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五章 统计指数
一、单项选择
1、按指数的性质不同,指数可分为 ( B )
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2、按指数研究的范围不同,指数可分为 ( A )
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3、综合指数是计算总指数 ( C )
A、唯一的方法 B、最科学的方法
C、最基本的方法 D、最不理想的方法
4、用综合指数编制总指数的关键问题在于 ( B )
A、确定被比对象 B、确定同度量因素及其固定时期
C、确定对比基期D、计算个体指数
5、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划分的依据是 ( C )
A、说明现象的范围不同 B、指数表现的形式不同
C、指数采用的基期不同 D、统计指标的内容不同
6、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有 ( D )
A、农产品产量总指数 B、商品销售量总指数
C、粮食播种面积总指数 D、职工劳动生产率总指数
7、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有 ( A )
A、粮食平均亩产量总指数 B、职工人数总指数
C、股票流通量总指数 D、房屋销售量总指数
8、下列指数中,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 ( D )
A、某种工业产品单位成本总指数 B、全部商品批发价格指数
C、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 D、职工人数总指数
9、下列指数中,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 ( D )
A、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B、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
C、股票价格指数 D、农产品产量总指数
10、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其同度量因素最好固定在 ( B )
A、报告期 B、基期 C、计划期 D、任意时期
11、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时,其同度量因素最好固定在 ( A )
A、报告期 B、基期 C、计划期 D、任意时期
12、数量指标指数变形为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时的权数是 ( B )
A、 B、 C、 D、
13、质量指标指数变形为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时的权数是 ( A )
A、 B、 C、 D、
14、在由三个指数所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 C )
A、都固定在基期 B、都固定在报告期
C、一个固定在基期,一个固定在报告期 D、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数
15、某厂生产费用今年比去年增长50%,产量比去年增长25%,则单位成本比去年上升 ( C )
A、25% B、37.5% C、20% D、12.5%
16、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今年比去年提高了5%,职工人数增加了2%,则该企业工资总额增长了 ( B )
A、10% B、7.1% C、7% D、11%
17、单位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下降8%,产量增加8%,在这种条件下,生产总费用 ( B )
A、增加 B、减少 C、没有变动 D、难以确定
18、某商品价格发生变动,现在的100元只值原来的90元,则价格指数为( D )
A、10% B、90% C、110% D、111%
二、多项选择
1、下列属于质量指数的有 (CE )
A、工资总额指数 B、商品销售量指数
C、劳动生产率指数 D、原材料单耗指数
E、产品价格指数
2、产品单位成本指数是 ( BD )
A、质量指标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
C、总指数 D、综合指数
E、派氏指数
3、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 ( BC )
A、个体指数 B、总指数
C、综合指数 D、平均法指数
E、动态指数
4、若以表示出口数量,表示出口价格,则的经济意义是( CDE )
A、表示出口额的相对变动程度
B、表示出口量的变动而使出口额变动的程度
C、表示出口量的绝对变动量
D、表示由于出口价格的变动而使出口额变动的绝对量
E、表示由于出口量的变动而使出口额变动的绝对量
5、某农产品报告期的收购额为120万元,比基期增加了20%,按基期收购价格计算的报告期假定收购额为115万元,,则计算结论正确的有 ( CE )
A、收购量增长15%
B、收购价格提高了4.35%
C、由于收购价的提高使农民增收5万元
D、由于收购量的增加使收购额增加15万元
E、报告期收购额比基期增加了15万元
三、计算
1、某商店两种商品的销售资料如下:
商品
单位
销售量
单价
基期
报告期
基期
报告期
甲
乙
件
千克
50
150
60
160
8
12
10
14
要求:①计算两种商品销售量总指数及由于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绝对额;②计算两种商品销售价格总指数及由于销售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绝对额。
①两种商品销售量总指数=
销售量变动影响销售额的绝对额元
②商品销售价格总指数=
价格变动影响销售额的绝对额:元
2、已知两种商品的销售资料如下:
品 名
单 位
销售额(万元)
2010年比2009年销售量增减
(%)
2009年
2010年
毛 衣
皮 鞋
件
双
5000
4500
8880
4200
23
-7
合 计
—
9500
13080
—
要求:①计算销售量总指数并确定销售量变动使消费者增加或减少的支出金额;②计算销售价格总指数并确定销售价格变动使消费者增加或减少的支出金额。
①销售量总指数
由于销售量变动消费者多支付金额
=10335-9500=835(万元)
②
-=13080-10335=2745(万元)
上述分析表明:销售量总指数为126.56%,销售量变动使消费者增加的支出金额为2745
3、某地区1995年和2000年两类商品的收购价格类指数和收购额资料如下表:
商品种类
收购总额(万元)
收购价格
类指数(%)
2009年
2010年
甲
乙
140
60
138.6
78.4
105
98
试编制这两类商品收购价格总指数。
4、某市2009年社会商品零售额为12000万元,2010年增至13680万元,零售物价上涨4%。试问:①零售量指数是多少?②由于零售量变动使该市社会商品零售额增加或减少多少万元?
①=*
==
上述分析表明:售量指数是109.62%
②=(万元)
-=13680-13154=526(万元)
上述分析表明:由于零售量变动使该市社会商品零售额增加526万元。
5、某企业2010年比2009年产量增长15%,单位产品成本下降4%,2009年企业总成本支付了30万元,问2010年总成本比2009年要多支付多少万元?
第六章 抽样调查
一、单项选择
1、在抽样调查中,必须遵循( B )抽取样本
A、随意原则 B、随机原则 C、可比原则 D、对等原则
2、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 ( C )
A、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B、了解全及总体单位的情况
C、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 D、对调查单位作深入的研究
3、在抽样调查中,无法避免的误差是 ( D )
A、登记误差 B、计算误差 C、记录误差 D、抽样误差
4、样本指标和总体指标 ( B )
A、前者是个确定值,后者是个随机变量
B、前者是个随机变量,后者是个确定值
C、两者均是确定值 D、两者均是随机变量
5、抽样平均误差反映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 ( B )
A、可能误差范围 B、平均误差程度
C、实际误差 D、实际误差的绝对值
6、抽样平均误差是 ( C )
A、全部样本指标的平均数 B、全部样本指标的平均差
C、全部样本指标的标准差 D、全部样本指标的标志变异系数
7、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平均误差 ( A )
A、随着总体标志变动程度的增加而加大
B、随着总体标志变动度的增加而减少
C、随着总体标志变动度的减少而加大
D、不随总体标志变动度的改变而改变
8、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平均误差 ( B )
A、随着抽样数目的增加而加大 B、随着抽样数目的增加而减少
C、随着抽样数目的减少而减少 D、不会随着抽样数目的改变而改变
9、在同等条件下,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相比较,其抽样平均误差 ( B )
A、前者小于后者 B、前者大于后者
C、两者相等 D、无法确定哪一个大
10、从2000名学生中按不重复抽样方法抽取了100名进行调查,其中有女生45名,则样本成数的抽样平均误差为 ( B )
A、0.24% B、4.85% C、4.97% D、以上都不对
11、抽样极限误差反映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 ( D )
A、抽样误差的平均数 B、抽样误差的标准差
C、抽样误差的可靠程度 D、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
12、若总体平均数=50,在一次抽样调查中测得=48,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A、抽样极限误差为2 B、抽样平均误差为2
C、抽样实际误差为2 D、以上都不对
13、计算必要抽样数目时,若总体方差已知,应当从几个可供选择的样本方差中挑选出数值 ( C )
A、最小的 B、任意的 C、最大的 D、适中的
14、在简单重复随机抽样条件下,欲使误差范围缩小一半,其他要求不变,则样本容量必须 ( B )
A、增加2倍 B、增加3倍 C、减少2倍 D、减少3倍
二、多项选择
1、从一个全及总体可以抽取一系列样本,因此 ( BC )
A、总体指标是个随机变量
B、抽样指标是个随机变量
C、抽样指标的数值不是唯一的
D、抽样指标总是小于总体指标
E、抽样指标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总体指标
2、抽样平均误差是 ( ABD )
A、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的平均误差程度
B、样本指标的标准差
C、总体指标的标准差
D、衡量抽样指标对于全及指标代表程度的尺度
E、样本指标的平均数
3、采用类型抽样的组织形式 ( A E )
A、需要对总体各单位进行分组
B、组内是进行全面调查
C、抽样误差较其它几种组织形式要小
D、最符合随机原则
E、适用于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差异较大的总体
4、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极限误差的大小和推断的可靠程度的关系是 ( ABC )
A、允许误差范围越大,推断的可靠程度越低
B、允许误差范围越小,推断的可靠程度越高
C、扩大极限误差的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D、缩小极限误差的范围,只能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E、扩大或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与推断的可靠程度无关
5、影响样本容量大小的因素有 ( BCDE )
A、总体标准差的大小
B、样本各单位标志差异程度的大小
C、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
D、允许误差的大小
E、抽样的方法和组织形式
三、计算
1、某工厂有1500名职工,从中随机抽取50名职工作为样本,调查其工资水平,调查结果如下表:
月工资(元)
800
850
900
950
1000
1050
1100
1150
职工人数(人)
4
6
9
10
8
6
4
3
要求:①计算样本平均数和抽样平均误差;
②以95.45%的可靠性估计该厂职工的月平均工资和工资总额的区间。
(1)样本平均数
样本标准差
重复抽样:
不重复抽样:
(2)抽样极限误差 = 2×13.37 =26.74件
总体月平均产量的区间: 下限:△ =961-26.74=934. 26件
上限:△=961+26.74=987.74件
总体总产量的区间:(934. 26×1500 1401390件; 987.74×1500 1481610件)
2、某家电视台为了解某项广告节目的收视率,随机电话抽样调查500户城乡居民户作为样本,调查结果是:有160户居民户收看该广告节目。试以99.73%的概率保证程度推断:①收视率的可能范围;②若收视率的允许误差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则样本容量如何?
①
②由题意可得
若收视率的允许误差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则样本容量为327
3、某农场某年播种小麦2000亩,随机抽样调查其中100亩,测得平均亩产为455斤,标准差为50斤,试计算:①平均亩产量的抽样平均误差;②概率为95%的条件下,平均亩产量的可能范围;③概率为95%的条件下,2000亩小麦总产量的可能范围。
4、某企业为调查其生产的一批机械零件合格率。根据过去的资料,该企业该类机械零件合格率曾有过99%、97%和95%,现要求误差不超过1%,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为95%,问需要抽查多少个零件进行检测?
即需抽取2256件产品才能满足要求
5、某工厂生产一种新型灯泡5000只,随机抽取100只作耐用时间试验。测得结果是:平均寿命为4500小时,标准差300小时,试在90%概率保证下,估计该新式灯泡平均寿命区间。若概率保证程度提高到95%,允许误差缩小一半,试问应抽取多少只灯泡进行测试?
. 1、解:n=100 t=2
(1)=
△x = =2×30=60
该新式灯泡的平均寿命的区间范围是:
-△x≤≤+△x
4500-60≤≤4500+60
4440≤≤4560
(2)n=
应抽取900只灯泡进行测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