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环境保护绿化家园教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52860 上传时间:2025-03-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保护绿化家园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环境保护绿化家园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保护,绿化家园教案 第一节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 黄土高原 阿克苏市第四中学 虎雪花 第一节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2.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3.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 4.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点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 教学难点 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 总结归纳法 讨论活动法 讲述法 教学手段 课本及教学挂图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在哪吗?(黄土高原)为什么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研究一下黄土高原,找出其原因。 板书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一一黄土高原 新课讲授 师生读教材66页图8.1 首先让学生在图上找出太行山、乌鞘岭、秦岭、长城以及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 师生小结 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跨越了山西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 板书 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教师讲述 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100米。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别的地方没有? 关于黄土高原上黄土的来源呢?科学家曾经提出过很多假说:有“风成说”“水成说”“风水雨相说”(教师可给学生作简要介绍)。其中,“风成说”得到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师生完成教材67页活动2的材料分析并总结: 1.“黄土的厚度均匀”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   2.“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说明带来黄土的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3.“黄土高原黄土的矿物质成分与堆积地方的基岩的矿物种类极不相同,却与中亚、蒙古等地戈壁、沙荒的矿物成分相同。”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能是从中亚、蒙古一带而来。   4.“黄土中有随地形起伏的多层古土壤”说明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逐渐形成的,而是外来的。 板书:黄土高原黄土物质的来源——“风成说” 承转 同学们,我们从电视片和课本插图8.2“黄土高原景观”中可知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是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的地貌,三种不同的类型同时也显示了黄土地区被流水侵蚀的不同程度。(教师可把三种地貌给学生简要介绍)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我们来学习:   板书:二、严重的水土流失   (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板书) 活动 学生读图8.4“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进行分组讨论,然后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帮助他们进行归纳总结。   1.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黄土的特性、植被等。  ①地形。地形多沟谷,陡崖,地面坡度较陡,地表径流流速越快,对地面物质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   ②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因此加剧了水土流失。   ③黄土的特性。黄土高原几乎为黄土所覆盖,黄土多为风积物,土体疏松、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干燥时较坚硬,能保持直立陡壁,遇水侵蚀后易崩解,抗蚀力很低。   ④植被。黄土高原地表光秃,缺乏植被涵养水源,固沙固土。   让学生阅读图8.6“同等降雨量、不同植被下的水上流失”,讨论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在读图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以下三点:①三个实验中植被状况差异;②烧杯内水量多少;③烧杯内沙土的情况。从而得出:植被覆盖率越高,涵养水源的能力就越强,水土流失状况相对就不会特别严重。   2.人为因素   让学生阅读图8.7的对话,分组讨论认识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这段对话表面上看起来是矛盾的。因为男孩的意思是“千沟万壑造成水土流失”,而女孩却认为“水土流失造成千沟万壑”。实际上这两个孩子的话都有道理,只是所处的角度不同,女孩站在历史的角度上,而男孩则是针对目前状况来讲的,同时这也说明了黄土高原已经形成了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这也同时说明人类在这个循环当中始终起到了“引发”和“加剧”作用。具体有哪些让学生回答,教师帮助他们总结。   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 ②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 过渡 我们国家除了黄土高原外还有许多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师生读教材70页图8.8 首先,让学生从地形、地势着手,看一看这类地区分布在哪些地形区内,又在第几级阶梯上。   其次,让学生看等降水量线,观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其降水量分布情况。 最后归纳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一般降水量较大,降水季节差异大,地形一般为山区,地表坡度较大。 课堂小结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物质的来源有很多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泛支持。因黄土多为风积物,遇水浸润后易崩解、抗蚀力很低,加上地形、降雨、植被等 自然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使黄土高原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 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如此严重,会带来什么后果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板书设计 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1.位置和范围   2.黄土物质成因:“风成说”。   二、严重的水土流失   (一)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因素有地形、降雨、黄土的特性、植被等。   2.人为因素   ①毁林、毁草开荒破坏了植被.   ②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 作业布置 地理填充图册 页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