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三章知识点检查卷
1、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 )的性质制成的,里面的液体有( )、( )、( )。
2、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在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规定为0℃,( )的温度规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
3、使用温度计时,要看清它的( )和( )。
4、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 )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 )或( )。
5、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微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 )后再读数。
6、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 )。
7、体温计的量程是( )到( )。体温计离开人体时,表示的还是人体的温度。体温计使用前要把水银甩下去,其他温度计不允许甩。
8、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做( )。
9、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 );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 )。
10、观察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都安装顺序,( )。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是( )。
11、常见的晶体:( );常见的非晶体有:( )。
12、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液体凝固形成晶体时也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 )。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 )。
13、晶体熔化的条件:(1)( );(2)( )。
液体凝固成晶体的条件:(1)( );(2)( )。
14、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曲线(图3.2―4甲)。AB段:( )态 温度( )( )热
BC段:( )态 温度( ) ( )热 CD段:( )态 温度( ) ( )热
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图3.2―5甲)。EF段:( )态 温度( ) ( )热
FG段:( )态 温度( ) ( )热 GH段:( )态 温度( ) ( )热
15、熔化( )热 凝固( )热。
在饮料中加冰块儿,比直接加冷水效果好,一方面,是因为冰块的温度更低,另一方面,是因为( )。
北方的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菜不致冻坏,是因为水凝固放热。
16、在寒冷地区测气温要用酒精温度计,不用水银温度计,原因是( )。
17、在水中加入酒精后,水的凝固点( )。
18、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 ),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 )。
19、沸腾是液体( )和( )同时发生的( )的( )现象。
沸腾前:气泡( ),上升时,气泡由( )变( )。沸腾前温度( )。
沸腾时:气泡( ),上升时,气泡由( )变( )。沸腾时温度( )。
水的沸腾是一种( )的( )现象,形成( )的气泡,上升变( ),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 )散发到空气中。
20、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 )。不同液体的沸点( )。
21、沸腾的条件:(1) 、( )。 (2)、( )。
22、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 )。
23、测沸水的温度不能用酒精温度计,因为( )。
24可以用纸锅烧水,纸锅不会燃烧,原因是( )。
25、在( )温度下都能发生的( )现象,叫做蒸发,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 )。
26、汽化的两种形式是:( )和( )。
27、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有( )的感觉,原因是:酒精( ),致使液体及与液体接触的物体温度( )。
28、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擦酒精,温度计的示数先( )后( )。
29、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的( );(2)、液体的( );(3)液体表面( )。
30、液化的两种方法:(1)、( );(2)、( )。
31、生活中常见的( )现象:
(1)、北方冬天,户外的人口中呼出“白气”
(2)、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会蒙上一层小水珠;
(3)、清晨,草叶上的露珠。
以上现象形成的原因是:( )。
32、将气体液化最大的好处是:( ),便于( )。
33、汽化( )热,液化( )热。
34、水蒸气引起的烫伤比开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比水多了一个( )的过程。
35、氟利昂是一种既容易( )又容易( )的物质。在冰箱里汽化( )热,在冰箱外液化( )热,氟利昂就像一个热量搬运工。
36、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 )。
37、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 )。
38、樟脑片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属于( )现象。
39、秋、冬两季的霜,美丽的树挂,窗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树枝上的雾凇,都是( )现象。
40、干冰是( ),干冰可以作防腐剂,是利用干冰( )。
41、用久了的灯泡灯丝变细、内壁变黑是因为钨先( )和后( )。
42、露、雾( ),霜( )。
43、干冰用于人工降雨,舞台上的烟雾缭绕,都是因为,干冰( )致冷降温,空气中的水蒸气( )成小水珠形成的。
44、六种物态变化汇总:
固态变成液态叫( ),液态变成固态叫( );液态变成气态叫( ),气态变成液态叫( );固态变成气态叫( ),气态变成固态叫( )。
熔化( )热,凝固( )热;汽化( )热,液化( )热;升华( )热,凝华( )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