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四节 动能和势能
知识点1 能量
例1 关于功和能的关系,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A.具有能是物体一定正在做功 B.物体具有的能越大,它做的功就越多
C.物体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越大 D.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就越大
例2 下列关于能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拉弯的弓能把箭射得很远,弓具有能量 B.高空坠物会砸伤人,坠物具有能量
C.台风把大树连根拔起,台风具有能量 D.急流的河水将石头冲走,河水没有能量,石头具有能量
知识点2 动能
例3 (重庆中考)骑自行车的人在上坡之前往往要用力蹬几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A.增大人和车的重力势能
B.增大人和车的动能
C.减小车和地面间的摩察
D.增大人和车向上的力
例4 (厦门中考)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15位空降兵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实施伞降。打通了重灾区与外界的信息通道。空降兵在4999m高空跳离飞机后先加速下降,最后以较小速度平稳着陆。关于伞降过程中空降兵动能的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越来越大 B.越来越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例5 (河南中考)如图所示,是“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通过观察 的大小,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
(2)实验中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需要控制小球撞击时的速度不变,具体的控制方法是 。
(3)质量和速度谁对动能的影响较大呢?小文所在的物理兴趣小组借助速度传感器和其他仪器得出了两组数据如表一和表二所示。
4
表一(钢球撞击时的速度为v=8cm/s)
序号
钢球质量m/g,
木块滑行距离s/cm
1
100
10
2
200
20
3
300
30
表二(钢球质量为m:100g)
序号
钢球撞击速度 v/cm.s-1
木块滑行距离s/cm
1
8
10
2
16
40
3
24
90
分析这两组数据可以得出: 对物体的动能影响较大 依据是
知识点3 势能
例6 (上海中考)如图所示,青蛙从跳起到落地的过程中,它的重力势能( )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例7 在悉尼奥运会上,运动员用带火的弓箭点燃奥运圣火,这个过程中( )
A.放在张紧了的弓上的箭具有弹性势能 B.弓拉得很弯,人的弹性势能越大
C.弓拉得很弯,弓的弹性势能越大 C.弓拉得很弯,弓上的箭的弹性势能越大
例8 (湖北黄冈)如图是李宁手持火炬悬在空中跑步点燃奥运会主火炬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李宁由地面升到空中过程,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B.李宁在空中沿鸟巢环绕时,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
C.李宁在空中沿鸟巢环绕时,他的运动状态没有改变
D.李宁在空中做奔跑动作中,消耗了自己的生物质能
例9 (山西中考)下列现象中,物体动能转化为势能的是( )
A.秋千由最高处向最低处荡去
B.张开的弓把箭水平射出去
C.骑自行车匀速上坡
D.腾空上升的礼花弹
一、典型例题
题型一 动能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没有动能 B.汽车具有动能
C.足球的动能可能比乒乓球的小 D.足球的动能一定比乒乓球的大
题型二 势能
2、 说明下列各物体中具有动能和势能的是( )
A.在海上行驶的轮船 B.高空中云彩里的小冰粒
C.空中飞行的子弹 D.拉长的弹弓的橡皮条
题型三 动能和势能的大小
3、(南昌中考)2003年10月16日,‘神州’五号载人飞船成功返航,实现了中国人几千年的‘飞天’梦。当飞船减速着陆时,‘航天英雄’杨利伟的 ( )
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 B、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
C、动能减少,重力势能不变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少
4、图4所示为我国某地的等高线图,若把同一物体分别放在a点和b点,
O
t
A
B
C
s
则物体的重力势能( )
A. 在a点时大 B. 在b点时大
C. 在两点一样大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5、小明从家里去学校,如右图所示是他上学过程中的“路程-时间”图象,
请你判断小明在那一段时间内的动能最大。
6、(济南中考) 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抗震救灾指挥部决定采用空降的方法抢救被困灾民,解放军15名空降兵勇士在地形十分复杂、气候特别恶劣,又无地面指挥引导、无地面标识的情况下,奋不顾身地从4999m高空跳伞,他们分别跳出飞机舱门,在打开降落伞之前下降的速度越来越大,这一过程中伞兵勇士的( )
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B、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少
C、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大 D、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少
7、(内蒙古)始终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的飞机,要投放救灾物资的过程中( )
A.动能不变,势能变小 B.动能变小,势能不变
C.动能、势能都不变 D.动能、势能都变小
8、(08江苏连云港)下面的四幅图中属于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是( )
题型四 实验探究题
9、(08江苏南通)小明骑自行车上学途中,要经过一段上坡路.他思考: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他发现车子的初始速度越大,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就越长.这是因为车子的初始速度越
大,它的初始动能也越大,上坡过程中增加的___________就越大.
(2)他进而又提出两个猜想:
猜想一: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
猜想二: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斜坡的倾角大小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一,他将与水平面平滑连接的长木板以一定的倾角θ固定,如图甲所示.实验
时为了让不同质量的小木块以相同的初始速度滑上长木板,请你在甲图中的虚线框内为小明设计一实验装置,并说明使用该装置进行实验时的操作要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发现当不同质量的木块以相同初始速度滑上长木板时,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均相同.这
说明猜想一是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在验证猜想二的实验中,小明让一木块以相同的初始速度分别滑上不同倾角的长木板,测
得的数据记录如下表:
次数
1
2
3
4
5
木板倾角θ
10°
30°
53°
75°
85°
向上滑行的
最大距离s/m
0.50
0.40
0.36
0.39
0.43
根据表中数据,请在图乙中描点作出s—θ图象.由图象可知木块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与
倾角θ的定性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五 综合应用题
10、如图为农用扬谷机的示意图.谷物脱粒后,谷粒、糠皮及少量碎石的混合物在快速转动的轮形和皮带的带动下被抛出,谷粒、糠皮、碎石落地的远近不同,从而形成l、2、3三堆,达到分离的目的.其中1是__ ___,2是__ ___.从能量的角度看,它们在运动过程中能够分离,是因为__ __ 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