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郑州高新一中(郑州中学梧桐校区)2015-2016下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课题:荷叶 母亲
课时:一课时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悟文章表现的亲情美。
2.学习本文用意象表达感情及以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3.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表达真情。
【知识链接或学法指导】
1、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笔名出自“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其代表作有诗《繁星》《春水》,散文集 《寄小读者》 和小说散文集《往事》。她的诗以歌颂母爱、童真、自然为三大主题。
2、“托物言情“的手法
托物是手段,言情是目的——一切表现形式都是为表达思想情感服务的。“托物言情“简言之,就是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寄托在某种实物上,让实物本身代替自己去表达。
“托物言情“的手法运用能否成功,关键在选择”物“,选物恰当则情达,选物不当则情塞。怎么算恰当呢?“物”的“性”能负载人的“情”就恰当。一般来说,这个“性“就是物的功能或是它的比喻性、象征性。
【自主学习】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并蒂:( )
菡萏:( )
荫蔽:( )
欹斜:( )
徘徊:( )
2.朗读诗文
思考:一首诗就像是一幅画,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一幅图画呢?这幅图画中包含了哪些内容?由此你联想到了什么?
【合作探究】
问题1:作者看了几次红莲?其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问题2:结尾一段“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蕴含了怎样的感情?有什么作用?
问题3.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美文,试着从写景、意境、感情三个方面进行赏析。
【达标测评】
1.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作者在风雨中( )次看红莲,心情由( )、( )到( )。
(2)“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一句中红莲指的是( );荷叶指的是( );心中的雨点暗指( )。
2.“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中“无力的水珠”象征了什么?
3.仿写句子。
母爱就像一场春雨,一首清歌,润物无声,绵长悠远。(至少写两个)
【反思或收获】
学案编号: 编制: 李美玉 编号:0715 领导签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