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初二物理第期中考试题
分值: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48分)
1.在一次实验课上,某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cm ( )
A.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 B.茶杯的高度是10
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空中宇航员能
对话,说明声音
可在真空中传播
B. 手在小提琴上不
同位置按弦,主要
目的是改变响度
C. 道路两旁的隔音
墙是在声源处减
弱噪声
D. B超检查身体是
超声波在医学中
的应用
3、“月亮在云中走”,“鱼儿在水中游”它们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
A.云、鱼 B月亮、鱼 C,云、水 D.星星、水
4、 右图是一种电子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正确的说法是:( )
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超 声波能传递能量
5、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 )
A.船和山 B.山和船 C.地面和山 D.河岸和流水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
6、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林设计几个实验。能够实现这个探究目的的是( )
图2-1
7、汽车在平直高速路上行驶,1分钟通过1200米路程汽车速度是
A、1200米/秒 B、72米/秒 C、60米/秒 D、20米/秒
8、图2-1所示,医生用听诊器听病人的心、肺发出的声音进行诊病,听诊器能
A.改变声源振动的频率,使声音的音调变高 B.改变声音源振动的振幅,使声音的响度增大
C.减少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声音响度增大
D.缩短医生与声源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声音音调变高
9、图中,表示非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10. 下列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初春,冰雪消融汇成了溪流 B.盛夏,从冰箱里取出的冰棒周围出现“白气”
C.金秋,清晨的雾气在太阳照射下渐渐散去
D.寒冬,美丽壮观的冰雕作品逐渐变小
11、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
A.温度 B.熔点 C.沸点 D.凝固点
t/s
s/m
0
甲
乙
12、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为s=vt.如图所示,甲、乙两直线分别是两运动物体的路程s和时间t 的关系的图像,由图像可知两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
A.v甲>v乙 B.v甲<v乙 C.v甲=v乙 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13、在烧热的油锅中溅入水滴时,会听到“叭叭”的声音,并溅起油来,而在沸水中加入油时不会发生以上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
A.溅入的水滴温度太低 B.水是热的不良导体
C.水的沸点比油的沸点低 D.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14、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a图线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15、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
A.地球的公转 B.汽车在行驶中
C.冰化成水 D.飞机从北京飞到广州
16、在2008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火炬一定静止 B.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
C.乙火炬一定静止 D.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
二、填空题(25分)
17、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鸟语、流水潺潺、琴声悠悠。这些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 ____而产生的。物体的 停止,发声也停止。我们能够分辨出鸟语和琴声是根据声音的____ ____不同(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蚊子和牛叫声的区别是:牛叫声音的音调比蚊子 ,而响度比蚊子 。
18.如图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 图是乐音的波形, 图是噪声的波形。
19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诗中描写“青山”与“孤帆”运动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与
20、把下列现象的物态变化写出来:(1)吃冰棒解热___________;(2)火山爆发时岩浆变为岩石_________;(3)黑板在潮湿天气里的“出汗”现象_________;(4)湿衣服晾干_______;(5)北方奇景“雾凇”的形成_________;
21、.有一支示数为38.2℃的体温计,如果用来先后测量实际体温为37.6℃和38.4℃的甲、乙两位病人的体温,则测量甲病人的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是 ;测量乙病人的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是 .
22、全国铁路已进行多次大提速,“一站式直达城际特快列车”的车次前都以字母“Z”,其中Z85次和Z86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
车次
运行区段
北京 苏州
苏州 北京
运行距离
Z85次
北京到 苏州
Z85次
19:35开
次日6:55到
Z86次
19:28开次日6:51到
1379Km
根据上述列车运行时刻表所提供的信息可知:Z85次列车从北京到苏州所用的时间
是 h,它的平均速度约等于 km/h。Z85次和Z86次列车的平均速度中________次列车稍大。
23、建设中的绍兴奥体中心,运用奥体中心内的管道、分布在地下二千多口的100米深井和温度基本恒为18℃的百米地下形成一个水循环热交换系统,夏天,系统将地上奥体中心内与室温相同的水送到地下,放热、降温后回到地上,降低中心的温度,循环进行;冬天,则相反,提高中心内的温度,达到“冬暖夏凉”,又节能的效果。
(1)打100米深井的人造金刚石钻头硬度大,熔点高,是一种_________ (填“晶体”或“非晶体”)。
(2)卫星温度控制系统采用热管温控技术,利用液体在高温端汽化,在低温端液化,这样反复工作,使卫星两端温度趋于平衡。液体汽化需要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4、小明发现,在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碘的升华实验时,很容易造成碘的 熔化.针对上述不足,小明与他的同学们讨论后将实验进行改进:将装有固态碘的玻璃管放入沸水中,玻璃管中很快就有紫色的碘蒸气产生,并排除了碘熔化的可能性.实验表明在碘升华和熔化时需要_________热量.是什么因素影响碘的升华或熔化,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
25、一辆汽车以6m/ s的速度匀速驶上长为60 m的斜坡,经过10s到达坡顶,接着又以 10 m/s的速度从坡顶沿原路匀速返回,经过6s到达坡底,该汽车在上下坡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m/s.
26、观察不同时刻拍摄的甲、乙两组照片,其中能判断飞机和汽车的运动状态的是 组.
甲
乙
三、实验题(14分)
27、为了验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小华设计了一套巧妙的实验装置:在广口瓶内用细线吊起爸爸的手机,线的末端固定在瓶口的软木塞上,瓶内的空气可由瓶口的玻璃管抽出,如图所示。
(1)在没有抽气时,小华用家里的电话拨打手机,他 (填“能”
或“不能”)听见手机铃声。(2分)
(2)当小华尽量抽尽瓶中的空气后,再拨打手机,他听到的手机铃声
的情况是: 。( 2分)
(3)通过以上两次实验的对比,小华得出的结论是 。(3分)
28、某同学在做“研究海波熔化”的实验。
(1)他用温度计测量海波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时,主要步骤有:
A.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海波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B.了解海波熔化时的温度,选择一支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C.读取温度计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仍和海波接触
D.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上述步骤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只填写序号)。(3分)
(2)图中甲是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当t时=10 min时海波处于__________状态,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海波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__________℃ 。(4分)
四、计算:(29题4分;30 31 32每题3分)
29.野兔在草地上以21m/s的速度向前放63m处的树洞奔逃,秃鹰在野兔的正后方200m处以60m/s的速度贴着地面飞行追击野兔。问野兔是否能安全逃进树洞?
30、某同学乘坐的汽艇遥对一座高崖,他向高崖大喊一声,历时5秒他听到了回声。问:
若他喊时离高崖是875m,则汽艇行驶的速度是多少?
31、32.一辆汽车在公路从甲地开往乙地,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36km/h,后半程的平均速度是54km/h,则汽车在全部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2、一列火车车长180米,每秒行20米,这列火车通过320米长的大桥,需要多少时间?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3×8=24分)
1.B 2.D 3.C 4. D 5.A 6.D 7. D 8. C 9.B 10.A 11.C 12.A 13.C 14.C 15.C 16.D
二、填空题(1×25=25分)
17、振动;振动;音色;低;大; 18、甲 乙 19、船;青山 ;20、熔化;凝固;液化;汽化;凝华; 21、38.2℃;38.4℃; 22、11.3;122;Z85; 23、晶体;放出;24、吸收;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倒流入碘影响所致。25、7.5m/ s 26、乙。
三、实验题
27、能; (2分)逐渐减小至消失; (2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3分)
28、(1)DBAC;(3分)(2)、固液共存;(2分)36℃;(2分)
四、计算题
29、(1)磁悬浮列车 汽车 (2分) (2) 430 7.16 (2分)
(3) 变速运动 (1分) 62.5m/s (3分)
30、10 m/s (5分)
展开阅读全文