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
第11课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内容标准(试验稿)】
(1)了解赫鲁晓夫改革。
【内容标准(2011版)】
(1)知道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推广,了解苏联的改革与变化以及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
一、选择题
1.(2014·江苏淮安·24)“它结束了曾对 20 世纪的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一种发展模式的实践,也结束了曾在战后45年间主导国际政治的两极格局。”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A.德国分裂 B.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
C.苏联解体 D.南斯拉夫一分为五
【答案】C
2.(2014·云南昆明·23)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以赫鲁晓夫改革和匈牙利改革为代表的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先后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最终都失败了。导致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允许私人小企业的发展 B.推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
C.开展了垦荒和推广玉米种植运动 D.未能从根本上摆脱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答案】D
3.(2014·陕西省·17) “俄国——苏联”的发展之路曲折起伏,在其发展历程中,不同时期改革有不同特点,也产生了不同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1861年农奴制改革推动封建经济发展 ②赫鲁晓夫改革首先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③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是发展轻工业 ④戈尔巴乔夫改革最初集中在经济领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4.(2014·江苏扬州·27)(9分)社会主义革命和事业是20世纪影响最为广泛的事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
材料二 2014年3月4日,李克强总理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的委员时,用自己在安徽凤阳“插队”(城市知识青年下乡劳动)的经历解释“改革红利”(收益)。
——《中华网》
材料三 戈尔巴乔夫高唱着“忠于十月革命的理想,忠于社会主义的选择”的口号,却在1990年召开的中央全会上,提出了修改宪法中有关党的领导地位条款的建议,并表示准备实行多党制。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九下)
材料四 不坚持社会主义,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邓小平
请回答:
(1)十月革命爆发于俄国的哪一城市?(1分)其性质是什么?(1分)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作出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会议名称及时间。(2分)使农民获得“改革红利” 直接得益于什么政策?(1分)
(3)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了怎样的最严重后果?(1分)依据材料三,指出其改革失败的原因。(1分)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从两国改革中得到哪些启示?(2分)
【答案】27.(9分)(1)城市:彼得格勒(1分) 性质: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或社会主义革命、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1分)(2)名称: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 时间:1978年(1分)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1分)(3)后果:苏联解体(1分)原因:抛弃马克思主义思想;背离社会主义道路;否定共产党的领导。(1分,答对其中1点即可)(4)启示:改革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2分,答对其中1点即可得1分,其它言之有理亦可)
5.(2014·广东揭阳·26)战后世界格局错综复杂,并随着经济军事实力不断演变。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二战后,出现了美苏冷战的格局。为了遏制苏联,美国提出了哪些冷战政策?(6分)
(2)1967年,为了维护自身安全,抗衡美苏,法德实现和解。这一年由法、德等六国成立的组织是什么?(2分)
(3)1991年苏联发生的某一事件,导致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历史事件是什么?(2分)
(4)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是全球化,体现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国际组织是什么?(2分)中国为应对经济全球化于哪一年加入了这个国际组织?(1分)
【答案】26.(1)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组织 (2)欧共体 (3)苏联解体
(4)世界贸易组织(WTO);2001年
【内容标准(试验稿)】
(2)知道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
【内容标准(2011版)】
(1)知道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推广,了解苏联的改革与变化以及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
一、选择题
1.(2014·江苏南京·22)20世纪80年代后期,苏联改革未能取得良好效果。1986年至1988年,国民收入增长率仅为2.8%,反而低于改革之前。当时领导改革的是( )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答案】C
2.(2014·江苏连云港·35)某小论文的内容,主要是“宣扬人道的社会主义、放弃一党制、实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可见,该文的主题是( )
A.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B.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C.赫鲁晓夫上台执政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答案】D
3.(2014·四川广安·33)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家关系结构。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下列关于重大历史事件对世界格局影响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俄国爆发十月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
B.德国、日本法西斯侵略扩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走向崩溃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美苏主导的世界两极格局形成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形势趋向缓和,但局部地区仍然紧张,多极化格局形成
【答案】D
4.(2014·广东省·24)警示片《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中说,苏联共产党只有20万党员时打败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政权;200万党员时打败了德国法西斯,保卫了政权;2000万党员时却自己打败了自己,失去了政权。苏联共产党“自己打败自己”发生在( )
A.新经济政策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赫鲁晓夫改革时期 D.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
【答案】D
5.(2014·江苏无锡·22)《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讲到:“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导致“红旗悄然落下”的事件是( )
A.苏联解体 B.东欧巨变
C.赫鲁晓夫改革 D.美苏争霸
【答案】A
6.(2014·四川巴中·34)“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二次大战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该材料生动的描述了:( )
A.美国的历史 B.苏联的历史
C.英国的历史 D.法国的历史
【答案】B
7.(2014·四川雅安·17)“当斯大林逝世之际——俄罗斯当时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直接“毁灭”这个超级大国的苏联领导人是( )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答案】C
8.(2014·青海西宁·19)成立于1922年的苏联只存在了69年,就于1991年解体,其缔造者和“终结者”分别是( )
A.斯大林 赫鲁晓夫 B.列宁 戈尔巴乔夫
C. 列宁 勃列日涅夫 D.斯大林 普京
【答案】B
9.(2014·山东滨州·24)《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讲到: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导致“红旗悄然落下”的原因是( )
A.苏联解体 B.东欧剧变
C.赫鲁晓夫改革 D.美苏争霸
【答案】A
10.(2014·山东聊城·24) “横空出世一战中,工业军事显威名;七十四载旗帜红,大厦倾覆两极终。”这句话描述的是( )
A.美国的崛起 B.印度的重建
C.德国的分合 D.苏联的兴替
【答案】D
11.(2014·湖南长沙·22)1992年9月,莫斯科的学生觉得历史课有点奇怪了。老师对他们说因为历史课本是两年前修订的,所以不用课本。老师还说:“我不知道提出问题,更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答案。”与此现象的出现关联最密切的是( )
A.赫鲁晓夫改革 B.苏联的解体
C.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D.东欧剧变
【答案】B
12.(2014·广西贵港·15)2014年3月16日乌克兰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全民公决投票,其中赞成加入俄罗斯的选票占96.6%,克里米亚议会17日决定克里米亚独立成为国家,后加入了俄罗斯。此后乌克兰局势动荡不安。乌克兰和俄罗斯历史上曾经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苏联解体的时间是( )
A.20世纪80年代 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90年 D.19世纪90年代
【答案】C
13.(2014·湖南怀化·18)因国内政局动荡,乌克兰的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举行公投后宣布重新并入俄罗斯。对此,乌克兰代总理亚采纽克指出:俄罗斯总统普京重建苏联的梦想是本世纪最大的灾难。历史上的苏联从建立到瓦解一共维持了多少年?( )
A.68年 B.69年
C.70年 D.71年
【答案】B
14.(2014·黑龙江牡丹江·25)他领导的经济和政治改革,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分裂,直接导致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他是( )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5.(2014·湖南衡阳·28)(12分)2014年初,俄罗斯吞并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引发俄罗斯与西方国家之间的“新冷战”。探究俄国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之路】
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讲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1)材料一反映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请根据材料归纳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尽管这次改革是农奴主的总代表沙皇主持的,但为什么说这次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3分)
材料二 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2)材料二是对苏俄哪次改革的评价?请列举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4分)
【政权变化】
(3)俄国是通过哪次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又于哪一年成立苏联?(2分)
材料三 1991年12月25日19点38分,印有镰刀锤子的红旗从克里姆林宫楼顶徐徐地、却是永久地降下。它从事实上宣告一个时代就此终结了。
——摘自《大国崛起》
(4)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1分)
【俄国外交】
(5)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参加了协约国集团。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它进行的哪次战役成为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二战后,又形成了美苏“冷战”两极格局。冷战结束后,世界出现了多极化趋势,暂时处于“一超多强”的局面,俄国在这一局面中处于什么地位?(2分)
【答案】28.(1)因为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农奴获得份地时支付的巨额赎金,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急需的资本(资金);农业的发展,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原材料和国内市场等。
(2)新经济政策;农业: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交税后可自由处理自己粮食;工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某些中小企业;商业:取消实物配给制,恢复商品买卖。
(3)十月革命;1922年;
(4)苏联解体;(5)斯大林格勒战役;属于“一超多强”中的“多强”成员之一。
16.(2014·湖北孝感·39)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深化农村土地改革的重大举措,并确立了农业未来的发展道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让我们一起重温我国农业发展历程。
【古代农业评说】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农耕,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可从五个方面去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一是统治者重视农业:如商鞅变法建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出现的盛世无不是与农业发达有关;二是生产工具的改进;三是农作物的引进推广;四是水利工程的兴修;五是……
(1)黄河长江孕育了中华文明,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孕育了什么文明?(2分)商鞅变法在土地所有制转变方面采取了哪一措施?(2分)请列举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任举一例,2分)
南
北南
北南
北南
南
南
北重南轻 北南平衡 北轻南重
(2)参考下面古代经济发展过程示意图,将“五是……”省略的内容补充完整。(2分)
【近现代农业调整】1947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大批土改工作队深入农村,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到1948年秋,解放区有1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决定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
——以上内容均摘自岳麓版八年级《中国历史》
(3)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在解放区和新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使土地所有制有何改变?(2分)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土地政策方面是如何调整的?(2分)苏联同期的改革却导致了国家解体,其原因是什么?从中我们获得什么启示?(4分)
【答案】39.(1)文明:古巴比伦王国(或古代两河流域文明)(2分)
措施: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 (2分) 工程:都江堰;灵渠;京杭大运河等 (举任意一例2分) (2)经济重心南移 (2分)
(3)作用:使广大农民翻身做了主人,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激发了农民参战和支持前线的热情,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或“使中国共产党赢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回答任意一点2分;)
所有制:由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或封建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2分)
(4)调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分)
原因:采取错误的指导思想;错误的理论和政策;放弃共产党的领导;背离社会主义方向、未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等。(答任意一点2分;其它答案围绕要点展开均可给分)
启示:要及时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政策的制定要适合本国的国情;改革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要坚持党的领导;要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要重视和正确处理民族关系;要警惕西方“和平演变”策略。(开放性设问,答任意一点2分;紧扣题意,观点正确,均可给分)
第11课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内容标准(试验稿)】
(3)以匈牙利为例,了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运动。
【内容标准(2011版)】
(1)知道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推广,了解东欧剧变。
一、选择题
1.(2014·山东泰安·38)引发右图现象出现的历史事件是
1989年柏林墙坍塌,东西德统一
A.德国建立起法西斯独裁统治
B.东欧剧变
C.苏联的“八一九事件”
D.美苏争霸
【答案】B
2.(2014·湖南邵阳·18)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美国罗斯福新政 ②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 ③匈牙利卡达尔改革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②③①
【答案】C
3.(2014·广西来宾·15)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在短短是一年里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合并统一,这些现象反映的是( )
A.苏联解体 B.东欧剧变
C.欧洲结盟 D.中东战乱
【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