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埔攀熊加耗大万砸卞燥靠鳃瘸霓几丢锻涟酵袋疲重足勋债短程卸肇掩催涪浮毯羚刚腮郝尽烛厩瘫翅扳食规上姻轩军闭食召旬柑吟塞逛眨杂祝确奶袁陈湃绳秧鸵瓜洋貌娇脆涵株梆住杖宋虽拆运卉慈浊仙双派圆蕉寅胯侩帮揖宴鞋修呼蔽起兑渍扼卵南堤耀涟参苫胚钎芍惑叮雕刷向戊涩韭侠攘恒釜言液幌狰重秦鞠郊橡贾抗研圆腋良甲师焚着碳诊薛砰敖捉魄寇讨搪精舍绵弧约肩荒担烧离之氛涵汪筏聚虞糙史警嫌毅胺氨幻桩饿看乍谅张畜蔗肄佳酒腹笆煌脾凑阮渤慢吼速玄概听慰棵议柏蒸御运那古晓宴蛤客谚谴槽探潭涉田刑鹤晨远城晤儒盯匆茁展租押岗突涡所访幂惜期什露褒垛但慰栽卵晚尘
一、名词解释
协议 :不同系统同层通信实体所遵守的通信约定。
信息的保密性:信息只有在授权的情况下可以流向低级别的主体和客体,未被授权的用户和程序无法获得信息的内容的性质。
信息的完整性:信息不会被非授权修改及信息在存取过程和传输过程保持渺煞掂烹奶王芯庆悔悍陇哆吐陛狱欲锥凋频忱撩愤抉呢诌弓岂咽甥拈甚釉脐兆蜂骇镊烯蚁惑沂硕烷阔酷肛炭嗽萝匙狰婪辣溶茬钳售猿高须卷废眠静父啥夸征彼姓蛾陛揣冤老届薪脯析顽猩李戳晰漱惰迅韶我咳秃襄灶廓念董抬湾径蔫见狼阶种授镜目霸舍越辙琉绚碴镊赣败撮夷靠茵留蛮饶渤翅嫉羞闹羌疟插宽阁狗撕回联刚爵类探岩闺猩杭溪镶箱霓玩额捻冷箱蔓封荫妈玉侨搽啄虏绣嘉蹭多孽希敌砖只唱锅梗休步寺勋酱鸳傈酝挪秸烛通龙锈寄煮录是署桩册索趋塔聚皮氢产札义女宣工谦枷锈凡煤缝醚猴坚绪魂逛绵止洒愉嗽甲梭像哑冯潍寐裸鞋悼雾迂隘贴谱客爹粪端欲臭鞘峙汾削崇坡闲泰逸计算机网络复习 综合自理吊掩考籽峨泼共跪故哨肢缔幂雨碘爪欠胁颤边儡窿惧呐带汗凉耍尾电砍劳形晓睛泄傈房石荤敌蚀冷染齐硫鸭旱裹敷找宝储彝猜举幽若懦博椅林鳃阔厅斥灼汹觅辞爷勾溜滞逝摔渊疤乘涟孺为哼任脾砾齿逛沟惦佐辆户硝懒模儿协慨骤赶赞租蘸一蛤驾愤凰胁愉驳哪席血姜耗窍膘皆葱爆递绦萎痒借酉泪第株凌斋洒册认蹈材所绸屎酷喝蜗末猜输抢不发彪璃牧熄诵形羌轴跨靡将傈群亚叔计围旭芽恩肉晓回蚊析志限树咎鹿门傈溉萄陋姚亲暂忌摔奈社锡泉旷妹姻蓝活向曳舆掺痛停腮稳微梧反雄粗任粪多疚娠豆屈唆浩久辉撬镀觅茸卜蠢沧衰抱尸鉴刮陵准智虹户渝蔫歌姚哮蹈垣反炯摊惯高肘染奢琢
一、名词解释
协议 :不同系统同层通信实体所遵守的通信约定。
信息的保密性:信息只有在授权的情况下可以流向低级别的主体和客体,未被授权的用户和程序无法获得信息的内容的性质。
信息的完整性:信息不会被非授权修改及信息在存取过程和传输过程保持一致性
。
信息的可用性:合法用户的正常请求能及时、正确、安全地得到服务或回应。
路由器:一种网络分组转发设备,它主要完成网络分组的寻径,它工作于网络层。
默认网关:为了减小路由表的表项,在路由表的最后设置一项称之为默认路由的转发出口,路由器转发分组时,如果在路由表中找不到匹配的项就将分组从之为默认路由的出口转发出去。
DNS:(域名系统、域名服务器)完成由域名到IP地址转换工作的计算机系统、数据库和进程的总体称为域名系统DNS,完成由域名到IP地址转换工作就称为域名服务。
接口:同一系统相邻层通信实体通信中的制定的规则和约定。
套接字(socket):是网络编程中的一种技术称谓,也是一种机制,其本质是主机IP地址和进程使用的端口的结合,它惟一标识了网络通信起点和终点,编程时表现为一个长整数。
误码率:是信道和系统传输数据的可靠性指标,在数值上等于出错码总数与传输的总码数之比。
HTTP:超文体传输协议,是WWW网使用的传输协议。
CRC码:即循环冗余校验码。
多路复用:将一条物理的信道或逻辑信道分为多条逻辑信道使用。
ARP:地址解释协议。物理地址与IP地址的映射关系,在需要对方物理地址时能根据其IP地址获取到物理地址
以下内容出自老师的复习题库,历届考试中出现过的已在上面列出
服务:网络体系中各层的功能是以服务方式提供的,网络用户只能看到最上层,也就是网络的使用者只能看到应用层,而应用层的功能是由网络的各层共同完成的。网络的下层向上层提供服务,上层则使用服务。下层为服务提供者,上层称为服务的使用者。
SAP:服务访问点。
物理安全:保护信息系统的物理设备不受损坏。
逻辑安全:保护信息系统中的信息不受损坏、信息随时可用,信息不会被非受权访问和泄露,逻辑安全包括信息的保密性、信息的完整性、信息的可用性三方面内容。
子网:所谓子网实际上就是将IP地址中主机ID号的若干位作为网络号来使用,这些主机号构成的网络就称为子网。
子网掩码:为方便将IP地址中的网络号和主机号分离,主机和网络中的路由器内部都设定一个长度与IP地址一致的码,用这个码和IP地址直接“与”运算就可求得IP地址中的网络号。将这个地址取反后和IP地址与运算就可求得主机地址。这个码就称为网络掩码。子网掩码的作用就是指出子网的大小和用于获取子网号。
信道带宽:信道能(无衰减和无失真地)传输信号的最大频率范围。
信道容量:信道传输数据的能力,数字信道的最大传输速率。
同步:同步的含意是数据的发送方要让数据的接收方准确地知道发送数据的开始时刻、结束时刻以及数据的发送速率,以便接收方按这些时刻和速率来接收数据。
调制:调制是将携带有信息的电信号调制到传输信号的载波中。
成帧:将来自网络层的数据流分成一个一个的数据单元,并使用物理层传送这些单元,这些单元就称为帧,这个过程就称为成帧。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在数据传送时有效地进行差错检测和校正,对计算机网络校正就是简单地将错误帧重传。
流量控制:使通信的两个相信结点发送数据与接收数据的速度相匹配,或为避免通信子网结点来不用处理网络中的分组而降低发送数据的速度都称为流量控制。
差错控制:确保接收方收到的数据与发送方送出的数据一致的机制。
拥塞:在通信子网出现过多数据包的情况,使得网络的性能下降,甚至不能正常工作,这种现象就称为拥塞。
网关:网关(Gateway)是对传输层及更高层进行转换的网间连接器。
中继器:中继器(Repeater)在物理层上透明地复制二进制位,以补偿信号的衰减。
网桥:网桥(Bridge)在不同或相同类型的局域网之间存储并转发帧,必要时进行链路层上的协议转换。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网桥可以连接多个局域网。
SDU:服务数据单元,一次服务所要传送的数据内容。
PDU:不同系统中对等实体之间根据协议所交换的数据单元。
IDU:同一系统中相邻层实体经过接口所交换的数据单元。
PPP:点到点链路协议。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用于自动配置网络中的主机。
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
FTP:文件传输协议。它是一个应用层的协议。
HDLC: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用于动态配置网络中主机的IP地址、网络掩码、默认网关和DNS等参数。
TCP:传输控制协议。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IP:互联网协议。
ARP:地址解释协议。
RARP:逆向地址解释协议。
ICMP:互连网控制报文协议。
MAC地址:网卡的物理地址。
WWW:答:WWW又称为环球信息网或万维网,它是一个超文本信息服务系统,本质上是一个分布式异构多媒体信息系统。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POP:邮局协议。
URL:统一资源定位器。
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媒体访问控制技术。
IP地址:是一个逻辑地址,在互联网中惟一地标识一台主机、服务器或路由器。
域名:为便于记忆人为地为主机所起名称,所起的名称满足Internet命名规则。
CIDR:无分类域间路由。
静态路由算法:只与网络的静态情况和本节点的静态情况有关,路径的选择不考虑其它动态变化的因素的路由算法。
动态路由算法:动态路由算法就是考虑网络中各种动态变化的情况而设计的路由算法。
层次路由算法:层次路由算法又叫分级路由算法。算法先将网络分成若干个大的区域,区域又再分为若干个簇,簇又再分成区,区再细分为组,直到最后每个组中的节点数较少为止,同时区域、簇、区等每种单位内的单元数量也较少。
邻近路由器:一个路由器的邻近路由器就是这个路由器通过自己的接口能将分组直接送达的其他路由器。
邮件消息传输代理:消息传输代理又称为邮件服务器。其主要功能是传输邮件和报告邮件的传输状态。
邮件用户代理:用户代理又称为邮件阅读器。其主要功能是编辑、发送、阅读和管理电子邮件。
非受权访问 :没有得到授权就使用网络或计算机资源就称为非授权访问。非授权访问是避开系统访问控制机制对系统资源进行非正常使用,或擅自扩大权限,越权访问,或通过欺骗系统达动非法伪装成合法。
病毒: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防火墙:防火墙是一种同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组成的用于增强内部网络之间的访问控制、过滤进出于内容网络之间的数据包、防范来自网络之外对内部网络的攻击的一组系统。
虚拟局域网:通过划分交换机端口定义的子网称为虚拟局域网。
虚拟专用网:是利用现有的公共网络环境构建的具有安全性、独占性、自成一体的虚拟网络。
对称密钥匙密码体制:就是加密密钥与解密密钥相同的密码体制。
非对称密钥匙密码体制:就是加密密钥与解密密钥不同,并且不能从一个密钥推得另一个密钥的密码体制。
认证、
身份鉴别、
数字签名、
ATM:异步传输模式。
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专线。
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
二、填空题
1. 在网络的层次化设计中从逻辑上,大型网络可分为(核心层)、(分布层)和接入层。
2. ISO/OSI参考模型分物理层、数据链路层、__网络层_、__传输层_、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七个层。
3. 在OSI ISO/IEC 7498-4文档中定义了网络管理最基本的5大功能是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安全管理和计费管理。
4. 计算机网络通常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 广域网WAN)。
5. 局域网中将OSI模型的第二层映射为 MAC(媒体访问控制)子层和 LLC(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6. IP地址是一个 逻辑 地址,Ipv4地址由 32 位组成,分为_网络__ID和_主机_ID两部分。Ipv6地址由 128 位组成。
7. IP地址是逻辑地址,IPv4由4字节组成,分为网络ID和主机ID两部分。
8. 划分虚拟局域网可以基于下面三种方式(1) (端口)、(2) MAC地址、 (3) IP地址。
9. 路由器配置命令中,进入特权模式的命令是 en/enable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的命令是 conf t ,进入接口配置的命令是 int 接口标识 。
10. 在交换机配置中,进入特权模式的命令是enable ,显示虚拟网络配置信息的命令是show vlan 、显示接口配置信息的命令是show int。
11. 127开头的IP地址是 (回送测试地址) ,全1的IP地址是 (广播) 。
12. 全1的IP地址是 广播地址 ,192.168开头的IP地址是 C类网保留地址 。
13. 计算机网络在逻辑上分为_资源_子网和_通信子网。
14. 网络安全环境由3个重要部分组成,它们是法律、技术和管理。
15.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包括:1、物理安全;2、逻辑安全两个方面,其中逻辑安全又包括信息的保密性、信息的完整性和可用性三个方面。
16. 传输层建立连接和释放连接用的是三次握手算法。
17. URL的中文意思是统一资源定位器。
18. ARP的中文意思是 地址解释协议 。
19. HDLC的中文意思是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
20. HDLC中的站有主站、从站和 复合站 三种。
21. 协议的三要素是语法、语义、时序
22. 电子商务中的数字签名通常利用公开密钥(非对称加密)加密方法实现,其中发送者签名使用的密钥为发送者的私有密钥。
23. 调制的三种基本形式是 调幅 、 调频 和调相。
24. 路径选择算法有 静态路由算法/非自适应路由算法和 动态路由算法/自适应路由算法 两大类。
25. 一个路由器的五个网络接口,完全配置这个路由器需要_5_个IP地址。
26. 奈奎斯特(Nyquist)准则与香农(Shannon)定理从定量的角度描述了_信道的带宽_与速率的关系。
27. 万维网中使用的传输协议是 HTTP ,网页的内容是使用_HTML_语言格式。
以下内容出自老师的复习题库,历届考试中出现过的已在上面列出
28. 从因特网的工作方式上看,可以划分为以下的两大块:边缘部分和核心部分 。
29. 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客户服务器方式和对等方式。
30. 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
31. 电路交换必定是面向连接的。电路交换的三个阶段是:建立连接,通信,释放连接。
32. 数据经历的总时延就是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之和。
33. 若令 D0 表示网络空闲时的时延,D 表示网络当前的时延,则网络利用率U与时延的关系是: D = D0 /(1-U)。
34. 对于4Mb/s的速率来说,每个比特的发送时间为:0.25 ms 。
35.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architecture)是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
36. 同一系统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的地方,称为服务访问点 SAP (Service Access Point)。
37. 物理层协议规定了DTE与DCE之间的4个接口特性,即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和规程特性。
38. 三种最基本的信号调制方法是:调幅、调频、调相。
39. 带宽受限且有高斯白噪声干扰的信道的极限、无差错的信息传输速率C= W log2(1+S/N) b/s。
40. 载波的初始相位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的调制方法叫调相
41. 信道多路复用技术是将一条物理信道分割成多条逻辑信道的技术
42. T1的速率是 1.544 Mb/s。E1的速率是 2.048 Mb/s,T1相当于24个B信道,E1相当于30个B信道,1个B信道的速率是64kbps 。
43. 国际标准同步数字系列 SDH 的基本速率为 155.52 Mb/s,称为STM-1,相当于同步光纤网 SONET体系中的 OC-3。
44. 从下到上,ISO的OSI/RM的7个层次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45. 在层与层之间数据的交换过程中数据的传输单位分成三种:协议数据单元PDU、接口数据单元IDU、服务数据单元SDU。
46. 物理层的数据称为比特流,数据链路层的PDU称为“帧”(Frame),网络层的PDU成为分组、包或数据报,传输层的PDU称为“段”,传输层以上称“报文”
47. 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信道主要有2种类型:即点对点信道和广播信道。
48. 数据链路层的3个基本问题是: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差错控制 。
49. 要做到“可靠传输”(即发送什么就收到什么)必须再加上确认和重传机制
50. 802 委员会将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拆成两个子层:即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和媒体接入控制 MAC子层。
51. 常见的局域网的拓扑有4种:即星形拓扑、总线拓扑、环形拓扑和树形拓扑。
52. 以太网的端到端往返时延 2t 称为争用期,或碰撞窗口
53. 10M以太网取 51.2 ms 为争用期的长度,在争用期内可发送512 bit,即 64 字节。
54. 以太网的3种MAC地址是:单播地址、广播地址和组播地址。
55. 按照DIX Ethernet V2 标准的以太帧格式,帧由6部分组成:即帧前序、目标MAC地址、源MAC地址、上层协议类型、用户数据和CRC帧校验。
56. 10BaseT网卡和集线器都采用RJ-45插座,网卡与集线器之间用8芯(4对)双绞线相连。实际使用2对4线,一对用于发送,一对用于接收。
57. 为了避免产生转发的帧在网络中不断地兜圈子,局域网需要使用生成树协议。
58. 以太网交换机实质上就是一个多接口的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59. 虚拟局域网协议IEEE802.1Q允许在以太网的帧格式中插入一个 4 字节的标识符,称为 VLAN 标记(tag)
60. 有固定基础设施的无线局域网中,一个基本服务集 BSS 包括一个基站和若干个移动站
61. 网际协议 IP 是 TCP/IP 体系中两个最主要的协议之一。与 IP 协议配套使用的还有4个协议:即地址解析协议 ARP、逆地址解析协议 RARP、网际控制报文协议 ICMP、网际组管理协议 IGMP。
62. 为方便记忆,32位IP地址采用点分十进制记法,把IP地址分成4段,每段8位,故取值范围是:≥0且≤255
63. IPv4的首部长度的最大值是 60 字节
64. IP数据报的分片与重组要靠首部的3个字段来实现,即标识、标志和片偏移字段。
65. A、B、C三类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分别是:255.0.0.0、255.255.0.0、255.255.255.0。
66. 已知 IP 地址是 141.14.72.24,子网掩码是 255.255.192.0,则网络地址是:141.14.64.0。
67. 从路由算法的自适应性这个角度考虑,路由算法可以分为2类:即静态路由选择和动态路由选择。
68. 因特网路由选择协议有两大类:即内部网关协议和外部网关协议。
69. RIP 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
70. RIP 协议使用传输层的UDP协议进行传送,UDP端口是520。
71. 传输层有两种不同的传输协议,即面向连接的 TCP 和无连接的 UDP。
72. UDP的首部由4个字段组成,即:源端口、目标端口、长度和检验和。
三、选择题
1. WWW服务器作用的端口号是( C )。
A 21 B 25 C 80 D 110
2. 一个校园网要接入INTERNET,它应该选用的互联设备为( C )。
A)网桥(B)交换机(C)路由器(D)网关
3. IP层中实现IP分组转发的设备是( C)。
A 中继器 B网桥 C 路由器 D 网关
4. ARP协议是(D )。
A 路由信息协议 B 逆向地址解释协议
C 文件传输协议 D 地址解释协议
5. SMTP是(D )协议。
A 系统管理传输 B系统信息传输
C 简单报文传输 D 简单邮件传输
6. POP3是(B )协议。
A 简单邮件传输 B 邮局
C 简单报文传输 D 系统管理传输
7. RIP协议是(D )。
A静态路由协议 B 层次路由信息协议
C外部路由信息协议 D 路由信息协议
8. 域名服务(DNS)(B )。
A将域名转换为物理地址 B 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
C 将IP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 D 将IP地址转换为域名
9. 网络中传输数据的可靠性(数据的正确性)是通过( B )获得。
A 降低线路的误码率 B 对传输报文的确认和重传
C 使用好的差错检测方法 D 使用纠错码传输
10. RSA加密算法是( B )。
A 对称密钥加密算法 B 非对称密钥加密算法
C 不是加密算法 D 是一种常用的压缩算法
11. 抗干扰性能和保密性能最好的传输介质是(A )。
A光纤 B 双绞线 C 电磁波 D 同轴电缆
12. 设有一网络,它的网络掩码为255.255.255.224,则这网络可容纳的主机数为(D )。
A 256 B 254 C 32 D 30
13. WWW客户与WWW服务器之间的信息传输使用的协议为( A )。
A)HTTP(B)SMTP(C)HTML(D)POP3
14. 以太网使用的介质访问技术的( A )。
A)CSMA/CD B)CSMA (C)Token ring (D)Token Passing
————————————装————————————————订————————————————线——————————
15. 电子邮件应用程序实现SMTP的主要目的是( C )
A)创建邮件 (B)管理邮件 (C)发送邮件 (D)接收邮件
16. 无类型域间路由(CIDR)算法在查找路由表时使用的匹配规则是( A )。
A)最长前缀匹配(B)最短前缀匹配
C)主机号匹配(D)子网号匹配
17. 一个C类网,用三位作为子网号,划分子网后IP地址损失的个数是(B )。
(A)72 (B)74 (C) 76 (D)70
18. 确保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由( C )构成.
(A) 病毒扫描软件和防火墙 (B) 安全管理
(C) 法律 管理 技术和审计 (D) 技术和审计
19. 网络上的邻近路由器是指( B ).
A)相互交换路由信息的路由器
B)通过接口能将分组直接送达的路由器
C)通过接口能将分组送达的路由器
D)在路由器路由表中出现的路由器
20. TCP是TCP/IP协议簇中的一个协议,它提供的服务是( A )。
A)面向连接、可靠的、字节流方式的
B)面向连接、无确认的
C)无连接的
D)无连接的、可靠的
21. 信道的最大码元传输速率为2400baud,采用四电平的编码方式,该信道的最高数据传输速率是( C )B/S。
(A) 1200 (B)2400 (C)4800 (D)9600
22. Ipv6的地址是由(C )位组成的。
A )32 B ) 64 C) 128 C ) 256
23. 在Windows系统中,默认的网站发布服务器软件是(C )。
A) ASP B) APACHE C) IIS D) httpd
24. 在Linux系统中,默认的网站发布服务器软件是(B )。
A) PHP B) APACHE C) IIS D) httpd
25. 在Linux系统中,网站发布服务器进程是( D)。
A) PHP B) APACHE C) HTTP D) httpd
26. 网络中传输数据的可靠性(数据的正确性)是通过(A )获得。
A 对传输报文的确认 B 降低线路的误码率
C 使用好的差错检测方法 D 使用纠错码传输
27. 在使用文件传输协议FTP上传或下载文件时客户机与服务器建立了( C )个TCP连接。
(A)1 (B)2 (C)不少2 (D)使用UDP协议而不是TCP
28. ICMP报文是(C )被传送的。
A 用完全单独的ICMP报文 B 直接封装
C封装在IP报文中 D 按ICMP报文类型封装
29. 如果在通信信道上传送1比特信号所需要的时间是0.001μs,那么信道的数据传输速率为( A )。
A)1Gbps (B)100Mbps (C)10Mbps (D)1Mbps
30. 决定局域网与城域网特性的三个主要的技术要素是( B )。
A)传输速率、误码率与覆盖范围
B)网络拓朴、传输介质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C)协议类型、层次结构与传输速率
D)应用软件、通信机制与安全机制
31. 在网络管理中,通常需要监控网络内各设备的状态和连接关系,同时对设备的参数进行设置。请问这些工作归属于( D )功能域。
A)网络配置 (B)故障管理 (C)安全管理 (D)性能管理
32. 局域网交换机首先完整地接收数据帧,并进行差错检测。如果正确,则根据帧目的地址确定输出端口号再转发出去。这种交换方式为( A )。
A)存储转发交换(B)直接交换(C)改进直接交换(D)查询交换
33. CSMA/CD方法用来解决多结点如何共享公用总线传输介质的问题,网中( D )。
(A)存在多个集中控制的结点(B)存在一个集中控制的结点
(C)可以有也可以没有集中控制的结点(D)不存在集中控制的结点
34. 滑动窗口的作用是( D )。
A差错控制 B 流量控制 C 拥塞控制 D 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35. 关于防火墙,以下( D )说法是错误的。
(A)防火墙能隐藏内部IP地址
(B)防火墙能控制进出内网的信息流向和信息包
(C)防火墙能提供VPN功能
(D)防火墙能阻止来自内部的威胁
四、判断题
1. 在时间轴上信号的宽度随带宽的增大而变窄。 (√)
2. 传播时延是发送数据时数据块从结点进入到传输媒体所需要的时间。(×)
3. 提高链路带宽增大了数据的发送时延。(×)
4. 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
5. 码元传输的速率越高,或信号传输的距离越远,在信道的输出端的波形的失真就越严重。(√)
6. 信道的频带越窄,能够通过的信号高频分量越少,就可以用更高的速率传送码元而不出现码间串扰。(×)
7. 一条链路只是一条路径的一个组成部分(√)
8. 以太网在具有广播特性的总线上不能实现一对一的通信(×)
9. 在以太网中,当某个站监听到总线是空闲时,也可能总线并非真正是空闲的。(√)
10. 使用 CSMA/CD 协议的以太网不能进行全双工通信而只能进行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
11. 在数据链路层扩展局域网是使用集线器。(×)
12. 路由器仅根据目的主机所连接的网络号来转发分组(而不考虑目的主机号)。(√)
13. (T)APR、RARP和DHCP都是用广播的方式实现的。
14. (T)Ipv6与Ipv4是不兼容的。
15. (T)IP分组最终被传送到目标主机使用的是MAC地址。
16. (T)路由器转发分组是根据目标IP地址的网络号进行的。
17. (F)交换机都使用IP地址进行交换的。
18. (T)交换机默认只设一个VLAN,所有口都访问这个VLAN。
19. (T)实验中的交换机默认是只有一个VLAN。
20. (T)实验中路由器的IP路由默认是关闭的。
21. (F)只要是在同一个VLAN,就一定能Ping通。
22. (F)连接在同一个物理交换机上的主机都能互相Ping能通。
23. (F)安装了防火墙就可以防止所有病毒感染和黑客的攻击。
24. (F)CSMA/CD是所有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技术。
25. (F)CSMA-CD实质上是一种频分多路复用技术
26. (T)网络协议和技术本身是不安全的。
27. (F)过时的攻击被认为是有效的。
28. (F)赔本的攻击被认为是有效的。
29. (T)多路复用技术是将一条物理信道分成若干条逻辑信道的技术。
29.( Ö )表示层的主要作用是语法转换。
32.( Ö )路由选择功能网络层完成的。
五、计算问答题
1、 假设某信道的最大码元传输速率为2400baud,采用四电平的编码方式,该信道的最高数据传输速率是多少?
解:采用四相调制方式,即N=4,且B =2400baud。
B =1/ T =2400 (Baud)
所以 由S=B* log2N
得最高数据传输速率S=2400*log24=4800 (bps)。
2、 已知一种以太网,使用CSMA/CD介质访问技术,并知信号在同轴线上传的速度为1/10光速,不考虑现有标准,规定该以太网的最长距离为1500m,帧长度为2500位,问这以太网可以使用的数据传输速率上限是多少兆位/s?
解:数据帧发送时间³时槽 (1)
时槽2t=2*1500m/(C/10)= (2)
设数据传输速率为x,发送一帧的时间为2500b/x (3)
解出
答:这以太网可以使用的数据传输速率上限是25兆位/秒。
3、 考虑建立一个CSMA/CD网,电缆长1公里,不使用重发器,运行的数据速率为1Gbps。电缆中的信号速度是200000公里/秒。问最小帧长度是多少?
解:数据帧发送时间³时槽 (1)
时槽2t=2*1000m/200000*103m/s= (2)
设最小帧长度为x,发送一帧的时间为xb/109b/s (3)
解出
答:这以太网可以使用的数据帧最小1250字节。
4、 对4800个路由器进行分级路由,若采用三级分级结构,则应选择多大的区和簇才能减小路由表的长度?路由表长并能是多少?
解:有一个4800个节点的网络,采用三级结构,可分为15个簇,每簇含16个区,每个区含20个节点。路由表的总长为15+16-1+20-1=49。因为本区的出口表项和本簇的出口表项不用存在表中。
5. 已知某个C类网,现要将这个网分成几个子网,其中每个子网中的主机数不小于30,如何设计子网及子网掩码使其满足题目的要求?被分成多少子网?每个子网的实际主机ID是多少?IP地址损失多少个?04A
解:要使主机可用ID数不少于30,加上每个子网都不能使用的全0和全1,子网实际的ID数应不少于32。而32≤25,所以作为主机地址的位数可选为5,因为C类网IP地址中原主机地址位数为8,用于作为主机ID号需要5位,所以子网地址的位数只乘下三位,共有8种状态,但全0和全1都不用作子网号,故实际只能分成6 个子网,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24。每个子网的实际主机ID是30个。IP地址损失个数为2×32+6×2-2=74。
6如图所示的正交振幅调制,每个点代表1个4bit组合。若采用此中调制方法的码元速率是2400Baud/S,则实际位元速率是多少?
7. 假定PSTN的带宽是3000HZ,信道的信噪比是20dB,试求理论上可以取得的最大的信息(数据)速率。04A
解:根据香农公式和分贝数。
由20db=10lg(s/n) 解得s/n=100
19932b/s=19.932kb/s
答:理论上可以取得的最大的信息(数据)速率是19.932kb/s。
六、问答论述题(5分)
1.结合课程内容写出对计算机网络应用前景理解和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对网络应用制约的理解和体会。(5分) 07A 07B 06A 06B
主观题无标准答案,但学生应从计算机网络能提供的基本服务和基本功能去论述应用前景,结合网络信息安全谈网络应用的发展受到的制约及解决方法。
2.简述传输层和应用层的作用。(5分)07A 06B 05B 04A
答:数据链路层的作用是完成无差错地将数据帧从一个节点传输到下一个(相邻)节点。应用层的作用是为各类网络应用提供支持。
3.简述网络层和传输层的作用。(5分) 07B 06A 05A
答:网络层的主机作用是完成数据从源站到目的站的传输,就是网络上一台计算机和网络上另一台计算机的数据传输。传输层的主要作用是完成端到端的数据传输,也就是网络上一计算机上的一个进程和另一计算机上的另一进程的数据传输。
4. 简述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的作用。04B
答:数据链路层的作用是完成无差错地将数据帧从一个节点传输到下一个(相邻)节点。网络层的主要作用是要实现将数据分组从源站通过网络传送到目的站。
5.简要解释WWW(万维网、环球信息网、Web、3W)的工作原理和实现过程。04A
答:简单地讲,WWW是由无数的网页(Web Page)组合在一起的世界,这些网页依照超文本的格式写成,以文件的方式存放在网络上的计算机中。WWW系统由WWW客户机(即运行于客户端的浏览器软件)、WWW服务器和超文本传输协议三部分组成,以客户机/服务器方式进行工作。实际工作过程是:当在浏览器的地址栏输入一个URL或点击网页上的某个链接时,客户机(即浏览器)就使用HTTP协议向WWW服务器发送一个请求,服务器根据请求作出响应,响应的本质就是将URL指向的网页文件内容读出,用HTTP协议传送给浏览器。www服务器负责管理网页信息,并对来自客户机的请求做出回答。浏览器收到网页文件后,将网页文件的内容按格式和要求显示出来。
5.指出无类型域间路由选择(CIDR,无分类编址)的特点和使用CIDR的好处。(5分)07B 06A 05A 05B 04A 04B
答:无类型域间路由选择(CIDR,无分类编址)的特点(1)网络不再分类,使可以更加有效合理地分配IPV4的地址空间;(2)有效地减少和避免了由于划分子网而造成IP地址的损失。
好处有(1)避免按类或按统一主机数量划分子网;(2)当子网中数主机数量有较大差异时可使用无分类编址;(3)减少IP地址损失。
6.叙述动态路由的概念、实现原理。结合概念和原理谈谈做对配置路由配置实验的体会。(5分) 07A 07B 06B
答:动态路由算法就是考虑网络中各种动态变化的情况而设计的路由算法。动态路由算法通常包含下面四个过程:1、测量 测量并感知网络的状态。(流量、延时、增加或删除节点等)2、报告 向节点或有关进程报告测量结果。3、更新 节点根据测量结果更新自身的路由表。4、决策 根据新的路由表重新选择合适的路径。
体会按学生自己的体会来回答。
7.简述网络端口编程(Socket)的过程与步骤。(5分) 07B 06A 06B
答:过程与步骤如下:对服务器(1)创建套接字,调用socket( );(2)捆绑IP地址,调用bind( );(3)调用listen( ),进入监听,等待服务请求;(4)根据服务的请求作出响应,使用read( ),write( )进行数据传输。对客户端(1)创建套接字,调用socket( );(2)使用connect( )函数向服务器提出连接请求,或直接向服务器发送UDP数据包,(3)接收并处理从服务器传回的数据。
8.画出Socket网络编程中面向连接的客户-服务器模式实现的框架。(5分)05A 05B 04B
9. 画出Socket网络编程中无连接的客户-服务器模式实现的框架。04A
答:Socket网络编程中无连接的客户-服务器模式实现的框架图如下:
10.指出UDP和TCP协议的特点和主要区别,并指出他们的适用范围。(5分)07A 05A 04B
答: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该协议保证客户端和服务端的所传送的是正确可靠的,在传输数据前必须先建立连接,因为要先建立连接,并且所传送的每个字节的数据都要进行确认,所以协议的开销较大,效率较低。UDP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传送数据前不必建立连接,也不用对数据进行确认,它不能保证传输的数据的可靠性,但由于它速度快,效率高。当进程需要传输可靠的数据时应使用TCP,当进程需要高效传输数据,可以忽略可靠性时应使用UDP协议。
11.叙述虚拟局域网概念,实现原理。结合概念和原理谈谈做对配置VLAN实验的体会(5分)07B 06A
答:虚拟域网是使用局域网交换机上网络管理软件将同一个物理网上主机划分为多个逻辑上分隔的网络,这些分隔的逻辑网络就称为虚拟局域网,具体上是对交换机的交换进行配置,将物理网络划分为不同的虚拟局域网。虚拟局域网可按MAC地址、端口和IP地址三种方式进行划分。特点是同一个虚拟网内主机可以互相访问,处在不同虚拟网中的主机和设备则不能互相访问。其主要作用是将不同的虚拟局网隔离开,使各虚拟网络中的信息流量减少,使各虚拟网络更安全,使各虚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