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语文教研组/随堂听课教案/702班/2016.10.31(周一)下午第二节/刘刚
十三 火把节之歌
【学习目标】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读全文,理解积累生词。
3.引导学生了解彝族火把节的盛况和火把节的纪念意义,体会彝族人民欢度节日时无比欢乐的心情和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品德。
【学习重难点】
1.通读全文,识读生字,理解生词。(重点)
2.引导学生了解彝族火把节的盛况和火把节的纪念意义,体会彝族人民欢度节日时无比欢乐的心情和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品德。(难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二、自主预习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吞噬(shì) 寻觅(mì) 攒聚(cuán)涅槃(pán) 翱翔(áo) 氛围(fēn)
亢奋(kàng)全神贯注 循规蹈矩 按部就班 硕大无朋
2.解释词语。
心仪:心中仰慕。攒聚:紧紧地聚集在一起。
全神贯注:贯注,集中在一点,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循规蹈矩:指遵守规矩,一点也不敢轻举妄动;也形容拘泥保守,不敢有任何变动。
按部就班:原意是指按照文章分段布局的需要而安排好层次,选择、组织好词句;后来表示按照一定的条理、步骤做事。
硕大无朋:形容巨大无比。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
明确:主要写了彝族火把节的来历和火把节的热闹场面。
三、整体感知
1.文章围绕“火把节”依次写了哪些内容?
简介彝族火把节——火把节的传说——火把节上“选美”——火把节的狂欢场面——举行火把节的重要意义。
2、文章的层次是怎样的?
四、合作探究
1.朗读第三段,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彝族人民心目中,火是圣物?”
2. 自由大声读课文,边读边划,说说文中讲了彝族人民在火把节上的哪些庆祝活动?你是否被彝家人的热情和火把节热烈的气氛所打动?谈谈自己的感受。
3.齐读第八段,通过火把节你认为彝族地区较之追求宁静、安适,以农业文明为主的汉族地区有什么不同?
4.你是如何看待彝族人民选美的?
5.通过火把节,你认为彝族人民是怎样的民族?
6.体会文章中彝族谚语、郭沫若《凤凰涅槃》的具体含义及引用谚语、诗句的作用。彝族火把节特点:同预祝丰收相结合;参与人数众多,节目丰富,场面盛大。体现了一种狂欢精神,反映了现代人的精神需求。
(二)品味语言
下面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1.歌声美,舞步轻,织成了一条情韵绵绵的女儿河,又好似一朵朵太阳花在蓝天下缓缓滚动。
连用两个精彩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彝家女儿打着黄的油伞,相互牵着三角彩巾载歌载舞的情态之美。
2.山在燃烧,水在燃烧,天空在燃烧。
运用了夸张和排比的修辞,富有语言气势,有力地突出了夜晚漫山遍野的火把之多,浩荡奔腾的气势之壮,营造了热情、欢乐的氛围。
五、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二、三两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