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三-颗枸杞豆.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58875 上传时间:2025-03-2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6.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颗枸杞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三-颗枸杞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三颗枸杞豆 教学目标: 1.能概括作者转变的原因。 2.学会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3.学会细腻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会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学会细腻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乐园,在你的乐园中总有一些事情让你至今都记忆 犹新,那么下面让我们走进植物学家程海的童年乐园,他的乐园有什么值得回忆的呢?打开课本。齐读课题《三颗枸杞豆》 二、课文分析 1.通过预习,你们能否告诉我,这是什么样的三颗枸杞豆? 2.这三颗富有深刻意义,催人奋进的枸杞豆征服了“我”,但在之前“我”是什么样的人呢?之后又变成什么样的了? 3.归纳:以前的“我”淘气顽皮,不喜欢读书上学,总是逃学到小树林里支玩。因此三天两头挨打,“我”有没有因此而改变自己呢?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师结:“我”仍沉迷于小树林,直到遇到病中的三叔。 4.过渡:病中的三叔与“我”又有一段什么样的经历呢?这段经历对“我”有什么影响呢? 5.“我”在小树林遇到三叔,共有几次? 6.两次相遇,两次对话,下面让我们来读读三叔与“我”的第一次对话。(第14--32节,生分角色朗读。)你们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 7.他们在谈论什么? 师提示:这种植物生长在大自然中,这就说明他们非常热爱大自然。(板书:热爱自然) 8.他们对大自然的认识程度是否相同?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小结:三叔在他最后的这段日子,把自然界中的点点滴滴都收入了眼帘,仔细观察研究。可想而知他对大自然热爱的程度。 三、总结。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课文分析 1.在第一次对话中,“我”还意识到自己的一无所知和不善观察,那么下面与三叔的第二次对话,又会有什么体会呢?分角色朗读:19--53节。 过渡:对话一我们一起讨论的,对话二的语言比较深奥,但我相信我们同学通过合作集众人智慧一切难题都会迎刃而解的. 就留给大家自由发挥的空间吧。你们自己互相提问。可以充分利用读书卡中积累的语言进行小组交流怎样才能把别人问倒?当然有不懂也可提出来讨论。(四人小组讨论五-六分钟)(学生开始热烈地讨论) 2.第44节是什么意思? 3.第48节提到太阳,他把太阳说成“红色的车轮”有何含义? 4.太阳能捉住吗?三叔在第50节说能捉住太阳,是什么意思?那他为什么以前不捉呢?那他到底捉住过太阳? 小结: 确实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时间匆匆的脚步谁也无法遮挽得住。 5.第52节,为什么说把太阳捉住就能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 小结:不错,就像保尔说的: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当我们回忆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让我们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6.太阳是指时间 ,但三叔说“我”也是太阳是什么意思? 师:准备2--3分钟。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组合方式分别扮演主持人和三叔,其余是观众 ,准备提问。 四、课文总结: 三叔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启示,虽然他树立了远大的理想,但他都半途而废。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五、作业 :  1.三叔的一生给了“我”非常深刻的影响,以至于“我”能成为植物学家。那么你的童年中发生过类似作者的事情了吗?请写下来。 2.整理课堂笔记。 板书 三颗枸杞豆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珍惜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