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厨师小山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叶县任店镇任四村小学 刘晓华
教学目标
1.熟读本课要求认识的15个生字,听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意识地积累“随手一扬(扔、抛)”理解“狼吞虎咽”“一扫而光”“津津有味”等词语,并学会运用“狼吞虎咽” “津津有味”造句。
3.展开想象,续说故事。明白遇事肯动脑筋想办法,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 生字、词语卡片,课件。
学生:了解苦瓜、辣椒、柠檬,并亲口尝一尝它们的味道,向家长问一问它们的功效。
学情分析
二年级小朋友活泼、好动,模仿力强,想象力丰富,对童话故事更是喜爱有加。本课用词丰富,而且文中出现的几只小动物,有语言,有动作,富有童趣,是培养学生阅读、表演和积累词语的好材料。
教材解析
《厨师小山羊》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写了厨师小山羊动脑筋、想办法,把酸柠檬、苦瓜、辣椒变成一道道风味独特的美味佳肴。在小山羊与小猴、小刺猬、小兔不同行为的对比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收到熏陶,明白只要肯动脑筋、想办法,就会成为生活的主人,就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的道理。
教学重点
认写生字,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
语言想象故事,明白遇事肯动脑筋想办法,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的道理。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授课方法
听、说、读、写相结合。丰富想象与语言表达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学生认读识字卡片,听写红色的生字。
2.分小组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纠正字音。
二、再读课文理解词句,读中扮演。
1、出示小猴子图片,读句子,理解随手一扬。板书:随手一扬
2、再读句子,边读边做动作,感受小猴子的心理、行为。
3、出示小刺猬图片,读句子,理解随手一扔。板书:随手一扔
4、再读句子,边读边做动作。感受小刺猬的心理、行为。
5、出示小兔子图片,不加句子,看图想象说一说小兔子怎么做的。板书:随手一抛
6、再读句子,边读边做动作,感受小兔子的心理、行为。
7、出示图片,提出问题三只小动物都有哪些相同的行为。
8、出示小山羊图片,分小组读描写小山羊的句子,板书:别有风味、狼吞虎咽、津津有味。理解“狼吞虎咽”“一扫而光”“津津有味”等词语,并用“狼吞虎咽” “津津有味”说句子。
9、议一议,小山羊还做了什么好吃的?味道怎么样?
10、再美美地读一读,把句中的味道读出来。
11、出示小动物吃饭的图片。开动脑筋说一说,小动物们吃着心里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板书 爱动脑筋
12、分别展示苦瓜制成的菜品、柠檬制成的菜品、辣椒制成的菜品。
三、小结。
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开动脑筋,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丽,让我们成为生活的小主人吧!
四、作业设计
1、回家带动作、表情把这个故事讲给爸妈。
2、试着动手做一样菜品让爸妈尝一尝。
板书设计
厨师小山羊
↓
小猴子 → 随手一扬 → 别有风味
小刺猬 → 随手一扔 → 狼吞虎咽
小 兔 → 随手一抛 → 津津有味
↓
爱动脑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