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3 年第四届超常思维与创新能力测评(大语文)初二年级
考试时间:100 分钟 满分:120 分
考试说明:本试卷共 65 道选择题,总计 120 分,21-65 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少选且正确的,分值在正确选项中平均分配。
(1)1-20 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题 1 分,共 20 分;
(2)21-55 题,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70 分;
(3)56-65 题,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一、单选题(1-20 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
1. 西汉建立之初,针对残破的社会经济局面,统治者推行了“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休养生息政策。这种治国思想主要体现了( )学派的政治态度。
A.儒家 B.法家 C.名家 D.墨家 E.道家
9 / 12
2“.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句诗中的“铜雀台”是东汉末年曹操所建,它位于( )
A.邺城 B.许昌 C.洛阳 D.太原 E.荆州
3. 《长恨歌》中“渔阳颦鼓动地来”指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 )
A. 玄武门之变 B.武周革命 C.安史之乱
D.藩镇割据 E.黄巢起义
4. 公元 1127 年,金兵攻入东京开封府,北宋灭亡,宋徽宗、钦宗等被俘虏北迁。这一幕在历史上被称为( )
A. 夺门之变 B.靖康之难 C.土木之变 D.永嘉之难 E.靖难之役
5.1661 年,民族英雄郑成功起兵渡海,从( )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宝岛台湾。
A.日本 B.葡萄牙 C.荷兰 D.西班牙 E.法国
6. 近代历史上,北京第一次被外国侵略者占领是在( )中。
A. 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甲午战争 E.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 清朝继续沿用明朝遗留下来的地方行政区划管理全国,但也进行了一些调整,最终内地大体稳定在十八行省的规模。清朝诸省中的“直隶”主要位于今天的( )
A. 江苏 B.广东 C.辽宁 D.河北 E.河南
8. 清朝末年,迫于列强的压力,清政府在洋务运动过程中被迫建立了专门的外交机构——( )
A. 总理衙门 B.鸿胪寺 C.太常寺 D.通政司 E.通文馆
9.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
A.遵义会议的结束
B.红一方面军抵达陕北
C.三大主力红军会师会宁城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E.八路军和新四军的组建
10.1953 年开始的“一五”计划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基础。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一五”计划的重点建设领域主要是( )
A.农业 B.轻工业 C.教育 D.重工业 E.商业
11. 下列歇后语搭配有误的是( )
A.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B.关公赴会——不自量力
C.林冲到了野猪林——绝处逢生
D.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E.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
12. 下列选项中的成语,都含有贬义的是( )
A.杞人忧天
朝三暮四
破釜沉舟
B.不耻下问
守株待兔
完璧归赵
C.明察秋毫
掩耳盗铃
画蛇添足
D.寡廉鲜耻
拔苗助长
刻舟求剑
E.雪中送炭
夜郎自大
班门弄斧
13. 请你根据所给的上联,选择最合适的下联( )
上联:白居易游钱塘湖,喜看早莺争暖树下联:
A. 柳宗元游小石潭,凄神寒骨景幽邃 B.欧阳修上醉翁亭,后天下之乐而乐
C.王安石登飞来峰,浮云难掩赤子心 D.李太白远渡荆门,仍怜万里送行舟E.文天祥过零丁洋,甘愿丹心照汗青
14. 下列诗句与所写事物对应有误的是( )
A.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梅
B. 空谷有佳人,翛然抱幽独。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 ——兰C.不论台阁与山林,爱尔岂惟千亩阴。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 ——竹D.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 ——菊E.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清。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 ——莲
15. “技进乎道,庶几不惑;名副其实,何虑无闻”与“韦编三绝今知命,黄绢初裁好著书”两副寿联所贺寿主当时的年龄分别是( )
A.20 岁
30 岁
B.30 岁
40 岁
C.40 岁
50 岁
D.50 岁
60 岁
E.60 岁
70 岁
16. 下列作家的作品集以籍贯命名的是( )
A. 柳宗元《柳河东集》 B.李白《李太白集》
C.范仲淹《范文正公集》 D.辛弃疾《稼轩长短句》E.蒲松龄《聊斋志异》
17.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宁静,似乎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的生活。
②在古诗词和其他文学作品中,类似的例子俯拾即是。
③“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写出了若耶溪的幽深,产生了动中见静的美学效果。
④对于宁静,古人就有一份追寻。
⑤“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描摹出天地间万籁俱寂的纯净景象,折射着“渔翁”一尘不染的心境。
⑥它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给人们带来无穷的滋味、独特的享受。
A.⑥①④③⑤② B.④③⑤②①⑥ C.①⑥④②⑤③
D.④⑤③②⑥① E.①⑥④③⑤②
18. 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 )
A. 莫泊桑,法国作家,与美国的欧·亨利、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B.昆曲、京剧、黄梅戏的代表剧目有《牡丹亭·游园》《贵妃醉酒》《女驸马》。
C. 古代常用“社稷”“丝竹”作为国家、音乐的代称。
D. 竞舟、赏月习俗,对应的传统节日分别是端午节、中秋节。
E.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龙须沟》, 话剧《茶馆》《四世同堂》等。
19.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项是( )
①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 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
②在百年接续奋斗中,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 了伟大精神,积累了宝贵经验。
③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将一事无成,甚至走向衰败。
④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向着更高远的目标迈进,我们仍然需要始终保持 的奋进姿态。
A.承担
铸就
反之
一鼓作气
B.承担
铸造
反而
一鼓作气
C.承载
铸就
反之
一往无前
D.承载
铸造
反而
一意孤行
E.承担
铸造
反而
一往无前
20. 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底蕴丰厚。请从下面所给的中草药名中,选出最恰当的四项,将下联补充完整,正确的是( )
上联:白头翁,持大戟,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
下联: ,插金簪,戴 ,比 芍药胜 ,苁蓉出阁,宛如云母天仙中草药名:①金银花 ②银花 ③红娘子 ④蜈蚣 ⑤五倍 ⑥牡丹
A.①⑥④⑤ B.③②⑥⑤ C.①②④⑥ D.③⑥②⑤ E.①⑥②④
二、不定项选择题(21-55 题,每题 2 分,共 70 分)
21. 关于书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国书法起源于甲骨文和金文。
B. 甲骨文是西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C.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文字为小篆。
D.唐代著名书法家张旭精通楷书,但是以草书闻名于世。
E.宋代盛行行书,其中著名书法家苏轼的代表作有《黄州寒食诗帖》。
22. 下列属于中国十大传世名画的有(
A.顾恺之《洛神赋图》
)
B.阎立本《步辇图》
C.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E.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D.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23. 下列称呼中属于“谦称”的有(
A.鄙人 B.晚生
)
C.尊君
D.令郎
E.家父
24. 下列古诗文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尊称”的是( )
A. 子.墨子起,再拜。 (《墨子•公输》)
B.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 (《史记•陈涉世家》)
C.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D.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
E.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己亥杂诗》)
25. 关于《水浒传》中人物、绰号和相关故事的搭配,有误的是( )
A. 杨志——小李广——失陷花石纲 B.吴用——智多星——智取生辰纲
C.宋江——及时雨——怒杀阎婆惜 D.武松——豹子头——醉打蒋门神E.鲁达——花和尚——火烧草料场
26.下列成语出自《论语》的有(
)
A.温故知新 B.任重道远
C.杀身成仁
D.不耻下问
E.得道多助
27. 不同朋友关系间的称谓有不同,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 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好友 ——竹马之交B.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 ——莫逆之交C.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金兰之交D.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刎颈之交E.辈分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忘年之交
28. 下面六个句子,分别写的是泰山、岳阳楼、扬州个园,根据内容搭配成三副对联,要求先上联后下联,排列次序正确的是( )
①一览众山小人悉足算哉 ②南极潇湘千里月
③北通巫峡万重山 ④霜高梅孕一身花
⑤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 ⑥月映成竹千个字
A.①⑤③②④⑥ B.⑤①②③⑥④ C.②③⑤①⑥④
D.④⑥①⑤③② E.⑥④⑤①②③
29. 刺绣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工艺,清代确立了中国四大名绣,包括( )
A. 苏绣 B.京绣 C.湘绣 D.蜀绣 E.粤绣
30. 诺贝尔奖设置的奖项有( )
A. 文学奖 B.和平奖 C.生理学或医学奖
D.数学奖 E.经济学奖
31.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及语法知识的表述有误的是( )
A. “埋骨何须桑.梓.地”“巾.帼.不让须.眉.”“我以我血荐轩.辕.”“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加点词分别指家乡、妇女、男子、祖国、史册。
B. 我喜欢泰戈尔的诗:“在那群星之中,有一颗星星,指引着我的生命通过未知的黑暗”。此句中的句号应该放在后引号前。
C. 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其中“耀武扬威”“扬扬得意”“猎猎作响”都是偏正短语。
D. “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着回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这是一个选择复句。
E. 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共四联。一般来说,律诗三、四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律诗要求全诗同押一个韵,限平声韵。
32.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是( )
A.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语出唐代鉴真。B.“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语出宋代李清照。
C.“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语出宋代苏轼。 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语出唐代王昌龄。E.“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语出唐代王勃。
33.从地理位置来看,下列位于黄河以南的城市有(
)
A.沈阳 B.广州 C.重庆
D.武汉
E.哈尔滨
34. 奥林匹克五环标志中,黄色和绿色分别代表的是(
A.欧洲 B.非洲 C.亚洲
)
D.大洋洲
E.美洲
35.以下历史故事发生在秦朝时期的有( )
A.揭竿而起 B.指鹿为马 C.焚书坑儒
D.风声鹤唳
E.退避三舍
36.以下诗词是南宋时期的作品有(
)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C.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D.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E.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7.趁张飞酒醉而将其杀死的是(
)
A.马忠 B.范强
C.张达
D.曹豹
E.马超
38. 明朝一方面完善了隋唐开创的科举制,另一方面以八股取士的方式对科举进行了诸多束缚。八股取士的命题范围被严格限制在( )范围内。
A. 四书 B.五经 C.程朱理学 D.诸子百家 E.《四库全书》
39. “两弹一星”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国防科技发展的突出成就,彰显了中国综合国力的稳步提升。两弹一星指的是( )
A. 核弹 B.防空弹 C.空心弹 D.导弹 E.人造卫星
40. 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是( )
A.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情节曲折,其中真假美猴王、拳打镇关西、车迟国斗法、女儿国遇难等故事极其精彩。
B.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科幻小说,讲述了尼摩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诺第留斯号”在大海中自由航行的故事。
C. 《昆虫记》是英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创作的文学巨著,作品行文活泼,语言诙谐,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来情趣盎然。
D. 《水浒传》采用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成功地塑造了宋江、吴用、林冲、武松等好汉形象,其语言使用古代白话,富有表现力。
E. 《红星照耀中国》通过一个外国人的见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全面地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41. 能用下面这个图示表现的概念有( )
A. 基本权利与维护国家安全 B.政治权利与监督权
C.社会经济权利与荣誉权 D.人身自由与住宅不受侵犯E.人格尊严权与隐私权
42. 当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下列消费者维权方式合理的是( )
A. 与经营者协商达成和解 B.向消费者协会投诉,请求调解
C.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D.向人民法院申请仲裁E.向人民政府提起行政诉讼
43. 下列的“微行为”对应的“微点评”正确的是( )
A. 行为:初二学生张乐有序排队上公交车,主动给幼儿园的小朋友让座点评: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B. 行为:吴敏向公安机关反应学校周边黑网吧问题点评:依法履行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C. 行为:值日的时候男同学帮女同学搬桌子点评:超出了男女生正常交往的尺度
D. 行为:李某把两辆共享单车据为己有,被判处有期徒刑 6 个月,并处罚金 3000 元点评: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E. 行为:黄某某对外泄露国家安全机关依法开展工作的情况,行政拘留 15 日点评:未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44. 下列正确反映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过程的是( )
①人民民主选举人大代表
②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
③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④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监督人民代表大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① E.③→①→④
45. 近期,某小区居民反应附近的工地昼夜施工,声音扰民严重。该小区居民欲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此事,你认为他应该找( )
A. 市人大,要求支持司法,执政为民 B.监察委,要求对施工工地调查、处置C.县政府,要求加强监督,行使职权 D.派出所,要求对扰民现象进行整治 E.居委会,要求警告提醒,行政处罚
46.下列属于监察委员会的职责是(
)
A.监督 B.审判
C.处置
D.检察
E.调查
47. 下列说法解读正确的是( )
A. 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关键是要实事求是,既不要高估自己,也不要低估自己
B. 一个人要求别人尊重自己的名誉,首先自己要爱惜和尊重自己的名誉,还要学会尊重他人的名誉
C. 爱是一种关怀,是一种理解,是一种奉献。爱不能斤斤计较,不能患得患失,爱可以不讲原则D.羞耻感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反应,它催人奋进,也能使人丧失对自己的信心
E.喊他人的绰号表明彼此关系亲近,因而无伤大雅
48. 表格中是明明一家人的月收入,属于非公有制经济收入的总和是( )
A.32000 元 B.20000 元 C.34000 元 D.22000 元 E.28000 元
49.2023 年全国两会上,20 余名人大代表提出制定《反网络暴力法》,这体现了人大代表的职权是
( )
A. 审议权 B.表决权 C.提案权 D.质询权 E.决定权
50. 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以“民”为核心词,进行接龙,表述正确的是( )
A.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C.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D.党的奋斗目标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E.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是( )
A. 在长津湖战役中痛失四肢和左眼的朱彦夫写出了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男儿无悔》,他是
名.副.其.实.的“中国保尔”。
B. 只是浮.光.掠.影.地阅读大量碎片化的信息,会让我们变得浅薄而浮躁,如果多读名著,就能让我们腹有诗书气自华。
C. 琳.琅.满.目.的住宅楼、宽敞通达的柏油路、红火热闹的商业街……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如同置身于现代化的城市社区。
D. 登上山顶,那雄伟嶙峋的怪石,虬枝横斜的奇松,栩.栩.如.生.的猴子,缥缈神秘的白雾,构成了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
E. 自媒体时代,一些人通过博眼球的标题哗.众.取.宠.,我们要抵制这种现象。
52. 《荷马史诗》相传是由古希腊人荷马创作的长篇史诗,包括( )
A. 《伊利亚特》 B.《奥德赛》 C.《神曲》
D.《悲惨世界》 E.《仲夏夜之梦》
53. 下列诗句中有错别字的是( )
A.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B. 秋风箫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E.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微。 (王绩《野望》)
54.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是( )
A.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 20 篇。东汉将其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 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泪如泉;或消过石板,潺漏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
C. 碑的正面朝北,在一块六十吨重、十四点七米长的碑心石上,雕刻着毛主席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
D. 谷雨时节,雨下得很从容,黄瓜、茄子、辣椒、西红柿、豌豆……等纷纷挂果,它们较着劲, 热闹得紧。
E. 你是去北京,还是去上海?
55. 下列文化与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是( )
A. 《诗经》中“七月流火”指的是天气炎热。
B. 秦国灭六国的顺序是齐、楚、燕、韩、赵、魏。C.造成“洛阳纸贵”的作品是左思的《三都赋》。
D.“发愤著书”、“不平则鸣”、“穷而后工”之说分别是由司马迁、韩愈、欧阳修提出的。E.被誉为“中国思想启蒙之父”的是黄宗羲。
三、不定项选择题(56-65 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 56-57 题。
(一)江村①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②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③,微躯④此外更何求?
(二)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⑤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⑥,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①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诗人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
②堂上:一作“梁上”。
③禄米:古代官吏的俸给,这里指钱米。
④微躯:微贱的身躯,是作者自谦之词。
⑤翁媪:老翁、老妇。
⑥亡赖:这里指小孩顽皮、淘气。亡,同“无”。
56. 对《江村》一诗的作者及相关词句理解,判断有误的是( )
A.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伟大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
B. 首联中“抱村流”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一湾清流绕村而过的优美风光,极富表现力。C.首联中“长夏”点明时间,“江村”二字照应题目,“事事幽”则统领整首诗。
D.颈联对“老妻”和“稚子”的细节描写,写出了杜甫一家在浣花溪生活的富足。E.这首诗将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57. 下列对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是( )
A. 杜诗构思精巧,全诗紧扣“江”与“村”二字展开,其中梁燕属村,水鸥属江,棋局属村,钓钩属江。
B. 辛词清新自然,全词主要采用白描手法,描写白发翁媪,喝酒闲聊,大儿锄豆,中儿织笼,小儿玩耍。
C. 两篇作品的画面感都较强,不仅都在开篇勾画了清新秀丽的环境,而且都以村中的动植物来烘托人物。
D. 两篇作品中都设置问句,不过杜甫是无疑而问,表示别无所求;辛弃疾是有疑而问,但答案并不重要。
E. 两篇作品都描写了一家人暂居乡村的生活,都表达了诗人恰然自得、幸福满足的心情。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 58-62 题。
郭嘉传
郭嘉字奉孝,颍川①阳翟人也。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②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于是遂去之。先是时,颍川戏志才,筹画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太祖③与荀彧(yù)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④、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 彧荐嘉。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 表为司空军祭酒⑤。
征吕布,三战破之,布退固守。时士卒疲倦太祖欲引军还嘉说太祖急攻之遂禽布。语在《荀攸传》。
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东,闻太祖与袁绍相持于官渡,将渡江北袭许⑥。众闻皆惧,嘉料之,曰: “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
(《三国志•魏书•郭嘉传》节选,有删改)
【注释】①颍川:郡名。治所在阳翟县(今河南省禹县〔萧乾明按:禹县应为禹州市〕)。
②周公:周文王第四子,姓姬名旦,武王弟。辅助武王灭商,建立周王朝。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他摄政。以礼贤下士著称。
③太祖:魏武帝曹操。
④汝:地名,即汝南,见《程昱传》。
⑤司空军祭酒:即司空军师祭酒。时曹操为司空,司空下设军师祭酒,参谋军事。军师祭酒,谓军师之长。古代祭祀时,先由一位年高望重的长者举酒致祭,尊称为祭酒,后因以为官名。
⑥许:地名,许县。
58. 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是( )
A. 夫智者审.于量主 审:审查
B. 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 效:模仿
C. 而未知用人之机. 机:关键,奥秘
D. 太祖甚器.之 器:器重
E. 莫可与计.事者 计:谋划
59. 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是( )
A. 策新并.江东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B. 多端寡要. 便要.还家
C. 使孤.成大业者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D. 虽.有百万之众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E. 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 人固.有一死
6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划分正确的项是( )
时士卒疲倦太祖欲引军还嘉说太祖急攻之遂禽布
A. 时士卒疲倦 / 太祖欲引军 / 还嘉说太祖急 / 攻之遂禽布
B. 时士卒疲 / 倦太祖欲引军还嘉 / 说太祖急攻之 / 遂禽布
C. 时士卒疲倦 / 太祖欲引军还 / 嘉说太祖急攻之 / 遂禽布
D. 时士卒疲 / 倦太祖欲引军 / 还嘉说太祖急 / 攻之遂禽布
E. 时士卒疲倦 / 太祖欲引军 / 还嘉说太祖 / 急攻之遂禽布
61. 关于文中句子的翻译有误的是( )
A. 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
翻译:所以一百次行动就能一百次成功,因而功名可以成就。
B. 召见,论天下事。
10 / 12
翻译:曹操召见荀彧,纵论天下大事。
C. 表为司空军祭酒。
翻译:曹操表荐郭嘉为司空军祭酒。
D. 征吕布,三战破之,布退固守。
翻译:曹操征战吕布,三战三胜,吕布后退坚守。
E. 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
翻译:你作为刺客伏击,那他就不过是一人之敌罢了。
62. 下列对文本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项是( )
A. 郭嘉曾到北方为袁绍做事,后来认为袁绍不懂用人之道,难成大业,便离开了吴国,投奔魏国。B.郭嘉被引荐给太祖曹操后,与太祖论天下事,太祖认为他是帮助自己成就大业的人,郭嘉也认
为太祖是自己的真主人。
C.郭嘉洞察天下时势,颇有谋略。他的认识得到太祖的赏识,他还上表献计帮助太祖打败吕布, 并适时提出加快进攻的战略,活捉吕布。
D.孙策占据江东后,想乘太祖与袁绍相持官渡时,偷袭许县,魏军听到这个消息后有些害怕。E.郭嘉分析孙策的性格特点,预测孙策必定死于匹夫之手。果然,孙策还没有渡江就被杀。
阅读《古诗词中的梅花意象》,完成 63-65 题。
古诗词中的梅花意象
①梅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它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不仅以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今诗人画家赞美,更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成为文人雅士的象征。
②古往今来咏梅的诗词歌赋,或咏其风韵独胜,或吟其神形俱清,或赞其标格秀雅,或颂其节操凝重。南朝陆凯《赠范晔》一诗,以梅花作为传达友情的信物,别具一格:“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唐人的咏梅诗,除写闺怨、传友情、托身世之外,也出现了虽以模拟物象为主,但却含有美的意蕴的佳作。崔道融《梅花》诗云“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就已经很清晰地写出了梅花形与神的清雅。宋元时代,更注重写其意象之美和标格之贞。前者代表是林逋的《山园小梅》,其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一联充分展现了梅的意象之美,尤为世人所称道。林逋自称“梅妻鹤子”,以梅为妻,可谓爱梅之最的文人了。后者代表是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他一生爱梅、咏梅、以梅自喻,甚至愿以身化梅,“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完全进入一种“梅花是我,我是梅花”的境界。
③梅花之美,胜在韵致。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直观地表现出梅花芳华自赏、玉洁冰清的雅韵;吴文英“暮寒如剪,临溪影、一一半斜清浅”,则写出其临溪照水、清浅横斜的风姿;苏轼“偶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更是写出了它孤瘦清寒却又不乏旖旎的独胜风情。
④梅花之美,还重在品格。辛弃疾“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陈亮“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等诗句,便是赋予它以丰富的人格魅力。
⑤梅花不畏严寒,独步早春。它冒着凛冽的寒风,傲雪凌霜;它在冰中育蕾,雪中开花;它赶在东风之前,向人们传递春的消息,被誉为“东风第一枝”。陆游赞它“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元代诗人杨维帧也称其“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梅花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坚韧顽强的意志,历来被人们当作崇高品格和高洁气质的象征。
⑥梅花甘于寂寞,清新脱俗。它不因没有彩蝶缠绕而失落,亦不为没有蜜蜂追随而沮丧,只是无怨无悔地默默绽放于严寒之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欢乐和美好,因而深受文人墨客的钟爱。陈亮
11 / 12
在词中写道“墙外红尘飞不到,彻骨清寒”,乃以梅花的清高自比;李清照的“不知酝藉几多时, 但见包藏无限意”写出了梅花特有的高格,暗示梅花不以浮动于外的芳香来博得庸人的喝彩,而是以包藏于内的深意来觅取知己的赏识;王冕的题画诗《墨梅》,更是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看似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表达自己不向世俗献媚的人生态度。
⑦梅花冰心玉骨,无私奉献。它不怕天寒地冻,不畏冰袭雪侵,昂首怒放,玉洁冰清。欧阳修诗云“穷冬万木立枯死,玉艳独发凌清寒”,苏轼也道“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魂”。梅花的这一品质也逐渐成为君子高尚情操的代名词,是诗人品德风骨的自我写照。“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以雪喻梅, 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默默以香气奉献尘世之间,也正说明了坚强高洁的人格是具有伟大魅力的。
⑧几千年来,人们对梅花都是深爱有加。文学艺术史上,关于梅的诗画数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种花卉都望尘莫及。国人赏花,不仅赏花的外表,更欣赏花中蕴含的人格寓意和精神力量。
63. 阅读第②段,下列说法中对文意理解有误的项是( ) A.古往今来咏梅的诗词歌赋,都是歌咏梅花的内在品格。 B.陆凯的《赠范晔》以梅花作为传达友情的信物。
C.崔道融的《梅花》充分写出了梅花的神形俱清。 D.林逋的《山园小梅》充分展现了梅花的意象之美。
E.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侧重在表现梅花的独胜风韵。
64. 第⑧段中画横线句子说“更欣赏花中蕴含的人格寓意和精神力量”,结合全文内容,关于古诗中梅花的人格寓意和精神力量归纳表述正确的有( )
A. 清冷淡雅,俊美飘逸 B.不屈不挠,坚韧顽强
C.甘于寂寞,清新脱俗 D.冰心玉骨,无私奉献E.芳华自赏,寂寞孤独
65. 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文中②③段诗句,诗人通过梅的特征来表现梅之“韵”的理解表述正确的是( )
【链接材料】宋代诗人范成大在《梅谱》中说:“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石为贵。”所以在诗人、画家的笔下,梅花的形态总离不开横、斜、疏、瘦四字。人们赏“梅韵” 的标准,则是贵稀不贵密,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谓之“梅韵四贵”。
A. 崔道融《梅花》诗中“数萼初含雪”一句,抓住了梅花含苞未放的形态来表现梅花“贵含不贵开”的韵味。
B. 林逋的《山园小梅》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一句,抓住了梅枝横斜、稀疏的形态来表现梅“贵稀不贵密”的韵味。
C. 吴文英“一一半斜清浅”一句,抓住梅临溪照水、清浅横斜的风姿来表现梅“贵稀不贵密”的韵味。
D. 苏轼“尚余孤瘦雪霜姿”一句,抓住了梅孤瘦清寒的特点来表现梅“贵瘦不贵肥”的韵味。 E.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一句,抓住了梅花的高风亮节表现梅花“贵老不贵嫩”
的韵味。
2023 年第四届超常思维与创新能力测评(大语文)初二年级
考试时间:100 分钟 满分:120 分
考试说明:本试卷共 65 道选择题,总计 120 分,21-65 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少选且正确的,分值在正确选项中平均分配。
(1)1-20 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题 1 分,共 20 分;
(2)21-55 题,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70 分;
(3)56-65 题,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一、单选题(1-20 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
1. E
5. C
9. C
13. E
17. B
2. A
6. B
10. D
14. A
18. E
3. C
7. D
11. B
15. C
19. C
4. B
8. A
12. D
16. A
20. B
二、不定项选择题(21-55 题,每题 2 分,共 70 分)
21. ACDE
22. ABCDE
28. B
29. ACDE
35. ABC
36. BE
42. ABC
43. AE
49. C
50. ABCD
23. ABE
30. ABCE
37. BC
44. A
51. CD
24. CE
31. CE
38. AB
45. CD
52. AB
25. ADE
32. ABE
39. ADE
46. ACE
53. BE
26. ABCD
33. BCD
40. AC
47. ABD
54. ABD
27. ABCDE
34. CD
41. BDE
48. C
55. AB
三、不定项选择题(56-65 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56. DE
57. CE
58. A
59. CE
60. C
61. BE
62. BCDE
63. AE
64. BCD
65. ABCD
1 / 1
12 / 1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