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实地示范强引领--携手研修促发展.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52370 上传时间:2025-03-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地示范强引领--携手研修促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实地示范强引领--携手研修促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地示范强引领 携手研修促发展 “国培计划(2015)”——旬阳县初中数学“送教下乡”活动回眸 活动回眸 根据《“国培计划(2015)”——旬阳县“送教下乡”实施方案》和《“国培计划(2015)”——旬阳县初中数学“送教下乡”实施方案》要求,为期三天的“国培计划(2015年)”——旬阳县“送教下乡”项目初中数学第一次送教活动于2015年11月5在神河中学拉开序幕,2015年11月7日圆满结束,来自南区八所初级中学、九年制学校的40名数学教师及送教团队成员全程参与本次活动,安康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王永东、旬阳县教体局人事股股长张先斌、旬阳县师训教研中心师训部主任李波莅临培训现场指导。 第一次“送教下乡”活动的主题为“实地示范,锐意领航”,整个活动由启动仪式、课堂示范、模式解读及反思说课、评课研讨、自主研修、专题讲座等六个板块构成。 启动仪式由李波主任主持,神河中学校长李万应致了热情洋溢欢迎辞,李波主任解读了《 “国培计划(2015)”——旬阳县“送教下乡”实施方案》,王永东院长和张先斌股长做了重要讲话,他们分别就培训期间学习、纪律等方面对学院、基地校提出明确的要求和期望。 课堂示范由吴文婷、李飞杰和薛玉梅三位省市级教学能手承担,他们分别以《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14.1.1同底数幂乘法》《二次函数习题课》《探索等腰三角形中的相等线段》为体例,对描述型概念、推导型概念、习题课、活动课等四种课型进行了实地示范,无论是匠心独具的设计,还是灵活机动的实施,特别是信息技术驾驭能力,无不使参训教师耳目一新、茅塞顿开。 模式解读依照课堂示范顺序,做课教师仅仅围绕单元教学重难点解决策略,分别从单元名称、重难点以及在学科中的地位、作用、育人价值、在教与学中的困难、解决对策和课时重难点、课型、教学目标等方面进行详尽解读,在此基础上,对初中数学课堂“三部五环”教学模式应用于各种课型的操作要点、注意事项等做了全面剖析,最后,运用“三二三”课后反思模式(设计三特色、实施二感悟,优化三策略),对各自的教学了建设性反思。 评课研讨时, 8个研修组组长分别在汇集本组学员意见的基础上,代表小组进行课例点评,送教团队组长、县师训教研中心陈文娣老师进行了总结性点评,她在高度浓缩、充分肯定做课教师教学特色的同时,就提升优化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精研《课标》,强化执行力;二是精研教法,优化驾驭力;三是精研文本、学生,升华课堂效度。 专题讲座分学科讲座、师德讲座和信息技术讲座三部分,专题讲座由师训教研中心陈文娣老师主讲,她简要解读了项目实施方案,对阶段性任务进行明细要求的基础上,重点做了题为《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全面优化,提升效能——基于单元教学重难点解决策略的实践探索》讲座,从为什么要确定教学重难点、怎样确定教学重难点、怎样解决教学重难点三个方面,整合初中数学教学中核心重难点内容,详细诠释初中数学单元教学重难点的解决策略,与此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课例观察报告、课例研究报告的撰写,进行了具体明晰地辅导,对参训学员起到醍醐灌顶的作用;师德讲座由首届省级教学能手,城关一中数学教师薛玉梅承担,她做了《敬业爱岗——我的成功秘诀》的报告,真实感人的成长故事、真切深刻的成长感悟,使参训教师真切领悟:能力是次要的,态度决定一切,心若在、梦就在;最后,送教组长陈文娣老师组织学员观看了《借力信息技术 优化教学进程》和北京开放大学张铁道教授做的《迎接互联时代的教学》、几何画板使用等培训视频。 自主研讨过程中,送教团队将学员分为8个小组,四个大组,采取引领者分组包抓、携手研修的方式,帮助学员诊断自己的教学困惑,选择研修单元主题,采取集智研讨的方式,做到“四定”:定课型、定教学重难点、定教法、定主要教学问题,笃定了小组课堂示范、成果展示人选及内容。 第一次“送教下乡”不仅圆满完成对参训学员带学研修任务,而且唱响了“携手研修,绽放精彩”的前奏,必将成为打造一支“懂技术、会教书、乐奉献、勇创新”的乡村初中数学教师队伍、切实促进县域教育均衡发展起到强劲推手。 第一次“送教下乡”结束后,研修指导团队协同各研修小组快速进入第二次“送教下乡”活动筹备工作,送教学科组长按照实施方案及时进行第二次活动安排,及时修订了《旬阳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旬阳县初中数学说课评价标准》《旬阳县整体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暨教学资源整合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了《旬阳县初中数学磨课要求》《旬阳县初中数学磨课评价标准》《旬阳县初中数学评课稿评价标准》《旬阳县初中数学课例研究(观察)报告评价标准》《旬阳县初中数学优秀微课评审标准》等,及时整理关于微课设计、制作、评价系列文本资料和微课案例,上传项目研讨群共享,做实顶层设计,为夯实参训教师带课研修、带研研修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刚性要求,参训教师根据自己承担的研修任务,在返岗后及时进行教学设计,严格按照“自主优化,提供初案——微课展示,形成预案——组内互评,精品定案”打磨课程,充分利用初中数学项目研讨群,就打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及时与研修指导团队教师沟通,真正实现了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的深度融合。 2015年11月26——27日,在基地校神河中学举行 “国培计划(2015)”——旬阳县初中数学第二次“送教下乡”活动,本次活动主题为“携手研修,绽放精彩”,旨在通过参训学员带课研修、带研研修成果的线下展示、评价,达到“享经验、找差距、促提升”,提升研修小组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混合研修能力,展评分为基于单元教学重难点解决策略的课堂教学全貌展评、微课展评、课例研究(观察)报告展评和评课稿展评,所有展评成果均为经过小组研磨、组长初审、(研修指导团队)终审举荐而成,现场展示评审评审组由送教团队成员组成。 成果荟萃 这是一个冬雨初润、寒气渗人的日子,这是一个智慧聚焦、神采各异的场景,为期两天的“国培计划(2015)”——旬阳县初中第二次送教下乡活动于2015年11月26上午7:30在神河中学拉开序幕,送教团队及参训学员共45人再次汇聚于此。本次活动的重点是“携手研修,绽放精彩”,活动主题为“优化五课型教学结构,提高五课型教学效益”,活动形式为“现场展示——量化定等——示范提升——总结表彰”。整个活动分为课堂汇报展示、文本及微课展示和终结性引领三部分进行: 课堂汇报展示由8小组参训学员代表承担,围绕主题,从不同角度展示复习课、推导型概念课、描述性概念课等课型的教学模式,彰显了研修小组及指导团队的风采,检验第一次“送教”活动的研修效果;本次展评活动共收到文本类成果200项,包括课例研究报告、课堂观察、微课、评课稿等,经过“个人申报——小组初评——现场展示——量化定等”,共评出优秀课例8项、优秀文本成果24项。 终结性引领由省级学科带头人龙立芬承担,她以《二次函数复习》为载体,以超前的教学理念、精优的教学架构、灵动的教学技艺,将“携手研修,精彩绽放”推向新的制高点。 “送教”名师专家组组长陈文娣老师以题为《实地示范强引领 携手研修促发展》的发言,对“送教下乡”作了全面总结,充分肯定了研修指导团队及参训教师在此项研修活动中的亮点特色,对存在的问题也给予了精妙指陈。 参训老师普遍认为,本次的成果展示凝聚了各研修组的智慧和创造力,真实的再现了本次“送教下乡”学员带学研修、带课研修和带研研修的历程,不仅展示了送教团队的课程组织力和策划力,而且彰显了参训教师敬业奉献、锐意进取的历程。送教团队教育理念超前、教学技能高超,工作作风严谨、务实,送教下乡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接地气、有生机; “实地示范、锐意领航—携手研修,精彩绽放”研修模式,不仅有利于参训老师在任务驱动下主动参与,而且有利于参训教师与研修指导团队之间的长期交流与沟通,真正实现了线下研修与线上交流分享的有效整合。整个“送教”活动内容丰实、过程扎实、效果厚实。初中数学的“送教下乡”对打造县域“懂技术、会教书、乐奉献、勇创新”的乡村数学教师队伍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恒定久远、波澜跌宕。 经验积淀 1.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是活动成功举办的先决条件。本次研修活动之所以得以成功举行,首先是得到安康学院、县教体局领导和基地校的高度重视。第一次“送教下乡”活动中,安康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王永东、县教体局人事股长张贤斌、县师训教研中心师训部主任李博亲临现场指导,深入课堂观摩送教团队实地示范情况。我们的成功凝聚着各级领导的心血。 2.基地校领导的精心组织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决定因素。每一次送教活动,都得到了神河中学的倾力支持,以校长李万应为首的学校领导集体积极主动协助县师训教研中心统筹规划,及时健全各项保障机制,根据县级实施方案和学科实施方案,制定了基地校实施方案。整个活动过程中分管副校长李安宝统筹安排,教科研主任刘胜瑞精细部署实施,从各方面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舒适、周到的服务(活动细节商讨电话8次)。神河中学初中数学教研组长王明富、教研处干事马安晶在忙于参训的同时,还得承担研修现场茶水供应和录频摄像等服务,有了他们的倾力支持,才使得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3.送教团队的精心设计、精致指导生成了活动内容。一是顶层设计,未雨绸缪。置换脱产培训期间,项目执行总监、师训教研中心张先波与师训部主任李博积极运筹,制定了《“国培计划(2015)”——旬阳县“送教下乡”实施方案(讨论稿)》,印发给骨干置换团队成员,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定稿发文,10月8日围绕此项工作,召开政务会议审议、通过、组织实施,政务会议结束后, 10月10日召开送教团队工作会议,学科组长根据县级实施方案,及时制定《“国培计划(2015)”——旬阳县初中数学 “送教下乡”活动实施方案》,利用10月10日活动,交由送教团队成员审议通过,并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第一次送教活动结束后,陈文娣老师牺牲双休日时间,加班加点,制定了《“国培计划(2015)”——旬阳县初中数学第二次“送教下乡”活动实施方案》,连同相关成果展示的系列评价体系、磨课要求以附件形式上传群共享。二是影子实训,精益求精。学科指导团队参加活动的热情高涨,从备课到授课,从听课到评课,从磨课到课堂观察、课例研究报告撰写,每一个环节都彰显出教师们大胆改革的创新精神、崇尚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关注教育、关注研修、关爱学生的敬业精神,吴文婷是我们本次选调的年龄最小的指导团队队员,这个85年出生、小巧玲珑的小姑娘,在本次送教活动中,除了承担了两类(描述型、推导型)概念课的示范外,还参与活动报道、简报编辑工作,校内常规工作更是容不得半点懈怠,工作头绪之多、任务之重可想而知,更何况此前她对初中数学“三部五环”课堂教学模式只是泛泛了解,接受任务后,从研习教学模式宏观框架到各教学环节的微观处理,从教学方法的宏观掌控到具体教学方法在教学实施中的微观把握,从首次课堂实践的拳脚乱动到“实地示范”的有条不紊,无时不在见证着“能力是逼出来”。 作为身居教研岗位近20年的我,经历此次送教活动,在零距离与老师一起经历课程的构思设计、实践打磨的同时,要兼顾对课程的顶层设计、宏观掌控、微观优化,个种辛苦、不言而喻,“深度学习、先行引领”是我的工作常态,培训伊始,我利用跟岗实践之际,通过听课、查阅教师工作常态,诊断出教学中存在如下问题:(1)缺乏整体意识,不能用全局的视角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有效把握,导致课堂教学中知识学习零散混乱、浅尝辄止,数学核心价值体现不够明显;(2)对学生的认知基础、认知规律、认知困难缺乏深度分析和科学把握,导致教学过程浮光掠影、走马观花,不能有的放矢的突破难点,致使学生的知识瓶颈与日俱增、难以突破;(3)重难点解决策略和时间分配不当,导致课堂教学平铺直叙、死水一潭;(4)信息技术使用意识不强而不想用、能力不够而不会用。在对问题进行归因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国培计划(2015)——旬阳县初中数学“送教下乡”实施方案(讨论稿)》,同时,组建送教团队,针对因课堂教学中抓不住重难点或重难点解决策略不当之现实,将本次研修主题定位为基于单元教学重难点解决策略,而要进行基于单元教学重难点解决策略的教学设计指导,就得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在学习的基础上,撰写《把握重点 突破难点 全面深化 提升效能——基于初中数学教学单元重难点解决策略的实践思考》(8700字)培训稿及相应课件,针对教师信息技术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制作《借力信息技术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PPT培训课件及视频。“携手研修,精彩绽放”阶段,我一方面要指导研修团队掌握磨课的指导技能,另一方面,还得超前制定各种成果打磨要求及评价标准,期间的忙碌、辛苦显而易见。我们团队有两人今年担任毕业班双班教学,薛玉梅因患咽喉息肉,导致重度贫血,曾多次晕厥,但他们并没有因为工作、身体方面的原因降低送教中带学、带课、带研研修的质量标准,从他们身上,我们除了感受到励精图治之艰辛外,剩下的就是痛彻心扉的心疼。从调研情况来看,教师对“实地示范,锐意领航”的满意率100%,对送教课程的基本掌握的占85%,参训教师对活动的肯定与满意就是我们最大的欣慰,此时,我真是没有更合适的语言来形容我们这个稚嫩而坚韧的团队,只想用一位参训教师的参训感言做以回馈:“吴文婷老师清澈的嗓音吸引着听课的每一位学生和老师。她通过简单明白通俗语言,让学生由浅入深,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精彩的1+2+3小结让人记忆在心。接下来李飞杰老师讲授的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让人深深地被省级教学能手所震撼。薛玉梅老师高效快节奏大容量的课堂和阳光般的正能量让与会老师由衷的佩服。说句实在话,离开了参考书,数学课的学习目标我没有信心确定的那么准确,对于课标要求我还很茫然。更不用说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如何确定?如何突破?我都说不清,道不明。还有三部五环,之前只是听说过,至于那三部,那五环,如何设计不同课型?我好像只是一个丫丫学语的幼儿,陈文娣老师严谨的的讲评和精彩的讲座,让我这个刚刚从事数学教学工作的新手豁然开朗。”这种俭朴而真挚的评价,使我在感受“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是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的同时,真切感知任何事,“只有做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三是携手研修,求真务实,第一次送教结束后,参训学员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开始了为期两周的带课、带研研修,研修指导团队除了完成常规工作外,兼顾自己包抓小组成员主题任务研究的督查指导,无论是教学设计三优化,还是教学实施三实践三反思,他们都能通过网络及时督促、跟进指导,就在活动举行的前一天下午,指导团队老师还在通过电话对承担展示课的老师进行指导,这种基于网络环境下广泛深刻的交流,不仅为本次成果展示添砖加瓦、浓墨重彩,而且为混合研修模式的构建强基固本、凝魂聚气。 4.全体参训人员的主动参与、携手研修升华了活动效果 2015年11月5日下午,各研修小组按照项目实施要求,就小组单元研修主题选定、第二次送教展示人员笃定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11月6日,在听取《“国培计划(2015)”——旬阳县初中数学“送教下乡”实施方案》和基于单元教学重难点解决策略专题讲座后,接着,又就微课制作、课例(观察)研究报告等成果撰写再次进行讨论,第一次送教结束后,很多老师围绕自己所选单元主题及时进入带课研修,如梁梅、易好燕、李兰宁等教师不辞劳顿,多次通过项目专用群、电话等,就教学设计、说课稿撰写及微课制作中的有关问题与影子指导教师进行商讨,及时求助专业以引领,刘伦这个毕业后从事英语教学6年的青年数学教师,在改英(语)从数不到一年的功夫,主动承担课堂展示重任,在经历片区名师大篷车送教汇报展示和两次磨课活动后,课堂教学技艺明显提升,多数教师非常珍惜参加活动的机会,不用督促,都能坚持认真听好每一节课,注意每一个教学环节,认真评课,及时撰写《活动感言》。一位老师在感言中这样写道:“人生就如一场戏,每个人站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用自己的唱腔演绎不同的人生。教师的舞台就是这小小的课堂,台上的‘手眼身法’凝聚着无悔的辛劳和执着,台上四十分钟的精彩更是师者敬业、奉献精神的见证,这舞台舞出了师者的睿智、忠诚和奉献,也撑起了数学教育一片广阔的天地。”,亲爱的老师们,正是有了你们的主动参与、携手研修,才使得展示活动精彩绽放。 问题探讨 1.教学理念的转变任重道远。“终身学习”是《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规定的、每个教师必须遵守的基本理念之一,2012年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指出:“以课堂教学优化为指向的教师学习,不仅可以使我们深刻地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中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而且还有助于为教师未来的学习指明方向,进而加速课程改革的进程。”(详见《中国教育报》2013年2月26日第八版)毋庸置疑,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唯有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才能适应教育改革情势,对此,虽然多数教师表示口头认同,但言行不一的现象仍然存在,表现在培训学习上,一是被动盲从,缺乏思想,人云亦云,对课程学习只停留于机械听讲、记录,缺乏深度关注、灵动思考;二是少数教师对任务驱动式研修消极应付、甚至心存抵触;三是课堂展示时,主导作用发挥占位、越位、缺位现象依然存在。种种迹象表明,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任重道远,需要常抓不懈。 2.学科素养的提升不可懈怠。按照项目实施要求,本次展示成果均为经过系统打磨(至少两次)生成的,在任务布置后一周内,送教名师组长提供了包括《旬阳县初中数学磨课基本要求》在内的各种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应的案例,因此,最终的成果理应是教研组集体智慧结晶,然而,成果展示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因对课标教材缺乏深度研究,导致说课时,思路不清、流程不畅、技能不熟,甚至对教学目标、重难点定位不够准确、表述不够精准,对教学方法选择不当、应用不准,特别是对学情分析不够透彻、到位,对说课操作不够娴熟,读说课稿现象较为普遍,课堂教学中,因抓重难点策略不当,导致教学结构不够合理(前松后紧),对直线、射线、线段等间歇性学习内容标高把握不当(小学的学习重在认识、绘画、会标,初中学习应在小学学习的基础上,重在规范画图、表示及探索基本事实,理清三种基本图形之间的关系,会画线段、射线的延长线,会找出复杂图形中的直线、射线、线段,会将文字语言图形化、符号化表示等),PPT制作与使用不够规范、适切,少数教师在评课上,思路不清、主体不明、华而不实,多冠冕堂皇的阿谀奉承,少突显本质的优化引领,对这样的教学是否有效、怎样的教学才更有效没有明细认识,不能以理服人、以情感人;(2)在个人反思撰写上,多司空见惯的官方八卦辞藻,少朴实真切的纪实性情境再现和鞭辟入里的对比反思;在案例研究报告撰写上,对教学情景记录缺乏重点,教学评价及反思改进措施不力。因此,教师学科素养提升不可懈怠,需要持之以恒。 结束语:1.每个人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遗憾的是,许多时候,只想站在彼岸欣赏别人的风景,却不愿走进并创造属于自己的风景;2.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容易的事情,谁都不容易,别总是把别人做的事想得太容易,那样除了增加自己的烦恼和被动,别无它易。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