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归园田居 其三
陶渊明
授课人:聂洪绪
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准确把握本诗的节奏。
2、反复朗读,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重点、难点:反复朗读,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设计:
一、 导入
舍与得充满人的一生,东晋的陶渊明也曾经做过这样的选择,但不同的是,他选择做农民,而且他这一选择使他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出名的农民之一。《归园田居》就是他做农民的第二年写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陶渊明的舍与得。
二、 知人论世
陶渊明:名潜 ,字元亮 。东晋最杰出的诗人、文学家,“田园诗人” 开创田园诗一体, 隐逸诗人,私谥靖节先生, 自号五柳先生 “不为五斗米折腰”
三、 诵读感知
(一)吟读
要求:
1、读准字音,记住注释中注音字的读音。
2、读准节奏,回顾五言诗歌朗读停顿的一般技巧。
提示:常采用2/3,2/2/1,2/1/2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二)译读
理解诗歌内容需要注意:尊重原文,借助课下注释,适当扩展
小组合作选出最佳译文。
我在南山下种豆,
地里杂草茂盛豆苗稀少。
早起到地里锄野草,
黄昏时带着月色,扛着锄头回家。
草木丛生使道路变狭窄,
露水打湿我的衣裳。
衣裳被打湿并没什么可惜,
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三)说读
冰心说:“写文章要有真情实感”,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分小组再读诗歌,说说你从诗歌中读出了作者的什么情感(心理)?
提示:可以说整首诗,也可以是一句诗,甚至可以是一个词或一个字。
(四)俄国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说:“诗人是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的,大凡一首好诗,都是诗中有画,具有自己独特的意境和风格。”
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这首诗画出来。
(五)背读
看谁背得快
读出一种辛苦
读出一种快乐
读出一种执著
读出一种人格
四、 小结,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五、 板书
亲切 无奈 吟读
归隐田园 辛苦 满足 译读
不失自我 喜悦 轻松 说读 一诗五读(学法)
执着 坚定 赏读
背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