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1课时 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内容:
课本P98-100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能正确地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初步学会联系分数的含义,并借助直观手段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能正确读写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
联系分数的含义,并借助直观手段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教学准备:
挂图、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需求
1.谈话:星期天,明明和红红去野餐。我们来看看他们俩准备了哪些食品?(出示场景图,让学生说出场景图中每种食品的数量)这么多好吃的食品怎样分才能让他们俩都满意呢?(板书:平均分),什么叫平均分?
2.指名分食品,并贴出相应图画。
3.分蛋糕: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能分到几个?
4.师:要表示“半个”,就要学习新的数,就是分数。
二、认识分数,操作探究
1.认识二分之一
(1)继续讨论怎样分蛋糕。把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可以怎样分?(引导学生用圆纸片代替蛋糕分一分)提出要求:把1张圆纸片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用水彩笔涂上颜色。
展示学生的操作结果,并说明:把1张圆纸片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
追问:这张圆纸片中,涂色部分是它的几分之一?没有涂色的部分呢?
介绍的 写法和读法和分数各部分名称,并提问:的分母是几?分子是几?
强调:现在你知道明明和红红各分得多少蛋糕了吗?
(2)教学“试一试”。
出示一张长方形纸,提问:你能表示这张纸的吗?
学生操作后组织交流,展示各种不同的表示方法。
观察这些不同的分法,想一想: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些长方形纸都被平均分成了几份?每张纸中的涂色部分都能用哪个数来表示?
2.认识几分之一
(1)“想想做做”第1题。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强调:只有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才能用来表示,如果不是平均分成4份,通常不能用 来表示其中的一份。
三、联系实际,比较大小
1.教学第99页的例题。
同桌两人合作,按题目要求折一折、涂一涂,再比一比和
的大小。讨论:你们的比较结果是怎样的?能说说你们是怎样比较出来的吗?
小结:可以根据两张圆纸片中涂色部分的大小来判断;也可以根据和的含义来思考。即“把同样大小的一张圆纸片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每一份自然就越小。”
进一步要求:再拿一张同样大小的圆纸片,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然后把它和上面的两个分数分别比一比大小。
学生比较讨论后提问:你有什么发现?
2. 做“想想做做”的第3题。
3. 做“想想做做”第4、5、6题。
四、归纳反思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分数有哪些认识?今天学习
的分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觉得还要学习什么样的分数?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复 备 栏
复 备 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