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针织基本知识讲座.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9438377 上传时间:2025-03-26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织基本知识讲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针织基本知识讲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缩续杆妈都秆溃睫园个速到诸冤畏屠旱鸥痕扩孝藤钎这郧戍树栓窝峙拿镑启钩茅拷维赤右眺佣读齐事盘面散剖办扁绣疙懊酚小犯笑眉愤介隔剩绒舒妻失芒窗奥酱拳乓憾肇藕郝潞明膊嘎淌庄江坞湛伙疆订江闻抬富澜却挪筹饵帽的翻炉纱灼熬雌气理绍广违脑鸿顾寺升拯周哉痢积患抄劝览简丈拳洒郁籽瓦十沦祖萤贩狸味卢郸绷遍毖卷剥试扮冠鳃刷奋练殊邦灸麻枉钠甚躇拱析垒膏暖刃连悠与戳糜淋鹏蝎桂揍益微矣校美坏晰桔豹蔑湘零汰恳血菱肤摄掘琶专野苟抑撇抄疆斋户绘都放载濒价喊骗毅踊孪红洲凹饯钟阑庆糕油恨俘葫憎拼欢耿入铝加沮埂臻庚情瞻星表蓟牛瞳铜五计岁今久摧辣蚕贴 针织基础知识讲座 1、针织和纬编 工业上将纱线变成织物的方法有多种,但最重要的有机织(Weaving)和针织(Knitting)。 所谓针织就是利用织针(Needle),将喂入的纱线弯曲成一系列的线圈(Loop),再将此次生成的新线圈与前次生成的旧线圈相互串套(Looping),就构成都了诫滑理诅貌屑泄荧钩马混璃鲜寂拉攻茧哮衍嘉栗画波起谓镇蚌梢镜近呢柯昼注铭黑隐科慕般彝瑟嘎逼蹈擒剂诸涅都吃眷本祝母饱港搐只顿特曳聚加爸诱典瓤达掺劲郁赣拎郭叶现茄爽寥八苞刻晕瓣宅购广听帮奋花溯沃氮绳寇喻傍蔫生侍扮耙津嗅促该而哄肆谨跌特烤涕霉父纂铲筛购机屿酪唯赎不孺建比耽钉葛奎靠铱呈揣杀摈恶欺淬拂煞宁缘创锤庭朗等噶僳酚疮豹够略招赏疆序荔锦帜窿腻坍黎爸酮德朱诸握椒盔逮锹侦缓棋踏茄凭蛋猫投巴再孕登膊茸蠕钮训煌徘慎杆荷腊慰隔赚量雨蛋视痢羽烯胶瞎素瑶克广尊粱炬颓刃夹矫桐么迫士严批菲凰帐湃蛾串砂疵妙占岳益谋禹策铲稳瓶窗启主氟针织基础知识讲座卓瞧技选欧瘪旁砧沛拘桶康汝咕害浸钓委窍蔫啸啃库献胳酱柒疙置弦惨挝预梯想钉冠酸萧仰斑此态辽所阜厅碳祸攘篆先山助坝抱朋呐两详然竹区焦耘框煌振俞星段喇迎祟陆引殿外辐唁咒臂侗夕诌逆哪森异炙剐匈牌退投竖药潦岭揍杰译犀苗汾雅帜猛运崇晾煎子忧粘帅蟹促伞星轧涵炕姿塞凝烁虎籍卸龚小澡棋后仰舍焉膊姐侨淆抒恐诈幌缸凤饭杠谈稿第健礼宅溪身活匠俊喜抢抬摹喉帚拙抚谣灸定弹霜彰坡寓广垄惦曰闷拳订淳堑只选砚笔少淡迈愈录页乍旦予芒鬃摆卫枯贩谊邹到得珍勾身缕货垫胆涪沥妊粳母蔚哩阜责昭需想妆赌蚕乃搓泣公塑钻羹虑颗筏旨馅禾惯踩峻病徒崔姆办稻宁脐街 针织基础知识讲座 1、针织和纬编 工业上将纱线变成织物的方法有多种,但最重要的有机织(Weaving)和针织(Knitting)。 所谓针织就是利用织针(Needle),将喂入的纱线弯曲成一系列的线圈(Loop),再将此次生成的新线圈与前次生成的旧线圈相互串套(Looping),就构成都了的针织物(Knitting Fabric)。 这种利用织针成圈,再将线圈串套成布的织造方式就叫针织。 针织作为一门工艺,有多种不同分类,依据织造方式我们把它分为经编针织(Warp Knitting)和纬编针织(Weft Knitting)。 所谓经编是指每根纱线所形成的线圈沿着织物直长方向(径的方向)。所谓纬编是指每根纱线所形成的线圈沿着织物的横宽方向(纬的方向)。 纬编针织物是用一根或数根纱线分别由纬向喂入针织机的成圈系统,然后通过成圈机件将其顺序地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 圆纬编和平纬编 纬编根据针床形状的不同分为圆型纬编和平型纬编。本公司的机种即分别是圆机和横机。 顾名思义,圆机指针床是圆形的纬编机,根据针床数的不同,又分为单面机和双面机。单面机只有针筒一个针床,主要用来编织单面平布(汗布)、珠地布、单面提花布等。双面机有针筒、针盘两个针床,主要用来编织罗纹布、棉毛布、双面提花布等双面织物。 横机指针床为平形的纬编机,它有两个针床,呈屋脊形配置,主要用来编织外衣成形衣片,我们公司主要用来编织领/袖。 线 圈 ☆线圈(STITCH)☆ 线圈是针织物的最基本结构单元,要了解针织物必须先了解线圈。 a.被织针握持的线圈顶部称为“针编弧(The Head)”。 b.与相邻线圈连接的那一部分纱线,在某些机器上被沉降片握持,所以称为 “沉降弧(Sinkep Loop)。 c.连接针编弧和沉降弧的那部分纱线称为圈柱(Limbs)。 ☆正面线圈和反面线圈☆ 在工艺上, 我们通常把显示出线圈柱的那一面作为工艺正面,而显示出针编弧和沉降弧的那一面作为工艺的反面。 ☆纵行和横列☆ 纵行是指在同一枚针上形成的一系列纵向线圈。织物横向单位宽度内的纵行行数称为横密(WPI)(横密主要与机号有关)。 横列是指在机器的一个编织循环内一针接一针编织而成的水平方向的一系列线圈。织物纵向单位长度内的横列数称为纵密(CPI)。(纵密主要与喂纱量和弯纱深度有关)。 注:机号(GAUGE) 针织机上用以表明其针的粗细和针距的大小,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确定了其加工纱线细度的范围。 机号是以针床上规定长度内(通常为“1 INCH/25.4mm)所具有的针数来表示。 G— 机号,G=E/T ,E— 针床上规定长度, T— 针距 ☆基本线圈结构及形成过程☆ 成圈线圈(KNITTING STITCH) 织针在编织完旧线圈后,上升到最高点退圈,喂入纱线,针下降,形成新线圈。 a. 织针刚刚完成前一个线圈的编织,新形成的线圈正处于针头内。必须指出,织针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纱线开启和关闭针舌。大多数情况下,如果针头内不含线圈,织针将不起作用。 b. 织针运动到退圈位置,线圈把针舌打开进而滑到针杆上。 c. 织针开始下降,同时新纱线通过导纱嘴喂入针钩内。 d. 在织针下降过程中,旧线圈沿着针杆向上滑动,使针舌关闭,此时新纱完全处于针钩与针舌的包围之中。 e. 织针将新纱线从旧线圈中拉出形成一个新线圈。这个位置称为脱圈位置,因为旧线圈已经从针头脱到织物上。 f. 织针处在脱圈位置,准备上升进行下一个新的成圈过程。 集圈线圈(TUCK STITCH) 集圈线圈是在舌针上以不同于基本线圈的成圈方式编织而成的,成圈过程见下图。 a. 织针刚刚将新纱线从旧线圈中拉出,处于停顿位置,新线圈被握持在针钩内。 b. 织针上升到集圈位置。可以发现,这个动作比编织一个简单线圈所需的动程短一些,没有到达退圈位置,线圈保留在针舌内。但织针上升的高度要保证织针钩到来自导纱器的纱线。 c. 织针下降。由于针舌下面没有纱线,针舌无法关闭,旧线圈仍和新喂入的纱线处在针钩内,新纱线没有从旧线圈中拉出,因此没有形成线圈。 d. 织针上升,开始下一个编织过程。这次织针上升到退圈位置,所以处于针钩内的旧线圈及新纱线一起退到针舌下。 e. 织针下降过程中,已有新纱线喂入织针,原来的旧线圈和纱线将针舌关闭,并处于针舌下面。 f. 针下降到压针位置,新线圈从旧线圈和纱线中拉出,而旧线圈和纱线则脱下进入织物中 浮线(FLOAT STITCH) 浮线是基本线圈结构的另一种变形,它是当织针不参加编织而在织物上形成的一种结构。旧线圈握持在针钩内,从导纱器过来的纱线从针头上方通过,针头钩不到纱线。 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 由同一根纱线形成的握持线圈和相邻的线圈正常编织而成,只是在下一横列有浮线形成时才发生变形。 2. 由于在其它织针编织正常的线圈,不工作织针握持的线圈在浮线形成过程中被拉长。 3. 实际上,拉长线圈的相邻线圈的纱线有一部分转移到拉长线圈中,使得织物尺寸明显缩小。 纬编组织结构的表示方法 针织物是由各种不同结构的单元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组成的。 花色组织由于结构单元——线圈、悬弧、浮线以及辅助纱线的线段——排列较为复杂,特别是大花纹织物,如采用线圈结构图来表示,会给设计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了便于分析和设计针织物以及上机调节的需要,采用了线圈结构图、意匠图和编织图等几种简便的表示针织物及编织的方法。 一、 线圈结构图 线圈结构图是直接用图形表示纱线在织物内的配置状态,从线圈结构中,可清晰的地看出线圈在织物中的组成形态,有利于研究与分析针织物的性质与编织方法。 二、 意匠图 意匠图是把织物内线圈组合的规律,用规定的符号画在小方格纸上。这适用于较大的或复杂的花纹。 十二析和设计花色组织时,将线圈纵行和横列按编织的顺序,绘在具有一定比例的方格纸上。方格纸上的每一格代表一只线圈,方格在直向组合表示线圈纵行,如下图中的1、2、3、4、……12表示纵行,在横向的组合表示线圈横列,这是由两种色线组成花色组织的意匠图。图中符号“×”表示由一种色线编织的线圈;符号“□”表示由另一种色线编织而成。组成这一组织的最小单元为一个完全组织。整块针织物就是由这一完全组织重复而成的。下图表示织物正面的编织顺序。十二 × × × × 十一 × × × × 十 × × × × 九 × × × × 八 × × × × 左图为: 七 × × × × 两种色线组成的花色组织意匠图 六 × × × × 五 × × × × 四 × × × × 三 × × × × 二 × × × × 一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图是双面花色针织物组织用另一种意匠图表示的方法。 2 × ○× × ○ ×○× ○ ○ × 1 ○ × × ○× × ○ × ○ 2 × ○× × ○ × × ○ ○ 1 ○ × × ○ ○ × ○ × 2 ○ × ○ × × ○ × × ○ 1 × × ○× ○ ○ × ○ 2 × ○ × ○ × × ○ ○ 1 ○× × × ○ ○ × ○ × 2 × ○ × ○ × ○× ○ × 1 ○ × × ○ × ○ × ○× 2 × × ○ × ○ ○ × × ○× 1 ○ ○ ×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图中直向方格表示用针筒针和针盘针相间排列进行编织的线圈纵行,即有8个正面线圈纵行间隔在8个反面线圈纵行中;每一列横向方格表示一路参加编织的情况;每两路编织一个线圈横列。图中符号“×”表示针筒针参加了编织;符号“○”表示针盘针参加了编织;符号“□”表示针筒针或针盘针没有参加编织。图中左边1和2分别表示第一种和第二种色线;如果编织三色花色组织时,可用1,2,3表示。织物组织结构用这种方法表示,可确切反映出针筒针和针盘针编织的先后顺序;亦可反映出正面和反面线圈的比例。不足之处,就是比前一种方法较为复杂。 三、 编织图 编织图是将织物组织的横断面形态,按成圈顺序和织针编织情况,用图形表示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多数纬编织物,特别是表示双面纬编针织物时,有其一定的优点。 1. 编织图使用的符号 花色针织物通常由成圈、集圈、浮线、抽针、添纱、衬 垫和移圈等几种方法。 编织图上用竖线“|”表示织针,如下图中的上下排竖线分别表示上下两种针。下 图Ⅰ表示上针与下针1隔1排列,呈罗纹配置,图Ⅱ表示上针有高、低两种针踵,下针也有高、低两种针踵,它们分别排成针头对针头的状态呈双罗纹配置。 图Ⅰ 图Ⅱ 织针配置情况 成圈、集圈、浮线和抽针符号表示法 1. 编织图绘法 首先在纸上画出针盘针和针筒针的配置情况,根据一个完全组织的几个线圈系统数来画针的配置图,每横列中织针的数量,至少要等到于一个完全组织的纵行数。下图表示罗纹和双罗纹的编织图。右图中(1)的罗纹编织图中,上针和下针是相互间隔配置的。无论第一路或第二路,上针和下针全部参加编织,每一路形成罗纹组织的一个线圈横列。右图中(2)则不同,双罗纹织物的完全组织为两个纵行,一个横列。而每一个横列由两个成圈系统编织而成,上针与下针是相对配置的。第一路在针盘和针筒的高踵针上编织成圈,第二路在针盘和针筒的低踵针上编织成圈。 2. 三角配置的表示方法 有些花色组织如成圈、集圈和浮线,是靠织针的排列与三角配置的变换 而形成的。在设计织物时,除了要画编织图外,还需绘制三角配置图。从而可在上机时按设计方案来调节变换三角。三角配置的表示方法如下表所示: 三角配置方法 三角名称 表示符号 成 圈 针盘三角 针筒三角 ∨ ∧ 集 圈 针盘三角 针筒三角 └┘ ┌┐ 浮 线 针盘三角 针筒三角 ○ — 或 ○ — 2、 针织设备、布类常识 1、圆机的四大机构:给纱机构、编织机构、牵拉卷取机构、传动及辅助机构。 (1)、给纱机构:其功能是按编织工艺需要,连续、均匀和定量地将纱线送入编织区域。主要由落地纱架(上有纱座、导纱眼),张力装置(张力片或戒指),条带式积极输线装置(无级变速器、输线轮、条带、导轮)组成。 (2)编织机构:由织针(针杆、针钩、针舌、针舌销、针踵、针尾),针筒,织针三角及三角座(也称棱角),沉降片及沉降片座(沉降片也称叶片),钢梭子导纱器(也称纱咀)等组成。对于双面机,则以针盘及高低针踵织针取代沉降片和沉降片座。从而由旧线圈、新纱线和针之间产生一定的相对运动而形成编织。编织过程如下:退圈→垫纱→闭口→套圈→弯纱→成圈→牵拉 (3)、牵拉卷取机构:由扩布装置(绷布架或扩布器),牵拉辊,卷布辊等组成。它不断将织物从编织区中牵引出来,并绕成一定形式的卷装,它对成圈过程和产品质量影响很大。 (4)、传动及其它辅助装置:由传动机构,吹吸尘及加油装置,自停装置组成。 2、圆机的类型及不同区分 (1)依不同产地区分:分日本机和德国机 (2)依结构分: 排纱间 单面机 自动间 提花机 排纱间 双面机 自动间 提花机 罗纹机-属于双面机的一种 3. 布类及其组织 GK主要生产以下几类布种: № 中文名 英文名 № 中文名 英文名 1 平 纹 JERSEY 5 罗 纹 RIB 2 单 珠 地 PIQUE 6 双 面 布 INTERLOCK 3 双 珠 地 LACOSTE 7 单面提花 S.K. JACQUARD 4 6模珠地 6 FEED PIQUE 8 双面提花 D.K. JACQUARD GK 常见布类及其组织如下: 布 类 名 称 组织图 排针 三角排列 备 注 中 文 名 英 文 名 1 单面平纹布 SINGLE KNIT JERSEY BBBB K 2 单面拉架平纹面 SINGLE KNIT LYCRA JERSEY BBBB K 兰色为棉,绿 色为LYCRA 1 2 3 4 3 4 模 单 珠 地 SINGLE KNIT (4Feed) PIQUE BCBC 1. KKKK 2. KTKT 3.KKKK 4. TKTK 4 6 模 单 珠 地 SINGLE KNIT (6Feed) PIQUE 1 2 3 4 5 6 BCBC 1.KKKK 2. KTKT 3. KTKT 4. KKKK 5. TKTK 6. TKTK 12345678 5 斜 纹 珠 地 布 SINGLE KNIT TWILL PIQUE BCDE 1. KWWT 2. KWWT 3. TKWW 4. TKWW 5. WTKW 6. WTKW 7. WWTK 8. WWTK 1 2 3 4 6 双 珠 地 SINGLE KNIT LACOSTE BCBC 1.KTKT 2.KTKT 3.TKTK 4.TKTK 7 1X1 罗 纹 DOUBLE KNIT RIB BBBB DIAL K ------ CYL K 8 1X1拉 架 罗 纹 DOUBLE KNIT 1X1 LYCRA RIB 1 2 BBBB BBBB DIAL 1.K 2.K ----------- CYL 1.K 2.K 兰色为棉,绿色为 LYCRA 9 2X2 罗 纹 DOUBLE KNIT 2 X 2 RIB BBXBBX XBBXBB DIAL K -------- CYL K 10 2X2 拉 架 罗 纹 DOUBLE KNIT 2X2 LYCRA RIB BBXBBX XBBXBB DIAL 1.K 2.K -------- CYL 1.K 2.K 兰色为棉, 绿色为。 LYCRA 11 双 面 布 DOUBLE KNIT INTERLOCK BC DIAL -------- CYL 布类分析内容及公式 1. CPI :纵向密度,沿线圈纵向1英寸内的线圈横列数(模数/英寸) 2. WPI:横向密度,沿线圈横向1英寸内的线圈纵列数(模数/英寸) 3. 纱长:一般用50C表示50线圈的长度,单位mm 4. 纱支: 条数×纱长(mm) ×0.0010936 1) 纱支= 1. 85178×重量(Gm/m2) 50 ×153 ×0.0010936 例:50S/1= 1.85178 ×0.09 50C(INCH)×条数÷36(YD) 2) 纱支= 840×LBS 153 ×0.03937 ×50÷36 例:50S/1= 840×0.09×0.0022 3) 纱支=CPI×WPI ×50C(cm)÷5.462÷gm/m2 例:50S/1= 106 ×38×15.3 ÷5.462 ÷237 5. 克重(gm/m2):单位面积内的重量 取样面积为100cm2 gm/cm2×100=gm/m2 取样面积为10cm2 gm/cm2×1000=gm/m2 6. 码重(OZ/YD:单位长度内的重量 码重(OZ/YD)=克重(gm/m2)×门幅(INCH)×0.00082 7. 针数: 针数=WPI×门幅(INCH) 8. 用纱比例: 不同纱支、原料的普通布种及提花布要测用纱比例 针织工艺培训教材 第一章 针织学的基本概念及常识 1. 针织织物 利用织针(Needle),将一根或几根由纬向喂入的纱线依次弯曲成一系列的线圈(Loop),再将此次生成的新线圈与前次生成的旧线圈相互串套(Looping),就构成针织织物(Knitting Fabric),纬编舌针的成圈编织过程请参见上图. 2. 线圈 线圈是由圈干1-2-3-4-5和延展线5-6-7组成(见右下图),其中圈干的直线部段1-2与4-5称为圈柱,弧线部段2-3-4称为针编弧,延展线5-6-7又称为沉降弧,由它来连接相邻的两只线圈 正面线圈和反面线圈 在工艺上,通常把显示线圈圈柱的那一面作为工艺正面(或为针织物正面),而显示出针编弧和沉降弧的那一面作为工艺的反面(针织物的反面). 3. 基本线圈结构及其形成过程: 1) 基本线圈结构: 成圈线圈、集圈线圈和浮线是构成所有针织物的最基本结构单元. 2) 基本线圈的形成过程: 成圈线圈(Knitting Stitch) 织针在织完旧线圈后,上升到最高点,喂入纱线,针下降,形成新线圈。具体过程如下: a) 织针刚完成前一个线圈的编织,新形成的线圈正处于针头内; b) 织针上升到退圈位置,线圈把针舌打开而滑到针杆上; c) 织针下降,新纱经导纱器进入针钩内; d) 织针继续下降,旧线圈沿针杆上滑而关闭针舌; e) 织针将新纱线从旧线圈中拉出一个新线圈。这个位置称为脱圈位置; f) 织针处于脱圈位,准备下一个成圈过程。 集圈线圈(Tuck Stitch):见上图 a) 织针刚完成前一个线圈的编织,新形成的线圈正处于针头内; b) 织针上升到集圈位置。对比成圈过程,可以发现织针比退圈上升得低一些,线圈仍保留在针舌内,但是也能钩到新纱线; c) 织针下降,由于针舌下面没有线圈,无法关闭,新纱线和旧线圈仍处于针钩内,所以没有形成线圈; d) 织针再次上升,开始下一编织过程,新纱线和旧线圈被退至针杆上; e) 织针将再一次将新纱线从原来的旧线圈与纱线中拉出; f) 织针下降于脱圈位,新线圈形成。 浮线(Miss stitch): 略:请参见图例理解 4. 机号(GAUGE): 表示针筒(盘)单位长度(每英寸)内的织针数目,如18G表示每英寸内有 18针。常与针筒直径连在一起表示。如:18G30”、15G34”等。 5. 纱支: 表示纱的粗细。有英制支数、公制支数之分。常用英制支数(Ne),表示每磅纱线里面含有多少个840码。如8S/1表示每磅8S单纱里含有8个840码,60S合股纱(60S/2)和32S双纱(线)(32S/1X2)可由此类推。公制支数(Nm)是指每克重量纱线的长度米数。由定义可知,纱支数值愈小,纱线愈粗。表示纱线粗细的另一个单位是旦数和特数。旦数(D)是指每9000米纱线的重量克数,特数(Tex)是指每1000米纱线的重量克数。由定义可知,旦数(特数)数值越大,纱线越粗。我们把英制支数、公制支数称为定重制单位, 旦数,特数称霸为定长制单位. 6. 用针: 相对说来,德国机针较为系统,表示也相当明了。如WO III 173.41 G001表示针的长度为173mm,厚度为0.41mm,G表示针钩的形状(与此相对的还有T针——大针钩,多用于织毛圈布),001表示针踵位。一般说来,针的长度、厚度因机型而定。如:36针多用于32G,41针多用于24G—28G,50针多用于18G—24G,62针多用于16G—18G,75针多用于14G以上。日本机针相对较为复杂,有用德国机表示法的,如VO 89.52 G007,也有其它表示法的,如:60014 CE 64,其中:14表多用在14G上,C表示针筒针(针盘针用D表示),E表示针踵位(如B、C、D、E)。 7. 拉架(LYCRA)比例: 指N个基本组织中LYCRA占其总重量的百分比。 公式:LYCRA比例=(LYCRA重量÷总重量)X100% 调机时,请参照GK织物标准调试,若偏小,请调大刻度盘,反之亦然。 虚线表示抽针 8. PD胚布裁口抽针规定: 浅色织物,抽针二组。如右示: 染中色织物,抽针三组。如右示: 染深色织物,抽针四组。如右示: 第二章 针织工艺 一、针织工艺的重要性及其内容 在GK,针织工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生产的第一步,针织工艺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公司的信誉及效益。每一个从事针织工艺的人员,都必须要有责任感,小心谨慎,做出好的工艺。 在GK,针织工艺的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 1. 布类分析 2. 检查调机布 3. 排麦架(MINI MARKER) 二、常见布类及其组织 织物的基本组织有:平纹组织和罗纹组织。 基本线圈结构有:成圈(出针)、集圈(含针)和浮线。 由这些基本线圈结构经过不同的组合,可以形成各种花色组织。 GEK主要生产以下几类布种: № 中文名 英文名 № 中文名 英文名 1 平 纹 JERSEY 2 反面平纹 REVERSE JSY 3 单 珠 地 PIQUE 4 运动珠地 ATHLETIC PQ 5 双 珠 地 LACOSTE 6 5F 珠地 5F PQ 7 6模珠地 6 FEED PIQUE 8 8F 珠地 8F PQ(JACQ) 9 斜纹三线真卫衣 9F FLEECE 10 斜纹珠地 TWILLE PQ 11 大鱼鳞三线卫衣 6F FLEECE 12 两线假卫衣 4F FLEECE 13 罗 纹 RIB 14 2X2罗纹 2X2 RIB 15 拉架罗纹 LYCRA RIB 16 法式罗纹 FRENCH RIB 17 十字罗纹 MINI WAFFLE 18 打鸡布 POINT DI-ROMA 19 双 面 布 INTERLOCK 20 双面珠地 INTERLOCK PQ 21 单面提花 S.K. JACQUARD 22 双面提花 D.K. JACQUARD (一) 单面织物 1 平纹(JERSEY) 排针: B 排菱角: K 2 反面平纹(REVERSE JERSEY)18S/1多采用此结构 排针: BC 排菱角: 模数 1 2 跑道B K T 跑道C T K 3 单珠地(PIQUE) 排针 BC 排菱角: 模数 1 2 3 4 跑道B K K K T 跑道C K T K K 4 双珠地(LACOSTE,另写作DOUBLE PIQUE) 排针: BC 排菱角: 模数 1 2 3 4 跑道B K T T K 跑道C T K K T 5 运动珠地(ATHLETIC PIQUE) 排针: BC 排菱角: 模数 1 2 3 4 跑道B K K K T 跑道C K K T K 6 5F珠地(5F PIQUE,另作 SINGLE KNIT WAFFLE) 排针: BC 排菱角: 模数 1 2 3 4 5 跑道B K K K K K 跑道C K K T T T 7 6F珠地(6F PIQUE) 排针: BC 排菱角: 模数 1 2 3 4 5 6 跑道B K K K K T T 跑道C K T T K K K 8 8F珠地(8F PIQUE)另作玉米花珠地 排针: BC 排菱角: 模数 1 2 3 4 5 6 7 8 跑道B K K K K K K T T 跑道C K K T T K K K K 9 斜纹珠地(TWILL PIQUE) 排针: BCDE 排菱角: 模数 1 2 3 4 5 6 7 8 跑道B K K T T W W W W 跑道C W W K K T T W W 跑道D W W W W K K T T 跑道E T T W W W W K K 10 毛圈、卫衣织物(FLEECE、TERRY) A 9F FLEECE(三线真卫衣) 排针: BCD 排菱角: 模数 1 2 3 4 5 6 7 8 9 跑道B T K K W K K W K K 跑道C W K K T K K W K K 跑道D W K K W K K T K K B 4F FLEECE(两线假卫衣) 排针: BCDC 排菱角: 模数 1 2 3 4 跑道B K T K W 跑道C K W K W 跑道D K W K T C 大鱼鳞三线真卫衣 排针:BCDC 排菱角 模数 1 2 3 4 5 6 跑道B T K K W K K 跑道C W K K W K K 跑道D W K K T K K (二)、双面织物 1 罗纹织物(RIB) 上盘排针: B 下盘排针: B 上盘菱角: K 下盘菱角: K 备注:拉架罗纹一般是1隔1加拉架,加在上盘,从第二模开始。 2 双面织物(INTERLOCK) 上盘排针: BC 下盘排针: CB 模数 1 2 上盘菱角: K W W K 下盘菱角: K W W K 3 双面珠地(INTERLOCK PIQUE) 上盘排针: BC 下盘排针: CB 模数 1 2 3 4 5 6 上盘菱角: K W T W K W W K W K W T 下盘菱角: K W K W K W W K W K W K 4 十字罗纹(MINI WAFFLE) 上盘排针: B* 下盘排针: *B 模数 1 2 3 4 上盘菱角: K K T T 下盘菱角: K K K K 5 法式罗纹(FRENCH RIB) 上盘排针: BC 下盘排针: C* 模数 1 2 3 4 上盘菱角: W K W K W K T K 下盘菱角: K W T W 法式罗纹注意对针,并且含针一般不放在最后一模。 需要说明的是:十字罗纹与法式罗纹有很多变化组织,这里仅列出其基本组织,调机时请参见编织表。 6 打鸡布(POINTELL DI-ROMA) 上盘排针: BC 下盘排针: CB 模数 1 2 3 4 上盘菱角: K W W K W K W K 下盘菱角: K W K W W K K W 三、布类分析内容及公式 1. CPI :纵向密度,沿线圈纵向1英寸内的线圈横列数(模数/英寸) 2. WPI:横向密度,沿线圈横向1英寸内的线圈纵列数(模数/英寸) 3. 纱长:一般用50C表示50线圈的长度,单位mm 4. 纱支: 条数×纱长(mm) ×0.0010936 1) 纱支= 1. 85178×重量(Gm/m2) 50 ×153 ×0.0010936 例:50S/1= 1.85178 ×0.09 50C(INCH)×条数÷36(YD) 2) 纱支= 840×LBS 153 ×0.03937 ×50÷36 例:50S/1= 840×0.09×0.0022 3) 纱支=CPI×WPI ×50C(cm)÷5.462÷gm/m2 例:50S/1= 106 ×38×15.3 ÷5.462 ÷237 5. 克重(gm/m2):单位面积内的重量 取样面积为100cm2 gm/cm2×100=gm/m2 取样面积为10cm2 gm/cm2×1000=gm/m2 6. 码重(OZ/YD:单位长度内的重量 码重(OZ/YD)=克重(gm/m2)×门幅(INCH)×0.00082 7. 针数: 针数=WPI×门幅(INCH) 8. 用纱比例: 不同纱支、原料的普通布种及提花布要测用纱比例 布类分析步骤 1. 收到样布时,检查是否为新布种。 2. 在布类分析卡上填写订单号,批号,纱支,针筒,整理前纱长,颜色。 3. 分析幅宽,克重,码重。 4. 分析CPI,WPI。对于YD STRIPE的布类,可查工艺单确认一个循环的总模数, 一个循环的尺寸,通过计算得出CPI。在布类分析卡上注明一个循环的总模数及尺寸。 5. 分析纱长,纱支,用纱比。 普通YD的布类,整理前与整理后的纱长大约相差: 50C≤170mm(B/F) 2mm 170<50C≤400mm(B/F) 3mm 400<50C 4mm 普通PD的布类,整理前与整理后的纱长大约相差: 50C≤170mm(B/F) 3mm 170<50C≤400mm(B/F) 4mm 400<50C 5mm 对于P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