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曹刿论战(第三课时).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55803 上传时间:2025-03-2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曹刿论战(第三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曹刿论战(第三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曹刿论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能力目标     1.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德育目标     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一、古今义不同的实词及“夫”的用法。 二、判断句式。 三、记叙战争的方法及剪裁上详略恰当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及曹刿的战略思想。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品读法 教学设想 一、指导学生预习、自学,理解生字、难词。 二、在预习的基础上了解课文大概内容,然后进行课文分析。 三、结合课文向学生进行在学习上也要有正确的学习目的(战略)和正确的方法(战术)等思想教育。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分析,总结,指导练习。 教学过程 一、请学生翻译全文,重点句强调、强化。 二、学习新课(重点分析) 1.提问:(1)文中讲了哪些具体的事?(2)哪些详写?哪些略写?(3)以什么为线索? (上面三个问题答完一个再答一个,学生边回答,老师边作如下板书。) 2.提问:前面四件事为什么略写?后面三件事为什么详写?还有什么事没提到? 学生回答后老师小结: 课题的中心是“论战”,文中紧扣“论战”来写。曹刿论战前的政治准备和作战中的战术以及总结胜利原因详写。从这些言论中表现了他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因此详写。对无助于表现曹刿性格的事,如战争的起因、双方实力、战斗场面和战后处理一概不写。而一些与“论战”有关的事,也只是一笔带过,使文章能衔接就可以了。 3.提问:我们写记叙文在材料剪裁方面要注意些什么? (要求学生能答出:突出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起衔接、交待、照应作用的材料略写;与中心无关的材料不写。) 4.根据以上的分析概括文章中心思想。 (1)提问。 ①文章记叙了什么?(以弱胜强的长勺之战史实。) ②说明了什么?(要讲究正确的战略战术,战争才能取得胜利。) ③表现了什么?(曹刿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2)让学生把上面分析回答的内容整理在笔记本上。 5.联系实际。 (1)古代战争要注意战略战术,现代战争也同样要讲究战略战术。长勺之战是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毛主席很重视。他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评论了这次战争。请同学们联系革命战争的实际,谈谈对战略战术的认识。 (2)不但战争要讲究战略战术,我们的学习、工作也得讲究战略战术。请大家想想,谈谈这方面的认识。(可以先几个人议论,然后发言) 三、复习巩固,指导作业 1.整理生字、重点词、几种句式。 2.自己做课后练习,有不懂的要提出来。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1、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真正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文的朗读、翻译和分析基本上都是由学生完成的,教师只做相应的点拨,充分地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2、教学过程中没有采用逐句翻译的传统方式,而是采用朗读、表演等形式从整体上去把握课文。 3、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在相关文章中运用,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培养这种习惯,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