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 案
课 题
吾解其中意 意中总关情
科 目
语文
教学对象
八年级(二)班
课时
一课时
授课人
冯倩
时间
2017.6.13
教学目标
1、 运用角色置换法读懂诗意,读出感情。通过探究和品味“月”在诗词中的丰富意蕴,初步了解意象的含义。
2、 通过合作探究的方法,捕捉诗歌中的意象,并运用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意象的内涵;学会由意象切入来鉴赏诗词,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
教学重点
探究和品味“月”在诗词中的丰富意蕴,初步了解意象的含义。
教学难点
捕捉诗歌中的意象,并运用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意象的内涵,把握诗词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望月忆诗
望月联想到哪些与月相关的诗句?
班级“飞花令”
评价总结,引出大文豪苏轼的《水调歌头》。
二、诵读感悟
朗诵诗歌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放开声音读一读这首词。
引入朗诵方法:角色置换法。
与诗人角色置换后再试着读一读。
三、 赏月悟意
读后谈谈体会到了哪种情感?
作者是寄托这种情感在什么上了呢?
探究形象和情感之间的联系
总结 引出关键概念:意象(板书)
引导学生结合分析试着说对意象的理解。老师作简单总结:意象=物象+情意
四、解意悟情
回到学习资料,探索其它意象。
找一找下边两首诗词都有哪些意象?
选取两个典型意象,出示表格,用所学方法来分析意象特征和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
五、总结收获
这节课学会了什么体会情感的方法?
明确:从意象入手鉴赏诗词品味情感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布置(二选一)
1.两首诗词里没分析的意象中选两个继续深入分析。
2.选其中一首诗或词,将其中所有意象组合在一起形成的画面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出来。
月 物象
意象 +
情 情意
生调动诗词储备,踊跃参与
明确方向
生齐读
角色置换后再读
与师共读
生思考作答
小组合作讨论
交流分享
圈点批注
独立分析,完成表格小组交流
组长汇报,全班分享
生总结交流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