口语交际课中的情境有两种,一种是课堂情境,一种是类似于现实生活的情境,即把课堂设在生活中,或者把生活引进课堂里,后者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活情境。交际情境的生活化,可以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入情入境地品味语言文字的内涵。
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难忘的童年》这节口语交际课时,我紧扣单元主题导入交际话题,以学生平时积累的、熟悉的好词佳句打开“话匣子”。
教学片断一:
1、课件播放童年生活片段。
2、师导:人人都有缤纷的童年。让我们把自己童年酸甜苦辣喜怒哀愁中难以忘怀的事说出来,和同学共享。
3、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4、学生依次上台介绍,教师根据学生的精彩描述,归纳出好词好句,板书齐读。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既锻炼了学生学会倾听、交流、互动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的习惯和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最重要的是,学生懂得用优美精炼的好词好句能使自己的介绍更加生动。学生交流时,教师将好词好句写在黑板上,使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学习,语言能力得到提升。
二、积极创造实践机会,体验生活品味语言
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口语交流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课程标准》中强调以贴近生活的话题或情境来展开口语交际活动,重视日常生活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传授口语交际知识。教师要多多创造各种实践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在生活中体验,在生活中锤炼,从而达到自如运用语言的水平。
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策划一次和远方小学生的“手拉手”活动时,我进行了如下教学实践:
教学片断二:
1、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看电视、查资料了解祖国各地的特色。
2、师:请你们说说自己最想去那里?为什么?那些地方的小朋友我们认识吗?怎么才能建立联系?
3、学生自由说话,教师相机指导。
4、课件出示一封一位小学生写给远方小朋友的信:(内容略)
5、板书这封信的优美词句:(略)
6、学生合作讨论,策划方案
(1)、首先写信,建立联系。
(2)、比较熟悉后,发出邀请,一同参与活动。
(3)、若对方生活困难,我们就对他给予生活资助。
在这次口语交际的教学实践中,我利用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建立与远方小朋友的友谊,增进相互间的理解。在整个交流过程中,我注意语言文字的训练,注意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交流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语言,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使之养成乐于与他人交流的意识和习惯。
三、努力实现双向互动,融入生活运用语言
在进行口语交际之前,让学生明确交际要求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学生明确要求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教师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地在生活中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交际中学生常常犯两个毛病:一是只会“夸夸其谈”,不注意准确地运用词语及语言的规范性,交际达不到语言提高的目的;二是不能静下心来倾听,别人没有说完就打断别人的话,或者光听不补充意见,不发表想法,这样就做不到双向互动,交流沟通。因此,在口语交际前明确要求是非常必要的。
教学片断三:
在教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说说我自己》这一节口语交际课时,我明确了以下口语交际的要求:
内容:向别人介绍自己──自己的性格、爱好、优点、缺点等。
要求:抓住自己的特点,说真话。“特点”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如:贪玩、调皮、倔强、好问、喜欢读书等。
注意: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要注意倾听,等别人说完之后,还可以提问或做些适当的补充。
接下来进行了小组互动交流、班级集体交流、游戏活动猜猜他是谁等一系列教学环节,之后我设计了几个通过口语交际课在写作中实际运用语言的环节,效果不错。
教学片断四:
1、让学生回忆口语交际,完成习作初稿──我手写我口。有了口语交际的基础,教师不需要再多说什么,让学生静下心来习作。
2、阅读他人习作,学习作文方法──感受特别的他。
3、听听他人意见,运用所学方法──改出真实的我。
4、誊写作文:
通过培养学生的互动交流能力,使学生明白倾听、表达和应对的重要性,并教给学生作文的方法,让学生在读、说、评、议中逐步领悟,在融入生活的基础上运用语言,学会习作。
总之,口语交际是现代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一项基本能力,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应该注重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够掌握与人交往的方法和策略,具备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文明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与人沟通的能力,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