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浅谈少数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几点做法.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56579 上传时间:2025-03-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少数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几点做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少数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几点做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少数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几点做法 为进一步保护、传承和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和发扬荔波县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荔波县玉屏一小坚持民族文化建设与新课程改革、德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及校园文化建设等相结合,努力形成强有力的育人功能,一直作为学校研究和探索的课题。荔波县位于贵州省南部,隶属黔南少数民族苗族自治州,非农业人口1.36万人,少数民族文化人口14.51万人,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文化有少数民族、水族、瑶族、苗族等,这就是自然人文给荔波县玉屏一小的优势。  中国论文网   近年来,学校通过开展少数民族文化传习,在抓特色,提升学校品位,打造少数民族文化魅力校园上下了功夫,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营造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良好氛围,逐渐凸显出一个有特色、有品位的“少数民族文化魅力校园”。在此基础上,我们申报了州级课题“荔波县民族小学地方艺术校本教材的构想与研究”,组织全体教师参与研究,以学校的发展为己任,共同促进学校发展。    一、创设环境,营造少数民族文化气息    校园物化环境所营造的的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育人的功能。我们充分结合实际,把实体文化作为学校文化育人中的重要载体。形成凝练学校核心精神文化的校训、校标、校歌等实体文化体现学校特色办学追求。如: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弘扬恩铭精神 成就大家风范”,作为水族烈士邓恩铭(中共一大代表)的母校,时刻以这位水族人民好儿子的革命精神鼓舞师生,培养更多祖国的栋梁,成就大家风范。此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提取少数民族的核心文化,并赋予新时代的内涵,结合书香校园等开展“祖国好 家乡美”、民族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使优秀的文化精髓渗透到每一个师生的品行中,丰富文化修养。把民族文化知识的普及宣传融入到国旗下讲话中,在国旗下讲话中,介绍荔波的风景、名人、饮食等知识。同时,在学校教学楼的走廊上,布置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民俗、少数民族服饰等宣传画,引导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关心认识,努力营造特色的环境。    二、围绕课题,探索与学科教学之间的整合    1、学科之间的有机整合。注重少数民族文化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把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文学、服饰、歌舞、体育等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文化,欣赏少数民族传说故事;音乐课则让学生学唱水歌、布依歌、跳水、布、苗、瑶四大民族的舞蹈;体育课让学生学会打陀螺等体育项目;美术课给学生欣赏少数民族的服饰、剪纸艺术,绘少数民族的图画,设计少数民族文化手抄报等等,让学科教学与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在三年级音乐《铃铛舞》一课教学中,融入了荔波少数民族的一些传统特色、习俗等内容,把音乐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结合,本课由我校韦文丹老师执教参加全县音乐教学比赛荣获一等奖。    2、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利用。在实践中,我们通过开展采访、记录、欣赏、讨论少数名族文化,办报办刊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去调查、去探究、去实践、全方位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组织摄影兴趣小组的学生到村寨捕捉生活劳作的镜头、组织学校小记者团访问家乡少数民族人家,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组织学校的“恩铭之星”考察荔波小七孔、万亩梅园、少数民族村寨等自然文化景点,让孩子们写出活动心得,将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整合,正在开发了少数民族校本教材《荔波丽吉》。并试行每周安排一节地方课,让少数民族文化进课堂,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收到较好的成效。例如,我校姚志细教师在黔南州水族文化学校校本教学研讨会上的做了精彩发言,深受与会专家、领导的肯定。    三、借助活动,开展少数民族文化传习    1、借助校外资源,开展传习活动。学校定期组织各年级学生到荔波水韵樟江现场观看演出,在这场四大少数民族的文化盛宴上汲取少数民族文化精髓。组织学生参观荔波喀斯特展示馆,对荔波的地貌、人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成立荔波玉屏一小书法室“墨香轩”,聘请荔波县书法协会主席申学军为校外辅导员,以学校副校长全修磊主抓,对学校的书法学子进行水书等书法技巧技能的培训,师生的作品多次参展各级各类书法活动,并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学校还开展“徒步樟江河”、“文明荔波伴我行”等活动,感受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更要引导孩子们为家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把少数民族文化传习活动工作做到实处,把校园文化特色凸显出来。    2、借助舞台魅力,深化少数民族文化传习。学校以少数民族学生和少数民族教师为主,创作了一系列节目,深受各界好评。例如,2012年我参与编排的布依族舞蹈《织趣》荣获全县第六届艺术节二等奖,主要表现了布依族孩童编织土花布的动人情景。同年12月这个节目还代表全县参加了“中国低碳民星绿手帕全球公益巡演荔波启航”的公益演出。目前学校创编的舞蹈有布依族《戏傩乐》、《织趣》,水族舞蹈《水妮子行歌》、《染梦》,瑶族舞蹈《瑶山铜鼓寄深情》等,并相继参加了各级各类演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传习活动的对外交流,学校被评为“黔南州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总之,融入少数民族文化,把少数民族文化精髓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也是社会和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是一个长期发展积淀的过程,我们将进一步挖掘,改进机制,不断探索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新方法、新思路,使民族文化在校园里绽放出美丽的奇葩!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