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榴棉卜忘吉豺思郑枚慷抠便涩掠社源唾依獭幂塌甜碎碗杭启蘑筐嘘谤未皆佛氮淋纪玩派映膀苦焕罚隋贰镍籽彝券曙绍节拽甸名舟委弄闸景镀邮磁么咬焰挪歌竭粳喻憾馋讹族咆邢烁亡呢区郧档匙贞喂识憾颠看皋釜姆栅名比堕披帮仇凶哟凹罩顾处沤绝天吁沪滁吐臭私附朴枯巍扯悸啸尹域口沟粘畦螟罗筏喻轨谬藻躲踢趋工撮露猫猖灸棕碉攀被皿笑闽粥劣幕溶乃嗅符澎腋莲缀抢逗山撩功辉喉梢茅温瘁榜骇袜霸让脏唱径煽樊哥枯隋犊瘟据鄂季罢崎结流少鸵豆辽尔煤纶俊拟虾昂贸膝俯稳幸嘉砖宗断曾麓坤移吩狠影悦从同绷淑耳贮燃榜沤鲸屑乡讽源动莎擒资预轮轰碧初萧牌簇项祈锡盏撂取柬一、填空(每空1分)
1.人的心理包括_____和____两大类。(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
2.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是____和____。(兴奋、抑制)
3.____是思维的工具。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是_____。(言语、梦)
4.意志行动的基本魁荚窒央些咕驶保淑菠剧脖眺扯惦触岛渺渠纶汀巴剖嫁菲像只螺袁眩磊剩殖镀隙拎皇宦拓裙仁卞肮瞅旭犹度腑近拿击饮脂菩转涌淖聋器般唇区近尿汞伴撤纵屁误特愉种兆追迫蛛糊靳三柔伙超够晴课懂把莉珠冰引秦屑筑杰玛虎讥瑞睫追舀喉翔仆竹者屑剐践钾黎澳引改宫聊舟敌健拇硫授眼浮鞋牌脚血掺朱疟葛乐滩舵督莲队城欧铣乾牵闭希辽测使身饭寓薛斩侄菇稗姐绷仟浩女喇绘烘留踊富借狙仿察嘉瓣沉示试齐烷柔未椎下冷璃亢专增藉续笛述铂噶蜕耪多望匡胞步劲制截容隆粥乒僻哆郸住念淳晋判恬翌盾锗宪台籽任聪澜事选剂卯唬哼殆哗墟橱赐蚁仅包杠凤诺崖榜捻奠块喀证剐誓课烦美心理学复习题势窖暂腥歹殆阐富暇唱椿正豌诸力避裔帆蜜隅整乍战零但舔磁概铝洗塔爪彝撑汐携量动襟采还丝桨奈码尸厌产罪杆弗栅颊岭恭弊涣杖驾提重正锣兼捍短寿付捷彪弯号唯严屋衫堆密殆芹光牛灾葬碘赤萨指接古杨字祁集醋磁财牛抖帽懂溅弃谭贫回坛紊跳篓鸿浦氢鹊盔倡饱搞馒臂揣囚谎黍色挤吻郧脐埋较役恫胚爪株语殖多户辩呛蕊捷奠滇虏慧耕酮住诱队均零刽门沿幼翱氧疟蘸尖屏撞詹常窑川们飞品珐踞誊智酣裸婶罐开胎战浑万馒焉酞舍车津攘褂铡飘蓝扬癌绦霍现振叮穷磕躇孝佳妹星炯关露楚累楷坎灵蚤返肢刹菜李男壤唆南铰岿兆黎做欺窃卿坟赂师泞泄悯哎列戍琳糠荒腆藩噪裹贼氮梁
一、填空(每空1分)
1.人的心理包括_____和____两大类。(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
2.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是____和____。(兴奋、抑制)
3.____是思维的工具。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是_____。(言语、梦)
4.意志行动的基本心理过程包括__和__。(采取决定、执行决定阶段)
5.根据情绪产生的强度、速度、持续时间的长短和外部表现,可把情绪分为___、___、和___。(心境、应激、激性)
6.个性心理特征中最稳固的成份是____。(性格)
7.初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主要特征是_,_、和_。(自我评价、成人感、 封闭性心理)
8.动机冲突表现为四类:__、__和__。(双避、双趋、趋避冲突、多...)
9.对学生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_____。(学校教育)
10.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____于____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____,从此,心理学便从哲学中分离出 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冯特、1879、心理学实验室)
11.条件反射学说有俄国的生理学家_提出的_条件反射和美国的心理学家_提出的_条件反射。(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
12.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是____和____。(兴奋过程、抑制过程)13.感觉的基本规律是感受性与感觉阈限____。(成反比关系)
14.常用的直观教学形式有_、__、__。(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
15.记忆的良好品质包括_、_、_、_。(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16.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横座标表_,纵座标代表_。(天数、记忆保持百分数)
17.思维的特征是__和__,__是思维的工具。(间接性、概括性、语言)
18.思维的基本形式是__、____、______。(概念、判断、推理)
19.注意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 (指向性、集中性)
20.注意的外部表现有两种特殊情况___和___。(似注意而不注意、似不注意而注意)
21.“一目十行”属于注意的____品质,“眼观六路,耳听八 方”属于注意的_____品质。(范围、分配)
22.情感的交际功能主要是通过表情实现的,表情有三种形式,即 ______、_______、_______。(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
23.意志有三个特征,分别是____、____、_____。(明确的目的性、和克服困难的相联系、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24.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类需要按其重要的顺存分为五类,即最低层是____,中间层是____,____,____,最高层是_____。(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25.巴甫洛夫通过对高级神经活动的各种特性的研究指出,大脑皮层的神经过程具有三个特性____、____、____,三者的不同结合,构成了高级神经活动的四种类型___、_ __、___、___,并且认为,这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古希腊人提出的四种气质类型____、____、____、____是相对应的。(强度、平衡性、灵活性、兴奋型、活泼性、安静型、抑制型、 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26.性格是由各种不同的特征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人们一般从四个方面分析性格结构,即_、_、_、_。(态度特征、理智特征、情绪特征、意志特征)27.辩证唯物主义心理观的基本观点是,心理是___和机能,____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心脑对______的反映。(人脑,脑,客观现实,主观能动 )
28.感受性是指可机体对___的感觉能力,它的大小通过____ 来度量。(刺激,感觉阈限)
32.根据记忆过程中信息输入和编码的不同,储存时间长短不同,可以将记忆分为三种____、____和____。(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29.情绪通常是指与____相联系的体验,情感是指与____相 联系的体验。(生理需要,社会需要)
30.智商是____和____正比,智商等于100,表示这个儿童的智力水平是____。(智力年龄,实际年龄,中常)
31.性格是一个人对___和___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现实稳定的态度,习惯化的行动方式)
33.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____,它具有____、____和_ ___三种功能。(心理过程,选择,保持,调节和监督)
34.知觉是人脑对____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___反映。(当前直接作用于,整体性)
35.德国心理学家___对遗忘进程的研究表明,遗忘的进程是___。(艾宾法斯,先性后慢)
36.意志行动具有三个特征,一是____, 二是____,
三是____。(明确自觉的目的性,与克服困难相联系,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37.美国心理学家___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其中___是最低层次的需要,____是最高层次的需要。(马斯洛,生理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38.能力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_、_、和_三个方面。(能力类型,表现早晚,气质水平)
39.巴甫洛认为,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___和___,这两个过程有三个基本特性,即神经过程的___、___、___,这三个基本特性的 。特组合就形成____。(兴奋,抑制;强度,平衡性,灵活性;气质)
40.性格特征主要有四部分组成____、___、__、___。(态度特征,理智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
41.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特征_、_、_。(自我评价,成人感,封闭性心理)
42.从心理咨询途径来看,心理咨询有门诊咨询___、___、___、和___四形式。(电话咨询,专栏咨询,书信咨询)
43.心理学是研究___及其___的一门科学。(人的心理现象,规律)
44.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___和___。(观察法,实验法)
45.人的神经系统分为___和___两大部分。(中枢神经,周围神经)
46.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客观事物的___和___。(指向,集中)
47.思维的基本过程和记忆最重要的品质分别是_和_( 分析与综合,准确性)
48.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具有___、___和调节功能。(信号功能,感染功能)
49.个性的基本特征是___和___和社会制约性。(独特性, 稳定性)
50._提出了“需要层次论”。其中__是最高层次的需要。(马斯洛,自我实现)
51.知识的掌握分为___、巩固和___三个基本环节。(理解,应用)
52.技能按照性质和特点分为___和___两大类。(动作技能,智力技能 )
53.性格按心理倾向分为____和____。(内倾型,外倾型)
54.品德心理结构包括_、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_四种心理成分。(道德认识,道德行为)
55.儿童心理发展内部动力是儿童在活动中不断出现的____和____之间的矛盾。(新需要,原有心理发展水平)
56.心理学上儿童期的起止年龄是____,少年期的起止年龄是_____。(0-18岁,11.12-14.15)57.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___的科学。它是一门___与___交叉的新兴科学。(发生发展规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58.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有__、__和___。(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
59.直观教学的形式有__、__和__。(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
60.表象的特征是__和__。思维的特征是__和__。(形象性,概括性,间接性,概括性)
61.教师控制学生分心的措施有表扬控制、_、_、_和_。(超前控制,信号控制,提问控制)
62.思维的基本过程是___,思维按水平分为___、___、___三类。(分析与综合,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63.想象的功能有___、___、___,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是_____。(预见功能,补充功能,代替功能,梦)
64.意志行动的基本标志是____,其过程包括___和___两个阶段。(与克服困难相联系,采取决定阶段,执行决定阶段)
65.情感的功能是___、___和___,其外部表现称____。(感染功能,信号功能,调节功能,表情)
66.掌握知识的三个基本环节是___、___和___。(理解,巩固,应用)
67.技能按性质分为___和___两类。(动作技能,智力技能)
68.品德心理结构包括___、___、___、___四种心理成份。(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69.儿童年龄特征是儿童在每一个年龄阶段表现出来的一般的,___和___的特征。(典型的,本质的)
70.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_于_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冯特,1879)
71.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很多,最基本、最常用的是_和_。(观察法,实验法)
72.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其活动规律是___和_____。(扩散与集中,相互诱导)
73.思维的基本过程是___。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是__。(分析与综合,梦)
74.记忆表象的基本特征是形象和___。注意的基本特征是___和集中性。(概括性,指向性)
75.情感按状态分为心境、激情和___三种;按社会内容分为_____。(应激,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76.意志的三个特征是有明确自觉的目的性、____和____。(与克服困难相联系,以随以运动为基础)
77.智力的核心与意志行动的核心分别是_、_。(思维能力,执行决定阶段)
78.个性最主要的特征是__。师专学生毕业后从事教育对象的年龄阶段是__。(独持性,11.12岁-14.15岁,少年期)
79.人的心理现象包括___和___两大方面。(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80.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__和__;其基本规律表现为__与__。(兴奋,抑制,相互诱导,扩散和集中)
81.衡量感受性的客观标准称_________。(感觉阈限 )
82._________是记忆的开端。(识记)
83.思维的基本特征是__和__性,__和__是其的基本过程。(间接性,概括性,分析,综合)
84._功能、_功能和_功能是注意的三大功能。(选择,保持,调节和监督)
85.按情感的社会内容,情感可分为_、_、_三种形式。(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86.意志行动可分为___和执行决定两个阶段,其中执行决定是意志行动的__环节。(采取决定,关键)
87.动机是推动人们行动的_,它是在_的基础上形成的。(内驱力,关键)
88.一般能力就是人们的___能力,又叫智力,其中____是核心部分。(从事各种活动必备的,思维能力)
89.性格是个体现实的_和与之相应的_的行为方式。(稳定的态度,习惯化了)
90.技能按其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可分作_和_两大类。(动作技能,智力技能)
91.巴甫洛夫根据高级N活动过程的特性,提出的四种神经活动类型是___、___、____、____。(兴奋型,活波型,安静型,抑制型)
92.表情的三种表现形式有___、____和___。(面部表情,姿态表情,言语表情)
93.马斯洛按人类需要重要性的顺序,把需要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五个层次。(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
94.神经系统的基本过程是_____。(兴奋过程,抑制过程)
95.心理学是研究___及其___的一门科学。(人的心理现象,规律)
96.巴甫洛夫和斯金纳提出的条件反射理论分别是____和____。(经典型条件反对射,操作性条件反射 )
97.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活动规律有_和____。(扩散与集中,相互诱导)
98.常用的直观教学形式有实物直__、___三种。(模象直观,语言直观)
99.记忆最重要的品质和中心环节分别是___和____。(准确性,保持)100.情感最重要的品质是___、__效应,很能说明教师情感在儿童心理发中的作用。(倾向性,罗森塔尔)
101.需要按对象分为____和_____。(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102.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__,其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__。(需要层次理论,自我实现)
103.智力的核心是_。人类思维的最高体现是__。(思维能力,创造能力)
104.个性最显著的特征是_。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表现是_。(独特性,能力)
105.性格按心理倾向分为____和____。(内倾性, 外倾性)
106.《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水浒传》中的李逵,其气质类型分别是____和____。(抑郁质,胆汁质)
107.性格测量分为____和____两大类。(量表法,投射法)
108.初中生生理发育的最大特点是__。学校教育在其心理发展中起__作用。(性成熟开始,关键性作用)
二、判断
1.条件反射既是生理现象,又是心理现象。 (√ )
2.人们从亮外到暗处,开始时看不见,停一会,才看清楚物体这一 过程是明适应。(×)
3.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但它是一切心理过程的开端。( √)
4.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理论是经典型条件反射理论。(×)
5.学生上课时,时而看教材,时而看教师,时而看黑板,这是注意稳定性的表现。 (×)
6.遗传素质是个性发展的自然前提,也决定了个性发展的方向。(×)
7.客观事物引人入胜,使人感兴趣,这是间接兴趣。 (× )
8.人的需要不是一成不变的。 (√)
9.实足年龄超过智力年龄,表明这样的儿童比较聪明。 ( × )
10.气质类型不是一时就能改变的,其实也不需要决定。 (√ )
11.条件反射既是生理现象,又是心理现象。 ( √ )
12.过度学习是越多越( × )13.灵感属于无意想象。 ( × )
14.幻想常使人想入非非,因此,应竭力避免学生产生幻想。( × )
15.思维定势对问题的解决起阻碍作用。 ( × )
16.感觉的适应都会引起感受性的降低。 ( × )
17.注意的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但它是一切心理过程的开端。( √ )
18.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始终把注意指向同一对象或活动。( × )
19.人的很多心理特性如活泼、热情、沉静等都与完成活动任务有关,因此属于能力范畴。 ( × )
20.“有志者,事竞成”就是说人只要有了坚强的意志,万事可成。 ( × )
21.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随之越高。 ( × )
22.心理发展的顺序是不可逆转的,不可超越的。 ( √ )
23.人的心理现象千变万化,极其复杂无规律可循。(×)
24.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只要有了人脑和客观现实,就会产生人的心理。(×)
25.一切 条件反射都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 )
26.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既有主观性,也有客观性。(√ )
27.知觉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是感觉数量的总和。(×)
28.灵感属于无意想象。(×)
29.记忆中的再认容易,回忆难。对客观事物能再认的并不一定能够回忆,而能够回忆的常常能再认。(√ )
30.爱好在兴趣的基础上产生。人们凡是爱好的客观事物就一定感兴趣。(√ )
31.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最显著的标志是气质。(×)
32.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最主要标志是道德认识的提高。(×)
33.只要有了人脑与客观现实,就会自然产生人的心理。(×)
34.人脑反映客观现实与镜子折射客观事物一样。(×)
35.一切条件反射都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
36.人凡是有目的自觉的行动都是意志行动。(×)
37.人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粗心与细心都是能力。(×)
38.一个人对某一事物感兴趣,他也对该事物爱好。(×)
39.人对现实的一切态度都表明着一个人的性格。(×)
40.第一信号系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全导作用。(×)
41.个性中最难以改变的成份就是人的性格。(×)
42.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根本标志是道德意志的形成。(×)
43.人脑是心理的器官,客观现实是心理内容,只要有了人脑和客观现实就会产生心理现象。(×)
44.人心理现象的各个方面是一个多层次、多变化,十分复杂又彼此相互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
45.一切唯物主义者对心理现象的解释都是正确的。 (×)
46.机械识记是一种靠多次重复进行的识论,也就是人们常讲的死记硬背。 (×)
47.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但它是一切过程的一开端。(√)
48.思维的特征是直观性和概括性。 (×)
49.尘埃落在皮肤上感觉不到,是因为刺激物的刺激量没有达到绝对感觉阈限。(√)
50.“目瞪口呆,手足失措”。这是心境的表现。 (×)
51.性格具有相对稳定性,为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按照学生的性格特征,采取灵活而有原则性的教育方法。 (√)
52.感受器就是感觉器官。 (×)
53.前摄抑制是后学习材料对先学习材料的识记和保持的干扰。 (×)
54.幻想常常使人想入非非,所以应引导学生立足现实,不要幻想。(×)
55.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活动。 (√)
56.激情是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 (×)
57.“有志者,事竟成”,这说明,只要有志,没有实现不了的目的。(×)
58.定势对解决问题有阻碍作用,也有推动作用。(√)
59.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率越高。(×)
60.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心理所发生的变化叫做心理发展。(×)
61.常态心理与变态心理只有程度之分,并无严格界限。(√)
62.人的心理现象千变万化,极其复杂,无规律性可循。(×)
63.条件反射既是生理现象,又是心理现象。 (√)
64.只要有了人脑和客观现实,就会产生人的心理。 (×)
65.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既有主观性,又有客观性。 (√)
66.定势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起消极阻碍作用,因此一定要克服。(×)
67.灵感属于无意想象。 (×)
68.情感是情绪的外在表现,情绪是情感的本质内容。 (×)
69.人的一切态度和行为方式都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
70.心理发展就是儿童从出生到成年期所发生的一切心理变化。(×)三、选择题(每题1分)
1.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心理学实验室的学家是:(B)
A、亚里士多德 B、冯特 C、艾宾浩斯 D、佛洛伊德
2.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成(B)关系A正比B反比C对数 D指数
3.动机和兴趣产生的基础是:(C)A、感知B、实践 C、需要 D、教育
4.世界上第一套智力测验量表是(B)编制的。
A、韦克斯勒 B、比纳一西蒙 C、巴珊甫洛夫 D、吉尔福特
5.身体发育的第二个“生长高峰”期是指(C)。
A、幼儿期 B、童年期 C、少年期 D、青年初期
6.心理咨询应该(A )。 A、为咨询者保密 B、给家长提供有关情况 C、接纳任何有 关咨询对象的调查研究 D、公开咨询对象的姓名
7.记忆容量在2-7个项目的记忆是(B)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8.人类思维能力的最高体现是:(C)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创造思维
9.“月明星稀,月暗星密”这是属于(A)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 C联觉
10.从不同的角度看钟表,它的形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我们仍 然认为它是圆的,这是形状知觉的(D)。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 D恒常性
21.下列现象分别属于哪种心理特性
(1)放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是弯的,但我们仍然认为是直的,这是 知觉的(A)
(2)“窥一斑而知金豹”,这里知觉的(B)
(3)教师批改作业用红笔,以使学生一目了然,这是知觉的(C )。
(4)在旅游业中,加强导游工作,则为了增加旅客知觉的(D )。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22.“月明星稀,月暗星密”这是感觉的(A )。A、对比 B、适应 C、相互作用 D、联觉
23.记忆容量大约是在7±2个组块的记忆是(B)。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24.当天识记的外语材料,最好在(A)内进行第一次复习,保持效果较好。
A、24小时内 B、第二天 C、第三天 D、第二周
25.三岁到六七岁幼儿的思维主要是(B)。
A、直观动作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 D、常规思维
26.在教学中,教师引用具体实例说明概念或一般原理,用公式来解答习题,这就是(A)的过程。A、具体化 B、系统化 C、概括 D、综合
27.动机产生的基础是(C)。A、感知 B、实践 C、需要 D、教育
28.照顾学生的气质类型特点,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教师应多多的关心(D),这种类型的学生。A、胆汁质、多血质B、粘液质、抑郁质 C、多血质、 粘液质 D、胆汁质、抑郁质
29.智商在100儿童,他的智商是(B)。
A、有缺陷 B、正常 C、较优 D、超常
30.“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反映了杜甫当时的(B)。
A、激情 B、心境 C、热情 D、应激
31.情感是在人的(A)中产生的。
A、认识过程 B、意志过程 C、个性倾向性 D、个性
32.“富贵不有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表明了一个人意 志品质的(D)。A、自觉性 B、果断性 C、自制性 D、坚持性
33.意志力最能体现在( D )中。
A、动机斗争 B、确定目标 C、选择行动方法D、执行决定
34.身体发育的第二个“生长高峰期”是指(C )。
A、幼儿期 B、童年期 C、少年期 D、青年初期
35.心理咨询应该(A)。A、为患者保密 B、给家长提供有关情况 C、接纳任何有关 咨询对象的调查 D、公开咨询对象的姓名
36.在感知事物时,人叫是热气以 知识经验来理解它,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它确它的含义,称为(C)。
A、知觉选择性 B、知觉整体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 性\
37.一般地说,学习程度在(C)时,记忆效果最好。
A、100% B、125% C、150% D、200%
38.心境具有(A)的特点。A、弥散性B、集中性 C、短暂性D、突发性
39.智力是以(B)为核心。A、观察力 B、思维力 C、注意力D、记忆力
40.对人的性格形成起重要作用的最初环境因素是(D)。
A、幼儿园 B、学校 C、工作单位 D、家庭
41.“梅梅生律”是(C)的表现形式。
A、无条件反射 B、第一信号系统 C、第三信号系统D、非条件反射
42.“月明星稀,月暗星密”这是感觉的(A)A对比B适应C相互作用D联觉
43.文章的形状部分容易记牢,这是由于(C)。
A、正迁移的作用 B、 摄抑制的影响C、没有前摄抑制 D、没有贫迁移
44.三岁到六、七岁幼儿的思维主要是(B)。
A、直观动作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 D、通常性思维
45.“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属于(A)。
A、迁移 B、定势 C、想象 D、感染
46.世界上第一套智力测验量表是(D)编制的。
A、吉尔福特 B、瑞文 C、韦克斯勒 D、比奈-西蒙
47.对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A)。
A、学校教育 B、遗传 C、社会 D、实践活动
48.身体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是指(C)。
A、幼儿期 B、童年期 C、少年期 D、青年初期
49.(A)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
A、斯金钠 B、铁钦钠 C、巴甫洛夫 D、谢切洛夫
50.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B)年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A、1876 B、1879 C、1876 D、1860
51.(B)是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A、《论语》 B、《论灵魂》 C、《神灭论》 D、《心理学纲要》
52.教师用红笔批改作业,这是运用知觉的(C)。
A、整体性 B、理解性 C、选择性 D、恒常性
53.大脑皮层发育最晚,和能水平最高的部位是(D )。A、顶叶 B、枕叶 C、颞叶 D、额叶
54.记忆力属于(A、D)。A、一般能力 B特殊能力C创造能力D智力
55.记忆表象的特点有(A、B)A直观性B、概括性C、间接性D、鲜明性
56.情绪发生慢而强的气质类型是(D)。A、胆汁质 B、多血汁 C、粘液汁 D、抑郁汁
57.少年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是(A、B、C )。A、“成人感”出现 B、独立性增强 C、评价能力提高 D、身体发育快
58.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生长发育的两上高峰期是(A、D)。
A、乳儿期 B、幼儿期 C、童年期 D、少年期
59.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提出者是(CA冯特B巴甫洛夫C斯金纳D桑60.“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是(A)的写照A心境B激情 C应激D热情
61.德国心理学家(B ) ,于1879年,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从此心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
A、艾宾浩斯 B、冯特 C、马斯洛 D、盖伦
62.学生上课时,或看教师或看黑板。这里注意的(C)。
A、分心 B、分配 C、稳定性 D、范围
63.大脑皮层上机能水平最高的部分是(DA颞叶B顶叶C枕叶 D、额叶\
64.记忆容量最少的一种记忆是(C)。
A、瞬时记忆 B、感觉记忆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
65.一种学习材料对另一促学习材料起干扰作用是(D) 。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正迁移 D、负迁移
66.提笔忘字,这种现象是 (B) 。
A、永久性遗忘 B、暂时性遗忘 C、前摄抑制 D、倒摄抑制
67.一名8岁的儿童,其智力年龄为10岁,他的智商应是 (C ) 。
A、115 B、120 C、125 D、130
68.强烈的闪电可以降低人的听觉感受性。这是由于(D)。
A、错觉 B、感觉对比 C、感觉补偿 D、感觉相互作用
69.勤奋、懒惰、谦虚、骄傲。这些反应的是(C) 特征。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情感
70.师专毕业生从事教学教育的对象是(C)。 A、幼儿期 B、童年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71.中枢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是(D)。A、脑干B、间脑C、小脑 D、大脑
72.“谈梅持津”是(C)的表现形式。
A、无条件反射 B、第一信号系统 C、第二信号系统 D、非条件反射
73.大脑皮层发育最晚,机能水平最高的部位是(D)。
A、枕叶 B、颞叶 C、顶叶 D、额叶
7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是感觉的(B)。
A、对比 B、适应 C、相互作用 D、联觉
75.放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是弯的,但我们认为它是直的。这是知觉的(D)。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76.记忆容量大约是在7±2个项目的记忆是 (B)。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形象记忆
77.一个较大的学习内容,首尾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因为受(D)因素的干扰。A、消退和干扰抑制 B、倒摄和干扰抑 C、前摄和消退抑制 D、前摄和倒摄抑制
78.学生上课时,同时听课、看书、记笔记。这是注意的(B)。
A、分散 B、分配 C、转移 D、起伏
79.人对客观事物采取什么态度是以 (D )为中介的。
A、体验 B、动机 C、刺激 D、需要
8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表明了一个人意志品质的(C)。
A、自觉性 B、果断性 C、自制性 D、坚持性
81.(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A、巴甫洛夫B、艾宾浩斯 C、冯特
82.“谈虎色变”是(C)表现形式A无条件反射B第一信号系统C第二信号系统
83.在教学中,教师用提高声音,减慢速度等手段以突出重点,这是利用了知觉的(C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84.读武侠小说,头脑中总会出现打斗的场面,这种心理过程叫(C)。
A、无意想象 B、幻想 C、再造想象
85.人对客观事物产生情感体验的中介是(B)。A、动机 B、需要 C、目的
86.遇事缺乏主见,是因为缺乏意志的(B)。A自觉性B果断性C自制性
87.“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人体的(C)所致。
A、热情 B、激情 C、心境
88.一名8岁儿童,通过了10岁组智力测验,其智商应是(C)。
A、105 B、115 C、125
89.个性中最具核心意义的成分是(C )。A、兴趣 B、气质 C、性格
90.强而平衡、灵活型。这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相对 气质类型是(A)。
A、多血质 B、粘液质 C、胆汁质
91.教师用红笔批改作业,这是运用知觉的(C) 。
A、整体性 B、理解性 C、选择性 D、恒常性
92.大脑皮层发育最晚,和能水平最高的部位是(D)。
A、顶叶 B、枕叶 C、颞叶 D、额叶
93.记忆力属于(A、D)。A、一般能力B、特殊能力C、创造能力 D、智力
94.情感发生快而多变的气质类型是(B)。
A、胆汁质 B、多血汁 C、粘液汁 D、抑郁汁
95.思维的特征有(B、D)。
A、分析与综合 B、间接性 C、概念 D、概括性
96.记忆容量最少的一种记忆是(C)。
A、感觉记忆 B、瞬时记忆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
97.“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现象属于(A)。A心境B激情 C应激 D、热情
98.教师上课边讲边板书,边观察学生的的反应。这种现象符合注意的(C)。
A范围 B、稳定性 C、分配 D、转移
99.一个4岁的儿童,通过了5岁组的智力测验题目,其智商是(D)。
A、80 B、100 C、115 D、125
100.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D)。
A、知识教育 B、技能培养 C、道德教育 D、青春期性教育
四、说明下列现象符合什么心理学原理
1.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个性差异)
2.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条件反射)
3.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注意集中性)
4.月明星稀,月暗星密。(感觉对比)
5.月晕而风, 润而雨。(思维间接性 )
6.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嗅觉适应)
7.有所知,才有所感。(认识是情感的基础)
8.突然想不起熟人的名字。(暂时性遗忘)
9.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注意分配)
10.把强光亮光下的煤快知觉为黑色。(知觉恒常性)
11.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个性差异)
12.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注意稳定性或集中性)
13.月明星稀,月暗星密。(感觉对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