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的相关性分析
——谈《春》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
董孟学
现代社会的任何行为过程都应当追求效率。每个人都有使自己的生命有丰富色彩。能驾驭自己的命运,而不是被简单的异化为工作的奴隶。教师工作目标的复杂性教师职业,面对是学生,教学活动不同于其他职业的工作目标,只要单向主观设置即可。教师教学目标的确定不是单向的,而是多向的。教学活动的本质是教师组织自己的学生运用适合的学习方法展开有生命意义的学习活动。教师的教学目标不能全是他人确定,而是自己思维加工出来的智能产品。教学目标是由教材中学习内容、学生学习水平和需求、教师的教学风格、学习活动展开的条件诸多因素整合而成。所以教师必须经过认真的思维,才能制定出产生良好的教学成果的教学目标。
通过对了《初中语文课堂设计的要领》和《春》的教学设计案例的认真学习。使我对“课堂教学设计”有了全新的认识,对“教学目标”有了更加清晰地了解。从中领悟到,合宜的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还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起着统领的作用。
《春》的教学设计案例中,设计者设计的教学目标有两项:一是感受作者对春的盼望、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热爱新生命之情,对希望的憧憬之情。二是品味文章生动活泼的语言,体会文本的语言风格适应情感抒发的特点。本案例中通过以下教学活动原则体现充分把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联系在一起
一、完善的教学目标,离不开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
为了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主要体现在:(一)精心组织并设计有探索性问题,教师把教学过程变为学生探索发现和创新的过程,有条不紊,做到教之以情,授之以趣,使学生主动自觉,充满兴趣地学习知识。(二)精心设计习题,教师设计具有创新意识的练习题,使习题的功能得到开发,并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的达成,离不开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重视。
《春》是一片富有诗情画意的散文。他以诗的笔调描绘了我国南方特有的景色,是一幅春光秀丽的画卷。为此,案例中制定出具体中的教学目标——“品味文章生动活泼的语言。感受作者对春的盼望,赞美之情..... ”如此美文,如何品味语言,当然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让学生通过“读”来真切的感受。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本文不用教师竭斯底里的讲,只需“读”便悟出本文的引人之处。所以在本案例中的教学活动设计中,有教师范读、引导学生读,学生则有听读、散读、精读文中段落、小组合作读等多种读的方式,做到了全方位的品味、感受散文的美丽和语言的魅力。通过学生的“读学”活动,学生可以品味文章选择的多个场景(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的各具特色;通过活动,学生可以学会多角度的描写景物的技巧……总之,本案例的教学目标具体集中,通过学生的参与读的教学活动达到了学生学习的目的。
思考着《春》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设计的相关性,我就想到了我校正在开展的教学改革。也是要求从三个层面入手:一是教什么,二是怎样教,三是教得怎么样。从中不难看出,思索和践行“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的相关性”也是我们教改的重点。
总之,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方向和目标,是教师实施教学的指南针,是学生学习的路标。教学活动过程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促使了教学目标所达到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