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棉花病虫草害综合危害损失评估试验小结.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9444124 上传时间:2025-03-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7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棉花病虫草害综合危害损失评估试验小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棉花病虫草害综合危害损失评估试验小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阿克苏市棉花病虫草害危害 损失评估试验小结 一、 试验目的 通过设立专业化综防区、农民自防区、非防区和杂草防治区等处理,系统调查统计不同处理区的病虫草发生危害情况,对比分析产量结果,弄清在各种病虫草并存状态下,农作物产量综合受害损失的情况,包括病虫草害潜在的危害损失和在防治情况下的实际损失,经过统计分析,总结出一套比较全面准确的病虫危害损失统计标准,以提高农作物病虫害统计的准确性,科学评估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同时,利用过去各地对单病虫危害损失研究成果,结合长期从事危害损失的作用,为正确估测各病虫的单一危害损失提供依据。 二、试验设计 1、试验地点:试验地点选择在阿克苏市9大队5小队,阿克苏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病虫观测场内,棉田占地面积5亩。 2、试验处理:设A、B、C、D四个处理。 A:专业化综防区(专防区)。根据病虫草害发生情况,按照防治指标和防治规程,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适时进行科学的综合防治,栽培管理正常进行; B:农民自防区(自防区)。按照大面积病虫测报和防治的要求,在没有任何专业人员指导下,由当地群众自行防治,栽培管理正常进行; C:非防区。田间不进行任何防治,所用种子也不得进行包衣处理,使病虫草害自然发生。栽培管理正常进行; D:杂草防治区。用人工除草和化学除草相结合的方法,全生育期对棉花杂草进行防治,其他有害生物不做任何防治,栽培管理正常进行。 各处理的种植品种、土壤类型、种植期、肥水等生产条件和栽培管理措施基本一致。 3、田间设计:采取小区对比试验,A、B处理600㎡,C、D处理100㎡,不设重复。试验安排在阿克苏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病虫观测场内,其中C、D处理区与A、B处理区相隔50米保护行。所用棉花品种为杂交棉丰杂2号,采用精量播种,亩播种量2㎏。 三、试验规程 1、试验区选择与管理 (1)试验区管理。按顺序排列,试验区之间留50米隔离行,各试验区插标志牌。 (2)田间管理。各试验区品种、施肥、浇水等生产管理水平一致。 2、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 调查时间:以测报调查和普查相结合确定各病虫发生初期和高峰期,在各病虫不同世代发生初期和高峰期进行调查,记录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密度和发生程度。植保专业统计涉及的病虫害都应进行调查。 各处理均按5点取样,每点固定10株为调查株,根据不同病虫害危害特点确定不同的调查项。 (1)枯黄萎病调查方法 每处理5点取样,每点固定10株棉花,棉花出苗后至花铃期查发病的病株数,计算病株率,查发病株的病情程度。 表1  棉花枯萎病发生情况调查记载表 调查日期 生育期 专业化防A区 农民自防B区 病虫草不防C区 病虫不防D区 病株率% 病情指数% 发生程度 病株率% 病情指数% 发生程度 病株率% 病情指数% 发生程度 病株率 % 病情指数 % 发生程度 5月12日 一叶一心                         5月18日 四叶期             6  1 1 2 1  1 5月24日 四叶期 2 1.11 1 4 0.44 1 18 6.89 4 2 1.1 1 5月31日 四叶期  4 3.33  1  4  2.22  1  18  7.03  4  4  4.44  1  6月9日 见蕾期 14 6.5 3 4 7.78 4 20 7.11 4 4 9.44 4 6月23日 蕾期 26 15.8 5 30 16.2 5 36 26.7 5 18 14 4 7月6日 初花期 32 22.3 5 38 20.6 5 34 23.1 5 22 16.9 5   试验于2010年5月12日进行,5月18日棉花枯萎病开始发病,棉花蕾期发病达到高峰(6月23日),试验田棉花枯萎病发生较严重,平均为中度偏重(4级)发生。 (2)棉花蚜虫调查方法 每处理分别用5点取样法,每点固定查10株,分别记载整株蚜量、有蚜株量、有蚜株数与卷叶株数,计算百株蚜量、蚜株率与卷叶株率;现蕾后每点查10株,每株查棉花主茎的上、中、下三片叶上总蚜虫数,有蚜株数与卷叶株数,计算出百株三株蚜量、有蚜株率与卷叶株率。详见表2 表2 棉花蚜虫发生情况调查记载表 调查日期 生育期 专业化防A区 农民自防B区 病虫草不防C区 病虫不防D区 百株三叶蚜量头 卷叶株率% 发生程度 百株三叶蚜量) 卷叶株率% 发生程度 百株三叶蚜量头 卷叶株率% 发生程度 百株三叶蚜量(头) 卷叶株率% 发生程度 5月12日 一叶一心 23 1 122 1 8 1 4 1 5月18日 四叶期 264 1 270 1 166 1 185 1 5月24日 四叶期 200 1 368 1 1742 6 2 578 4 1 5月31日 四叶期 180 1 926 1 2369 10 2 1573 8 2 6月9日 见蕾期 3682 18 3 13974 28 4 12224 24 4 15565 36 4 6月23日 蕾期(三叶) 3910 6 2 1508 12 3 21373 36 4 23853 40 4 7月6日 初花期 578 412 2408 12 11075 24 4 试验田于4月29日发现棉蚜,棉蚜迁入时间较2009年晚9天(2009年为4月20日),与2008年棉蚜迁入时间相近(2008年为4月28日)。试验于2010年5月12日开始进行,试验田棉蚜已形成中心株,发生程度为1级。截止7月6日棉蚜发生情况共调查7次,其中专业化防治区于5月19日、6月10日打药2次,棉蚜增长速度不明显;农民自防区每7天棉蚜增长速度在2.2-15倍之间;病虫草不防区每7天增长速度在1.36-20.8们之间;病虫不防区每7天增长速度在1.53-46.3们之间。从棉蚜增长速度来看,棉蚜在棉花一叶一心―――四叶期棉蚜增长速度较快(5月12日-5月31日);从四叶期-蕾期为棉蚜危害高峰(5月31日-6月23日)。 (3)棉花叶螨调查方法 每处理分别5点取样,苗期每点调查10株,记载整株螨有螨株数和红叶株数,计算出百株螨量、螨株率与红叶株率;现蕾后每点调查10株,每株查棉花主茎的上、中、下三片叶上总螨量,有螨株率与红叶株率。 表3  棉叶螨发生情况调查记载表 调查日期 生育期 专业化防A区 农民自防B区 病虫草不防C区 病虫不防D区 百叶螨量头 红叶株率% 发生程度 百叶螨量头 红叶株率% 发生程度 百叶螨量头 红叶株率% 发生程度 百叶螨量头 红叶株率% 发生程度 5月12日 一叶一心 5月18日 四叶期 5月24日 四叶期 0.5 1 5月31日 四叶期 6月9日 见蕾期 6月23日 蕾期(三叶) 7月6日 初花期 155.3 2 2 40 0.67 1 24 1 30.7 0.67 1 根据大田普查,阿克苏市于2010年5月4日棉叶螨开始发生危害。棉田棉叶螨始见期较2009年早8天,较2008年早26天出现,为历史以来最早的一年。试验于2010年5月12日进行,截止7月6日共调查了7次,于5月24日棉花四叶期在病虫不防区发现棉叶螨,百叶螨量0.5头,7月6日专业化防A区百叶螨量155.3头,农民自防B区百叶螨量40头;病虫草不防C区百叶螨量24头;病虫不防D区百叶螨量30.7头。试验田棉叶螨7月初呈上升趋势。 (4)棉盲蝽调查方法 每处理分别5点取样,每点固定10株,记载每株上棉盲蝽的成虫数、若虫数、新被害株数,最终计算百株虫量的新被害株率。 表4 棉盲蝽发生情况调查记载表 调查日期 生育期 专业化防A区 农民自防B区 病虫草不防C区 病虫不防D区 百株虫量头 被害株率% 发生程度 百株虫量头 被害株率 发生程度 百株虫量头 被害株率% 发生程度 百株虫量头 被害株率% 发生程度 5月12日 一叶一心 5月18日 四叶期 5月24日 四叶期 5月31日 四叶期 6月9日 见蕾期 6月23日 蕾期 7月6日 初花期 2 2 1 8 6 2 根据大田普查,阿克苏市于2010年6月8日(棉花现蕾初期)发现盲蝽象开始危害。7月6日(初花期)发现盲蝽象在试验区病虫草不防C区和病虫不防D区开始危害。 (5)棉铃虫调查方法 每处理分别5点取样,每点固定查10株,记载每株上的卵和幼虫数以及被害的蕾花铃数,计算有卵、虫株率和被害率。 表5 棉铃虫发生情况调查记载表 调查日期 生育期 专业化防A区 农民自防B区 病虫草不防C区 病虫不防D区 百株卵量头 百株虫量 被害率% 发生程度 百株卵量头 百株虫量 被害率% 发生程度 百株卵量头 百株虫量 被害率% 发生程度 百株卵量头 百株虫量 被害率% 发生程度 5月12日 一叶一心 5月18日 四叶期 2 2 1 5月24日 四叶期 5月31日 四叶期 6月9日 见蕾期 6月23日 蕾期 7月6日 初花期 阿克苏市于2010年4月20日在良种场监测点频振式测报灯下诱到了一头越冬代棉铃虫雄蛾,较2009年晚17天出现(2009年为4月3日)、较2008年晚6天出现(2008年为4月14日),棉铃虫越冬代成蛾始见期与2006年相近(2006年为4月18日)。根据大田普查,阿克苏市棉铃虫一代幼虫主要在小麦田危害,2010年小麦田一代棉铃虫幼虫发生期较2009年小麦田棉铃虫发生期偏晚3天左右。截止目前,试验田棉铃虫发生情况共调查7次,于5月18日在病虫不防区发现棉铃虫危害,百株虫量2头,被害株率2%,发生程度为轻发生(1级)。 3、杂草发生情况调查 在棉花出苗后10天左右和盛蕾期,以当地杂草优势种类为主,分别对各处理的杂草数量和发生级别进行调查。随机调查4点,每点调查0.25㎡. 表7  棉花草害发生情况调查记载表 调查日期 生育期 优势种 专业化防A区 农民自防B区 病虫草不防C区 病虫不防D区 密度|平方米 发生级别 密度|平方米 发生级别 密度|平方米 发生级别 密度|平方米 发生级别 5月12日 一叶一心 黎、田旋花 25 2 29 2 29 2 69 3 6月29日 盛蕾期 黎、田旋花  9 1 13 1 14   1 16 2  四、专业化情况记载 专业防治区、农民自防区及草害综合防治区每次施药后,调查记载用药品种、用药量(纯量)防治效果,计算防治成本。 表8  不同处理区病虫草害防治情况记载表 项目 专业化防A区 农民自防B区 草害防治D区 处理区地点 病虫观测场 病虫观测场 病虫观测场 处理区面积 600㎡ 600㎡ 100㎡ 棉花品种名称 丰杂2号 丰杂2号 丰杂2号 第一次防治 防治时间 5月19日 5月19日 防治对象 棉蚜 棉 蚜 用药品种 天邦 天邦 亩用药量 4克|亩 4克|亩 亩防治成本 2.5元 2.5元 第二次防治 防治时间 6月10日 6月10日 防治对象 棉蚜 棉蚜 用药品种 莫比朗 莫比朗 亩用药量 4克|亩 4克|亩 亩防治成本 3元 3元 试验田于5月19日和6月10日对专业化防治A 区和农民自防区B区棉蚜进行了2次防治,亩防治成本为5.5元。C区与D区未进行防治。 五、棉花结蕾情况 项目 专业化防A区 农民自防B区 非防区C 草害防治D区 总蕾铃 362 331 40 59 六、结果分析 1、从病虫草害发生种类来看,试验区棉花主要病虫为棉蚜、棉铃虫、棉叶螨、棉盲蝽、棉花枯萎病等;草害主要以田旋花、黎为主。 2、从各处理区结蕾情况来看,专业化防A区较农民自防区B、非防区C、草害防治区D区效果明显。 阿克苏市农技推广中心植保站 二0一0年七月六日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